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代开始的花卉纹玉器到北宋得到了兴盛的发展,当时形成一门专琢花鸟形玉器的玉作。宋代花鸟形玉器与当时绘画艺术相互影响,共同谱写宋代艺术篇章。宋代的花鸟形玉器多呈写实风格,花朵、花板、花茎一应俱全。最能反映宋代佩饰玉水平的要推各种雕工精细、形态优美的花鸟形玉佩。
云纹
宋代玉器、铜器上的云纹很多,大致有以下几种:
三歧云。分为云头、云尾两部分,云头部分有三朵小卷云,两朵在下卷向
两侧、另一呆在两朵的交连处,云尾如飘拂状,端部根尖,尾的中部仆一道纵向中线。
单歧云。分为云头、云尾两部分,云头近似梅瓣形,向右侧卷,云尾短而尖、如飘拂状。
聂歧云。云头部分分叉,看向两侧,短尖尾,飘拂状。
灵芝云。这种云纹近似于宋元时期灵芝的雕法,近似长圆形,两端内卷,中部向下。
鱼鸟纹
鱼鸟纹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身形、嘴、眼、鳞、鳍、尾等方面。
身形一般较古朴,有鳞鱼略显僵硬,无鳞鱼则长身,后半身回弯,体形很活,嘴部用粗阴线,玉佩鱼嘴与头之间有一道深槽隔开。鱼鳃部有一道较长的阴刻弧线,自眼或略高于眼部连下。鱼眼为小圆坑,有阴线双环、阴线单环、圆环眼内加一道弧线等多种。
鱼鳞一般为细阴线网格,也有以短弧线琢出的半月形鳞,背鳍多呈锯齿状、胸鳍上有阴刻直线,典型的鱼尾为扇状或两梭形,扇状鱼尾微有扭折表现得较灵活,尾上有细长而均匀的阴线直线,边缘呈锯齿状,两分式鱼尾形如“人”字分向两侧,其上有细长的阴线。
鸟纹主要表现在形状、种类以及具体的嘴、眼、羽毛、尾上、一般来看、玉鸟头部较简单,大头细颈,尤以鸳鸯最为突出,有些鸟头上有一展翎毛、嘴呈三角形喙部。眼部表现有细长的丹凤眼、小圆坑眼、阴刻三角形眼。
羽毛多为阴刻细长线,翅上有一或二道阴刻横线、较情的作品羽部里凸起的核状。琢刻细致的羽毛,羽部虽鳞状排列,鳞瓣上阴刻“小”“ I”等纹样。鸟的尾有春草式(分义巻向两侧,如蔓草)、连珠式孔雀尾(每一珠内有弧形凹下)、细密的阴刻线尾,以及三带式制崮状尾。
质地鉴定
玉的涵义差别很大。古代玉器所用质料除硬玉、软玉外,还包括其他一些矿物和岩石,如岫岩玉、南阳玉、青田石、绿松石、玛瑙、水晶等。这些玉石的成分各不相同,质量不一,历代用量多少差异很大。软玉是中国古代玉器的主要原料,有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和墨玉等品种。软玉的产地以中国境内新疆和阗为最有名,同时还有陕西产的“蓝田玉”等。硬玉则专指翡翠,属辉石类,主要产地在缅甸境内,输入中国时间较晚,直至清初才有发现。它不是中国古代玉器的主要原料。岫岩玉属蛇纹石族,产于辽宁省岫岩县,硬度较软玉低,质也较差,但用量相当大。商代妇好墓中少量玉器及满城汉墓的金缕玉衣等均由岫岩玉制成。南阳玉产于河南省,硬度较高,介于硬玉和软玉之间,也是古代玉器的重要原料。绿松石在新石器时期就与青玉、玛瑙等玉石一起用作装饰品,在甘肃永靖齐家文化遗址和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中都有发现。这些不同质地的玉石雕刻器物,优劣不一。判定优劣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根据玉器的品质、洁净度、颜色等进行质料分析,玉质的判定则需要借助于科学仪器。
器形的鉴定
由于时代风格不同,同一类型的玉器制作时间早晚差异很大。如玉璧的制作在历史上的延续时间很长,从新石器时期,一直延至明清。但不同的历史时期,玉璧的大小、用途、纹饰等都有很大的区别。新石器时期的玉璧多光素无纹,器形粗糙,有明显的切割痕迹;商周时期的玉璧、形制仍不规整,薄厚不匀,无纹饰;春秋战国时期的玉璧则作为礼器,制作相当规整,并有蚕纹、谷纹、蒲纹、兽纹等雕饰;汉代沿袭战国之风,但雕刻得更加精细,并多见出廓大璧;汉以后至宋元时期,玉璧不多见,用途也与以前不同,只当作佩玉,制作也不规整。明清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仿古玉璧,古风尽失。
纹饰的鉴定
纹饰的种类和演变反映了古玉器的特征,体现了作品的时代风格。因此,对纹饰特征的区分和判断是鉴定的主要依据之一。新石器时期的玉器以兽面纹、龙纹、鸟纹、弦纹为多见;商周玉器以兽面纹、夔龙纹、夔凤纹、云雷纹、蟠螭纹居多;春秋战国时期谷纹、蒲纹、蚕纹、花纹、鸟纹、龙纹、蟠螭纹最为常见;汉时玉器的纹饰以勾云纹为主,同时还有谷纹、蚕纹、蟠螭纹等;唐宋以后,纹饰更加趋于自然,取材广泛,花卉、虫鸟皆可雕琢,形态也更加逼真;明代纹饰中龙纹、松竹梅和缠枝花卉纹、山水人物纹及刻字、刻款的情况日益增多;清时仿古纹饰十分盛行,各种花卉图案丰富多彩,同时出现了御制诗和各式铭文雕刻。历代玉器中龙形为主的图案屡见不鲜,但龙形的变化很大。鉴定家们从龙首、龙角、龙眼、龙眉、龙须、龙足、龙尾等许多细微部位将不同时期的龙做了对比,以此作为龙形纹饰器物年代和真伪鉴定的标准。
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是中国处于封建割据时期。
于阗的李氏王朝,与中原联系较为密切,向后晋皇帝进献玉石等珍宝,后晋皇帝石敬瑭派张匡业,高居诲出使于阗,高居诲在《行程记》中描述了,当地玉石的开采情况,[玉河在于阗城外,其源出昆山,西流1300里,至于阗界牛头山,乃疏为三河,一曰白玉河,在城东30里,二曰绿玉河,在城西20里,三曰乌玉河,在绿玉河西七里,其源虽一,而其余玉随地而变,故其色不同,每岁五六月,大水暴涨,则玉随流而至,玉之多寡由水之大小,七八月水退,乃可取。彼人谓之捞玉,其国之法,官未采玉,禁人辄玉河滨者,故其,国中器用服饰,往往用玉]。他很全面地记载了采玉的地点,时间和方式。
五代玉器出土很少,风格与唐代玉器相同,作品细腻,但没有较大的发展和变化。
宋代时期,新疆琢玉工艺发达,且很有特色,有玉制成的玉鞍辔,玉带,玉盏,玉印,玉枕,玉圭,玉佛等。
宋代宫廷设有玉院,宫廷玉器得到全面发展,琢玉的技艺大有提高,出土于北京市房山县石椁墓中,[玉折枝花饰],通体镂空,折枝开叶八瓣花形,花枝叶茂,琢磨精致,生机盎然。
宋代玉器与唐代不同,宋代仿古玉器增多,玉器既是文玩,又是商品,尤其是古玉,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当时的达官贵人都会收藏宝玉,基于需求,便出现了玉器珍玩市场,例如杭州的[七堡社],出售玉器珍宝,这种形式促进了仿古玉的盛行,于是大量的赝品充斥市场,这种风气传至后世,形成了独特的仿古玉器系列。
宋代还出现了研究玉器的著作,中国最早的一部"金石学图录",是宋人吕大临编撰的《考古图》,选录了玉器14件,后有人编著《续考古图》,补充了少量玉器。
中国是世界上开采和使用玉最早、最广泛的国家。古书上记载很多,名称也很杂,如水玉、遗玉、佩玉、香玉、软玉等。辽宁阜新市查海遗址出土的透闪石软玉玉块,距今约8000年(新石器时代早期),是全世界到目前为止所知道的最早的真玉器。中国最著名的玉石是新疆和田玉,它和河南独山玉,辽宁的岫岩玉和湖北的绿松石,称为中国的四大玉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