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红与黑》中的“红”、“黑”各指什么?

名著《红与黑》中的“红”、“黑”各指什么?,第1张

答案:

“红”是象征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热血和革命;而“黑”则意指僧袍,象征教会势力猖獗的封建复辟王朝。

内容简介:

《红与黑》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红与黑》的主人公于连,是韦里埃小城一木匠的儿子,年轻英俊、意志坚强、精明能干,从小希望借助个人奋斗跻身上流社会。王朝复辟后,于连通过穿上红军服从军而飞黄腾达的道路被堵塞,只好决定穿上黑色教会服装向上爬。去市长家当家庭教师是于连踏入社会的第一步,了于对市长的报复心理和试练自己胆量的冒险心态,于连和市长夫人之间产生了暖味关系。事情败露后,于连进入贝桑松神学院既而又随比拉尔院长来到巴黎,成为德· 拉莫尔侯爵的秘书。由于自己的聪明和个性,他不仅受到了侯爵赏识而且赢得了侯爵**的芳心。二人秘密结婚,拉莫尔先生对这门婚事虽则暴跳如雷,但也无可奈何,于连也因此得到了骑士称号、中尉军衔和二万零六百法郎年收入的庄园。好景不长,正当于连踌躇满志之际,他却又陷入了贵族阶级和教会所设下的圈套,最终被送上了断头台,成为统治阶级阴谋的牲品。

作者简介:

司汤达(1783—1842),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创始人。本名亨利·贝尔,1783年1月23日出生于法国格勒诺布尔城。7岁丧母,从小受外祖父影响,很早便阅读了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的著作。年轻时曾加入拿破仑军队,先后随拿破仑南征北战。波旁王朝复辟后被扫地出门,在意大利旅居7年,开始从事写作,完成《海顿、莫扎特、梅达斯太斯的生平》、《意大利绘画史》等。1822年,匿名为英国报刊撰写巴黎的通讯报道,这些文章在他死后集成《英国通讯集》。1823—1825年,发表文艺论文《拉辛和莎士比亚》,提倡“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此后创作了一系列小说《阿尔芒斯》、《红与黑》、《红与白》、《巴马修道院》,其中最负盛名的是《红与黑》和《巴马修道院》。

作品影响:

《红与黑》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19世纪卓越的政治小说、现代小说之父的经典著作、19世纪欧洲文学史中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杰作、美国作家海明威开列的必读书、被英国小说家毛姆认为是真正的杰作的文学书、1986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

《红与黑》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自1830年问世以来,赢得了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特别为年轻人所喜爱。作品所塑造的"少年野心家"于连是一个具有高度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已成为个人奋斗的野心家的代名词。

小说对于连双重人格、矛盾性格和悲剧命运的描写,客观上也揭露了法国王政复辟时期的残酷现实状况以及由此产生的对青年一代的腐蚀和摧残。

小说的副标题名为“1830年纪事”,实际上读者也可以由此而深刻地了解“19世纪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和现实状况。

一般情况下

黑色:代表严肃、夜晚、稳得。

红色:代表热情、奔放、喜悦、庆典。

美国还有其他的意义:

黑色--哀伤

红色--危险, 特别是911以后,

在东方,蓝色代表严谨,可以用蓝色表示事业;红色代表喜庆,可以用红色表示喜事;黑色受西方影响,即代表庄重、神秘,也代表恐怖,例如西方传说中的黑森林。在西方,蓝色代表梦幻,安逸,有些神秘色彩,可以形容带有梦幻感觉的事物;红色则代表血腥,暴力,是禁忌色;黑色(同以上说法)是基本禁忌色,记住这些颜色的不同寓意,免得惹人哦。

从小我就听过一首歌,并且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一个非常深的印象,这首歌有这么一句歌词,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渣渣~这也是我记忆当中最深刻的京剧表现方式,当时对于什么样的脸唱什么样的剧并不是很清楚,直到后来我才懂得,京剧当中的每一个脸谱颜色,所代表的性格都是不一样的。那么京剧脸谱当中的白色,黑色和红色分别代表了什么性格特征呢?

一、白脸。

为什么要用白脸来代替曹操呢?因为白脸的性格特征一般是代表阴险、狡诈的人物形象,这就和曹操非常的相近了,曹操的性格我想只要是了解过历史的人都知道他深信多疑,并且非常的阴险、狡诈,宁愿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就是出自曹操之口。

二、黑脸。

黑脸在京剧当中所表现的是正直和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就比如包公,为什么包公一直以来都是黑脸形象呢?其实包公的脸在历史上并不黑,只不过后来人们用铁面无私来形容包公,铁面很显然就是黑面嘛,就这样衍生出了黑脸包公形象。我们看京剧如果看不太懂的话,只要看脸的颜色就能够分辨出来谁是好的,谁是坏的了。

三、红脸。

一说起红脸,我想每一个人想到的就是关公了,他也表现了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一般都是正面角色才会唱红脸。我们有一句老话叫做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就是一个鲜明的对比,通常都用在家庭教育当中,一般妈妈来唱红脸,做好人,爸爸唱白脸,做坏人。其实京剧我到现在都还看不懂,也听不懂台词是什么,但这都不重要,大家只要掌握了脸谱当中的一个技巧,就是什么脸到底唱的是什么戏就够了。

作者司汤达本人的说法是“红”指拿破仑军队的红色军服,象征资产阶级革命的力量;“黑”指王朝复辟时的黑色道袍,代表封建势力。红与黑即代表两大对立阵营的矛盾和冲突。

《红与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第一部杰出作品。作者被誉为法国以至整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小说描写一个名叫于连·索累尔的外省青年,出身低微,有一定的聪明才智。他在当地市长家中当家庭教师时,勾引上主人的年轻妻子,后来又在巴黎勾搭一个贵族**。市长夫人出于嫉妒,揭穿了他的丑行。

他一怒之下,开枪打伤了市长夫人,法庭以预谋杀人的罪名判处他死刑。主人公于连是当时一代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典型。上流社会的迫害与影响,个人的孤傲与野心,是于连悲剧的根源。这部小说的魅力还在于作者颇费匠心地赋予小说以浓厚的政治色彩。

扩展资料:

《红与黑》的创作背景

《红与黑》这部小说的故事据悉是采自1828年2月29日《法院新闻》所登载一个死刑案件。在拿破仑帝国时代,红与黑代表着“军队”与“教会”,是有野心的法国青年发展的两个渠道(一说是轮盘上的红色与黑色)。

司汤达创作《红与黑》时,拿破仑领导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已经失败,他想用自己的笔去完成拿破仑未竟的事业。他要通过《红与黑》再现拿破仑的伟大,鞭挞复辟王朝的黑暗。为此作者以“红与黑”象征其作品的创作背景:“红”是象征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热血和革命;而“黑”则意指僧袍,象征教会势力猖獗的封建复辟王朝。

-《红与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1917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