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船三鸟银币目前存世量大概有多少枚?

帆船三鸟银币目前存世量大概有多少枚?,第1张

三鸟铸造226万枚,但是因为国民对他们图案有意见,所以没有正式流通,几乎都被回收了,只有大约5万枚流出,现在各种品相都算上,目前还存世的应该约有1000枚。目前根据品相的不同,价格在20000-140000之间。

民国时期,有银元与纸币。银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袁大头。纸币是没办法说的,因为在国民党执政后期,纸币的面值有一麻袋钱换一袋面粉的说法。纸币通货膨胀非常厉害。银元倒是一直非常值钱。民国后期,也就是国民党执政后期,银元与黄金一样,是硬通货之一。下面就把银元,也就是袁大头的一些知识抄录一下。“袁大头”银币的正面图案,中间为袁世凯(均为光头)戎装左侧面像,上方为“中华民国×年”;背面图案均是两株交叉的稻穗,中央为“壹圆”、“中圆”(伍角)、“贰角”、“壹角”字样,后几种上方分别有“每二枚当一圆”、“每伍枚当一圆”和“每十枚当一圆”的字样;该系列币分别重26.6克、13.3克、5.3克和2.6克;成色分别为90.4%、84.5%、80.4%和82.5%;该币的外环主要是直齿边,另外,还铸有少量工字边和花齿边。在该系列币中,民国3年、9年、10年等一元币较为常见,目前在币摊上50—80元即可购得(一枚),有时在民间十几二十元也可买到。如能低价购得发行较少的民国9年币更好。但是,在民国三年的“袁大头”中,袁世凯“签字版”则出类拔萃地被收藏爱好者所钟爱。一类是民国三年天津造币厂试铸的意大利制版人的英文签字版;另一类是袁世凯的左侧面像后颈部位的签字版。以上两类(5种)均为样品币,未曾正式流通使用,所以存世不多,目前几类图书上所标参考价均为1.5万—3万元。

  下面介绍下清代的银元

  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吉林机器局开始铸行“吉林省造光绪元宝”银元。从光绪二十五年起,吉林银元的币文增加了甲子纪年,相继有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中心图案有万年青、太极图等多种版别,光绪三十四年,又出现两种新版别,一种是中央满文“大清”,另一种正面中央有阿拉伯数字,一元是“11”,二角是“2”,一角是1

  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户部在天津筹建制造银钱总厂,于光绪三十一年建成,改名为“造币总厂”。同年七月,清政府拟订了《整顿圜法章程》十条,其中提出银币专由造币总厂制造,保留南洋(江南)、北洋、广东、湖北四局为分厂。在制造银元的同时,许多人提出了制造金币的主张,进入20世纪,兴起了关于建立本位制度的讨论,有人主张中国实行金本位制,在黄金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先实行金汇兑本位制(亦称“虚金本位制”)。这种币制以黄金定价格标准,但国内实际流通的是银元,银元按黄金价值流通,是黄金的价值符号。在金本位制尚无实行条件时,当时普遍主张先实行银本位制,在此前提下,又产生了货币单位的“两元之争”。有人主张银元重一两,有人主张重七钱二分,即以元为单位。

  在此期间,天津造币总厂制有币面标为光绪二十九年的户部光绪元宝试样币一套,面值一两、五钱、二钱、一钱、五分共五等币值。湖广总督张之洞此时极力主张银元重一两,在湖北开制了光绪三十年湖北省造大清银币,重库平一两,背面为双龙戏珠图,此币有少量进入市场流通。

  由于“两元之争”一直没有结果,天津造币总厂于光绪三十二年试制了一套户部丙午中字大清银币,面值一两、五钱、二钱、一钱共四等;光绪三十三年又试制了一套丁未大清银币,面值一元、五角、二角、一角共四等。户部所制的这几套银元,制作都极精美,有标准币之称,但都未正式发行。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天津造币总厂制造光绪元宝银元一套,币面计重为:库平七钱二分、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共三等币值,回复到了币面看似计重,实际当作一元、二角、一角流通。这是光绪年间清朝中央政府制造发行的仅有的一套银元。

  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有些省开始制造宣统元宝银元,宣统二年颁布《币制则例》,规定国币以圆为单位,主币重库平七钱二分,含纯银九成,辅币有银、镍、铜币,规定银辅币有五角、二角五分和一角共三等。造币总厂还根据《币制则例》规定,于宣统二年试制以圆为单位的大清银币一套。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又重新制模,试制大清银币,主币的蟠龙图案版别很多,计有长须龙、短须龙、大尾龙、反龙、曲须龙及签字版等版别。

清代货币、纸钞、铜币并行,至嘉庆年间发行新式银元,而光绪年间铸行金、银币更多。洋务运动也影响到铸币业。

大清银币

两广总督张之洞曾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委托使英大臣在英国订购全套造币机器,并在广东钱局首铸机制银元和铜元。其后,各省纷纷仿效,购制国外机械铸造银、铜元。包括广东钱局在内,许多造币机均订购自著名的英国伦敦伯明翰造币有限公司。英国大工业的介入,使银币也沾染上西方色彩。

大清银币

这种币制以黄金定价格标准,但国内实际流通的是银元,银元按黄金价值流通,是黄金的价值符号。在金本位制尚无实行条件时,当时普遍主张先实行银本位制,在此前提下,又产生了货币单位的 两元之争 。有人主张银元重一两,有人主张重七钱二分,即以元为单位。

大清银币长须龙壹圆,清宣统三年(1911)天津造币总厂铸。当时清政府欲统一币制,聘请海外高级技师精心设计制造了这套宣统三年大清银币,计有六、七种版式,长须龙是其中之一。新币刚试铸成功,正逢武昌起义,于是大部分新版银币胎死腹中,只留有少量样币。长须龙因背面龙首之须特长而得名,属于试样性质,因图案精致、存世稀少而受人重视。

大清银币库平一两

大清银币有几种,稀少罕见的钱币,在收藏市场上广受欢迎,从而,其价格也水涨船高。在这样的情况下,让一些商贩看到了商机,为了牟利制造一些赝品。在古钱币中,大清银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藏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与投资价值。

大清银币是清朝末年宣统年间的一种机制币,由于是机器制作,大清银币根据背后的龙纹可分:长须龙,短须龙,曲须龙,反龙,大尾龙。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共五个版别:

1、长须龙

顾名思义,龙面的两个龙须较长,龙须末端伸到了圆 字,此外龙头较大,整体看起来十分威严,但面部的设计使得龙看起来有一些老态龙钟,精气神远不及曲须龙 反龙 大尾龙 。拍卖行一直称长须龙 是除却短须龙 之外,具人气的版别,这个观点严格来说,不够严谨。

2、短须龙

拍卖行在介绍长须龙 时,称之为除却短须龙 之外具人气的版别。实际上从人气上来说,长须龙 毫无疑问是第一,人气有两个指标:美感、珍稀度,如果太珍稀就谈不上所谓人气了。但在珍稀度和市场价值上,毫无疑问,短须龙 在大清宣三系列样币中独具鳌头,没有之一。

尽管珍稀,但短须龙却是四款样币中粗糙和难看的,或许也因为此而数量稀少。大清银币亮相记录中,一枚耿爱德旧藏于1953年6月在Schulman拍卖;一枚1972年3月耿爱德专场第三次拍品以2100美金成交,1978年芝加哥拍卖会13000美金成交;国内纪录为2004年北京拍卖会1188万人民币成交。

3、反龙

反龙 的说法是因为曲须龙 的国币身份确立,二者在龙身的朝向上是相反的,因此得名。反龙 从龙头、龙身到龙尾呈逆时针方向,而且龙尾是隐现于云朵之中,是大清宣三系列中一枚见首不见尾 的样币。在版别上,也是根据正面左侧花枝边叶经脉的不同,分为阴叶版和阳叶版。

反龙 在美感和珍稀度上,均占有一定优势,设计上丝毫不逊色曲须龙 及大尾龙 ,也有一定的数量来确保群众基础 ,但或许相比之下,反龙 的存量确实要比长须龙 大,使得价值被弱化,而且存量实际也不算太大,又有些曲高和寡 ,终高不成低不就。

4、大尾龙

设计上来说,大尾龙 算是曲须龙 的一胎同胞兄弟,无论是两面的文字、图案、龙形、内齿,都相当的接近,并且龙身的结构也是一模一样。只是曲须龙 在处理字体、龙身、龙尾、云朵、龙珠等细节时,更加细腻。大清银币出手大尾龙 得名则是来自于11根龙尾比曲须龙 显得比较粗大。

尽管从身价上来说,大尾龙 比长须龙 略胜一筹,但由于在世面亮相较少,所以从神秘感上说,大尾龙 算是有些见首不见尾 ,因此藏家对大尾龙 的认识和感知上,也要差一些感觉,当然,在收藏大尾龙 的难度上,也要要大一些。

5、曲须龙

上文说了很多曲须龙 ,也就是终选用的国币 ——大清宣三,乔治亲自设计并雕刻。目前曲须龙 除了普通、有点、签字外,并无在字体、图案上的变化,因此可以认为,曲须龙 的字面和龙面,均为乔治亲自设计及敲定,他的签名也在签字版上两面都出现过。

和其他四款样币相比,曲须龙 可能少了一些夸张和革新,多了一些协调和传统,相信这是中西方雕刻师争执与妥协的结果,也是终能通过比稿 原因之一。事实上,曲须龙 并不缺乏威严霸气,更是在细节上表现得更加细腻和精美,成为国币 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大清宣统系列壹圆主币中,如果不算终选定的曲须龙,其余四款样币正面的图案布局、文字书法、花枝风格几乎一致(长须龙配普通面除外),钱币中间汉字大清银币 ,楷书端庄、厚重雄浑,尽显皇家威仪,左右两侧花枝点缀,上书满文大清银币 ,下书宣统三年 。 在乔治作为总雕刻师、比稿要求一致的情况下,四款样币在龙面上的图案布局上依旧保持一致,飞龙环绕,中书汉字壹圆币值,下书英文壹圆币值,龙身周围祥云围绕。

大清银币 由于极为稀少,已经多年未见其踪影。大清银币 ,背面是一条栩栩如生的神龙。在中国,收藏家极其喜欢这枚钱币,因为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在民间传说,大清银币 背面的龙,能增加一个人的气运,使其时刻在龙气的保护下,趋吉避凶。所以这枚钱币一直深受收藏家的喜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6411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5
下一篇2023-08-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