目前金银铜的价格(人民币)如下:
黄金:100元/克
白银:2元/克
黄铜:002元/克
推算结果为:
1两黄金:约值4000元
1两白银:约值80元
1枚铜钱(1文制钱): 约值01元
在古代一万两黄金等于现在4000万元人民币。
在我国古装影视剧十分流行,很多人都特别热爱看那些与皇帝们有关的影视剧,在这些影视剧当中,我们常常可以看见将军们打完仗凯旋归来后接到皇帝的赏赐。除了升官进爵之外,最常见的赏赐就是各种宝物和黄金了。
很多人就会好奇,古代皇帝赏赐功臣的万两黄金实际有多少钱?别被影视剧骗了,真相很扎心。在我们现代人看来,黄金万两恐怕是一个相当高的数字了,毕竟现在一克黄金差不多要三百多人民币,万两黄金恐怕要上亿了。
不论是作为货币还是作为一般等价物,黄金的价值确实非常高昂,但是古代皇帝真的有那么多黄金可以用来赏赐功臣么?这些皇帝有那么大方舍得大笔大笔赏赐臣子?其实这是因为我们远远高估了万两黄金的价值。
作为一般等价物,黄金自古以来都是非常值钱的,但是它的数量也算不上多,因为黄金的开采对于技术的要求很高,而且古代科技不发达,黄金开采的难度就更大了。所以我们在影视剧当中看见的一箱一箱赏赐金元宝这种事基本上都是不存在的。
而且,我们现在所说的“金”和古人眼中的“金”是有区别的,在我们看来黄金就是指的黄金,但是在古人看来,铜、锡这两种金灿灿的金属也可以被称为“金”。大部分时候,他们所说的“金”其实指的就是铜。
直到汉代,随着黄金开采技术的提升,黄金的数量增加,虽然还是稀有,但是比以前数量多一些,“黄金”一词这才成为黄金的专属代称。而万两黄金实际上也并没有万两,因为我国古代的换算标准是在不断变化的。
虽然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但那只是在国内统一而已,不同朝代根据不同朝代的经济发展水平,黄金的兑换比例也有区别。按照古代的兑换比率来计算的话,1两黄金等于10两白银,就相当于10贯铜钱也就是10000文铜钱。
所以万两黄金换算下来大概是八千多万人民币的样子,不过这个价格也会出现波动。因为黄金也是分种类的,根据黄金的质量的不同,我们现在一般分为足金,千足金,万足金,质量不同,兑换的人民币数量也就不同。
所以万两黄金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多,而且由于黄金的贵重程度,皇帝不可能也没有那么多黄金储备可以拿出来赏赐给大臣。毕竟他的赏赐不可能只给一个大臣,只要开了先例,就会有很多后来者,所以黄金储备量根本不够。
在明清时期,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皇帝禁止黄金在市场上流通,就是因为黄金的稀有程度。而且实际上,皇帝下令的时候说是赏赐黄金万两,但是大部分情况是用粮食啊、珠宝古物什么的替换了,所以,别被影视剧给骗了。
在影视剧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形:一些大将在外打仗之后凯旋归来,皇帝经常会对他们进行封赏。除了一些封地、布料之外还经常听到赏赐说银千两,黄金万两。那么“”黄金万两”真的是有1万两证的黄金吗?古代的皇帝都是这么有钱的吗?
首先要说的是古代所指的黄金万两,和我们现在所理解的黄金万两是不同的。并不是真正的纯黄金。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冶炼技术不算发达,所以黄金特别少,基本上都是在皇宫里。一般平常百姓家很少是有黄金的。战国之后,“铜”字和“铁”字也出现,并且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黄金也比之前多了,“金”的含义才慢慢的由铜等转变成黄金。
秦朝的时候冶炼技术逐渐走向成熟。但是那个时候金子还不是特别多所以并不是足金,而是掺杂了一些其他的金属的金。先秦时期,铜一般被称为金。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使用圆形方孔钱,那时候赏赐的黄金就是用铜钱来代替的。史书中关于货币的记载有黄金、白金、赤金,就是指黄金、白银和铜。
后来到了汉唐时期,黄金的开采也是非常之多。但是当时的单位换算和现在的并不相同。在汉朝1斤相当于今天的25824克,一两相当于1614克,在唐朝时1斤相当于59682克,一两相当于3730克。
所以换算下来黄金万两,也就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几千万。但是由于在古代的技术不是那么的熟练,所以很难提炼出黄金。而且黄金的挖掘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所以皇帝一般不会赏赐大臣万两黄金一般都是用一些粮食代替。
十万两黄金大概等于183亿元,一两是50克,目前现货黄金每克报价大约366元。36650十万=183亿。
黄金为什么可以抵制通胀
一、了解一下黄金规避通胀的原理。黄金是唯一的非信用货币,马克思曾经说过“货币并非天然是黄金,但黄金天然是货币”,道明了黄金的货币地位。黄金自身就有非常高的价值,而不像其他货币,价值是被赋予的。即使在极端情况下,货币等同于纸,但黄金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失去其作为贵金属的价值。因此,在通胀时代,纸币会贬值,而黄金却不会。这也使得黄金成为了抵御通胀的最重要资产。
二、从其原理可以看出,黄金抵御通胀的作用事实上是防御型的,而不是主动进攻型的。因此,对其作用的衡量,只要其涨幅超过了CPI,就代表其发挥了抵御通胀的作用。我们以1971年1月为基期,基数定为100,在过去的40年中,CPI数值上涨至基期的55倍,而黄金价格则上涨至基期的358倍。在通胀加速的20世纪70年代和21世纪初,尽管CPI的上升斜率变得陡峭,但黄金的涨势加速更快。这充分说明了黄金对于抵御通胀的实际效果。与此同时,我们比较了同时期的标普500指数,在40年中,标普500指数上涨至基期的137倍,增幅小于黄金,同时在通胀加速的时期,其增速甚至一度落后于CPI。因此,相对于股市而言,黄金也是更加保险的抵御通胀利器。
三、黄金价格与通胀的关联度将会越来越大,金价将继续受到通胀预期的推升。
四、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由于黄金是唯一的非信用货币,其抵御通胀是其与生俱来的特性。而从历史经验总结可以发现,在通胀高企时,黄金是抵御通胀最佳利器之一。而在通胀预期不断增强的情况下,金价仍会被进一步推动。
古代不同时期,1两的概念并不相同。
按照目前的重量转换公式而言,1斤=十两,而1千克=2斤,也就是说1两按照现在的重量计算为:50g,那么黄金万两就等于:1000050g=500000g。
按照今日的国际金价1g≈341元人民币,那么按照现代的重量的计算,黄金万两的价值为:500000g341元/g=17050万元,也就是17亿元左右。
“黄金万两”并非是黄金万两
其实要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古代在秦汉时期都是很少真的使用黄金的,一方面原因是冶炼技术差,另外一方面是产量低,所以在这个时期所谓的皇帝赏赐“黄金万两”并非是真实的黄金万两,而是黄金的替代品。
在秦汉时期,一般是用铜制品来替代金的,所谓的赏赐黄金万两,不过就是赏赐一些铜钱,并非是真实的黄金万两,比如汉武帝赏赐卫青20万斤金子,要是按照当时的产量来看,皇帝根本就不可能赏赐这么多金子,由此可见,其实汉武帝赏赐卫青的是一些金子的替代品。
在那个时期,一般把金子分为三种,分别是黄金、白金和赤金,其中黄金自然就是我们现在认为的黄金,而白金其实指的是白银,赤金指的则是铜,因为铜原本也是**的,就连青铜器,其实最初冶炼出来的时候也是**的,只是后来才变成青色,这主要是因为铜氧化产生了一些铜绿的缘故。
所以说在秦汉时期的赏赐“黄金万两”,通常情况都不会是真的黄金万两,而是黄金的替代品赤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铜钱,这一点在汉朝后来出土的很多陵墓,比如妇好墓、马王堆、刘贺墓中都有一些证明,其中黄金数量很少,铜钱数量却很多,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在秦汉时期,其实黄金使用的频率并不高。
不同的时代,总会有不同的一些度量标准,可是很多东西的价值,却一直以来都是居高不下的,比如黄金,要是一个皇帝轻易就赏赐黄金万两,那想必黄金已经没有那么珍贵了,所以在我看来,古人所谓的赏赐黄金万两,估计只是一个指代而已罢了,我们切莫当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