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童子手执荷花的玉是什么意思!

一童子手执荷花的玉是什么意思!,第1张

玉举莲花童子,宋,高72cm,宽28cm,厚11cm。清宫旧藏。 玉呈暗白色,雕一童子,著细袖衫、肥裤,外罩一长马甲,马甲上刻方格“米

”字纹。童子头向左侧,露右耳,双手举莲花一枝,花朵置于头顶。 作品为宋代玉童子的典型形象,五官表现简单,以少量的短弧线表示衣纹。衣、裤、马甲等

装束在同类作品中多有出现。唐代时,器物中已有荷莲童子图案,宋以后,这类玉雕童子日多,作品有“连生贵子”的含义,寓意吉祥。

国人痴迷玉八千年不改,崇玉、爱玉、赏玉、藏玉、佩玉,都源于玉一出现就被赋予了社会道德的含义。

人们以为,玉能辟邪除崇,和顺运气,延年益寿。佩玉能消灾纳福,佩玉书童能求得子嗣,子孙聪明,学业有成。

玉赋予了精神上的支撑,这种力量既有来自自身形成的心理效应,也有来自佩玉而导致的生理效果。研究玉者就玉的题材、形制、纹饰、沁色、工艺,乃至一块玉、一条线都有详尽的释义。玉雕童子属佩玉,历代的特点不同,可以反映出各个时代的特征。

  宋代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人们的精神和文化生活有所提高。宋代的玉器深受社会各阶层的喜爱,使玉器逐渐由神圣的宗教意义、身份权力象征,走向世俗化,为大众人们所接受。宋代玉器的世俗化,不仅体现在其工艺造型上,还表现在它的装饰题材上。

  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决定了当时的人们比较注重现实、追求真实。商品经济的繁荣,城乡市镇的兴起,市民阶层的玩物逐渐走向平民化,,这种潮流呈现出势不可挡的趋势。其纹样装饰题材多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主,普遍具有现实主义情调。譬如,“玉枝折花”、“玉雕童子”、“玉兔荷叶”等。

  宋代开始流行玉雕的民俗童子,一般童子的脸短,雕刻得非常细致,后脑较大,,手脚细小,而且带有手镯,神态活泼,天真烂漫,身着小马甲,大肥裤。例如,“持莲童子”,这类器形一方面借用童子的生动活泼,有鲜活生命力的形象,另一方面令其持有圣洁的莲花,取其谐音作“连生贵子”,是希望新婚夫妇能够早得贵子、喜得贵子。这类世俗吉祥玉器还有“飞天童子”、“行走童子”、“攀枝童子”、“舞蹈童子”等造型,都表达了人们祈福子孙昌盛的愿望。

  宋代的童子形象以汉人为主,一种是独立的圆雕作品,一种是加饰于玉件上的童子。宋代的童子后脑部位多凸出,正面头部为葱管小鼻、樱桃小嘴,个别也有钩形鼻,眉毛为“八”字形,发饰一般都是形如桃子,手为拳头状,绝对没有五指箕张的手形。手中多持有荷花。

  元代童子脸上的鼻、眼、口等五官线条都是很粗的阴线刻出,服饰上见到窄袖、短裙、高靴、四棱帽等蒙古服饰,多以骑麒麟的形式出现。

  明代玉童子均为蒜头鼻,眼眶很大,眶中刻一道短横线,嘴角往上翘作微笑状。手形都是张开的,特别是伏在地上的。

  清代的童子逼真、写实,姿态有站立的、匍匐的、蹲坐的、跪坐的,还出现了系着肚兜半裸体的形象。笑脸童子的特点在于嘴两侧的压道较深,嘴微凸起,嘴唇上下分明。鼻形较之宋、明要高耸,高颧骨(妇女除外),男孩多为桃形头,女童为双丫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 https://hunlipic.com/liwu/42395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 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