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是什么,有何含义呢?

如意是什么,有何含义呢?,第1张

据《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修真器用章》记载:“如意黄帝所制,战蚩尤之兵器也。后世改为骨朵,天真执之,以辟众魔。”这里说如意最早是兵器,后世为了追求攻击力,把如意改做骨朵,因如意最早是兵器,所以如意自带辟邪的效果。

如意,旧时中国民间用以搔痒的工具。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大约出现于战国之时,又称“搔杖”。我国南北朝对此物的称谓不同。

柄端作手指形,用以搔痒,可如人意,因而得名,又有柄端作心字形者。和尚讲经时,也持如意,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

如意是干什么用的?

一、器物

梵语“阿那律”的意译。古之爪杖。用骨、角、竹、木、玉、石、铜、铁等制成,长三尺许,前端作手指形。脊背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可如人意,因而得名。或作指划和防身用。又,和尚宣讲佛经时,也持如意,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汰侈》:“ 崇 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

《南史·韦叡传》:“虽临阵交锋,常缓服乘舆,执竹如意以麾进止。”

唐 张祜 《题画僧》诗之二:“终年不语看如意,似证禅心入大乘。”按,近代的如意,长一、二尺,其端多作芝形、云形,不过因其名吉祥,以供玩赏而已。直到现在人们所用搔痒之具,叫“痒痒挠”、“不求人”,即古时爪杖、如意之遗制。参阅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二》、《释民要览·道具》。

二、传说宝物

如意者,昔有贫士多玄善,阴德旁及鸟兽,而菽水不赡,忽遇一道士遗以一物,谓之“如意”,曰:“汝阴功感神,故以相与,勿轻用也。凡心有所欲,一举之,顷随即如意,虽冬雷夏雪、起死延年皆可得之。今商之世,有十四年大旱,天运自然,孰敢有违?汝欲救之,当解其半耳。”

商世果大旱,至七年,汤乃斋戒剪发,断爪素车,白马身婴,白茅以为牺牲,祷于桑林,天忽大雨,及数千里。其人方私隐元元,为之一举耳。后人仿其制,号“如意”云。

如意的寓意

“如意”,顾名思义,如意如意,万事如意,它是缅甸玉雕件中比较神秘和特殊的制品。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的吉祥之物。据古史记载,如意远在东汉时就已有之。

发展到清朝,更是成为宫廷所专属拥有的珍宝。传说慈禧太后就最爱如意。如意的造型,是由云纹、灵芝做成头部,然后衔接一长柄而成。

大家可以想像,如意其实就是由权杖演变而成,象征着权力及统治地位。因此,在清朝古代皇帝登基之时,主管礼仪的大臣,必定要敬献一柄如意,以祝国泰民安,新政顺利。而皇帝在会晤外国使节之时,也喜欢馈赠如意,以示尊敬,两国友好。

同时,还可用它来搔到手顾及不到的身体的痒处,非常的好用,如人之意。如意的用途很广泛。它即可以作为防身的器物,也可以用于战争中的指挥之物,民间和宫廷都将如意奉为吉祥之物。

百姓之间,在逢年过节喜事之时,也喜欢将如意作为礼品奉上,以表示良好的祝愿。就是这样一件小小的如意,它是集王宫尊贵礼仪、民间礼尚往来、家居陈设把玩为一体的珍稀实用之物。

如意的形状像长柄钩,钩头扁如贝叶。明、清两代,取如意之名,表示吉祥如意,幸福来临,是供玩赏的吉利器物。

“如意”一词出于印度梵语“阿娜律”。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也有柄端作“心”形的,用竹、骨、铜、玉制作。讲僧持之记文于上,以备遗忘。古有手持如意的菩萨像。我国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痒痒挠),又有记事于上的“笏”(亦称“朝笏”、“手板”),如意则兼二者之用。

如意是何时从印度传到我国的,无据可考。《晋书·王敦传》记载:孙权曾得如意柄,“每酒后,辄味魏武帝乐府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边尽缺。”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中有段故事:“梵僧不空,得总持门,能役百神,玄宗敬之。……又与罗公远同在便殿,罗时反手搔背,不空曰:‘借尊师如意。’殿上花石莹滑,遂激窣至其前,罗再三取之不得。上欲取之,不空曰:‘三郎勿起,此影耳。’因举手示罗如意。”唐代诗人李贺《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诗中有:“向壁悬如意,当帘阅角巾”之句。可见晋唐时代,我国已有如意,是用来搔痒的。

古代作为工艺美术品的如意,以清代为多,明代亦有但少见。康熙年间,如意成为皇宫里皇上、后妃之玩物,宝座旁、寝殿中均摆有如意,以示吉祥、顺心。如意的品类有珐琅如意、木嵌镶如意、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等。清代的皇帝、皇后用如意作为赏赐王公大臣之物;民国时代,如意成为贵重礼品,富有之家相互馈赠,祝愿称心如意。

如意的来历(2)

如意的源渊始于秦汉时期已有的一种搔痒工具,俗称“爪杖”。因人手不能到之处以其代劳搔痒,可尽如人意,故得“如意”之雅号。

因其柄长两尺,宽约三寸,造型扁平,轻盈可取,常伴身边,随手可得,常被古人用做指指划划的器物。尤其在六朝时期,贵族知识阶层盛行清淡之风,在宣讲演说之时为烘托声势,常借用此物比划指点,以作谈兴之具、别有一种风格和韵致由此,借用如意助谈兴的做法很快盛行到各种场所。尤其是传到佛家僧侣当中,更是灵活便用,平添了实用价值,在宣讲佛经时手持如意,将经文写在如意上面,以备遗忘,对讲经传道起到了重大的宣传作用。自古以来,如意一直为贵族人士所青睐,又依赖佛教僧侣所推动,才大大提升了如意的地位。以至于在魏晋、隋唐时期,所塑造的文殊菩萨的造像也发生了改变,代表智慧与义理的菩萨自然而然地成为手执如意的形象了。由此,如意便成为象征吉祥美好及思辩睿智的符号。

如意象征吉祥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使用如意的帝王贵族、高僧名士、才子佳人等上流阶层不断将这些深厚意蕴附加到如意之上,并日见系统化与固定化,使如意精神性越来越强,实用性越发可有可无。到了唐代,如意的发展到了转折点,“如意”与“爪杖”开始初步分离。“爪杖”专指那些用于搔痒的工具,后来又别称痒盒子、孝顺、不求人等,却不再称“如意”。而此时的“如意”特指新型美观却没有使用价值的一类,二者并行不悖,但后者不断演变,含意愈见丰富,制作日益精良,材料质地愈选愈贵,久日久之成为引人瞩目的内涵丰富的高档工艺摆设品至今。

如意之构造

自从唐代如意的性能发生变化之后,制造如意选用的材料就十分的考究和贵重。有金、玉、玛瑙、翡翠、水晶、珊瑚、紫檀、绿檀、黑檀等材料,有的适用一种纯材料制作,有的选用几种材料相互搭配成型。不管选用何种材质,都要出于三个因素的考虑:第一、必须十分贵重和稀有;第二,根据承受对象的喜庆内容;第三,根据承受对象的喜好。不管选用何种材质,在制作技术上都运用平雕、浮雕、镂空、单镶、多镶等高难度的工艺,且镶嵌金银丝、红绿宝石等,组成各种寓意深刻的图案,制作工匠都选用顶尖高手,无论是凹下去的阴线,还是凸起的阳线,都能做到精雕细琢不差毫发。

如意之寓意

如意之所以能够长久不衰,被历代的皇帝大臣所器重,除了它的材质贵重,造型新颖,精作精良,美观漂亮之外,更重要的是如意所蕴含的寓意非常深刻,深得人心,素有“凡如意必有寓意,凡寓意必有吉祥”之说。

首先如意本身的芳名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如意的名字和表示称心的“如意”在语音、字体上完全相同,听起来好听,再加上封建帝王大都特别迷信,总想凭借好听的名字来象征吉祥。不仅如此,还要借如意二字借题发挥,雕琢成各种吉祥图案。例如,有的如意头上镶嵌两个柿子模型,这是因为“柿”与“事”同音,这样就可以称“事事如意”了;有的雕琢成灵芝状的如意头,这是因为灵芝一向被认为是长生不老的药,这样就可以称“长寿如意”了;有的雕琢成5个蝙蝠围绕着一个寿字的图案,这是因为“蝠”和“福”相谐,这样,就可以指“五福捧寿如意”了。五福指:长寿、富贵、康健、德行、善终,真是样样如意了。这样在如意之上,再堆彻近似的装饰题材,使如意本身的蕴含进一步扩充,使之对吉祥寓意的强调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百事如意、万事如意、事事如意、吉祥长寿、一统万年、太平有象、年年有余等,正是因为如意所具有的这些吉祥寓意,所以每逢喜庆之时,均可以物代言,顺祝吉祥如意。这样非常符合我国人民传统的不似张扬,暗含寓意的送礼习俗而代代相送。

如意之地位

如意发展到清代,已成顶峰。并与珍宝无异,俨然是一种吉祥、财富与权势的象征。漫步故宫,你就可以看到所经各馆各屋,必有一宝座,宝座之旁,必有一如意。在乾隆皇帝看来,如意不仅是吉祥之物,还可挂墙壁、佐文房、置座旁,更是一种“代语不需言”的代言之物。在临朝或与诸臣谈话时,有如意在手,便可心情舒畅、镇定自若、妙语迭出。

因为如意既是高档的工艺礼品,又暗含美好的寓意,深得皇帝的欢喜,所以,成为各地总督官员,向历代皇帝、皇后、皇太后进贡的首位必送礼品。每逢帝王登基、喜庆佳节、帝后寿辰、迎送嫁娶,王公大臣们都要向皇帝、皇后及嫔妃们敬献如意。为讨得帝王的欢欣,好邀宠取信、步步高升。皇帝也用别人送的如意赏赐臣下,用以笼络忠臣,收买人心。由此可见,作为礼品的如意可谓神通广大,使送、收双方心知肚明,皆可称心如意。当年乾隆60大寿时,皇宫大臣们自筹经费,专门制作了60柄金丝编织的如意。慈禧60岁生日时,大臣们进献了九九八十一柄如意。纵观历史,凡国昌盛,经济发达之时,也是如意这种高档工艺礼品发展的鼎盛之时。自晚清以至民国,国不昌,民不富。如意与其他传统工艺品命运相似,逐渐衰落,具有数千年传统的如意手工制作技术也逐渐失落民间。

如意之礼品

如意虽小,但他所折射出的人文历史背景和传统文化却极为深远。在我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文化长河中,如意也曾翻卷过令人注目的浪花,见证了我国历史的兴盛与衰落。

作为吉祥的象征,人人都渴望得到一柄称心的如意。但在封建帝王时期,一柄精美的如意不但造价昂贵,而且只能成为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家中的尤物,平民百姓可望而不可及。现在,我们赶上了好时光,欣逢盛世、国运昌盛、经济发达、物质丰富、生活悠闲。平民家中摆设一个既是有工艺装饰功能,又具有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背景所孕育的吉祥物品的时刻已经到来,如意作为高档馈赠礼品又适逢佳期,愿礼品如意进入您家,愿吉祥如意给您好运。

如意释义:

1

符合心意万事如意称心如意

2

一种象征祥瑞的器物、用金、玉、竹、骨等制作、头灵芝形或云形、柄微曲、供指划用或玩赏

我这里已经办的差不多了、只差一个如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如意是旧时中国民间用以搔痒的工具用的。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如意又名握君、执友,它是由古代的笏和搔杖演变而来。笏或称手版,民间又称朝板,大臣朝见君主时,持笏于双手,可记事其上,以备遗忘;搔杖,又叫做“不求人”,以搔杖搔痒,可如人意,如意由此得名。

如意来源

如意,又称“握君”、“执友”或“谈柄”,由古代的笏和搔杖演变而来,多呈S形,类似于北斗七星的形状。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意的形制以柄首呈屈曲手掌式为主流;唐代发展为柄身扁平,顶端弯折处演变为颈部,柄首为三瓣卷云式造型。

明清两代,如意发展到鼎盛时期,因其珍贵的材质和精巧的工艺而广为流行,以灵芝造型为主的如意更被赋予了吉祥驱邪的涵义,成为承载祈福禳安等美好愿望的贵重礼品。

臣子们常进献如意祝贺皇室寿辰,皇族也拿如意赏赐王公大臣,如意渐渐地成了上层人物权力和财富的象征。而在明末时期,如意更因其特有的雅致,成为崇尚古风的文人墨客的文房玩赏物件。

在古代,“如意”的用途很广泛,它可作防身器物,战争中也用于代麾作指挥之物,寓意万事顺利,吉祥如意。作为吉祥之物,它在民间及宫廷中都有广泛的使用,常人远行前,家人或友人会送上如意,以表良好祝愿;佛僧讲经时,常用“如意”作随身携带的道具。清代,“如意”在宫廷中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如皇帝登极大典上,主管礼仪的臣下必敬献一柄“如意”,以祝政通人和,新政顺利;在皇帝会见外国使臣时,也要馈赠“如意”,以示缔结两国友好,国泰民安。在帝后、嫔妃的寝室中均有“如意”,以颐神养性,兆示吉安;特别是在帝后大婚,及至宫中万寿,中秋元旦时节,都需要臣下敬献数量不少的“如意”,以寓意帝后平安大吉,福星高照。可见,一件小小的“如意”,是集宫廷礼仪、民间往来、陈设赏玩为一体的珍贵之物。

如意的近义成语:称心如意 万事如意

万事如意

拼音 wàn shì rú yì

近义词 : 一帆风顺

感情色彩: 褒义词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解释 : 如意:符合心意。一切都符合心意,很顺利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5回:“不过都是在那里邀福,以为我做了好事,便可以望上天默佑,万事如意的。”

成语用法 : 作谓语;用于祝辞

如意_词语解释:

拼音:[rú yì]

释义:1符合心意。2器物名。梵语“阿那律”的意译。古之爪杖。用骨、角、竹、木、玉、石、铜、铁等制成,长三尺许,前端作手指形。

如意的词语有:遂心如意,意气自如,颐指如意。

如意的词语有:万事如意,意乱如麻,遂心如意。2:拼音是、rúyì。3:词性是、动词。4:结构是、如(左右结构)意(上下结构)。5:注音是、ㄖㄨ_一_。

如意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如意rúyì。(1)符合心意。(2)一种象征祥瑞的器物,用金、玉、竹、骨等制作,头灵芝形或云形,柄微曲,供指划用或玩赏。

二、引证解释

⒈符合心意。引《汉书·京房传》:“臣疑陛下虽行此道,犹不得如意。”宋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故所求无不得,所欲皆如意。”《红楼梦》第四回:“谁料天下竟有不如意事,第二日,他偏又卖与了薛家!”巴金《灭亡》第六章:“她底唯一的心思就是使女儿事事如意。”⒉器物名。梵语“阿那律”的意译。古之爪杖。用骨、角、竹、木、玉、石、铜、铁等制成,长三尺许,前端作手指形。脊背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可如人意,因而得名。或作指划和防身用。又,和尚宣讲佛经时,也持如意,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按,近代的如意,长一、二尺,其端多作芝形、云形,不过因其名吉祥,以供玩赏而已。现在所用搔痒之具,叫“痒痒挠”、“不求人”,即古时爪杖、如意之遗制。参阅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二》、《释民要览·道具》。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南史·韦_传》:“虽临阵交锋,常缓服乘舆,执竹如意以麾进止。”唐张祜《题画僧》诗之二:“终年不语看如意,似证_心入大乘。”

三、国语词典

称心、符合心中的意愿。词语翻译英语asonewants,accordingtoone'swishes,ruyiscepter,asymbolofpowerandgoodfortune德语nachWunsch,wiegewünscht,Ruyi-Zepter(S,Kunst)_法语satisfait,àsouhait

四、网络解释

如意《如意》是2011年拍摄的一部民国时期题材的电视剧,该剧”改编‘自琼瑶的小说《庭院深深》、《梅花烙》、《烟锁重楼》,该剧由张自强执导。杨幂、刘恺威。刘雪华等主演的年代戏。故事讲述的是谭、佟两大家族的恩怨情仇。狸猫换太子,大**沦为茶花女;千里寻仇,二少爷手刃生母。一对抗争命运的痴情男女,一段尘封往事的血肉仇恨。该剧于2012年1月29日登陆湖南卫视金芒果独播剧场每晚三集联播。如意(汉语词语)如意,汉语词汇。拼音:rúyì释义:1、符合心意。2、一种象征吉祥的陈设品,常被作为礼品馈赠友好。玉如意特点鲜明,大多做工精细,是一个值得收藏的品种。

关于如意的近义词

满意称心写意惬心得意快意舒服顺心

关于如意的反义词

坎坷

关于如意的诗词

《问太虚·生前百事无如意》《杂诗·人生不如意》《中秋有感·人间八九不如意》

关于如意的诗句

失意每多如意少如意便如何我却如意地盘算:但愿能邀得你的注意我的朋友

关于如意的单词

gowrongpalatableMisterRightGodspeed

关于如意的成语

趁心如意称心如意防意如城可心如意遂心如意像心如意万事如意

关于如意的造句

1、值此新年到来之际,我祝您万事如意,心想事成。

2、小玲的姐姐找到了如意郎君。

3、他踏入社会后,事事如意,安常处顺,所以经不起这样的挫折。

4、希望您万事如意,这是我衷心的祝愿。

5、要过年了,爸爸在大门口贴上代表吉祥如意的春联。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如意的详细信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2167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