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可谓是朝鲜的黄金时代的,人民已经开始关心吃的好不好,而不是有没有的吃。商店里商品琳琅满目,几乎全都是朝鲜自产的各种食品。许多旅日朝鲜人,都把孩子送回朝鲜参加夏令营,70年代的朝鲜是黄发展的黄金时期,有苏联和中国的大量援助,成为了当时社会主义阵营里生活水平和工业发展都比较突出的国家。
当时的朝鲜不断扩大集体福利事业,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和免费医疗,还给工人和农民都提供住房,从农民手里高价收购粮食卖给低价卖给职工,还给职工每户进行补贴,给从小学到大学的全体学生供应免费外衣,内衣和鞋子等生活必需品,还给全体农民无偿供应了棉上衣。在二战后到80年代初这段时间,朝鲜的工业发展,可称为世界最快之一。
同期的中国人刚刚走出饥饿,朝鲜已经奔上了小康,连边远山村都有了电灯和收音机,1984年的时候,韩国发大水,朝鲜援助了韩国几十万吨的粮食和物资。可见其当时的经济实力。
不过从上世纪90年代起,韩国的经济就开始出现了衰退和恶化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国际政局动乱,而且苏东巨变让朝鲜的对外贸易受到严重打击,再加上国际援助的减少和朝鲜自身的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军工发展迅速消耗了巨大的国民财富,对农业和轻工业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灾害不断,农田年久失修导致抵御灾害的能力变弱,再加上美国等西方大国的经济制裁,朝鲜孤立在国际社会之外,经济发展萎靡不振。朝鲜经济的恢复也将是一个缓慢而艰难的过程。
二战结束时,前苏联为何没有占领朝鲜半岛,而是停在38线?
这是二战后期德黑兰会议以及雅尔塔会议上建立起来的雅尔塔体系。
前期,雅尔塔会议时,日本必败无疑,于是苏美在谈过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以后,罗斯福提出讨论朝鲜半岛领土托管问题,斯大林表示赞同。
但是日本投降,苏联在东北进展神速。为不至于苏联占领朝鲜,杜鲁门便给斯大林发出密电,通报了他批准了的麦克阿瑟的有关日本武装部队投降细节的“总命令第一号”,该命令的内容之一即是以三八线为分界线,确定了美苏双方在朝鲜半岛的受降区域。斯大林表示不反对。
后来苏美便就以38度为界分别占领朝鲜南北两面,并分别建立了现在的朝鲜和韩国。
假如二战 结束时 美国单独占领 朝鲜半岛斯大林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当时苏联红军的滨海军区在太平洋舰队的配合下已经杀进朝鲜了,而美国当时在朝鲜没有一兵一卒,甚至在日本的兵力也不足
这种情况下,是根据雅尔塔协议中的势力范围划分的条款,以38线为界的
当时可是苏联红军先进入朝鲜的,美国在朝鲜没有人
结果遵循雅尔塔协议,美国和苏联划分了朝鲜,斯大林难得地遵守了条约,命令苏联红军停止进攻
所以说,当时占优势的是苏联人,如果苏联执意进军,美国人只能干瞪眼
如果 二战结束时 苏联 独占 朝鲜半岛 那会成 什么样子
后来就没有韩国,朝鲜半岛完全是朝鲜的
美国为什么要把朝鲜半岛让一半给前苏联?那不是让,而是妥协,美国当时已经没有精力再对付中国志愿军,所以被迫妥协
历史上为何中国没有占领过朝鲜半岛?在先秦及秦朝,朝鲜半岛属于中国版图。秦长城修到了朝鲜半岛就是最好的证明。不要看成龙**《神话》,那时根本没有朝鲜国。
到三国时,辽东、朝鲜,也是中国的一部分,叫乌桓。曹操还派兵征讨。
唐朝时,李世民派薛仁贵征高丽,夷其王室。
元朝时,也曾经占领朝鲜半岛,做为远征日本的基地。
中国,自古以来奉行的是天朝朝贡制度。中国人爱好和平,能不打仗就不打仗,和为贵。所以,远邦小国,只要臣服,天朝自当留其活路,恩威并施,威加四海。
西方人脑子一根筋,来不来就搞吞并,那是殖民的做法,跟咱中国不是一个套路的。不要受西方影响啊,要走我们中国自己的路线。
如果二战结束前 苏军独占朝鲜半岛 那现在 会不会有韩国?那肯定不会
其实三八线的由来也是一个误会
日本投降时,美国在半岛上没有一兵一卒
苏联以为会象德国一样,对日本和朝鲜分割槽占领
就和美国达成协议,以三八线为界
结果想去占领北海道时,麦克阿瑟勒令苏军滚蛋
如果苏联没有产生这个误会,根本不会把半个半岛留给美国
实际上,当时美国对半岛也毫不在意
朝鲜半岛被日军占领过没?朝鲜是中国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所取的名称。为李朝所采纳。1876年日本侵略朝鲜。朝鲜战败,朝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江华条约》。至此朝鲜沦陷为半封建半殖民地。1894年,爆发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日本侵略者闯进朝鲜皇宫,杀害了朝鲜明成皇后:闵妃。同年日本和清朝签订《马关条约》1897年,朝鲜更名为大韩帝国。关于更名的原因:史学界有争议:1韩国早在中国明朝乃至明朝以前就有的。朝鲜高宗国王更改国号是为了复兴朝鲜。2朝鲜在日本的干涉下被迫脱离与清朝的册封关系,所以更改国号。我侧重第一条观点。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1905年,俄国战败。同年,日本强迫大韩帝国签订《乙巳保护条约》。《乙巳保护条约》的签订标志著大韩帝国沦陷为日本的保护国。1910年8月,日本再次强迫大韩帝国签订《韩日合并条约》。至此,大韩帝国灭亡。朝鲜半岛完全沦陷为日本的殖民地。
既然是日本的殖民地当然有日军占领啦。
为什么元朝没占领朝鲜半岛呢在汉朝、唐朝都有段时间占领朝鲜大部,其它如在隋、辽、金、明等朝代都站着朝鲜一部。元朝一度占领朝鲜全境,后来在形式上拥有朝鲜,在此地设立征东行省,任命朝鲜国王兼任。朝鲜在历史上一向和越南一样作为中国的藩属,常常纳贡。 首先朝鲜的地形以山地为主,元朝蒙古骑兵的优势没法发挥(正如蒙古骑兵未能在东南亚有所突破的原因则因为热带雨林阻隔),其他王朝亦复如是,劳师穷远,肯定占劣势,征战代价太大。 其次,战略意义不大,即使要拓展土地,在农业社会里,军需供应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作战半径有限。 第三,天高皇帝远,地理位置偏远、地形相对完整易形成地方割据。 第四,朝鲜不发达,战争代价不能得到足够的补偿。 第五,朝鲜人种系阿尔泰种,民风彪悍,文化水平低,加上以及当地人民的强烈反抗。 第六,中国以农立国,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没有很强烈的扩张性。
二战时,美军没有进驻朝鲜,苏联为何答应白分一半朝鲜给美国??三大巨头 会议时达成的协议
北纬38度以北向苏联投降
北纬38度以南向美国投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了世界当之无愧的“世界霸主”,不过,“美国人不可战胜”的神话并没能延续太久,一场发生在东亚地区的战争,不仅将美国军队拉下神坛,更是让美国人颜面扫地,即: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抗美援朝战争。
关于这场史诗般的对决无需多言,伟大的中国人民再一次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对手,可是,在看到辉煌胜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另一个盟友的支援,它就是苏联。在当时,苏联对华援助除了在战时之外,甚至还持续到了战后的一段时间,这是为什么呢?这些武器装备究竟有多少呢? 历史 会解答一切疑问。
对于上世纪50年代“抗美援朝”期间苏联对中国的武器支援,这一点其实很容易理解,彼时,中国与苏联同为 社会 主义阵营国家,在意识形态上保持高度一致,更何况,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在朝鲜半岛的小动作本身就威胁到了中国和苏联的边境安全,与中国不同,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以及其他方面的考虑,苏联并不适合直接派兵参战。
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年轻的政权,同时也是一个经历了无数战火与硝烟的铁血国家,对于美国的挑衅行为,志愿军在毛主席一声令下便集结完毕进入了朝鲜半岛作战。不过,凭借当时志愿军落后的武器装备显然并不能让财大气粗的美国人感到恐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弥补双方在武器装备上的巨大差距,成为了志愿军不得不面对的实际问题。
好在彭德怀和志愿军并没有等太久,从苏联源源不断运送而来的先进武器装备开始逐步列装给一线部队,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在1950至1953年的战争期间,苏联一共提供了足以武装30个师的先进武器,同时还交付了1000余架战机供志愿军使用。毫无疑问,苏联人此举真可谓是“雪中送炭”。
然而,这些装备和早已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美国军队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再加上美国人拥有绝对的制空权和制海权,这场战争志愿军想要取胜在当时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可是,随着战争的进行,志愿军的牺牲和努力取得了成效,直到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前,美国人已经回天乏术,志愿军就此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打败了世界第一强国!
按照常理而言,战争既然已经结束,那么,苏联就没有义务继续为中国军队提供军事援助了,可事实上,一直到1954年,苏联还在为中国提供各式各样的武器装备。这是怎么回事?翻开 历史 书,原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一座矿坑!
在新疆的一个神秘的地点,在可可托海一带,这里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稀有金属,都是极具价值的战略物资,而这些稀有金属都是令苏联觊觎的珍宝。
1950年,中国与苏联政府达成了在新疆开办稀有金属开采并建立合作公司的协定,公司的地点就在可可托海,到了1955年苏联方面移交股份,并非是因为这里的稀有金属对苏联失去了吸引力,而是有着更为深层次的含义。
原来,在朝鲜战争爆发初期,毛泽东与斯大林就战争的走向和目前形势交换了意见,毛主席希望中国人民在朝鲜半岛进行的正义战争能够得到苏联方面的支援,起初,斯大林的态度相当暧昧,因为在苏联官方内部,尚未对此事做出一致决定,而斯大林自然也有自己的小算盘。那么,斯大林究竟在合计着什么呢?
1950年10月,周恩来总理为了争取苏联方面的武器支援,特意赶往索契与斯大林会谈,斯大林首先肯定了中国人民敢于挑战美国和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勇气和决心,其次,在关于武器装备提供一事上,斯大林只愿意和周总理讨论武器的数量,而不是这批武器的价值。由此,这就涉及到了一个核心问题:苏联方面究竟是打算以租借,还是以买卖的方式交付给志愿军。
对于这次会面讨论的问题,周总理一刻也不敢耽误,立刻向北京方面汇报,毛主席希望斯大林能够说明清楚,究竟要以租借还是买卖的方式来提供武器,虽然从中国角度出发,毛主席更倾向于租借而非买卖。
然而,斯大林得知此事后,拒绝了毛主席的提议,在他看来,从苏联孱弱的经济基础来看,租借给志愿军武器无法实现苏联方面的利益最大化,可如果是买卖,新中国哪有如此多的钱来购置苏联人的武器呢?这两个方式显然都不切实际!
考虑到双方在经济上都存在很大困难,于是,斯大林决定退而求其次,以“贷”的方式提供给志愿军所需的武器装备,即:这些武器按照每批成本价折半计算作为贷款,每年收取1%的利率。有了这项条件作为保障,双方的谈判接下来进展得相当顺利。就这样,志愿军翘首以盼的苏联武器运抵中国。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实际上,这些武器绝大多数都是已经或者即将被苏联军队淘汰的次品,如此一来,自然也是引起了志愿军内部的不满和不信任。
当时,首批提供的3个师的装备被证明在性能和实用性上无法与美军抗衡。而后,为了挽回苏联政府在志愿军内部的声誉,同时考虑到中苏关系的共同利益,斯大林决定将之后的武器装备进行调整。这样一来,苏联计划一共提供了64个师的武器装备。
不过人算不如天算,斯大林虽然希望能够尽快交付,实际情况却出现了差错,由于苏联人的生产能力实在有限,计划中的60多个师并未能如期交付。中方此前要求的一面最少列装16个师的计划也被搁置,苏联方面告知中方,即便是全力以赴也难以完成这个目标,于是,将一年提供16个师的装备压缩为10个师,之后的武器装备从1952年年初开始逐步实施,直至完成。
由于苏联人的一拖再拖,中共***甚至计划好了战争打到1954年,不过,战争在1953年的结束导致志愿军实际上已经不需要苏联人的武器装备,但是,根据协议,苏联人的武器装备还是在战后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
此举虽然显得十分多余,但是,也是双方忠实履行条约的结果,相比于苏联人的武器装备,其实,对于我们更有价值的是从苏联引进的工程师,以及他们提供的技术图纸和先进手段,相比前者,这才是日后能够让中国军队和 科技 脱胎换骨的重要因素,在这些苏联专家的协助下,一座座现代化的兵工厂建立起来,这对于中国军队在有效时间里实现现代化并成为军事强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战争结束后,根据双方的账目,中方一共欠下30亿人民币的贷款,除此之外,加上其他各方面的费用支出,中方需交付给苏联57亿多的人民币。从战争结束后的1954年开始,一直到1959年,中国平均每年支付5亿元,剩余钱则需在1965年之前还清。
如此巨大的债务显然不能光靠人民,那么,可可托海在其中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在战争结束后“还债”的那段时间里,可可托海丰富的矿物资源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当中的“三号矿坑”更是承担了40%的债务。
总而言之,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胜利是中国人民以及苏联方面共同努力的结局,虽然苏联人在战时军事援助方面提供的帮助实在有限,不过,双方的合作还是很愉快的,至少从当时的情形来看,中苏的利益是一致的。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战争年代的拖延,导致了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由于缺乏先进武器装备的支持,而付出了很多惨痛的牺牲。
在所有决定战争走向的条件中,武器装备固然占据了一部分,更多的还是依靠战争的核心——人,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志愿军英勇无畏和敢于亮剑的精神,即便是有再多的先进武器也无济于事,所以从这一层面来说,志愿军所发挥的作用毫无疑问是苏联武器不可替代的。
那么,关于可可托海矿坑的故事,则更多的是从侧面反映当时中苏贷款方面的实际情况,苏联继续在战后履行条约为中国提供了足以武装30万人的武器装备,而中国则利用一切力量和资源在战后努力还清贷款,可可托海矿坑开采也只是其中一个项目罢了。
其实,对于苏联人未能在志愿军最需要的时候提供军事援助一事,也无需过多苛责,毕竟从当时苏联方面 历史 学者的考证来看,50年代初期的苏联,经济确实出现了发展严重失衡的情况,而军工企业所遭到的冲击也是显而易见的,无论过程多么曲折离奇,至少抗美援朝的胜利是中苏人民一直所期盼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