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玉的推崇和喜爱,一直被传承了下来。诗经中有很多关于玉的诗句,比如“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战国到秦汉时期,玉佩通常都是成套出现,以突出佩戴者的身份地位。唐以后男子通常只佩戴简单的玉佩,通常是挂在腰间,而女子依然佩戴杂佩(玉璜、玉珩等缀成一组佩戴)。儒家认为玉有“十德”,给玉赋予了温良谦恭、高尚不屈的品质,所谓“谦谦君子,温其如玉”,在古代的读书人都讲究“君子无故,玉不离身”。在民间认为玉能够辟邪,带来好运,佩戴玉佩反映的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朴素的信仰,使得玉佩的种类更加繁复多样,有的是象征吉祥如意的,有的是象征事业兴旺的,有的是驱邪避凶的等等。
自古以来我国的人们就没有停止过对玉的喜欢,甚至我们在历史记载中或者影视作品中都能看到一些身份高贵的人喜欢佩戴玉饰在自己身上,所以玉饰也成为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那么为什么古人这么喜欢在腰间佩戴玉呢?其原因就是古代人认为玉精致透亮,有君子美好的品性在里面。所以佩戴玉也让人觉得自己是君子,拥有美好的品行。
一、玉的历史我国玉的历史比较悠久,早在原始社会在寻找旧石器工具的时候,发现了这种巧夺天工的石头。但是他们不敢占为己有,于是把这种石头送给上天,所以也成为原始社会祭祀与上天沟通的媒介。后来到周朝的时候,随着人们对社会的认知加深,就被用来作为互相馈赠的礼物。到了秦朝的时候,人们就有佩戴玉石为主。不过秦国的时候玉还只是王公贵族,上流社会的专用的。后来到了汉朝之后,民间也盛行玉石之风。所以玉石文化贯穿了我国整个历史。
二、君子如玉古代的人将玉石佩戴在腰间,不仅可以彰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而且有可以警示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的作用。因为玉石挂在腰间走的太快的话,玉石相撞就会发出难听的声音,走的慢的话,玉石不碰撞就发不出声音,所以只有走得从容有度,才能发出和谐动听的声音。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王公贵族佩戴玉石可以规范自己。后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也发生变化,更加喜欢简单轻便的玉佩。不过唯一不变的是,几千年下来人们依旧对玉石充满喜爱之情。
三、玉文化玉石文化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玉石文化在历史中更加源远流长,至今影响着人们的审美。可以说玉石文化统一了我国人民群众的审美观念,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玉石正在逐步增值,也引发了一些收藏家的兴趣。
玉石作为我国自古以来统一的审美潮流,在历朝历代都受到了社会各阶级的推崇。其实在唐朝的时候,因为当时国内的经济政治比较繁荣,所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我们也可以看到唐朝的男女都喜欢在腰间挂一个玉佩。这是因为古人认为玉佩有君子的美名,玉石晶莹剔透的材质,象征着君子的温润如玉。而且还有警示自己的行为举止的作用,所以唐朝的人普遍都喜欢戴玉佩。
一、玉佩的起源玉佩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这个阶段人们的社会生产力比较落后。我在大自然中挖掘不同的材质制作工具。后来在地上人们挖掘出了一个很美丽的石头。但是对于部落首领来说,他们不敢将这么漂亮的石头据为己有,于是玉石最早是作为祭祀跟上天沟通的媒介。后来到周朝的时候,玉石就作为礼品赠送给亲朋好友,因为玉石有美好的寓意,所以他们希望自己身边的人如玉石一般。秦朝之后就普遍佩戴玉石,不过一般都是王公贵族。
二、唐朝玉佩的精神唐朝时期因为国内的经济比较繁荣,社会各阶层都有了一定的财富积累,自然有能力去购买玉石,所以在唐朝社会各阶层佩戴玉石比较常见。因为腰间佩戴玉石,走路的时候会导致玉石相撞而发出清脆的声音。于是这个声音就会警示人们保持君子的言行,因为走的太快,玉石碰撞会比较难听,走的太慢则没有这个声音,所以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社会人们的行为。
三、玉佩的历史意义玉石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一直到现代社会人们对玉石也是趋之若鹜。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也诞生了玉石文化,而玉石文化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玉石在古代也是被认为凸显因此道德品性的物品,所以在唐朝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喜爱。
古人佩玉作用:
1、身上的佩挂,或悬于颈,或系于腰,是古人重要的装饰。玉佩丁冬,不仅悦目,而且悦耳,是美饰亦是文饰,越来越趋于精美讲究。
2、不同质地、不同形貌的佩饰,往往有区分等级的作用。《清稗类钞》记载:五品以上文官,皆得挂朝珠,珠以珊瑚、金珀、蜜蜡、象牙、奇楠香等物为之,其数一百有八粒,悬於胸前。
3、不同的佩饰,往往有不同的表意功能。古人有选择地佩带一些饰物,常常为了寄托某种美好的愿望。
4、圭玉、鱼符等佩饰有凭信的功能。古代天子给诸侯颁发圭玉作为凭信,鱼符是隋唐时朝廷颁发的符信,雕木或铸铜为鱼形,刻书其上,剖而分执之,以备符合为凭信。
5、有的佩饰还有提醒、告诫的作用。性子急的人佩带它告诫自己不要急躁;慢性子的人佩带它提醒自己不要懒散。清代出现了斋戒牌,在祭祀活动时佩于胸前,以提醒大家共保恭肃之心。
6、随着朝代更迭,社会变迁,特别是商业的发展,佩挂的严肃性越来越少,装饰意味越来越重,成为佩挂于身、寄意标高的玩赏之物。这种风气,晚清尤盛。
扩展资料:
古人对玉佩的热爱不是因为玉的贵重,而是源于玉的品格,玉在中国的文明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孔子认为玉具有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君子的品节。《诗经》里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释义:提到这个男子,温文尔雅,温润如玉)”之句。
当时的人们认为,把一个世界穿戴在身上,让亿万年生命的玉与数十年生命的人,将彼此的生命互相给予,就是人对天地万物之爱的表达。玉,成为西周在青铜之外,留给时光永恒的礼物。
佩戴玉组佩的人,节步缓行。西周的人们严格遵照等级,将礼制体现在服饰上。身份越高贵,身上的玉组佩便越长越复杂,走路的步伐就越小,走得也越慢。
礼制,无形地掌控着国家运行的规范。玉身为礼的载体,用来当作沟通日月天地,对话祖先的语言;用来比喻君子的品格;用来象征女子美好的仪态。
——玉佩 (佩戴于身上的精美玉器)
人民网——文史>>玉组佩——把世界戴在身上
中国从古至今一直是个爱好玉和瓷器的国度。瓷器不仅是日常生活所需,也是文人雅士喜欢把玩的雅物。而玉器则是一个上到天子朝臣,下到黎明百姓都离不开的东西了。除了因为孔子说玉代表了很多种美德,其中最重要的是仁义之外,还有很多因素,刚刚成为了古代人衣物上不可或缺的一件装饰。
一、压襟告诫作用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的衣服都是以长袍长裙为主,那么就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如果大风起,衣服就会被吹起来,这样人就会不免有一些尴尬。所以说佩戴一个玉器也是起到了压襟的作用,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走光。再者,如果有一件重物压在衣服上,也会告诫到自己随时要稳重,遇到事情都要沉着冷静,这样也起到了一个调养身心的作用。
二、表示对长者的尊敬古代佩戴玉是一种表示自己谦和礼让的标志,所以说,无论是日常还是重大节日,在逆境长的是一定要佩戴好玉来表示自己对长辈的尊敬。三字经中有云,玉不琢不成器,带一块玉也也有表示自己已经成人并且可以让家长放心的意思。此外,玉在古代也有忠孝的意思,这样一表示自己是一个既忠诚的子民,又是一个孝顺的晚辈。
三、表示一种身份其实就像现在手上戴的戒指一样,它的材质也表示了自己家事背景。比如说金戒指和银戒指相比就高贵一些,但有些上好的翡翠又比金戒指要高贵。在古代,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玉的形态和材质就成为了身份的一种象征,所以说在很多故事里,一些人在外面流落的后代都是通过一块玉来证明自己身份的。最后,无论古人佩戴玉是用于压襟还是尊敬,抑或是表示一种身份,它都如同一个谦谦的君子一般陪伴在那个车马牛羊都很慢的古代人身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