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金包银的项链和纯金纯银的项链有什么区别

包金包银的项链和纯金纯银的项链有什么区别,第1张

1、金银的含量不同:

纯金,24K金,也就是说它的含金量是100%。在理论上100%的金才能称为24K金,但在现实中不可能有100%的黄金,所以中国规定:含量达到996%以上(含996%)的黄金才能称为24K金。

包金,就是通过机械力碾压或高温熔接,将较薄的金/K金金箔包在银或其他金属胎体表面的方法。通常,内部的金属胎体并不是黄金,而是铜、铝、锌等合金材料,间或出现银包金,包金首饰要求所用材料必须是高于10K的金。

2、价格不同:

因为纯金纯银的金银含量更高,所以纯金银的更贵。

3、色泽不同:

黄金首饰纯度越高色泽越深。

4、硬度不同:

足金首饰的硬度为25和人的指甲硬度相当,因此用指甲可以划出细痕。

5、重量不同:

黄金的密度为1932g/cm3,比铜的密度高出两倍多,用手掂黄金有坠手的感觉。

扩展资料:

饰金中纯金含量被称为"金位",英文是Karat,故称为K金。一般称纯金为24K,即理论上含金量为100%,因此:

22K的含金量为916%(22/24=0916)

20K的含金量为833%(20/24=0833)

18K的含金量为75% (18/24=075)

14K的含金量为583% (14/24=0583)

12K的含金量为50% (12/24=05)

10K的含金量为416% (10/24=0416)

GK的含金量为375% (9/24=0375)

SK的含金量为333% (8/24=0333)

我国一般比较多的是使用18K来镶嵌珠宝首饰,这样镶嵌饰品的牢度比较高。K金是指黄金和其它金属混合在一起的合金,Karat是K金的量度单位,是将纯金分为24份。

根据在首饰中的黄金含量就分成不同的K金,所以24K是指纯金,例如,18K含黄金量就是18/24=750%,由于18K金含金量是750%所以又称750。

-纯金

-包金

“金包银”是在建筑工程的上的一个俗称,即三分之一厚的外皮墙体,用砖或石砌,三分之二厚的内墙体,用土坯或夯土垒筑的砌法俗称“金包银”砌法。这在江西南部的围屋的建筑材料以砖石为主的赣南客家围屋也有表现。

现在“金包银”还特指在工业集中区、开发区等成片建设的区域,保留村庄居民点,按工业集中区开发建设的要求统一规划,落实人均15平方米的农民预留发展用地政策,对村庄外围进行改造建设,在为工业区提供配套的同时,使村庄内部环境得到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金”是指紧邻工业集中区住宅较密集、人口相对集中且规划允许保留的村庄外围为工业集中区规划建设的配套用房(简称“金边”)。

“银”是指“金边”内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进行就地改造的村庄(简称“银里”)。

"金包银"这个词在金融领域中有不同的含义,具体指代的内容可能因上下文和背景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两种常见的解释:

金包银(金融术语):在金融市场中,"金包银"是指银行或金融机构以金融产品(如债券、商业票据等)为基础,进行再包装并发行的金融工具。这种金融工具通常由高信用评级的金融产品支持,以提高其信用等级和流动性。"金包银"意味着较高信用等级的债务产品被包装成更高级别的金融工具。

金包银指人(通俗意义):在日常用语中,"金包银"有时也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富有,拥有大量的金钱和财富。这种表述通常是指那些财富相对较为丰富的人,可以用金钱来包裹一切需要的事物。

需要根据具体上下文来确定"金包银"的含义,以确保理解的准确性。

传说归传说,寿山石及田黄石在地质学上总有一定的成因。原来在地质的中生代(距今约23亿年到6700万年),在今日福建东部的范围内,曾出现过一次地质大变动,火山大爆发,大量岩浆突破地表形成了冲天的烈焰,伴随火山喷发带来大量的酸性气体、液体,交替分解了周围岩层中的长石类矿物,将其原先含有的比较活跃的钾、钙、镁和铁等元素分化,而保留下较为稳定的铝、硅等元素,这些含铝、硅元素的溶液,后来重新冷却结晶成矿,这就是分布在寿山乡群山中的寿山石诸矿。

至于田黄石,通行的说法是在数百万年前的第三纪末期,由于风雨的剥蚀,盛产寿山佳石的“高山”矿脉中的部分矿石从矿床中分离出来散落在溪旁的基础层上,以后逐步为砂土层所覆盖。这些矿石埋没于砂土中,天长日久,表面所含的三氧化二铁受周围土壤、水分及湿度等因素的影响,渐渐酸化,使石块改变了原有的面目,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田黄石。

根据现有的地质学成果,我们知道寿山石的形成是低温热液矿,寿山石都是“填充”在花岗岩的缝隙之中的。但是我们目前所见到的田黄石,或其他“掘性独石”却都是单一的“寿山石”,而没有寿山石和花岗石“粘”在一起的石头。那么,是不是当初有极少的一部分低温热液矿未能填充到花岗岩的岩缝中,而是留在地表了呢?只有这样它们才可能在地壳的变动和风雨的剥蚀下从高山上滚落到山下去。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发现没有和花岗岩粘在一起的寿山掘性独石和田黄石。

我们不知道高山的原始地貌,但从今天的地貌看,高山是一座典型的锥型山峰,如果地壳变迁或风雨剥蚀,高山地表的寿山石原生矿应该往四周滚落下去。可是我们至今只在高山东南面的坑头溪及其下游寿山溪的流域发现了田黄。而同在高山之下,仅隔坑头溪数步之遥的大段溪,却至今没有发现过田黄。

从坑头溪的源头到寿山溪的下游结门潭,全长八公里,出产田黄石的土地仅为一平方公里。而且即便是“出产”田黄石的地方,也被分之为:上坂、中坂、下坂和碓下坂。四坂所产的田黄也有较明显的区别,上坂田的田黄质灵色淡;中坂田的田黄质嫩色浓;下坂田的田黄质凝腻,而作桐油色;碓下坂的田黄,质粗硬,色黝暗。为什么同为从高山上滚入田中的母石,会在各坂的水田中有这么大的变化呢?至今我们还没有得到令人信服的答案。

前面已经说过了,田黄石的形成是数百万年的事,而“田”只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应该说人类活动产物的“田”对田黄石的外部特征及色泽变化所起的作用不会太大(但因系农民烧稻根做肥料,而造成的“煨红田”除外),影响它们的应该是日夜浸润着它的溪水———即和坑头溪的水质有极大关系。

据寿山石农介绍坑头溪的水是非常“利”(音)的,早先人们开采的白色寿山石被废弃在溪水中,如今表皮已变黄。人类开采寿山石的历史不过一千数百年,被人类废弃地头溪中的寿山石历史最长也不会超过这个时间,短的可能只有几十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都会起变化,那么被浸润数百万年的田黄石其变化是完全可以想见的。

我们已经无法知道寿山溪在数百万年前的原始状貌,但是就目前人们对上、中、下三坂的划分,却是与寿山村的三条溪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即上坂是坑头溪流经的地域;中坂是坑头溪和大段溪汇合后流经的地域;下坂则是坑头溪和大段溪汇合后又与大洋溪汇合后流经的地域。如果用溪水来解释田石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质地和色泽的差别,好象比较容易理解一些。即上坂田石浸润的是100%的坑头溪水,这种水质中某种元素比较浓,所以被浸润的田石比较通透,颜色较淡;中坂田石浸润的是50%的坑头溪水,此时水质的某种元素比较中和,所以被浸润的田石比较湿润。颜色也比较饱满;下坂田石浸润的是25%的坑头溪水,此时水质中的某种元素已经较淡,对田石的作用减少,所以被浸润的田石比较凝腻,颜色也比较黝暗,当然各溪的水流量不尽相同,这里不过是个比喻,或许这样才能解释田黄石的成因及上、中、下坂田黄石的区别。

不过,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因为田黄石不光是有通体一色的,外部色黄而内部色淡的,不仅有“金包银”的,而且还有“银包金”的,还有乌鸦皮的,这或许是除了溪水浸润的作用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每一块田黄所处的“小环境”的影响。据寿山石农介绍,挖于白砂砾处的田黄多为挂黄皮,挖于黑泥处的田黄多为乌鸦皮,这种说法是否科学,目前无法求证。在田黄石已近绝产,而田黄石产地原始地貌已遭严重破坏的情况下,今后可能也无法求证了,只能将此说法做一记载以备参考。(王敬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1520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