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字在古代读什么

石字在古代读什么,第1张

一食或尽粟一石 读dàn

石 是多音字

详细资料

http://wwwzdicnet/zd/zi/ZdicE7Zdic9FZdicB3htm

石 dàn

〈量〉

(1) 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 dan ,Chinese unit of dry measure]

十斗为一石。——《说苑·辨物》

关石和钧。——《国语·周语》。注:“今之斛也。”

一石沙,几斤重,朝载暮载将何用——唐· 白居易《官牛》

(2) 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

重不过石。——《国语·周语》。注:“百二十斤也。”

(3) 〈方〉∶面积单位,用以计量土地。其具体数量各地不一:有以十亩为一石的,也有以一亩为一石的。如:他家有两石田

(4) 另见 shí

基本词义

--------------------------------------------------------------------------------

◎ 石 shí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2) 同本义 [stone]

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说文》

它山之石。——《诗·小雅·鹤鸣》

山体曰石。——《释名》

介于石。——《易·豫》

艮为小石。——《易·说卦传》

原声石。——《周礼·典同》

慈石召铁或引之也。——《吕氏春秋·精通》

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石田(石多不可耕种的田,比喻不会生育的妇女);石髓(钟乳石);石头记(《红楼梦》之本名);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市清凉山,简称“石城”。后用以代指金陵或南京);石子甬路(用鹅卵石铺成的甬路);石桥三港(三孔的石桥。港:桥下的涵洞);石灰布袋(比喻到处生事、惹祸,留下不好影响的人)

(4) 石刻,碑碣 [stone inscription]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5) 又如:石牛(石雕之牛);石人,石像(石雕的人像);石鲸(石雕的鲸鱼);石璧(石雕的璧);石驼(石刻的骆驼);石犀(石刻的犀牛);石本(石刻的拓本);石碣(圆顶的石碑);石铭(刻有文字的碑石)

(6) 指矿物类药物。亦指道教用矿石炼的所谓长生的药 [mineral element in medicine]

禁芳草石药。——《素问·腹中论》。注:“石药,英乳也。”

(7) 又如:石水(矿泉水,亦泛指泉水);石肝(一种矿石,可作美容药服用);石药(指矿物类药物)

(8) 石磬,古乐器名,八音之一 [Chime stone]

歌梁韵金石,舞地委兰麝。——宋· 黄庭坚《寄陈适用》

(9) 古针,古代的医疗用具 [stone needle]

石之则狂。——《素问·腹中论》。注:“以石针开破之。”

扁鹊怒而投其石。——《战国策》

(10) “结石”的省称 [calculus]。如:胆石;排石

(11) 姓

词性变化

--------------------------------------------------------------------------------

◎ 石 shí

〈形〉

(1) 硬;坚固 [solid]

沉而石者,是肾气内著也。——《素问》

(2) 又如:石心(喻指坚定的意志);石交(交谊牢固的朋友);石骨(坚硬的岩石);石镫(坚固的铠甲)

(3) 通“硕”。大 [great]

时奇谲之士、石画之臣甚众。——《汉书·匈奴传》

无石师而能言。——《庄子·外物》

石者,大也。——《汉书·律历志》

1,石姓家族似乎更强大

2,石姓的祖先是春秋早期卫国的石碏,比时姓的祖先楚国大夫申叔时要早。

3,石姓分布以四川、河北、山东、陕西、辽宁、河南等省为多;时姓以河南、山东为多,二省时姓约占全国汉族时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六。

4,石姓排行六十三,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五。时姓排行第一百四十六,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七七。

〔shí ㄕˊ〕

〔dàn ㄉㄢˋ〕

〔《广韵》常只切,入昔,禅。〕

1岩石;石头。构成地壳的矿物硬块。《诗·小雅·渐渐之石》:“渐渐之石,维其高矣。”《左传·成公二年》:“ 齐 高固 入 晋 师,桀石以投人。” 晋 陆机 《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唐 柳宗元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董必武 《祝贺建国十周年》诗:“羣力谁能御?齐心石可穿。”2指陨石。《公羊传·僖公十六年》:“曷为先言霣而后言石?霣石记闻,闻其磌然,视之则石,察之则五。”《隋书·五行志上》:“ 开皇 十七年,石陨於 武安 、 滏阳 间十余。” 宋 沈括 《梦溪笔谈·神奇》:“是时火息,视地中只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明史·五行志一》:“ 修武 黑气入地,化为石,状如羊首。”3指磨刀石。引申为磨平。《国语·晋语八》:“天子之室,斲其椽而砻之,加密石焉。” 韦昭 注:“石,谓砥也。先粗砻之,加以密砥。”4乐器名。指石磬。古代八音之一。《书·舜典》:“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孔 传:“石,磬也。”《管子·七臣七主》:“钟石丝竹之音不绝。”《韩诗外传》卷四:“ 周公 酒肴不离於前,钟石不解於悬,以辅 成王 而宇内亦治。”《宋书·乐志一》:“八音二曰石。石,磬也。” 唐 韩愈 《送孟东野序》:“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 明 胡侍 《真珠船·房庶论乐》:“ 宋 时 蜀 人 房庶 ,著书论古乐与今乐不远。大略云:上古世质,器与声朴,后世稍变焉。石,磬也,变为方响。”5指碑碣。《墨子·兼爱下》:“镂於金石,琢於盘盂。”《史记·秦始皇本纪》:“从臣诵烈,请刻此石,光垂休铭。” 唐 韩愈 《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钻石埋辞,以列幽墟。” 清 姚鼐 《游灵岩记》:“余回视寺左右立石,多 宋 以来人刻字。” 王闿运 《清中议大夫彭君墓志铭》:“故殉石九幽,以作知音。”6指矿物类药物。《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美疢不如恶石。夫石犹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7指道教用矿石炼的所谓长生的药。《太平广记》卷二四七引 隋侯白 《启颜录·魏市人》:“ 后魏 孝文帝 时,诸王及贵臣多服石药……非富贵者亦云服石发热,时人多嫌其诈作富贵体。” 宋 陈师道 《嗟哉行》:“ 张生 服石为石奴,下潦上乾如渴乌。”参见“ 石药 ”。8指砭石。古时治病用的石针。《战国策·秦策二》:“ 扁鹊 怒而投其石。”《韩诗外传》卷十:“ 扁鹊 入,砥针砺石。”9引申为针砭,用石针治病。 唐 韩愈 《郓州溪堂诗》:“吹之喣之,摩手拊之,箴之石之,膊而磔之。”10结石的省称。如:胆石。11坚固;坚硬。《素问·示从容论》:“沉而石者,是肾气内著也。” 林亿 注:“石之言坚也。”《史记·苏秦列传》:“此所谓弃仇雠而得石交者也。”12形容声音重浊、不响亮。《周礼·春官·典同》:“厚声石。” 郑玄 注:“钟大厚,则如石,叩之无声。”《周礼·考工记·凫氏》:“钟已厚则石。” 郑玄 注:“大厚则声不发。”13投掷。14通“ 硕 ”。大。参见“ 石师 ”、“ 石画 ”等。15古地名。《史记·货殖列传》:“北贾 种 代 。 种 代 , 石 北也。”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 石邑县 也,在 常山 。”16古西域国名。《新唐书·西域传下·康》:“ 石 ,或曰 柘支 ,曰 柘折 ,曰 赭时 , 汉 大宛 北鄙也。去京师九千里。东北距 西突厥 ,西北 波腊 ,南二百里所抵 俱战提 ,西南五百里 康 也。圆千余里,右涯 素叶河 。王姓 石 ,治 柘折城 ,故 康居 小王 窳匿城 地。”17量词。(今读dàn)。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管子·揆度》:“其人力同而宫室美者,良萌也,力作者也,脯二束,酒一石,以赐之。”《史记·伍子胥列传》:“ 楚国 之法,得 伍胥 者赐粟五万石。” 唐 韩愈 《杂说》之四:“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清 龚炜 《巢林笔谈·灾年米价》:“ 顺治 四年丁亥……是岁大饥,米石价四两,八年辛卯,大水,米石价四两二钱。”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一:“他撂下鞭子去开荒,开了五垧地。到老秋,收五十多石苞米,两个苞米楼子盛不下。”18量词。(今读dàn)。计算重量的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书·五子之歌》:“关石和钧,王府则有。” 孔颖达 疏:“关者,通也。名石而可通者,惟衡量之器耳。”《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於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汉书·货殖传》:“素木铁器若巵茜千石。”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百二十斤为石。”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六:“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19量词。(今读dàn)。官俸的计量单位。 秦 汉 以为官位的品级,如万石、二千石等。《商君书·境内》:“千石之令,短兵百人。”《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唐 颜师古 题解:“ 汉 制:三公号称万石,其俸月各三百五十斛谷。其称中二千石者月各百八十斛,二千石者百二十斛,比二千石者百斛,千石者九十斛。”20量词。(今读dàn)。计算弓弩强度的单位。《荀子·议兵》:“ 魏氏 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新唐书·张弘靖传》:“天下无事,而辈挽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 清 周永铨 《义卒行》:“佩刀三尺余,挽弓三石强。”21量词。(今读dàn)。方言。计算农田亩分的单位。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六:“在 王家村 ,有两石田,一个瓦屋,还有一座茶子山。”原注:“一石田是六亩三分。”22姓。

--------------------------------------------

从字典上来看,读哪个都是可以的。个人认为读dàn更规范,不必拘泥于古音,否则应该读成入声才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2029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