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加压能注入颜色吗?

玉石加压能注入颜色吗?,第1张

玉石颜色来源于固溶于其中的金属离子的种类和价态(化合价);所以,根据这一基本原理就可以制定相应的工艺来改变玉石的颜色。干关键问题是三个方面,一是配制溶液,含有需要的金属离子,并保持合适的价态(有点儿难度);二是正确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二者是相关联的问题。这称为“化学液相渗入法”。三是渗入的时间长短,这根要求的渗入深度和渗入量相关。当然还有其他的工艺方法,但前面叙述的化学液相渗入法最常用,也最简单。同样的金属元素化合价不同颜色不同;例如,三价铁离子在玉石中的颜色是橙红色的或者血色的;二价铁离子在玉石中却是蓝绿色的。四价钛离子在玉石中是蓝色的,其它价态还会呈红色等等。

染色过程主要有:

①缓慢沁色;

②快速染色(一定温度和压力下);

③酸性条件下进行染色加热处理;

④先酸性环境下染色处理,再碱性中和处理最后使用球磨机磨圆处理。

将玉石浸泡在染料。使用思诺染色剂对玉石进行染色需要将玉石浸泡在染料,才可以使矿物质吸收染料进行染色。玉石是美丽的矿石,是矿石中比较高贵的品种,含有锌、铁、钙等多种微量元素,可分为软玉和硬玉两大类。

经过化学处理的玉石切片,变成了一种多孔的白色切片。微孔的直径在400-700nm之间,只占总体积的1%,却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玉石切片中。大量微孔的存在,使得这时的玉石切片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这为人工上色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为何要人工上色?理由很简单-市场需要。翡翠,顾名思义,红色与绿色也。透明度好,通体翠绿的翡翠玉石最为市场所青睐,其次是深红色的,明**的和浅紫色的。遗憾的是,种好,颜色又好的玉石并不多,而且是越来越少了。现在, 大多数玉石原料是既无种头,又无颜色。所以,化学处理和人工上色便应运而生。

某位哲人说过:社会需求,比十所大学更能推动社会进步。市场对翡翠玉石的需求,推动了玉石化学处理工艺的产生和发展。没有国家基金的资助,没有国家研究所的参与,玉石商人却能开发出一整套玉石化学处理工艺,实在是了不起,令人惊奇。

人工上色的原料有两大类,有机染料和有机颜料。染料能够溶解在水里形成染料溶液(染料分散成单个分子)。颜料不能溶解在水里形成颜料溶液,但是使用分散剂,可以使颜料以超微细颗粒(分子团)的形式悬浮于水中,形成颜料假溶液。另外,也有一些颜料,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丙酮,苯等)里面形成溶液。

一种颜色原料通常不能配成所希望的颜色。三基色原理告诉我们,三种颜色原料比较能配出所希望的颜色。染色三基色是,青色(Cyan),**(Yellow)和洋红(Magenta)。

配色的基本原理是同色异谱,即两个光谱分布不同的颜色,可以让人眼产生相同的颜色感觉。为何会这样呢?因为,人眼对颜色的感觉,不取决于该颜色的光谱分布,而是取决于该颜色的光谱能量在红,绿,兰三种感光细胞中的积分。所以,光谱分布不同的颜色,是有可能在红,绿,兰三种感光细胞中产生相同的光谱能量积分的,即有相同的颜色感觉的。这提醒我们,要鉴别天然颜色和人工颜色,单靠眼睛是办不到的。

但是,天然颜色和人工颜色的光谱组成是不同的,所以仍然有办法鉴别。因为,同色异谱不是无条件的,必须说明同色异谱的光照条件。因为,染色物的反射光谱等于光源的发光光谱乘以染色物的光谱发射系数。一般配色的目标,是要在自然光下实现配色, 即达到在感觉上颜色匹配(同色异谱)。所以,通过在不同光源下进行比较,天然颜色和人工颜色还是有区别的,用眼睛可以鉴别。比如,在自然光线下,天然颜色与人工颜色是一样的,眼睛无法区别,那么,我们可以将它们拿到高压钠灯下进行观察,也许会发现不同。或者可以在它们前面加一片滤色镜,再用眼睛观察,也可能就会发现不同。滤色镜有一定的光谱吸收系数。染色物前面加滤色镜,等于改变了光源的光谱。所以,依靠眼睛鉴别天然色与人工色的区别,还是有办法的。

匹配颜色,应当尽量用最少的染料或颜料种类,并且应当使用性质一致的种类。如同为酸性染料,同为油溶性颜料等。比如,有很多种染料和颜料的颜色接近玉石的天然绿色,只是有点偏兰色,所以只要与**调配,就能调出与玉石一样的天然绿色来。所以,只用两种染料,就能达成目标。

染料或颜料要调成溶液后,再使用。上色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点色,二是浸色。点色,是用棉纱蘸颜色溶液,再点在玉石切片表面,只让玉石局部着色的染色方法。浸色,是将玉石切片浸入颜色溶液中,是玉石切片整体着色的方法。种好的玉石,适合整体着色,种差的玉石,适合点色,这样做,最能以假乱真。玉石着色后,需要烘干,为下一道树脂充填工艺做准备。

玉石的作色:人工作色属玉的人为次生色,也是对玉的一种艺术加工,同时也被制假者利用造假作古。人工作色始于宋代,明以前人工作色的行话叫做“老提油”,明以后叫“新提油”。也许人们从俏色中体会到,玉雕艺术品带上颜色会更美,从而想到人工作色。提油作色与沁色是不同的,虽然作色也是从皮壳开始,沿绺裂、玉质薄弱处渗入玉肌,但它的颜色呆板、层次不清。古玉沁色是在干百年中生成的,它的延伸、发散、浸染十分自然舒展。而作色是短期行为,它们不可能完全相像。出土的老提油,不少在皮壳处的颜色已经褪色、脱落,成为斑状,反而不如伸入玉肌内的颜色重,这种现象真正的沁色绝对没有。

染色和田玉的感官鉴定主要从颜色、外形和硬度等特征着手,主要表现在颜色浓艳、不自然,色调单一,“浮”于表皮。沿裂隙或棱线分布富集;边缘过渡明显,界限分明;表皮漂白和褪色,可见酸蚀痕、磨砂及抛光痕迹;紫外荧光下,染色和田玉的边部具有荧光反应,强蓝白色荧光;使用查尔斯滤色镜观察等。对于老的一些染色方法,如核桃皮、有机染料等,目前可以用仪器进行鉴定。对于近些年来新出的使用铁盐等染色的方法,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方法来鉴定,主要还是凭个人经验。

染色和田王的感官鉴定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平时多观察、多实践、多积累、多总结,这样在鉴定中才能得心应手。

酸蚀法:它是将玉泡于氢氟酸、硝酸、硫酸和盐酸等溶液中,取出后加热着色,用碱出红色,用高猛酸钾出**,用硫化汞出黑色等。酸的比例、浸泡时间及配方不同,效果不一样。

火烧法:是将玉涂上氢氧化钠,用石灰(氧化钙)裹好,置锯末里闷烧二天,取出即为鸡骨白。如趁热浸一下冷水,即产生牛毛纹,如冷水中加高锰酸钾即成血色牛毛纹。需着色时也是趁热浸入染料中,最后用砂纸加上羊油打磨出光即成。

黑皮伪造法:用水将玉煮热后,用旧棉花将玉料包好,架在铁篦之上,用火烧之,待棉花烧干后用水浇之。等到黑色入骨而不是浮在表面,也不发白,黑斑就造成了。

玉器,即使用天然玉石加工制成的器物。中国早在八千多年前就有了玉器,并不间断地延续到现在。玉器的出现是远古石器的延续与创新。

玉器与石器的区别在于质地和加工方式的不同。未经人加工过的天然玉石是玉料,《说文解字》称:“石之美者谓之玉”,凡美石制品均在玉器的范围。但美石的玉多为交织结构的透闪石和阳起石,不同于可以敲击成形的石料。

染色玉石褪色方法:

1、首先把染色的玉石先用湿纸巾擦拭一下,先把表面的比较容易去掉的染色去掉,这样后面就会更容易让染色的玉石褪色。

2、然后把玉石用酒精擦拭,酒精可以很有效的使染色的玉石褪色。但是因为酒精比较容易挥发,所以要持续不断地沾在玉石上。

用酒精擦拭过染色的玉石之后可以看到明显染色的玉石褪色了很多。这个时候要清水多擦拭几遍就可以看到染色差不多都褪去了

3、染色褪去之后可以明显的看到玉石的光泽度没有那么光泽了。可以用点木子油沾在玉石上,大约让木子油停留在玉石上半个小时之后再洗掉。这样玉石就会光泽很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1759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