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体,汉字古代书体之一,也叫篆书。是对古文字的统称。“篆者,传也,传其物理,施之无穷。”广义的篆体包括隶书以前的所有书体以及延属,如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六国古文、小篆、缪篆、叠篆等。狭义主要指“大篆”和“小篆”。
篆书字划圆转,结构依六书之义,故唐孙过庭谓:“篆尚婉而通”。古人认为篆书为仓颉所造,其实是不可信的。一种文字的产生是要经过一个较长的酝酿发展过程的,不可能有一个人在短时期能完成。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篆体书法在魏晋以后走向式微,到了唐代以李阳冰为代表。篆体书法在清代迎来了第二次创造高峰,出现了一大批善篆书家如王澍、钱沾、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等。建国以后篆书代表人物有齐白石、王福庵、简经伦、高庆春等。
“苏”繁体字有四种写法:
第一种写法比较常见, 就是上面一个草字头, 草字头下面左边一个“ 鱼”,右边一个“禾”。
第二种写法跟第一种有点不同,就是上面草字头,草字头下面左边一个“禾”,右边一个“鱼”。
第三种写法是,在第一种写法左边,再加上一个小“口”。
第四种写法很特殊,但是最能表明“苏”的意思。就是左边一个“更”,右边一个“生”,两个字合在一起,即“死而复生”也。
具体写法如下:
苏 [sū]
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
指须头下垂物:流~。
昏迷中醒过来:~生。~醒。死而复~。
缓解,解除:以~其困。
特指“江苏省”、“苏州市”:~剧。~绣(苏州的刺绣)。
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
姓。
见“噜”字“噜苏”。
苏 [sù]
朝向:“~刃者死”。
苏州
苏州,古称吴,简称为苏,又称姑苏、平江等,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东临上海,南接嘉兴,西抱太湖,北依长江。
苏州辖姑苏区、相城区、吴中区、虎丘区 、工业园区 和吴江区,代管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巿和昆山市 ,全市面积848842平方公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