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币品相是指硬币形态的优劣和币面的完美程度。随着各国集币水平的提高和国际钱币界的深入交流,广大钱币爱好者越来越关心硬币的品相。品相优良的硬币令人赏心悦目,而磨损严重,伤痕累累的硬币则丝毫不能给人以美感。收藏者对硬币品相向来没有严格的评判准则,爱好者往往使用"全品相"、"上品"等含混的描述,既缺少科学性,也难以统一使用。尽管国际上并无公认的硬币品相分级标准,但国际钱币界一直在尝试制定能适合大多数国家的标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大体上形成了两种评定办法,即描述分级法和数字分级法。
1未流通/未使用/新品(Uncirculated,UNC)。即在30倍放大镜下,也观察不到任何磨损或流通过的痕迹,但可能有包装划痕(Bag Marks)。
2极美(Extremely Fine,XF或EF)。币面95%细部清晰可见,整个币面仅有极其轻微的磨损。如果以币面某一局部区域作为定级标准,则该区内90%细部清晰可见。
3优美(Very fine,VF)。币面75%细部清晰可见, 整个币面为中等程度磨损,文字和数字边缘部分可能不够清晰。如果以币面某一局部区域作为定级标准,则该区内细部清晰可见。
4美品(Fine,F)。币面50%细部清晰可见,整个币面已呈现严重磨损,文字和数字边缘部分已不清晰。如果以币面某一局部区域作为定级标准,则该区内只有50 %细部清晰。币面常为未清洗状态,出现污垢,丧失光泽。
5上佳(Very Good,VG)。币面仅有25%细部清晰,整个币面已严重磨损。
6佳品(Good,G)。币面已严重磨损,仅能辨别图案轮廓,边齿也有磨损,除古币、珍稀币外已无收藏价值。
7劣品(Poor,PR)。币面严重磨损,仅能分辨大体轮廓,边齿磨损严重,一般已无收藏价值。
评定硬币品相等级时应以磨损情况比较严重的一面为准。
除此,在品相等级表中还常标有"精制"(Proof, PRF)字样,通常称为"抛光"或"镜面"。因为总体来说,硬币按其加工可分为"精制"币和"普制"币两大类别。"精制"币主要用于收藏、馈赠,并不流通,体现了现代制币方法所能达到的最佳币面水平。"普制"币用于流通,从而形成从"未流通"到"劣品"7种不同品相等级。
有人认为:"精制"指的是一种特定的制币工艺,而不是原有意义上通过"流通"形成的品相等级。但在实际集藏活动中,"精制"与"普制"密切相连,所以把"精制"作为一种"特殊"品相,也未尝不可。"精制"工艺一般包括:币坯在冲切后进行抛光、称量;模具要全经喷砂处理,然后把凸出部分抛光至镜面或镀铬;压印时要降低压印机速度,有时需多次压印;操作时注意不得损伤及污染币面,常戴防护手套操作;运输包装中也不得磕碰。因此,"精制"币外形完整无暇;图像文字轮廓清晰;边缘无缺损。"精制"币币面凸出部分(模具凹入喷砂部分)呈凝霜面(Frosted Surface),凹入部分(模具凸出抛光部分)呈镜面(Mirror-1ike Surface),后者常是鉴别"精制"币最明显的标志。
原光顾名思义,原有的光泽,没有修饰和污染,一般是没有流通的。
原光的钱币价格较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