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在多数人的眼里,“头戴乌纱帽,身穿盘领袍,腰挂玉带,足蹬皂靴”,这就是封建时代官僚阶级的标配。
因此,古代官员佩戴的乌纱帽,它自然是寓意着其与众不同的身份和地位。
自夏开启了“家天下”以来,历代统治者为了加强封建专制、君主专制,都喜用服饰来对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进行划分,借助允许统治阶级使用某些服饰,而禁止被统治阶级使用某些服饰,继而加强被统治阶级的服从心态。如西周,朝廷不允许百姓带冠冕,所谓“士冠,庶人巾”;西汉,朝廷不允许商人穿丝制的衣服,也不允许百姓穿有颜色的衣服(西汉末年,允许百姓穿青绿色的衣服);唐代,朝廷不允许百姓穿黄、紫色的衣服。
而乌纱帽亦是如此,在明代,只有官僚阶级才能佩戴乌纱帽,《明史》载:“洪武三年定,凡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自洪武三年,乌纱帽是为官僚阶级的专利,普通百姓不得佩戴乌纱帽,只能是佩戴四方平定巾(《明史》载:“洪武三年,庶人初戴四带巾,改四方平定巾”)。自此,终明一朝,若是见有人头戴乌纱帽,那必是官僚无疑。
当然,之所以说在明代,而非是古代,那是因为“乌纱帽”除了在明代外,其余朝代皆不是官僚专属的服饰,而是上至皇帝,下到百姓,都能佩戴的一种帽子。
乌纱帽,所谓“乌纱帽”,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由黑色的纱织品制作而成的帽子,它最早出现在东晋成帝时期的文献记载中,当时在东晋皇宫中做事的仆人都会带戴一种用黑纱做的抽边半透明的帽子,谓之“乌纱帽”。不过此“乌纱帽”非彼乌纱帽,它并非是后世,我们所熟知的那种乌纱帽。
我们熟知的乌纱帽,是由南朝刘宋时期的刘宋宗室建安王刘休仁所创,《宋书•卷三十》载:“司徒建安王休仁统军赭圻,制乌纱帽,反抽帽裙”,建安王刘休仁于赭圻(今安徽繁昌西)领军时,或许是无聊,在某一日,他突发奇想,将一块黑色的纱布,四边抽扎起,制作出了一顶帽子,而这就是我们后来所熟知的最初的“乌纱帽”。后来,因这种帽子材料便宜、制作简单,且也十分帅气,所以很快就在民间流行了开来,这时上至达官显贵,下到黎民百姓,他们都喜欢戴这种式样的帽子。
隋代,乌纱帽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标配,据《通典》所载:“隋文帝开皇初,尝着乌纱帽,自朝贵以下至于冗吏,通着入朝”,开皇初年,因隋文帝喜爱戴乌纱帽,所以满朝文武开始也喜爱上了乌纱帽这种式样的帽子,此后,随着上层统治阶级开始流行这种帽子,民间自然也就是跟风而行,随之流行开来。当然,因天子百官士庶皆戴乌纱帽,所以就造成上下层不分,而隋文帝并未想过要禁止百姓使用乌纱帽。
由此,为免失朝廷的威仪,隋文帝在不禁止乌纱帽使用的前提下,定下规矩,以乌纱帽上玉饰的多少来显示官职大小:一品能用九块玉,二品能用八块玉,三品能用七块玉,四品能用六块玉,五品能用五块玉,六品以下以及百姓的乌纱帽则不能用玉块装饰。
到了唐代,唐初,乌纱帽曾短暂的被唐高祖所限制,只允许皇帝以及皇太子使用。但是,到了武德九年(626年)十一月,随着唐太宗李世民下诏:“自今以后,天子服乌纱帽,百宫士庶皆同服之”,乌纱帽就不再限制,依旧允许民间戴乌纱帽,唐白居易在《感旧纱帽》一诗中曾写道:“昔君乌纱帽,赠我白头翁”,此时的乌纱帽都可以用作亲朋好友之间的馈赠。同时,这时无论是何种人,只要喜欢,他或她就能戴上乌纱帽,就连娼妓亦可以,如白居易在《同诸客嘲雪中马上妓》一诗中,就写道一位“银篦稳篸乌罗帽,花襜宜乘叱拨驹”,头戴乌纱帽的歌妓。
当然,为了区分官员的品级,太宗还是将乌纱帽分为多种样式,其中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等重要机构的五品以上的官员,出行时可佩戴“重戴” ,即在幞头之上再加戴垂纱帽,而垂纱帽也分席帽、裁帽两等,最高等的席帽为尚书左右仆射、内史、同中书门下等宰相佩戴,即帽檐周围垂吊一圈长薄纱;剩余的较低级别的官员则可戴裁帽,即在帽檐的前半周挂有长薄纱的帽子。
到了宋代,文武百官所用的乌纱帽的样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且在使用上也有了较为严格的规定。首先,太祖时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群臣在上早朝时,出现交头接耳这种有失朝仪的事情,所以他就对乌纱帽进行改革,《宋史》载:“平施两脚,以铁为之”,他在原有乌纱帽的基础上,在两边加上长翘,这长翘是由薄铁片或竹篾做成的长一尺以上的骨架,这样,佩戴的官员只要在交头接耳,帽子两边的软翅就会互相碰撞,忽悠忽悠的颤动,而此时,皇上居高临下,就能看得一清二楚。
其次,原本朝廷只是规定官员能带的乌纱帽,却并没有硬性规定官员一定要带乌纱帽,只要他想戴就戴,不想戴就不戴。但是,到了淳化年间,随着宋太宗下诏:“命公卿皆服之(裁帽)”,自此在宋朝上至宰相,下到吏目,无论其愿意不愿意,他都必须要戴上乌纱帽。而之所以宋太祖要硬性规定官员必须带乌纱帽,其最初是为了体恤群臣,当时北宋东京汴梁常年风沙弥漫,有时生活在这里的人若不以物掩面,根本就出不了面。因此,太宗为体恤臣子,让他们可以更加安心的替朝廷办差,遂就硬性规定官员必须要戴上乌纱帽,也就是之前唐代给予五品以上较低官员所佩戴的帽檐的前半周挂有长薄纱的裁帽。
元代时,因元代统治者为北方少数民族,再加上他们并不重视汉族的礼仪,所以此时对于“乌纱帽”,元廷并未禁止民间使用,是听之任之,只要你想戴,你就戴。
到了明代,随着汉人重新掌权,而朱元璋又热衷于恢复汉人“冠冕”制度,及加强君主专制,因此“乌纱帽”顺其自然的就被朱元璋定为了官员专属的帽子。洪武三年,朱元璋定:“凡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自此乌纱帽正式成为官员的标配。
当然,明代的乌纱帽,完全有别于唐宋的乌纱帽。首先,它的样式被规范:“以藤丝或麻编成帽胎,涂上漆后,外裹黑纱”,其以藤丝或麻为材料,并涂以漆,待漆胶硬之后,帽固定成形,再外裹黑纱,同时其形制与唐宋的乌纱帽相仿,前有半圆的顶,后脑部分有后山高起,两旁有展角。
而对于乌纱帽的品级之分,《明史》载:“凡职官,一品、二品用杂色文绮、绫罗、彩绣,帽顶、帽珠用玉;三品至五品用杂色文绮、绫罗,帽顶用金,帽珠除玉外,随所用;六品至九品用杂色文绮、绫罗,帽顶用银,帽珠玛瑙、水晶、香木”,明代,一品、二品官员的乌纱帽,其帽顶、帽珠可用玉装饰;三品至五品官员,其帽顶用金装饰,帽珠除玉外,皆可用;六品至九品,帽顶只能用银装饰,而帽珠则只能用玛瑙、水晶,或香木装饰。
此外,需注意的是,明代的官帽可不只有乌纱帽,它只是明代官员上班常戴的官帽。在这之外,还有梁冠、襆头等官帽,其中梁冠是文武百官在国家重大祭祀典礼,及正月初一进朝贺年、冬至、皇帝生日、圣旨开读,进呈奏表等重大节日,所戴的官帽;襆头是文武百官在重大的朝廷集会、奏事、谢恩时所戴的。
红山玉龙(翁牛特旗三星他拉中华第一龙)
概述
中国是龙的国度,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龙,是中国古代人们心目中的神。因此,红山文化玉龙的发现立即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红山文化玉龙已在多处发现,其中尤以内蒙古三星他拉出土的玉龙刻划的最为栩栩如生。这条玉龙墨绿色,高26厘米,完整无缺,体蜷曲,呈C字形。吻部前伸,略向上弯曲,嘴紧闭,有对称的双鼻孔,双眼突起呈棱形,有鬣。龙背有对称的单孔,经试验此孔用于悬挂,龙的头尾恰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1971年,被考古界誉为红山文化象征的“中华第一龙”——红山文化玉龙在赤峰市红山文化遗址出土,赤峰市也因被誉为“中华玉龙之乡”。
简介
红山玉龙呈勾曲形,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两个鼻孔,颈上有长毛,尾部尖收而上卷,形体酷似甲骨文中的“龙”字。玉龙墨绿色,体卷曲,平面形状如一“C”字,龙体横截面为椭圆形,直径23~29厘米。龙首较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紧闭,鼻端截平,端面近椭圆形,以对称的两个圆洞作为鼻孔。龙眼突起呈棱形,前面圆而起棱,眼尾细长上翘。颈背有一长鬃,弯曲上卷,长21厘米,占龙体三分之一以上。鬃扁薄,并磨出不显著的浅凹槽,边缘打磨锐利。龙身大部光素无纹,只在额及鄂底刻以细密的方格网状纹,网格突起作规整的小菱形。玉龙以一整块玉料圆雕而成,细部还运用了浮雕、浅浮雕等手法,通体琢磨,较为光洁,这都表明了当时琢玉工艺的发展水平。红山玉龙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圆润流利,生气勃勃。玉龙身上负载的神秘意味,更为它平添一层美感。值得注意的是,玉龙形象带有浓重的幻想色彩,已经显示出成熟龙形的诸多因素。
红山玉龙的具体用途尚有待进一步探讨,不过龙体背正中有一小穿孔,经试验,若穿绳悬起,龙骨尾恰在同一水平线上,显然,孔的位置是经过精密计算的。考虑到玉龙形体硕大,且造型特殊,因而它不只是一般的饰件,而很可能是同中国原始宗教崇拜密切相关的礼制用具。[8]
意义
红山玉龙的发现,不仅让中国人找到了龙的源头,也充分印证了中国玉文化的源远流长。红山文化玉龙曾有“中华第一龙”的称誉,虽然此后我们又发现了更早的龙形的踪迹,但红山玉龙的典型意义仍不容置疑。中华民族向以“龙的传人”自居,龙的起源同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形成和文明时代的肇始紧密相关。红山玉龙对于研究中国远古的原始宗教,总结龙形发展的序列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从这一点上来看,怎样估价红山玉龙的文化价值均不为过的。
参考资料:
古代官员的官帽上的顶珠,根据品阶的不同,用料材质不同,自然价值也不同。当然价值也不仅仅体现在材质上,越是官阶高的,顶珠自然更值钱。
一品的是由红宝石制成的。 它的成色最好的品种被称为“鸽子血”。因为是皇上跟前的“大红人”,自然要夺目一些。红宝石要达到这个级别,主要取决于铬含量,含量越高,红色越亮,它的价值就更无可估量。
二品的话就是红珊瑚了。不要以为是珊瑚就不值钱。以古代的航海技术水平,珊瑚的价值比现在高得多。而且它是非常有灵性的,也是佛经中的七大宝物之一。在当时它既代表着权势和地位,也象征了幸福。
三品用的是蓝宝石,相比前两个品阶差了不少,但至少还是宝石。蓝宝石象征着尊严,稳重,神秘和庄严,同时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力量。
四品是青金石,是世界上最古老和稀有的宝石之一。它可以保佑人身体健康,无病无灾。
五品的顶珠是用透明的水晶或者琉璃做的。这种晶体是透明的,硬度很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
六品官员的上头珠是由深海贝类制成的,颜色主要是白色的,就不像五品的顶珠那么好看。
七品地方官使用的是黄金。比较庸俗,不够典雅。
八级官员和九级官员使用阴阳纹缕花金。到了末尾的两个品阶,材料都用得一样,只用图案来区分。再下面连品级都没有的,肯定就没有顶珠了。
至于具体的市价值多少钱?曾经再一个国外拍卖会上,清朝乾隆时期某个官员帽子顶珠拍出了20万美元的价格,对于拥有数百年历史的物件来讲,已经是文物了,肯定与实际珠宝的价格不同。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相信很多历史迷们,都曾在电视剧看到这样的画面,一些官员每天早上头戴花翎,前往皇帝住的地方上早朝,而值得一说的是,从一些影视剧中,都能够清晰看懂,每位官员的品级不同,对于他们头上那顶乌纱帽最高处的顶珠,似乎也不相同,那么清朝官员头顶的那颗“珠子”为何不同,现如今值多少钱呢,说出来你可能难以置信
规矩: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清朝为官的规矩也是很多的,而且还要从明朝开国时候讲起,根据史书记载,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三年下达重要指令,只要是文武官员,在进行朝办的时候,必须要戴乌纱帽,穿圆领衫,束腰带,与此同时,就针对衣服上面的补子论品级,再《明史·舆服志》也有这样的记载:正德十三年,“赐群臣大红贮丝罗纱各一。其服色,一品斗牛,二品飞鱼,三品蟒,四、五品麒麟,六、七品虎、彪;翰林科道不限品级皆与焉;惟部曹五品下不与,意思就是说,对于画像不同能够看出官阶,进而管理人才
而到了清朝的时候,由于是满人当政,并且在封建思想的熏陶之下,必须剃发易服,同时一律按照满族男子样式:薙发留辫,辫垂脑后,穿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并且延续明朝官员等级制度,为了方便,清朝的时候,将分辨官员等级的方式,放在了官员的头顶那颗珠子上面,而凡是没有佩戴,或者损坏花翎者,都会按照事情轻重进行惩罚,甚至会遭到革职的可能
清朝官员的乌纱帽:
纵观中国各朝各代,大清王朝的官帽和其他时代似乎截然不同,虽然清朝官帽分为暖帽和凉帽两种,但是对于等级区分,还要从帽檐上分清,首先来说说花翎,这个花翎实则就是孔雀的羽毛,而且从花翎的尾端的眼睛可以再次区分,一个圈为单眼,两个为双眼,三个则为三眼,值得一说的是三眼是最尊贵,一般都是皇亲国戚,大概都是皇帝家里人
而翎羽之上便是顶珠,这里的门道可要好好说说,都知道的明朝的官员等级是衣服画像区分,而清朝官员的等级,实则就是靠头顶上的珠子区分,根据史书上记载,一品官吏宝石红,二品官员珊瑚红、三品官员宝石蓝、四品官员青金石、五品官吏无色水晶,六品官员佩戴砗磲、七品官员佩戴素金、八品九品阴纹缕花金,因为这样的规定,在刚入朝为官的人,及时从未谋面,就知道互相该怎么行礼了
珠子的价格:
能够看出,品级越高的官员,头顶的乌纱帽似乎越值钱,而根据了解,早前拍卖会上曾有一定清朝官帽的红宝石被拍出了110万的价格,对于这样的价格,估计很多人都难以置信,不过值得一说的是,在清朝末期的时候,乌纱帽上面的珠子一般都以琉璃替代了,毕竟那时候国力空虚,当然了,从这件事情也能够看出清朝的衰败
每一个朝代建立以后,整个国家从制度,法律,到衣服颜色,官帽样式方面都会重新进行设计。宋朝时期官帽比较有特点,就在于官帽两边有两根“长杆子”,很长但同时又让人感觉很好看,显得官员们很有气质。而设计者正是开国皇帝宋太祖。宋太祖是军人出身,所以天生在心中对于纪律性要求比较高。他希望每一个人在听他讲话时都能认真用心,而不是彼此议论。官帽两边有了“长杆子”后,如果两个大臣进行私下交流,“长杆子”就容易打得一起。不仅交流困难,而且这种行为很容易被发现。因此说所以设计这么长,等于就是起到了维护朝堂秩序作用,另外这样的官帽戴在头上也显得北宋官员们很有气质。
1、庄重严肃而且有气质
每一个朝代中官员官服都有其相应特点,北宋王朝官帽如此设计,从外在第一印象上让人感觉就是庄重而且严肃。毕竟宋太祖作为军人出身,他更喜欢的就是这种感觉。另外这种官帽截在头上,显得人也有精神气质,可谓是十分简单约大方。
2、上朝时可以保证大家不会私下讨论
宋太祖还在军营当中时,经常要给将领们开会,而每当这时候这些人总是交头接耳。当了皇帝后宋太祖一直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在官帽上加两个“长杆子”,只要两名官员一进行私下讨论,马上这两边“长杆子”会打在一起,反倒让他们自己感觉不方便。
3、有效维护朝堂秩序
官帽有了两个“长杆子”,不仅让交头接耳之人感觉不方便。而且皇帝已经明确过朝堂纪律,一旦两个人想要进行私下讨论,那么随着“长杆子”摆动就很容易被发现。而且往往因为比较长,还容易打到别人,所以也就可以有效维护朝堂秩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