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戴佛珠>
“佛珠”的本意是“弗诛”,戴在身上随时提醒我们,不可诛杀任何有性命的东西,包括人、动物、植物,而且要想尽一切办法来维护对方的生存,让他们也能安心地活下去。
有些人原本有很长的寿命,可是他却诛杀太多的小生命,使这些小生命都没有能够活到他们该活的岁数,所以,神把这笔帐记到他身上,把这些小生命短少的岁数,从他的寿命中,扣除了,因此,他便变得很短命。
有些人原本只有很短的寿命,可是他不但很疼惜一些大小动物、植物的生命,而且很有爱心地照料他们、呵护他们,使他们的寿命延长了、增加了。这些延长的、增加的寿命,神也分毫不少地算在这人的生死簿上,使他的寿命也随着延长了、增加了。
人之所以会死,不是因为他得了不治之症,而是因为他的阳寿已尽。很多人车祸死、坠机死,或各种意外,而突然一命呜呼。这些人并没有得什么不治之症,但该死的时侯,也一样死了。
人应该自己去努力一点一滴地延长增加自己的寿命,为延长寿命与增加寿命最好的方法,便是不杀生,而放生。
当您不杀生,阎罗王也必不杀您,而当您放生时,阎罗王也必放您一条生路,让您活下去。
(摘自:http://wwwmfzqcomcn/Blog/Diaryaspxcid=1000&Data=S&Tid=346346)
l、古印遗风--佛珠的起源
佛珠,本称念珠,是指以线来贯穿一定数目的珠粒,于称名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具。其梵文原语包括四种意义:
(一)pasaka-mala,音译是「钵塞莫」,意译作「数珠」。
(二)aksa-mala,音译是「阿叉摩罗」,意译作「珠謦」。
(三)japa-mala, 音译是「渣巴摩罗」,意译作「念诵謦」。
(四)aksa-sutra,音译是「阿叉修多罗」,意译作「珠之贯线」。
而梵语mala是‘謦’的意思。通常来讲佛珠的最初起源,是由于古印度人有缨珞謦条缠身的风尚(见图1、2 ),而正是这种风尚的沿袭,逐渐演变成为后世佛珠的使用。
在佛教经典中,有关佛珠的起源,一般都以《木木患子经》所载佛陀对波流离王的启示作为通说。经文载:
佛告王言。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木患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当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摩僧伽名。乃过一木木患子。如是渐次度木木患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万。……大善我当奉行。即敕吏民。营办木木患子。以为千具。六亲国戚。皆与一具。王常诵念。虽亲军旅。亦不废置。
由此可知,波流离王在听到佛陀的开示之后,便开始用木木患子来制造佛珠,持念“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这应当是佛教当中,佛珠最初的起源了。
应当指出的是,佛珠虽然现已成为佛教徒的一项重要标志。但如果溯其本源,佛珠却并非佛教所创用。如古印度婆罗门教中的“毗湿奴派”,很早便有持用佛珠的记载,并且以律典为所依的南传佛教徒亦不曾流行过佛珠。这在出土文物中,亦有例证。如在印度出土,属于公元二世纪时代的“龙王皈佛”造像上,有一尊婆罗门像,其颈上是悬挂有佛珠的。我想,这就如同佛教起源于印度,大兴于中土“墙内开花墙外香” 的道理一样,佛珠虽非佛教所创用,但却正是因为植根于佛教这块肥沃的土壤中,才有可能成为今日中国汉藏、蒙古、日本。韩国等地区僧尼、居士所携用的重要法具。
在我国,国人知道佛珠这一称谓,最早应始于东晋(公元317--420年)时代所翻译的《木木患子经》,只可惜译者的名字已经失佚了。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两晋时期,异域僧侣来华者甚众,这些外国沙门中必然会有携带佛珠而来的。
延至唐代,在佛教大兴的时代背景下,记载有关佛珠的经典被广泛传译,先后有天竺僧人阿地瞿多所译的《陀罗尼集经》、宝思惟译的《校量数珠功德经》、不空三藏译的《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义净三藏译的《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等诸多经典。
至此,佛珠便开始在朝野上下,僧俗之间普遍流传开来,如《旧唐书-李辅国传》载:
辅国不茹荤血,常为僧行,视事之隙,手持念珠。人皆信以为善。
《续高僧传-道绰传》载:
人各掐珠,口同佛号,每时散席,响弥林谷。
从现存的实物来看,甘肃敦煌莫高窟中,保存下来有一尊十六国时期(公元304~439年)泥塑弥勒菩萨像,便是一尊颈部挂有佛珠的造像(见图3)。此外,在日本保存下来有《佛像图鉴》一书,其中绘制的唐代高僧图像,使用佛珠者比比皆是(见图4)。
可以肯定地说,自唐以后,国人使用佛珠,已经是相当普遍了
2、名目繁多--佛珠的种类
佛珠的种类很多。若就其使用方面来讲,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
(l)持珠--用手掐捻或者持念的佛珠
(2)佩珠--戴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
(3)挂珠--挂在颈上的佛珠
持珠,多用来记录念诵佛号或咒语的数目(见图5)。在经典中解释说:
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诵念诸陀罗尼及佛名者,为欲自利及护他人……若欲愿生诸佛净土者,应当依法受持此珠。
3、意蕴深远--佛珠的数目
每串佛珠,都是由一定数目的子珠串缀而成,而各种佛珠特定的数目皆有不同。数目不尽相同的缘由是因为各本佛经的记载有异而成。兹列表如下:
颗数
出处
1080
《金刚顶瑜珈念珠经》
108
《木木患子经》
《校量数珠功德经》
《金刚顶瑜珈念珠经》
《陀罗尼集经》
《文殊仪轨经》
54
《校量数珠功德经》
《金刚顶瑜伽念珠经》
《陀罗尼集经》
《文殊仪轨经》
42
《陀罗尼集经》
27
《文殊仪轨经》
21
《校量数珠功德经》
《金刚顶瑜珈念珠经》
《文殊仪轨经》
18
《陀罗尼集经》
14
《文殊仪轨经》
《校量数珠功德经》
4、异彩纷呈——佛珠的质料
用来制造佛珠的质料,可以说是不胜枚举,无论矿物还是植物,大凡竹、木。牙、角均可制成佛珠。但在佛典当中有记载,可用来制造佛珠的质料,却是非常有限的,最多也不过十余种,实在无法与现今众多繁杂的品类相比了。下面将佛经中所举的佛珠质料加以列表说明。
经名:《陀罗尼集经》卷二
佛珠质料:金、银、赤铜、水精、木木患子、菩提子、莲花子等七种
经名:《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九
佛珠质料:菩提子、金刚子、真珠、莲花子、金银诸宝、及以上诸材和合等六种
经名:《诸佛境界摄真实经》卷下“持念品”
佛珠质料:香木、金俞石、铜、铁、水晶、真珠、莲花子、金刚子、间错种种诸宝、菩提子等十种
时下,许多并非信仰佛教的男士和女士皆以佩带佛珠为荣,使佛珠俨然成为一种时尚的装饰品了。其实,在我看来,凡是这些爱戴佛珠的人,是“有善根”的表露,皆应看作是深具善根,无始劫来与佛有缘的人。况且佛陀早有明示:
若复有人手持此菩提珠。不能依法念诵佛名及陀罗尼。但能手持随身。行住坐卧所出言说若善若恶。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所得功德如念诸佛诵咒无异。获福无量。
念珠乃身外之物, 我们念佛诵经主要是内心, 不要被物所系, 被物所碍。更不要被困在手上的念珠是什麼质料, 要多少颗数, 要如何掐捻, 要拿在左手还是右手, 放高拿还是垂下。我们持珠但求方便及自在, 也不必要强求庸人自扰的持珠方法, 如「金刚经」所说: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 即见如来」, 念珠也是相之一, 所以我们使用时不要过份计较它。
参考资料:
释迦牟尼佛是在菩提树下成佛的
问题一:道教有佛珠吗? 现如今,念珠无论作为一种宗教修持的法器,还是作为追求时尚的人们的一种装饰品,都非常流行。那么说起念珠,很多人将她与佛教划上等号,更美其名曰“佛珠”,而并不知道,道教的修持也有用到念珠。真应了那句“世间好话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的谚语。可确实如此吗?事实上,恰恰相反。
念珠并不是佛教所创制,在佛陀时代所制的律仪中并无念珠的记戴,亦不包括在“比丘十八物”中。而佛经记戴的念珠多出于隋唐后期的大乘佛教(尤其是密教)经典,如《佛说木患子经》,《校量数珠功德经》, 《金刚顶瑜伽念珠经》等。南传的原始佛教,如现今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地的佛教徒亦极少有持念珠者。在中国佛教中最早使用念珠,并有明确记载的是唐代净土宗道绰和尚,道宣《续高僧传》记载:道绰生于北齐河清元年(562年),他每日念阿弥陀佛七万遍为限。并广劝道俗信众称念,以麻豆等记数,每一称名便下一粒,念念相次,累积得数百斛。其中最上的念得豆量八、九十石,中等的念得五十石,最少的也念得二十石。後来他又教人穿木患子作数珠以为数法,而且自己亦穿制念珠送给四众以作念佛之用。
念珠(也称数珠)在各个宗教的修持上基本都有用到。除了中国本土的大乘佛教以外,道教、天主教、 教、印度教、锡克教等等宗教都有自己的念珠,如道教的念珠,有81颗,代表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天主教的玫瑰念珠,有59颗,是用来念诵《圣母玫瑰经》, 教的念珠,有33颗,转三圈正好是99,是用来念诵“ ”的九十九个名字,佛教的念珠一般有108颗,代表除灭108种烦恼。随着宗教的不同和珠子数目的区别,赋予了念珠独特的含义。
道教的念珠,最早被称之为“流珠”。《太上三元流珠经》云:“受之用白真珠,圆正明朗,大如桐子者三百六十五枚,应星宿之度,日月所会之期。”又,《太玄金锁流珠引》云“:昼夜斗转,周天无穷,如水流之不绝,星圆如珠,故曰流珠也。”
由于道教固有的“天人相应”思想,流珠在人的身体当中也另有所指,如《上清黄庭内景经》云:“若得三宫存玄丹,太一流珠安昆仑,重重楼阁十二环,自高自下皆真人。”由此可知,道教的念珠在早期,尤其在上清宗的修持中,主要是内炼和充当法信之用。
我国上古先民,结绳记事。而到了汉末魏晋初期,太极葛仙公首先以念珠作为念诵圣号的计数之用。白玉蟾真人《上清集》中记载,葛仙公“初炼丹时,常以念珠持於手中,每日坐丹炉边,常念玉帝全号一万遍。”开启了道教念诵圣号法门的先河。
宋元时期,道教雷法和内丹修法开始流行。许多修持雷法和丹法之士亦将念珠作为炼气习定的工具。如陈泥丸真人《翠虚吟》云:“八十放九咽其一,聚气归脐为胎息;手持念珠数呼吸。”《道法会元卷一七七・元素元辉府玉册》亦云:“凡出神,先当炼气习定,既气住为神。平坐面旺方,以手胗系鞋文脉,四动为一息。擎念珠,每一息掐一珠,各量人平常出入,渐渐加之,不要大段费力,恐不便。”此外,在《道法会元卷一百四十五・正一忠孝家书白捉五雷大法》中,亦有祭炼念珠作为驱邪伏魔的法器之用。
道教的念珠在珠子的个数上亦有其独特的宗教意义,比如上面提到的《三元流珠经》中,以三百六十五颗珠子代表星宿运转的度数。再以常见的一百零八颗念珠为例:一百零八代表周天星斗运转之数,也是天罡地煞的总和。头珠则代表北极,《北斗经》云:“北辰垂象,而众星拱之。”所以在拨转念珠的时候,头珠是不可以越过去的,以北辰不动故也。所以在转到头珠的时候,应当掉转过来往回继续拨,此乃周天循环之意也。头珠之上有一个葫>>
问题二:道教有佛珠吗? 我觉得这个可以告诉你。虽然我也是粘贴的。这个念珠的起源来自于佛教。道教里面我几乎没有看到过道家的人就是念珠。因为念珠用于念佛计数用,道教没有念佛的概念,故也大概没有念珠。 念珠起源 ◎佛珠或念珠梵语为‘玛那’(Mala),是用作诵佛号或诵咒等之计算用法器。念珠的梵文原语有四种,译成中文意思是: 数珠, 珠N, 念诵N, 珠之贯线, 印度人自古都有以璎珞N条缠身之风俗,亦是后来演变成念珠的使用。不过佛教最初是没有使用念珠,在佛陀时代所制的律仪亦无念珠的记戴,亦不包括在「比丘十八物」中 念珠种类 ◎念珠种类大致分成三类。 ◎手珠:一般是戴在手腕上, 亦可随时拿在手上掐捻念佛, 颗数除了常见经书所戴的颗数外, 亦有视乎手腕粗幼及珠子的大小而定。 ◎持珠:一般是用较大颗的珠子, 拿在手上捻掐念佛之用, 颗数也是视乎珠子的大小按经书记载颗数穿成。 ◎挂珠:挂在颈上的佛珠, 一般是一百零八颗, 通常较大粒的是出家人平日及法会中配戴, 而在家佛弟子较少配戴, 不过因为经书及律制也没有说明佛珠是出家人专用之物, 故近年亦多在家佛弟子戴在颈上。而一些较细粒穿成的挂珠则较多人拿在手上或挠在手上随时掐捻念佛 念珠颗数 ◎按「文殊仪轨经」(数珠仪则品) 说法最上品是 1080 颗, 上品 108 颗, 中品 54 颗, 下品 27 颗, 而颗数所代表的意义是历代祖师为方便教化所说, 而非出自经典所戴, 常见的颗数意义如下: ◎1080颗:表示十法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 合成为 1080 种烦恼, 十法界包括迷的六界: 地狱, 饿鬼, XX, 修罗, 人间及天上, 即是六道轮回的世界, 后四界是圣者悟的世界, 即是: 声闻, 缘觉, 菩萨及佛界。 ◎108颗:表示求正百八三昧, 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 一百零八种烦恼一般说法是六根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各有苦、乐、舍三受, 合为十八种, 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 合为十八种, 总计三十六种, 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54颗:表示菩萨修行的五十四个阶位,即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 ◎42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种阶位, 即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及妙觉。 ◎36颗:与 108 颗意义同, 为便于携带将 108 颗除三。 ◎27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贤位, 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第四果阿罗汉之九无学。 ◎21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 ◎18颗:与 108 颗意义同, 为便于携带将 108 颗除六。 ◎14颗:表示观音菩萨的十四无畏
问题三:如何分别佛珠是否道教和佛教 叫得做佛珠就是佛教的东西了!其实珠串用作宗教用途也并非佛的专利。用串珠记数、计数的方法中、外皆有,也不是一定用于宗教用途。中国的算盘的运算方法也叫珠算。凡帮助念经记数的珠串一般会叫作念珠,佛所用的念珠多会(并非必然)在珠身上有佛教标记d字符号,108数的念珠串还可能绑上小型的金刚铃及金刚杵代表悲、智双运。母珠(最大那粒)可能会有佛像或写上六字大明咒。道的念珠串就会(并非必然)在珠身有道教符号太极标记,母珠多有道祖象或划上道符。 查看原帖>>
问题四:道教流珠与佛珠的区别 道教流珠没有隔珠与背云之类的,相当于素珠。没有配饰物,甚至没有母珠。
道教的念珠在珠子的个数上亦有其独特的宗教意义,比如上面提到的《三元流珠经》中,以三百六十五颗珠子代表星宿运转的度数。再以常见的一百零八颗念珠为例:一百零八代表周天星斗运转之数,也是天罡地煞的总和。头珠则代表北极,《北斗经》云:“北辰垂象,而众星拱之。”所以在拨转念珠的时候,头珠是不可以越过去的,以北辰不动故也。所以在转到头珠的时候,应当掉转过来往回继续拨,此乃周天循环之意也。头珠之上有一个葫芦状珠,上有三阶,代表三台。《玉枢经》中所谓:“北辰之上,上有三台……叠为三级,以覆斗魁”是也,三台下有一个中国结,结下缀六颗小珠,代表南斗六星,加上头珠,则为北斗七星。(有的珠子结下缀八颗珠,加头珠则为九星)所以一串念珠,涵盖了道教的宇宙观和诸多天文概念,足见道教义理之精微。此外,道教念珠还有十二颗、二十四颗、二十八颗、三十二颗、三十六颗、八十一颗等等的区别。十二颗代表十二雷门,二十四颗代表二十四气,二十八颗代表二十八星宿,三十二颗代表三十二天度人上帝,三十六课代表天罡生煞之数,八十一颗代表老君八十一化,也代表九九纯阳之气。道教的念珠,最早被称之为“流珠”。《太上三元流珠经》云:“受之用白真珠,圆正明朗,大如桐子者三百六十五枚,应星宿之度,日月所会之期。”又,《太玄金锁流珠引》云“:昼夜斗转,周天无穷,如水流之不绝,星圆如珠,故曰流珠也。”
由于道教固有的“天人相应”思想,流珠在人的身体当中也另有所指,如《上清黄庭内景经》云:“若得三宫存玄丹,太一流珠安昆仑,重重楼阁十二环,自高自下皆真人。”由此可知,道教的念珠在早期,尤其在上清宗的修持中,主要是内炼和充当法信之用。
我国上古先民,结绳记事。而到了汉末魏晋初期,太极葛仙公首先以念珠作为念诵圣号的计数之用。白玉蟾真人《上清集》中记载,葛仙公“初炼丹时,常以念珠持於手中,每日坐丹炉边,常念玉帝全号一万遍。”开启了道教念诵圣号法门的先河。
宋元时期,道教雷法和内丹修法开始流行。许多修持雷法和丹法之士亦将念珠作为炼气习定的工具。如陈泥丸真人《翠虚吟》云:“八十放九咽其一,聚气归脐为胎息;手持念珠数呼吸。”《道法会元卷一七七・元素元辉府玉册》亦云:“凡出神,先当炼气习定,既气住为神。平坐面旺方,以手胗系鞋文脉,四动为一息。擎念珠,每一息掐一珠,各量人平常出入,渐渐加之,不要大段费力,恐不便。”此外,在《道法会元卷一百四十五・正一忠孝家书白捉五雷大法》中,亦有祭炼念珠作为驱邪伏魔的法器之用。道教的念珠在珠子的个数上亦有其独特的宗教意义,比如上面提到的《三元流珠经》中,以三百六十五颗珠子代表星宿运转的度数。再以常见的一百零八颗念珠为例:一百零八代表周天星斗运转之数,也是天罡地煞的总和。头珠则代表北极,《北斗经》云:“北辰垂象,而众星拱之。”所以在拨转念珠的时候,头珠是不可以越过去的,以北辰不动故也。所以在转到头珠的时候,应当掉转过来往回继续拨,此乃周天循环之意也。头珠之上有一个葫芦状珠,上有三阶,代表三台。《玉枢经》中所谓:“北辰之上,上有三台……叠为三级,以覆斗魁”是也,三台下有一个中国结,结下缀六颗小珠,代表南斗六星,加上头珠,则为北斗七星。(有的珠子结下缀八颗珠,加头珠则为九星)所以一串念珠,涵盖了道教的宇宙观和诸多天文概念,足见道教义理之精微。此外,道教念珠还有十二颗、二十四颗、二十八颗、三十二颗、三十六颗、八十一颗等等的区别。十二颗代表十二雷门,二十四颗代表二十四气,二十八颗代表二十八星宿,三十二颗代表三十二天度人上帝,>>
问题五:,佛家带佛珠,道家三宝带什么 道教原以玉清天宝君,上清灵宝君,太清神宝君为三宝。然道教以学道、修道、行道为本,故又以三要旨,尊为三宝:(一)学道者「道、经、师」(二)修道者「精、气、神」(三)行道者「慈、俭、让」。老子三宝章云:「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是也 。
问题六:信佛的教徒喜欢把玩佛珠手链,道教有什么可以随手把玩的东西? 拂尘!葫芦!弹丸!扇子!
问题七:中国道教有念珠么?什么材质为道教念珠? 50分的问题,坐等专家解答。复制粘贴的朋友请不要耽误时间。 我觉得这个可以告诉你。虽然我也是粘贴的。这个念珠的起源来自于佛教。道教里面我几乎没有看到过道家的人就是念珠。因为念珠用于念佛计数用,道教没有念佛的概念,故也大概没有念珠。
念珠起源
◎佛珠或念珠梵语为‘玛那’(Mala),是用作诵佛号或诵咒等之计算用法器。念珠的梵文原语有四种,译成中文意思是: 数珠, 珠N, 念诵N, 珠之贯线, 印度人自古都有以璎珞N条缠身之风俗,亦是后来演变成念珠的使用。不过佛教最初是没有使用念珠,在佛陀时代所制的律仪亦无念珠的记戴,亦不包括在「比丘十八物」中
念珠种类
◎念珠种类大致分成三类。
◎手珠:一般是戴在手腕上, 亦可随时拿在手上掐捻念佛, 颗数除了常见经书所戴的颗数外, 亦有视乎手腕粗幼及珠子的大小而定。
◎持珠:一般是用较大颗的珠子, 拿在手上捻掐念佛之用, 颗数也是视乎珠子的大小按经书记载颗数穿成。
◎挂珠:挂在颈上的佛珠, 一般是一百零八颗, 通常较大粒的是出家人平日及法会中配戴, 而在家佛弟子较少配戴, 不过因为经书及律制也没有说明佛珠是出家人专用之物, 故近年亦多在家佛弟子戴在颈上。而一些较细粒穿成的挂珠则较多人拿在手上或挠在手上随时掐捻念佛
念珠颗数◎按「文殊仪轨经」(数珠仪则品) 说法最上品是 1080 颗, 上品 108 颗, 中品 54 颗, 下品 27 颗, 而颗数所代表的意义是历代祖师为方便教化所说, 而非出自经典所戴, 常见的颗数意义如下:
◎1080颗:表示十法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 合成为 1080 种烦恼, 十法界包括迷的六界: 地狱, 饿鬼, XX, 修罗, 人间及天上, 即是六道轮回的世界, 后四界是圣者悟的世界, 即是: 声闻, 缘觉, 菩萨及佛界。
◎108颗:表示求正百八三昧, 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 一百零八种烦恼一般说法是六根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各有苦、乐、舍三受, 合为十八种, 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 合为十八种, 总计三十六种, 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54颗:表示菩萨修行的五十四个阶位,即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
◎42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种阶位, 即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及妙觉。
◎36颗:与 108 颗意义同, 为便于携带将 108 颗除三。
◎27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贤位, 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第四果阿罗汉之九无学。
◎21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
◎18颗:与 108 颗意义同, 为便于携带将 108 颗除六。
◎14颗:表示观音菩萨的十四无畏
问题八:道教八卦和佛珠可以一起佩戴吗 楼主说的是念珠吧?
在中国,念珠始于道教,葛天师就使用念珠念诵宝号计数用。番邦异域似乎也使用念珠,不过在中华本土,最早的记载是道教。
问题九:道教徒戴什么信物佛教徒有念珠,基督徒有十字架,道教徒呢 信教是心里的事 就算没有那些信物 你心里想着并遵从他就行了 没必要 那些信物 仅个人观点
问题十:道教有没有把玩的物件 佛教有念珠,道教脖子上也挂着吧,手里把玩拂尘。
佛珠,本称“念珠”,是佛教徒念诵佛号或经咒时用以计数、调伏身心的随身法具。佛经中关于佛珠的起源在《佛说木患子经》中有记载,佛陀开示波流离王,用木患子108颗贯穿起来,专心持念佛法僧三宝名号,可以消除烦恼障报障。\x0d\\x0d\掐捻佛珠而诵咒念佛,能产生诸种功德。制作佛珠的材料种类繁杂,所获功德也有差异,在《木患子经》、《较量数珠功德经》、《金刚顶瑜伽念珠经》、《陀罗尼集经》、《摄真实经》等经书中都提到了制作佛珠的材料和数量,说法不一。依《数珠功德经》,各种材料的佛珠功德递增依次为:铁,赤铜,真珠珊瑚,木患子,莲子,因陀__叉(帝释子),乌_陀__叉(金刚子),水精,菩提子。菩提子为数珠其福“不可算数难可较量”。《守护经》、《瑜伽念珠经》、《摄真实经》中都以菩提子功德最胜。《陀罗尼集经》中以水精功德最胜。\x0d\\x0d\佛珠的颗数,《数珠功德经》称:“其数珠者。要当须满一百八颗。如其难得或为五十四。或二十七或十四亦皆得用。”其它经书中还有1080颗、42颗、18颗之说。其中以使用108颗最为普遍。\x0d\\x0d\经典中常见的佛珠种类有:\x0d\\x0d\1金银铜铁。以金属制作佛珠持念具有一定的功德,《数珠功德经》:“若用铁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五倍。若用赤铜为数珠者。诵掏一遍得福十倍。”同样,《瑜伽念珠经》也提到“以铁为珠三倍福,熟铜作珠四倍福”。而金、银,代表健康长寿,佛像一般都铸金身,表示“金身护体,百病不侵”。\x0d\\x0d\砗磲\x0d\2砗磲。佛教七宝之一,蕴藏于深海域中,与珊瑚、珍珠、琥珀并列为西方四大有机宝石。砗磲经千百年的蕴育生长,能散发出非常大的能量磁场,有增进身心调和、启发自在智慧、摧毁众生烦恼的功能。是藏密高僧修持重要法器之一,为佛学上之密宝。\x0d\\x0d\3水精(水晶)。稀有矿物,是宝石的一种,生长于深层地底下、岩洞中。一些经书中也将其归入佛教七宝之一。水晶具有强大的磁场能量,各种颜色的水晶还具有不同的功效。白水晶可使头脑清晰、精神爽利,粉水晶可舒缓情绪、开阔心胸。\x0d\\x0d\4真珠珊瑚。真珠,即珍珠,是一种稀有有机宝石,由贝类软体动物内分泌作用而成。佩戴可安心、定志。珊瑚也是重要的有机宝石之一,印度和中国西藏地区的佛教徒视红色珊瑚是如来佛的化身,他们把珊瑚作为礼佛的吉祥物,具有防止灾祸、给人智慧的功能。\x0d\\x0d\5木患子。亦称作无患子,是一种生长在高山上的乔木,所结果实大如弹丸,黑色光亮而坚硬。因在《木_子经》中佛陀曾教导波流离王贯穿木_子作念珠,遂使得后世的佛教徒均喜用木_子来制造佛珠,意喻秉承佛陀教诲,无有忘失。有避邪之功用。\x0d\\x0d\6帝释子。《瑜伽念珠经》谓之“千倍功德”,今已极为少见。\x0d\\x0d\7莲子(莲花)。为稀有植物的种子。呈圆锥形,有深褐色、白色两种。质地坚硬,其状似莲花,故得名,是造诣果位的象征。在密宗修练莲花部时,须用莲花串珠,对造诣菩萨位较有辅助。莲花佛珠随身,可使人心安气定,常保清净。\x0d\\x0d\8檀香佛珠。檀香主产于印度、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太平洋岛屿等地。按历史传统,商人和工匠一般将檀香分为印度老山香、澳大利亚新山香、印尼地门香、澳大利亚雪梨香等四种,其中尤以印度老山香为上品。檀香木质地坚硬、细腻、光滑、手感好,一般呈黄褐色或深褐色,老料则色彩稍深。随身携带有安和心智、安神开窍之功效。\x0d\\x0d\9菩提子。《数珠功德经》提到:“若菩提子为数珠者。或用掏念或但手持。数诵一遍其福无量。不可算数难可校量。诸善男子其菩提子者。若复有人手持此珠。不能依法念诵佛名及陀罗尼。此善男子但能手持随身。行住坐卧所出言语若善若恶。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得福等同如念诸佛诵咒无异。获福无量。”菩提子种类繁多,经常提及的就有三十多种:龙眼菩提、太阳子、月亮子、缅伽、天意子、金蟾子、阿修罗子、陀罗尼子、摩尼子、满贯、通天眼、莲花座、金樱子、五眼六通、木鱼果、蜜瓜菩提、天台菩提、金丝菩提、天竺菩提其中,金刚菩提、凤眼菩提、星月菩提被称为三大传统菩提。\x0d\\x0d\金刚菩提\x0d\金刚菩提。金刚树所结之子,见于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孟加拉等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带。瓣数2-17不等,象征的意义也不同。金刚,有坚硬无比,无坚不摧之意,可摧毁一切邪恶之力。密宗修练金刚部时须用金刚子念珠。\x0d\\x0d\凤眼菩提\x0d\凤眼菩提。主要产地在印度、尼泊尔,每一粒上均有一凤眼。藏密祖师诺那活佛曾经开示:凤眼菩提“修一切法均可通用,功德最大”。用凤眼菩提制成的佛珠是密宗修练者必不可少的法器之一。\x0d\\x0d\龙眼菩提\x0d\\x0d\龙眼菩提,每一粒上均有一三角状眼。“龙”梵语音译为“那伽”,是守护佛法的护法。龙眼菩提,尤其是印度龙眼菩提,是难得之物,既是修练者必备物品,又是驱邪增慧之品。\x0d\\x0d\麒麟眼菩提\x0d\麒麟眼菩提,每一粒上有一方形似麒麟眼,原籽呈扁圆形,加上中间的方眼,如同一个个铜钱。麒麟为古代神兽,象征祥瑞。麒麟眼菩提比龙眼菩提还难得,是增福慧,助开悟,护修行之上品菩提子。\x0d\\x0d\星月菩提\x0d\星月菩提。质地坚硬,外形是乳**菩提子珠面布有均匀的黑点,中间有一个凹的圆圈,状如繁星托月,故名星月菩提。被称为世界“四大名珠”之一。\x0d\蝉友圈禅文化电子商城隆康编辑整理
佛珠,也叫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时用以计数和束心的工具。
据藏经记载,最上品的念珠是1080粒,这种念珠,因太长,或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和潜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此外极少人使用。上品的念珠为108粒(密宗行者为110粒),中品为54粒,下品为27粒。另有42粒、21粒、14粒及净土宗的36粒、禅宗的18粒等共9种。 佛教念珠的粒数各有其含义:1080粒,是包括了十法界的各108个数;108粒,是表示单纯的108种烦恼,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种无量三昧等等;54粒的,是表示修身的境界;42粒的,乃住、行、向、地等菩萨乘之阶位;27粒的,是表示声闻之27圣贤;21粒的,是佛教中代表本有的十地与修身之十地及佛果;14粒的,是表示仁王经所说的十四忍(三贤、十圣加正觉)。其余36、18等粒数的佛珠,有的是为携带方便,分108数的1/3或1/6而已,有的则是外道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种神通变化,别无其他深意。
心诚就好 别的也没太多的讲究啊 。 主要在与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