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害可以放心佩戴。
珠宝玉石按材质划分为有机质和无机质,有机质珠宝类中包含珍珠、珊瑚、琥珀等。而无机质多为矿物、岩石,但不是所有的矿物岩石都能用来制作首饰,只有200多种可以作为宝玉石材料,目前可以认定,没有一种是有放射性危害的。
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翡翠等传统的宝石均无放射性,可以放心佩戴。
扩展资料:
佩戴钻石注意事项:
1、钻石怕辐射
辐射应该是很多宝石的克星,如果经过辐射的钻石,钻石的颜色很可能发生变化。别天真地以为这样自己的白钻就变成彩钻了,经过辐射变化的钻石颜色可是不可逆的。
2、钻石怕油
钻石的亲油性应该是它最常见的软肋了,因为这样,钻石更容易将油渍、污渍沾染到表面,从而掩盖光泽。因此,你懂得如何去保护它的,一旦被油渍污染了,应该用专业的首饰清洗液清洗。
3、钻石怕热
虽然钻石是在高温高压下形成的,但是它的主要成分还是碳,在空气中加热到800度就会燃烧,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不要让你的钻石接近高温,更不要好奇心太重,用大明火考验钻石。
4、钻石怕撞击
钻石不是最坚硬的吗,居然还怕撞击,钻石本身是坚硬,但是往往越是坚硬的物质越是脆弱。虽然钻石能切割任何东西,不怕磨损,但是钻石却害怕撞击,很容易碎裂,所以请不要带着钻石做剧烈的行为。
人民网-微信朋友圈盛传翡翠有辐射专家回应:放心佩戴
人民网-钻石也有软肋别戴它去做这些事
人造钻石本身没有辐射,但是人造钻石的制作过程可能会产生辐射,这主要与使用的制作方法有关。在高温高压法或CVD法制备人造钻石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由放射性核素放出的伽马射线和X射线,这些射线能够穿透物质并对人体造成伤害。
然而,这些辐射来源较小,远远低于可以造成人员暴露问题的安全标准的限制。此外,在制造人造钻石的其它过程中,如高温、高压等条件下,可能对工作人员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采取一定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总的来说,虽然人造钻石本身不会产生辐射,但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辐射,需要注意安全防护和监管。
天然的钻石只有部分蓝色的钻石会具有放射性并对人体有害
那颗世界名钻希望(hope)就是这样的蓝色钻石了
而通常的白钻以及其他的彩色天然钻石是不具有辐射的,当然也有一些别彩色的钻石是辐照改色的,但因为其颜色不是天然的,证书上会有标注
而且蓝色钻石也不是所有的都具有放射性,由硼所导致的蓝色就完全无害
希望楼主可以放心,呵呵
钻石是豪华高贵的装饰品,镶嵌钻石的首饰是首饰之冠,人人喜爱。可是,钻石因为稀少而价格极其昂贵,尤其是大粒的钻石,一般人根本无力问津。
是否能找到一些看来很像钻石的廉价宝石,用来代替钻石,以满足更多人们的爱好呢这类宝石是有的,它们就是形形色色的假钻石。
最初,人们将玻璃磨成钻石外形,这是假钻石的开始。随后,采用某些天然矿物和人造物质作为假钻石,而且越造越像,最后,假钻石在外观上与真钻石毫无区别,如果不用专门方法,甚至连宝石行家也认不出来。这样,就出现了两种现象:其一是为了避免丢失或其他安全方面的原因,有贵重钻石首饰的人,平时也都戴假钻石首饰,这使假钻石的销路越来越广;其二是用假钻石冒充真货,高价出售骗人,这就要求有迅速准确的方法区别真假钻石。
玻璃
玻璃不仅可以用来制作假钻石,而且几乎可以用来作为任何天然宝石的代用品。用玻璃磨成的假钻石很容易区别,因为它的折光率低,没有真钻石那种闪烁的彩色光芒,略有经验的人一看便知。一种非常简单的区别方法是,用白瓷碗密一碗清水,将有怀疑的宝石浸入清水中,冒充钻石的无色玻璃制品好像消失在水中看不清轮廓,真钻石的轮廓暗黑,在水中十分清楚。
人造尖晶石
和玻璃一样,生产它的目的就是为了作为许多种天然宝石的代用品和冒充品。它和钻石的区别是,缺少闪烁的彩色光芒,将它浸入二碘甲烷中,也会轮廓模糊不清,而真钻石则十分清楚。
水晶和托帕石
这是两种天然矿物。无色透明的水晶和托帕石在琢磨后,粗看也有点像钻石,细看类似玻璃,缺少闪烁的彩色光芒。另外,它们都是“非均质”的,而钻石却是“均质”的,用偏光仪能迅速地区别开来。
人造蓝宝石
人造蓝宝石是大规模生产的物质。它不仅作为宝石的代用品,在工业上也有很多用途。无色透明的人造蓝宝石在琢磨后也可作为钻石的代用品。常有这种情况,一件镶有大量小钻石的胸针或项链等首饰,可能一部分钻石是真的,而又混入了一些人造蓝宝石制成的假钻石。由于宝石镶在首饰上,测试不便,此时可将整件首饰浸入“二碘甲烷”这种液体中。真钻石在液体中边缘暗黑,好似在液中凸起,非常清楚;人造蓝宝石(或水晶)在“二碘甲烷”中几乎消失看不见,这样真假便一目了然了。在没有“二碘甲烷”时,用清水也可以,虽然真假的差别较小,但仍旧很清楚。
此外,人造蓝宝石也是“非均质”的,而钻石却是“均质”的,二者用“偏光仪”也很容易区别。
至于钻石是否有辐射的问题:只有极少数的宝石品种有辐射,一般的宝石和玉石都不会有辐射的!而且即便有辐射,只要买的是真的钻石,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什么损害。真正有辐射的,是我们中国人一直追求的“奇石”!此外,一些化石也是有能对人体产生危害的辐射的。
真钻石假如直接在x光射线下显示不出来的。这是因为钻石的主要元素是碳原子,系数小,穿透性强,直接在x光线下看不到。
但是,不是说看不到就能说明不存在。如果服用了钡餐,在用x光检查的话,钻石就要现型的。
这类技术国内已经有了,刚出来的时候就连GIA都无法准确检测,不过现在美国宝石学院GIA可以对人工改色的彩色钻石进行准确检测。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一种新的处理钻石的方法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和Novatek公司公开,此方法的产品具有非常饱和的颜色,色彩多呈绿**到黄绿色,个别样品呈**到褐**。这种颜色的天然色钻石是非常罕见的。
这种钻石的处理方法是,用与合成钻石相似的设备,控制样品所处的环境压强为6GPa(60亿帕斯卡),温度为2100℃左右,持续时间不超过30分钟,甚至更短时间。这样就可以得到一种高饱和颜色的绿黄到黄绿色钻石,个别样品呈**或褐**。
从处理方法我们可以想到"GE POL"钻石,的确这两种钻石的处理环境非常相似,但处理的结果可以说是截然相反。"GE POL"相对处理前颜色变浅,而GE和Novatek的这种处理的目的是使钻石颜色带有明显的绿色成分。瑞典处理商则是努力使钻石与天然黄钻颜色相似。总之,这种高温高压处理钻石相对处理前颜色更加艳丽。之所以得到截然不同的结果是因为,"GE POL"处理钻石的原料是不含氦的,Ia型钻石,而高温高压处理钻石的原料是含聚态氮的Ia型钻石。
下面对这种钻石的性质及鉴定方法简要介绍:
高温高压处理钻石的颜色饱和度都很高,并且有的还有暗色调。多数处理钻石属绿**到黄绿色色系,少量呈**或褐**。绿**到黄绿色样品在不同光即首饰镶嵌或修改时的必要温度,宝石的体色包括可见光激发的绿色荧光会有暂时地改善,即颜色的饱和度会增强,不过宝石冷却下来后,颜色会恢复到原来的样子放大检查,由于高温高压处理钻石的处理环境与"GEPOL"钻石非常相似,所以有的镜下特征如出一辙。从碳的标准相图我们知道,压强为6GPa的情况下,碳在1850℃以上的稳定态为石墨,所以,高温高压处理钻石的原始晶面上同样会留有灼烧的蚀象和凹痕,甚至会有石墨化的痕迹,晶质包裹体的周围也会因膨胀收缩而产生应力纹。当然,如果没有这些特征,并不意味着钻石就没有经过高温高压处理。注意:这些特征仅具指示意义,并非诊断性的。不过,应重视这类特征的警示作用。
高温高压处理钻石最普遍的特征是平直的褐色到**的生长纹理,这种纹理沿八面体方向,呈色带状或由色带组成的图案,这种生长纹理的明显程度在不同样品中大不相同,有的样品里甚至没有。这一特征与"GEPOL"钻石不同,因为"GEPOL"钻石是通过高温高压消除与生长纹理有关的褐色而达到褪色目的的。
发光性 长波紫外光下,2/3的绿**到黄绿色处理钻石的荧光为中等到强的绿黄到黄绿色,1/3样品的荧光色为蓝色和**或绿**的混合色。**到褐**处理钻石的荧光色与其它颜色处理钻石相似,只是强度显弱。不管钻石是什么颜色,也无论其荧光是什么颜色,大多数高温高压处理钻石在长波紫外光下都有一种白垩状荧光,且有的在钻石亭部显得特别明显。
短波紫外光下,绝大多数绿黄到黄绿色处理钻石发中等到强的绿黄到黄绿色荧光,只有个别荧光为**。黄到褐色处理钻石的荧光同样只是强度相对较弱,颜色也与绿**系列处理钻石一样。超过2/3的钻石同时伴有白垩状荧光。
天然色的黄到褐**钻石颜色为**与蓝色的混合色,绿黄到黄绿天然色钻石的荧光为黄或绿**,不过,天然色钻石绝不会伴有白垩状荧光,这对成包的批量彩钻,是一种最简单实用的检测方法。
大多数高温高压处理钻石的长波紫外荧光强于短波荧光,极少量处理钻的两种荧光强度相同,极偶然的情况下可见到短波下有弱荧光而对长波显惰性的处理钻石。
强可见光下,如光纤灯照射下,绿黄到黄绿色处理钻都会发出中等到强的绿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光纤灯照射的钻石,可能发现这种绿色荧光是沿褐到**的生长纹理发射出的,前面提到,这种生长纹理非常普遍,而荧光沿纹理发出酌现象也很普遍。不过黄到褐**处理钻石对可见光没有可见的发光性。注意,这种绿色荧光的发光区与强度分布情况几乎没有鉴定意义,因为在天然色钻石中,绿色荧光也可以沿生长纹理发出。
光谱台式或手持式分光镜的透射分光光谱。所有绿黄到黄绿色处理钻石都有503nm强吸收线;绝大多数理钻石在480-500nm处有一暗吸收带,这其中约有一半钻石有弱到中等酌415nm吸收线,也差不多一半的处理钻(可能有415nm吸收线)在505和515nm处各有 一条绿色荧光线(亮线)。而绿**到黄绿色的天然色钻在494nm和503nm处呈明显的双吸收线(H3中心导致), 并且非常典型地在415nm处呈现一条弱到中等强度的吸收线(由N3色心导致)。如果借助氟利昂或其它设备对钻石进行冷却,那么在595nm处有时还可以看到一条弱线。
反射分光光谱部分绿黄到黄绿色处理钻在494nm处有清晰的吸收线,在波长较短的位置有一吸收窄带。
黄到褐**处理钻的光谱相对简单,要么是415nm 吸收线或伴有503nm吸收线,要么没有特征吸收。
紫外一可见光一近红外光谱 可见光范围的光谱把高温高压处理钻石可分成三类。大部分绿黄到黄绿色处理钻显示了N3的特征弱吸收(主吸收峰在415nm处),和H3的特征强吸收(主吸收峰在503nm处),以及H2的特征强吸收(主吸收峰在985nm),前两个吸收峰跟手持式分光镜观测到的谱线相对应。但手持式分光镜观测到的荧光线在分光光度计中没有显示;另有一个或三个以上的其它特征在这一类约半数的样品中出现:1)以505nm为中心的弱到中等强度的宽吸收峰带,2)535nm一个弱但尖锐的吸收峰,3)在637nm处还有一个弱的尖峰(与NV中心有关)。另一类仍以绿一**系列处理钻为主,包括少量褐**钻石,其特征与第一类很相似,只是有不同的相对强度,在大约500nm以下波长的全部范围内吸收明显增强。第三类为黄到褐**处理钻,吸收随着波长的降低而显著增强,但没有N3和H3的特征峰,个别的只有H2的吸收特征。
常温下,近红外范围内的红外光谱,有的呈现985nm峰(与H2有关)。
中红外光谱显示所有的处理钻都具la型钻石的特征。但氮的聚合态不同: 少数呈A类聚合; 大多数处理钻中既有A类聚合态氮,又有B类聚态氮,A或B类聚态氮的特征吸收峰相对较强酌样品又各约占一半。偶尔还有这种情况:同一样品的两个光谱,A类聚态氮和B类聚态氮特征峰的相对强度恰恰相反--这正说明天然钻石中氮元素分布不均的固有性质。个别处理钻在1344cm-1处有弱吸收峰,这与单氮类质同象取代C原子有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