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有荧光反应的祖母绿一定是经过处理的;没有荧光反应,不能证明是真玉。其实紫外灯是检验假翡翠的利器,却检测不出其他材质的假翡翠。一块在紫外灯下有荧光反应的“祖母绿”可能:1经过腌制、粘合后,就成了我们所说的B货翡翠或B+C货翡翠;真翡翠在紫外灯下不发荧光,而B翡翠-环氧树脂的填充物在荧光灯下会发荧光。因此,酸洗染色的翡翠可以用紫外灯进行鉴别。△紫外灯下的B货翡翠(左)和A货翡翠(右)2上蜡是指在真正的翡翠饰品外面涂上一层有色或无色的蜡;这种情况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可能会出具真翡翠的证明。但上蜡后,无良商家会将质量差的翡翠“整容”成一种好水好色的翡翠,以次充好,高价出售。好在紫外灯下,这些鬼怪都现出了真面目。3极少数情况下真的是真玉,也没有经过处理,但是里面夹杂了太多的石质杂质,杂质在紫外灯下发出荧光。但这种“真玉”的外观一般和石头一样,鉴定机构也不称之为玉,所以没有商业价值。紫外灯下无荧光反应。是真玉吗?不一定,有可能是真翡翠,但也有可能是我们所说的“D级翡翠”,即染色绿玛瑙、染色石英岩、染色玻璃、染色翡翠、染色青玉等其他材质制成的翡翠。,已经改了颜色冒充翡翠。
近年来市场推崇一种“起荧”翡翠,在同样颜色、大小和品质情况下,有无“起荧光学效应”翡翠饰品的价格,可以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起荧”翡翠除了与加工形状、光学原理有关外,与翡翠的结构构造也有密切相关。本文从翡翠的结构构造入手,对“起荧”翡翠的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探讨。
“起荧”翡翠的基本特征“起荧”是玉石的一种光学效应。现专指在翡翠饰品的内部出现的飘浮的亮光,随翡翠饰品的摆动亮光的位置也发生改变的现象。“起荧”的翡翠,本身的质地和透明度很好,晶莹剔透,再加上特殊的“起荧”作用更增加她的美丽与神秘。市场上有人称“起荧”现象为“荧光”,这种叫法欠科学,是目前人们还没有找到正确的词汇描述这种现象的结果。在宝石学中荧光是一个专有名词,它是指宝石矿物在受外界能量(如紫外线、X射线等)激发时发光,激发源撤除后发光立即停止。这种发光现象称为荧光“起荧”翡翠的微观结构特点经观察发现“起荧”翡翠质地细腻,光泽强,透明度好。扫描电镜实验中量得“起荧”翡翠样品的颗粒大小为50~140m(005~014mm)。
与偏光显微镜下的测量的颗粒大小基本一致,属于细粒-显微变晶结构。根据有关翡翠结构研究[18-22]表明,组成翡翠的矿物粒度越细、越均匀,翡翠的质地越细腻,光泽度越高,透明度也越好。如玻璃种、冰种翡翠的平均粒度为005~015mm,当粒度达015~04mm时,翡翠可达半透明;当粒度﹥055mm时,翡翠就不透明了。不透明的翡翠,光线不能进入翡翠内部,不能产生“起荧”。真正的玻璃种翡翠因为透明度很高,光线直接透过宝石也不会产生“起荧”。
翡翠的矿物颗粒﹥055mm或﹤005mm时都不会产生“起荧”现象。因此得出一个推论:只有在005~055mm时才有可能产生“起荧”现象。而本文实验样品的颗粒大小为50~140m(005~014mm),确在理论的“起荧”颗粒范围005~055mm内。属于玻璃种、冰种翡翠的平均粒度范围。2“起荧”翡翠的光学原理探讨对“起荧”翡翠饰品观察发现,“起荧”饰品通常有一个弧面,如笑佛的佛肚、福豆、蛋面、手镯等,而同样材料没有弧面的翡翠饰品,却无“起荧”现象。可见弧面是翡翠“起荧”的一个必要条件。
对弧面光路进行探讨是研究翡翠“起荧”的一个重要内容。由图3-19可见,平行光通过弧面切磨的翡翠时,在上弧面由于折射作用受到聚敛,在下弧面由于反射作用受到第二次聚敛,这样经过第二次聚敛后的光线要比原始入射光强很多。聚敛的光若没有受到阻挡发生透射的作用,我们是看不到的,所以经过聚敛的光必须受过物质阻挡,发生散射/漫反射作用才能被看见,才能出现“起荧”现象。翡翠是多晶质集合体,聚敛光线受到翡翠内部矿物小颗粒的阻挡,而产生散射/漫反射。
因此抛光精良是“起荧”产生的一个必要条件。具有“起荧”效果的翡翠,弧面形高度对“起荧”的强弱也有一定的影响。以翡翠弧面形戒面为例,因为是翡翠,折射率值是固定的,一组平行光入射后,从底面反射回来的反射光焦点平面是一定的。只有当底面反射光焦点平面的高度低于弧面形翡翠的高度,二次聚敛光线才会聚焦在弧面形翡翠内部,发生散射/漫反射作用,“起荧”效果才会明显。反之,“起荧”效果会减弱。
人眼通过散射光线从而看见“起荧”现象。而一些单晶质体,如水晶,光线沿直线传播,直接透过宝石,不会产生光线在局部凝聚或局部发散的现象,就没有“起荧”的现象。同样当翡翠的结构粗糙,质地很差、透明度差,硬玉的结晶颗粒较大,对进入的光线产生反射作用,更多的光线被反射出,进入不了翡翠内部,就不能产生“起荧”现象。抛光对“起荧”现象也有很大影响,若抛光粗糙,入射光线会产生漫反射,进入翡翠内部的光线受到严重的阻碍,发生二次聚敛后的光线强度太弱,也不能产生“起荧”现象。
这种情况的几率是非常小的,翡翠手镯在紫光灯下因此会出现荧光,这时不能说这翡翠手镯不是正品,那是不对的。白色翡翠手镯还有一种呢,就是白色翡翠的光学现象,这种品质是较差的白色翡翠,就是会很容易反光。
一句话:有荧光反应的翡翠,一定被处理过;没有荧光反应,也不能证明是真翡翠。其实,紫外灯是检验翡翠造假的利器,却无法检验出其他材质仿冒的翡翠。
荧光反应,就是紫外线灯照射下,物体发出蓝色或绿色的光,就是荧光反应。它是一种可以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现象。
抛光粉残留,紫罗兰翡翠在抛光过程中,如果残留了紫色的抛光粉,那么这件翡翠在紫光灯下,就会出现荧光反应,在证书上可看到”抛光粉残留“的标识。
翡翠手镯在紫光灯下有荧光反应说明有可能是B货翡翠,是采用天然翡翠原石进行后期人工处理的产品,它的本质还是翡翠原料,只是因为其质地不够好,以及部分杂质较多,而商家为了达到销售的目的对其进行美化处理的产物。
你好,正如两位老师所说。但是时间一长,抛光粉褪去,你会发现你这支手镯露出来的真面目比现在要差。就像一个女孩子妆前妆后的区别。祝你好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