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的外皮因为含有氧化铁和镁的成分,这些成分经过时间的洗礼和沉淀之后,成分变得不稳定了,渐渐显示出氧化铁的本色。和田玉的外皮主要有红、黑、黄这三种颜色,红色外皮和**外皮比较受欢迎。在玩玉的行家眼中,这些有皮子的和田玉被比没有皮子的要更有价值,因为带皮子的和田玉非常有观赏性。
和田玉的外皮基本有三大类,第1类就是色皮,第2类就是糖皮,第3类就是石皮。所谓色皮就是干净洁白的和田玉表面分布了一层淡淡的鹅**或是褐色。如果品相好的色皮,和田玉外面的这层色皮是呈深**的。
除了色皮之外,还有糖皮。糖皮就是在和田玉的外表形成一条褐色的,像焦糖颜色的外皮,糖皮的内部的和田玉石料多呈白色或青白色。而且糖皮的厚度较大,有的能达到30多厘米,薄的也有十几厘米。通常在矿体裂缝的附近会发现糖皮的和田玉。
石皮是指和田玉的外面包了一圈围栏一样的石头,这些石头一般都是透闪石或者是大理石,而且石头和玉的分界线极为清晰。石皮形成的原因就是因为,和田玉在形成玉的过程中透闪石的成分没有跟周围的石头分开,所以就渐渐连在了一起。这个带有石皮的和田玉可以跟外皮分离开,带有石皮的和田玉分为阴阳面,阴面就是指的玉石本身,阳面就是指带有石皮的那一种。
对于和田玉来讲不管是哪一种玉皮,都是有很高收藏价值的。因为和田玉本身就是玉中之王,是极其昂贵和稀有的。对于喜欢玉的收藏者来说,带有玉皮的和田玉其价格和收藏价值要比不带玉皮的高。和田玉的外皮和玉肉对比鲜明,可以雕出很多花样增加和田玉的美观性。
和田玉带糖皮基本都是籽料,但是也有些是山料冒充籽料,染色做的假皮。和田玉籽料在河床之中经历了上百万年的冲刷和碰撞,由于化学反应引起了皮色的变化。和田玉籽料的糖皮的形成,是因为和田玉中中含铁经天然氧化而形成的氧化层面。
玉质的紧密度不同则渗透程度不同,皮子的深浅也不同,颜色会非常自然的与和田子玉融为一体。和田玉籽料中的糖皮都存在于裂纹处和附近的玉质疏松的部位。所有糖皮都有光泽度,结构越细部位光泽度越强。
扩展资料:
造假皮一是冒充籽料,二是迎合爱玉者喜爱各种皮色的倾向。造假皮的方法是绝密的,但据说是用染地毯的染料,用海绵吸足染料,把玉放在里面,再设法渗透。
假皮色的原料大多是和籽玉在自然环境下受沁的金属盐同样的东西,大多是枣红皮。这种皮浮于表面,颜色太鲜艳,无过渡的自然层次感,且干涩,不滋润。
造假皮的部位都在玉质疏松的地方,叫死皮。这种皮色用开水一烫就容易掉色变淡。从切面看玉的皮,在色沁与无沁的交界处,它的坑凹是连续的,包浆是连续的,没有分界线。那肯定是真皮。
央广网- 和田玉的糖皮
人民网-图文:手把手教你识别和田玉皮色、籽料
和田玉按照其产生过程的不同,可分为:山料、山流水、仔料三种类型。
山料,产于海拔4500米至6000米的昆仑山之巅的原生矿,又称山玉,或叫盖宝玉。山料的特点是块度不一,呈棱角状,良莠不齐,质量常不如山流水和子玉。山料原料外面有类似石皮的风化层,也会有雕玉师把风化层留着巧雕,有的商家就吹嘘为子料。
山流水,名称是由采玉和琢玉艺人命名的。它是指原生玉矿石经风化崩落,并由河水冲击至河流中上游而形成的玉石。山流水的特点是距原生矿近,它们经受一定程度的风化、磨蚀,但程度不及子料,故玉质也大多介于山料玉与子玉之间,山流水一般无风化面,故其内、外质色比较一致,无尖锐的棱角状态,表面较光滑,常带有沙滩般的水波纹面,块度稍大,常见片状,年代少久远,比籽玉年轻。
仔料,又名子儿玉,是指原生矿剥蚀被冲刷搬运到河流中的玉石。它分布于河床及两侧的河滩中,玉石裸露地表或埋于地下,主要产在和田地区的玉龙喀什(维吾尔语意为白玉)河和喀拉喀什(维吾尔语意为墨玉、黑玉)河。它的特点是块度较小,常为卵型,表面光滑因为它年代久远。子玉又分为裸体子玉和皮色子玉。裸体子玉一般采自河水中,而皮色子玉一般采自河床的泥土中。所以皮色子玉的年代更为久远,一些名贵的子玉品种如:枣皮红、黑皮子、秋梨黄、黄蜡皮、洒金黄、虎皮子等等,均出自皮色子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