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串佛珠都由一定数目的子珠串缀而成,子珠数目随所据经典不同,表征不同的含义,具体分别如下:
1、一百零八颗
是最为常见的数目,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
2、一千零八十颗
按天台宗理论,十界无不性具善恶,故一千零八十数目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
3、五十四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4、四十二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5、三十六颗
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6、二十七颗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贤圣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7、二十一颗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十地”见“五十四颗”一段,“十波罗蜜”见“弟子珠”一段的介绍,兹不赘述。而“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8、十八颗
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9、十四颗
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
扩展资料:
佛珠如同佛教一样来自印度,印度人自古都有以璎珞鬘条缠身之风俗, 亦是后来演变成佛珠的使用。不过佛教最初是没有使用佛珠, 最早有记载约是二世纪(而佛教是公元前500多年才产生的)。
而中国则在隋唐时代(公元六百年左右)开始有记载使用佛珠及在雕刻佛像时亦有刻上佛珠。中国有关佛珠的记载,是《续高僧传》说隋唐时代的道绰大师,教人们拿着念珠持诵三宝名号。佛珠不是佛教所创, 在佛陀时代所制的律仪亦无佛珠的记戴。
而佛经记戴佛珠多出於後期的经典, 而律部经典却不见有记戴, 所以依律典的南传佛教徒亦较少有持珠, 但在密教中佛珠却是极受重视。
—佛珠
15颗佛珠中有一颗是佛头,所以真正的佛珠只有14颗,这14颗佛珠代表着佛教的十四种无畏功德。注意平时在配戴佛珠时不宜与黑曜石饰品一起佩戴。
15颗佛珠手串数的含义佛珠其实只有14颗,第15颗是佛头,这一颗佛头是念经僧人计算圈数的。另外的14颗佛珠代表着佛教的十四种无畏功德,这14颗佛珠也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
这14种无畏功德有遇火难,火灭、遇大水,水退、遇伤病,病好、遇贼,不劫、遇恶鬼,鬼灭等。古代寺庙中为了普度众生,僧人每天会念经打坐,为众生消除14种苦难来增加自身的功德。
平时佩戴佛珠时不要跟黑曜石一起佩戴,因为黑曜石的功能是吸收负能量,而佛珠的功能是驱散负能量。两者的功能发生冲突,所以不能一起戴,否则会减弱饰品的功效。
佛珠的作用主要有两种:一是念佛工具。为修行佛道,念佛时以佛珠颗数为计数,通常用于念诵经文、咒语。法语和和佛与菩萨的胜号。它是一种随身法器,信佛的人认为,佛珠即可利己又可护人。二是常人佩带。常人为集中思念,消除烦恼,祈求平静而佩戴佛珠。佛珠的种类,通常分三种:一是持珠——以手持捻掐的佛珠;二是戴珠——带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三是挂珠——挂在颈上的佛珠。
每串佛珠都由一定颗粒的珠子串成,其特定的数目都有源由,被赋予一定含义,无规则无定数的不被视为佛珠。佛主的颗粒及其含义,现简述如下:
10颗佛珠在佛教的诸经中代表着种种十利。而这十利指的是:乞食十利、禅定十利、粥有十利、精进十利、多闻十利、布施十利、持戒十利、慈忍十利等。
11颗佛珠在佛教中指的是十一力,而这十一种力那也是可以除尽一切的魔事,可见,戴11颗佛珠那也是非常吉利的,我们的生活也会非常的顺利。
12颗佛珠代表的是佛教的十二种因缘,而在佛教对造成苦难的分析时,就提到这种说法,认为众生之所以有生死轮回还有其它很多的痛苦,根本原因就是无明,只要打破了无明,那就可以解决生死轮回的痛苦了。
13颗佛珠的含义是指十三力,而这十三力分别代表着:因力、缘力、意力、愿力、方便力、常力、善力、定力、慧力、多闻力、禅定力、通明力、众生力。
16颗佛珠的含义则是指十六善神,也被人们称为是十六神王、十六夜叉神、十六大药叉将等,也就是佛教中守护般若经以及持者的十六尊夜叉善神。
18颗佛珠的含义指的是十八界,但是在菩提子中,人们又把十八颗菩提做的佛珠比作是十八罗汉,这样十八罗汉也能保护到我们。
27颗含义代表二十七贤圣,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贤圣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54颗佛珠的含义是菩萨在修行的时候所需要感悟的54处阶位,也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地、十回向、和四善根。
108颗佛珠的含义是要难百八三昧,把108种烦恼全部除掉,以此达到一种无杂念的状态,而108颗佛珠也是佛教中最常见到的佛珠数目。
1080颗佛珠的含义是代表着10界里的1080种烦恼,对佛法有了解的,我们都知道每一界都有108种烦恼。而这1080颗的佛珠一般我们也很难见到,只有一些得道高僧才会佩戴,平时我们很难能见到1080颗这样的佛珠。
母珠,俗称“三通”或“佛头”,通常只有一颗,但亦有两颗的,用以将不同数目的子珠归结于一处,同时还可以起到连接弟子珠、记子留和一些饰物的作用。旧时的母珠,多会在内部绘有佛像,采用凸透镜的原理,可以清晰地观察到里面的佛像,更加使人感受到佛珠作为一种法具的庄严。
每串佛珠都由一定数目的子珠串缀而成,子珠数目随所据经典不同,表征不同的含义,兹列表如下:
佛珠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佛珠子珠数目在经典中差异很大,共有九种之多。其实,佛珠有不同的颗数,是因为具有不同的含义,下面就根据普遍流传的说法,将其不同的含义略述如下:
一百零八颗
是最为常见的数目,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
百八烦恼的内容,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总的来说,六根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又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计三十六种,再配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如经中所言:
诸菩萨问:云何百八?佛言:有所念,不自知心生心灭中有阴有集,不知为痴,转入意地亦如是,识亦如是,是为意三。见好色、中色、恶色,不自知著不自知灭有阴有集,乃至触亦如是。彼经但列六根各六,虽无三世之语,而结云百八,故知是约刹那而为三世也。既以心意识三为意地三,故通三世,如云集起名心、筹量名意、别知名识。意三既尔,故使所依五根亦尔。三世三个三十六故,故有百八。
经书所载的挂珠、持珠及念珠的颗数大致分为108颗 ,表示十法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为108种烦恼。十法界包括迷的六界,即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及天上,是六道轮回的世界。后四界是圣者悟的世界,即声闻、缘觉、菩萨及佛界。
一千零八十颗
按天台宗理论,十界无不性具善恶,故一千零八十数目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十界”表示整个迷与悟的世界,即:1、地狱界,2、饿鬼界,3、畜生界,4、修罗界,5、人间界,6、天上界,7、声闻界,8、缘觉界,9、菩萨界,10、佛界。
五十四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分述如下:
十信:
1.信心,2、念心,3、精进心,4、慧心,5、定心,6、护法心,7、回向心,8、戒心,9、舍心,10、愿心。
十住:
1.初发心住,2、治地住,3、修行住,4、生贵住,5、方便具足住,6、正心住,7、不退住,8、童真住,9、法王子住,10、灌顶住。
十行:
佛珠
1.欢喜行,2、饶益行,3、无瞋恨行,4、无尽行,5、离痴乱行,6、善现行,7、无著行,8、尊重行,9、善法行,10、真实行。
十回向:
1.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2、不坏回向,3、等一切佛回向,4、至一切处回向,5、无尽功德藏回向,6、随顺平等善根回向,7、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8、如相回向,9、无缚无著解脱回向,10、法界无量回向。
十地:
1.欢喜地,2、离垢地,3、发光地,4、焰慧地,5、难胜地,6、现前地,7、远行地,8、不动地,9、善慧地,10、法云地。
四善根:
指见道以前,观四谛及修行十六行相以达到无漏圣位的四种修行阶位,包括:1、暖位,2、顶位,3、忍位,4、世第一法位。
四十二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等觉:又作等正觉,即指在内容上与佛相等,而实际修行上比佛略逊一筹者。如欲详细了解,请参阅鸠摩罗什译《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受持品》。
妙觉:指觉行圆满之究竟佛果,系由等觉位更断一品之无明,而得此位。
三十六颗
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二十七颗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贤圣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十八有学:1、随信行,2、随法行,3、信解,4、见至,5、身证,6、家家,7、一间(一种),8、预流向,9、预流果,10、一来向,11、一来果,12、不还向,13、不还果,14、中般涅盘,15、生般涅盘,16、有行般涅盘,17、无行般涅盘,18、上流色究竟。[16]
九无学:1、退相,2、守相,3、死相,4、住相,5、可进相,6、不坏相,7、不退相,8、慧解脱相,9、俱解脱相。
二十一颗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十地”见“五十四颗”一段,“十波罗蜜”见“弟子珠”一段的介绍,兹不赘述。而“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十八颗
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六根:1、眼界,2、耳界,3、鼻界,4、舌界,5、身界,6、意界;
六尘:1、色尘,2、声尘,3、香尘,4、味尘,5、触尘,6、法尘;
六识:1、眼识,2、耳识,3、鼻识,4、舌识,5、身识,6、意识。[18]
十四颗
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十四无畏:
1、使众生返照自性,获得解脱;
2.使众生旋转知见,苟遇火难,火不能烧;
3.使众生旋转观听,虽遇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4.使众生入于罗刹鬼国,鬼自灭恶;
5.使众生六根消复,临当被害,刀段段折坏;
6.菩萨明照十方,使众生不受药叉、诸幽冥所害;
7.使众生不受虚妄声尘系缚;
8.使众生行于险路如行坦途,遇贼不受劫;
9.使性多婬者,不生色念;
10.使怀忿记恨之人不生瞋恚;
11.使一切昏钝无善心之人远离痴闇;
12.使无子众生,欲求男者,令得生男;
13.使无子众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
14.使众生持观音名号者,所得福德与恒河沙数无异。
不包括母珠。
15颗的佛珠中有一颗为“佛头”,其他14颗为子珠。“佛头”是不计算颗数的,而是念经时用来计算圈数的。
十四颗子珠的意义:
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取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
十四无畏分别为:
1、使众生返照自性,取得摆脱;
2、使众生旋转知见,苟遇火难,火不能烧;
3、使众生旋转观听,虽遇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4、使众生入于罗刹鬼国,鬼自灭恶;
5、使众生六根消复,临当被害,刀段段折坏;
6、菩萨明照十方,使众生不受药叉、诸幽冥所害;
7、使众生不受虚妄声尘系缚;
8、使众生行于险路如行坦途,遇贼不受劫;
9、使性多婬者,不生色念;
10、使怀忿记恨之人不生瞋恚;
11、使一切昏钝无善心之人远离痴闇;
12、使无子众生,欲求男者,令得生男;
13、使无子众生,欲求女者,即得生女;
14、使众生持观音名号者,所得福德与恒河沙数无异。
扩展资料:
佛珠一般是圆球形的,表示圆满,也就是完美无缺的意思。
我们常常抱怨人生的很多缺憾,人的很多缺陷,但我们总是没有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也就是佛教千言万语、苦口婆心要说明的一个问题:每个人都有圆满无碍的智慧和功德,只因为自己无谓的烦恼,而将这些本有的圆满智慧覆盖了,不能显现出来。
只要能化解这些无谓的烦恼,就可以与佛一样,三身、四智、五眼、六通,随意运用。
每串佛珠由一个主珠、若干其他的珠子和穿绳三部分组成。
主珠代表着佛,穿绳代表着法,若干其他的珠子代表着僧,佛、法、僧三宝都可以包含在一串佛珠之中。
所以,对佛珠要有恭敬心,如对圣容,收拾身心。所谓:守口摄意身莫犯,莫恼一切诸有情。
参考资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