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和田玉籽料放水里颜色好看,怎么干了表皮上就反碱?

有的和田玉籽料放水里颜色好看,怎么干了表皮上就反碱?,第1张

干了,皮子上出现反碱,是籽料品质较差,或是由青海料,俄料等做皮子,仿籽料造成的。

品质较好的新疆和田籽料,料质致密,油性糯性表现出色,容易锁住水分,不会出现反碱现象。

古人常言:“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而温润的感觉其实就是和田玉籽料油性的一种表现。

那么就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和田玉油性的那些事儿。

油性我们经常说包含两方面,简单来说就是:看起来表面有一层油光;摸起来表面有油乎乎的感觉。

这就是和田玉油性的两种表现方式。这两种方式说起来简单,但其实很多时候并不容易判断。

首先第一点,看起来表面是油光。这个油光的感觉其实是籽料独特的结构所形成的一种漫反射,这种漫反射的光泽就让籽料看起来有油性的感觉。

当然不仅仅是籽料,很多山料也有油性,这种油性就是籽料独特的结构所表现出的一种光泽,类似油性的感觉。

而这种油性并不是亮光,也不是包浆,是一种从里面散发出的一种油性光泽。

而第二点摸起来油油的。

这个其实就比较容易体会,上手把玩你能感觉到它有一种类似抹油的感觉,但又没有那么的顺滑。

简单来说,推起来有一点点的阻力,但又比较顺畅。这就是油性的感觉。

而如果是没有油性或者油性差,手会有推不动的感觉,阻力很大。

这两个点看似简单,但这也是和田玉区分其它玉石或者石头的一个很重要特征,你也许能从其它玉石中找到类似油性光泽的,但手感上却没有那种油性的感觉。

你也可以从一些石头上摸出油性的感觉,但从表面来看,它并非和田玉的那种油性的光泽。

这就是和田玉的油性,它是区分其它玉石和石头的一个很重要的点,但它也需要慢慢去体会才能真正了解。

不过,油性这个词看起来简单,但却也很复杂,而复杂的原因就在于有很多点会影响我们对油性的判断。除了产地和玉质之外,对油性有影响的就是下面这几种。

1、抛光的影响

抛光是玉雕成品的一个必要步骤,抛是对油性也有着很大的影响,而这个影响也可以说好也可以是坏。

首先,抛光可以让油性更好的表现出来,比如我们平常看到的亚光的籽料作品。

这些抛光可以让作品看起来油性更强,无论从手感上还是视觉上,恰当的抛光能让它的光学效应表现的更强,也能从手感上表现的更“油腻”!

但不恰当的抛光就会让和田玉失去油性。这句话怎么理解?看类似这种的作品我们就知道了:

这些都是抛亮光的成品。亮光的出现,就会让油性的感觉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亮光,而非油性。

此外亮光也会影响手感上的油性,亮光会把表面抛的非常平整光亮,手感上也会变的特别顺滑,没有阻力感,也就缺少了油的感觉。

所以抛光对油性的判断影响很大。

2、抹油

当一块和田玉的油性表现不太好的时候,还有一种人工的方法可以让它看起来很油,那就是抹油。

给和田玉的表面抹油会影响我们对它油性的正常判断。抹过油的料子看起来都是油乎乎的,但从手感上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那就是抹油之后的表面太过油了,会变的太过顺滑。没有天然油性的那种阻力感。

不过抹过的油很容易擦掉,所以有时候我们买玉的时候,可以用水适当的清洗,用布擦拭。能让我们看清它原本的油性。

3、产状

还有一种对油性有比较大影响的就是产状,这个产状并非严格意义上和田玉的几种产状,而是这些:

这个料表面还有很多沙粒,说明这个料是刚挖出来的料子。

刚挖出来的料往往会比较干,尤其是一些干坑料。但盘一盘油性就会好一些。

此外一些水返沙、旱籽的一些料油性上也会有区别,有些料子看起来比较干,有些看起来比较油。

所以油性也与它产出本身的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看完上面这些可能很多玩家对油性的理解依然有一些模糊,理解油性我们可以从油性最好的一些和田玉去了解。而在和田玉当中,这些是油性表现最容易看出来的。

1、戈壁料

如果说什么料的油性好,那么戈壁料可以算的上数一数二的一种。

戈壁料因为它独特的成因,让它的油性感表现十足。从表面看,戈壁料就很有油性的感觉。而从手感上,每次把玩戈壁料之后会让很多人有手上有油的感觉。

这就是戈壁料的油性,可以说很多戈壁料的油性感比籽料还要强。想要体验到底什么是油性的玩家可以找一块戈壁料去体验一下。

2、老熟的籽料

说到油性,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籽料,而籽料当中油性最好的就是老熟的料子了。

老熟的料最大的特征就是它的油性感更强,无论是皮色还是玉质,给人一种老气又特别有油性的感觉。

这种油性是一种放多久都不会干,与抹油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它是一种自然散发出的一种油性,由内而外,很沉稳的一种油性感。

3、一些山料的原石

很多人说山料的油性差,但其实很多山料的油性感也非常好,而且也很容易就能看出来。成品也许我们感受不到,但其实很多山料的原石也有很强的油性感。

就像这个:

这个就是山料的原石,从它的表面我们可以看到它所表现的一种油性感,当然这也要是非常好的山料,这个是于田料,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油性感。

而很多比较差的山料我们就很难感觉到油性,就像这种:

这是韩料,你只能从表面看出它的颜色,却很难感觉到它的油性。这就是产地的区别。

油性就是能经受时间的考验,这就是关于和田玉油性的一些小知识,很多时候我们对油性的判断其实是有一定的误差和心理偏见的。

比如很多人见到籽料就说它的油性好,但其实很多籽料的油性也很差。很多山料的油性非常好,但可能因为抛光等原因会让我们误认为油性很差。

油性是一个并不是那么清晰的概念,有时候除了特别好和特别差的,很多情况下,我们对油性很难有一个特别清晰的好坏判断。

比如上面这几块籽料,谁的油性更好,谁的油性略差呢?其实很难说明。

不过有一个点是很重要的,那就是时间可以帮我们去判断油性的好坏。抛光会影响油性,抹油也会影响油性,但它们只是表面的,当时间长了之后,它们的那种人工油性就消失了,就会变的很干。

而真正的油性是一种玉质本身所散发出来的,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所以,当一块和田玉,你放在那里,过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它依然散发着精光内敛的油性感,那么它无论是山料还是籽料,都是一块非常值得收藏的和田玉了!

和田玉籽料用水洗后出现白霜,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

首先,白霜可能是由于和田玉玉质本身不够好,需要上蜡才能增加光泽。在这种情况下,白霜只是暂时附着在和田玉表面,经过摩擦或时间推移,白霜会逐渐消失。

其次,如果和田玉在泡水过程中出现了持续不消退的白霜,这可能是由于和田玉中含有的碱性物质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白霜可能是由于和田玉玉质内部存在的碱性物质在遇到水后产生化学反应生成的。

此外,白色印子或痕迹也可能是由于和田玉内部微小的裂纹所引起的。当水进入石头内部时,水会通过石头内部的微小裂缝,将内部的杂物带到石头的表面,从而形成白色印子或痕迹。

综上所述,和田玉籽料出现白霜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想要进一步确定具体原因,建议将和田玉籽料带到专业机构进行鉴定。

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由山料经水流冲刷而成的,籽料的原生矿体是山料。 籽料:从高山矿坑滚落到河道中的玉石原石经过水流冲搬运,从河道上游冲到河道中下游,被人们从河道中捞出时,玉石原料因为长期受水流冲涮及河道石块碰撞,形状已经变的非常圆滑,有的形状如鸡蛋。在河水冲刷搬运过程中,玉石受其它巨石的碰撞,大块头会分裂成小块头,玉石块头相对山流水和山料会小的多,有的甚至变的特别小,这就是人们为什么总会看到小块的籽料,大块的山流水和山料的原因。

另一种认为籽料是由亿万年前火山爆发形成的,

标题:籽玉形成的争议

和田籽玉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是由山料经水流冲刷而成的吗?籽料的原生矿体是山料吗?

对于这个问题,有不少玉石专家学者的演讲论述,以及流传于民间的普遍说法,绝大部分都说,籽料是由山料因冰雪消融,经山体风化崩塌而顺水冲入湍急的河流中,再经数百公里河水的搬运冲刷,棱角随之被磨去,最后形成了现在的卵状籽料。这种说法的根据何在呢?根据有四:

1籽料出产在玉龙喀什河床中,水就是搬运琢磨玉石的天然工具。

2和田玉山料就产在玉龙喀什河源头的冰山上。

3玉龙喀什河源头山脚下的河床中,确有被水冲刷下来磨去部分棱角的山流水原料。

4山流水原料再经过200多公里的洪水冲刷琢磨,冲刷到玉龙喀什河平坦的和田市地段,沉积下来,自然就棱角全无,被磨成了卵石状的籽料了。

以上证据乍一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无可挑剔。但根据我几十年的实地观察,反复捉摸,认为以上论据尚不全面,只说到了它的表面,没有说到它的本质。大量事实证明,籽料不是由山料经洪水冲刷而成的,也就是说,籽料的原生矿不是山料,其本身就是与山料一样的另一种原生矿体。其论据有六:

1玉龙喀什河的源头,即出山流水的冰山脚下,距离出产籽料的和田市大约有270公里。在这270公里的河床中,从出山流水的那个冰山起,一直往下约20多公里的河床中,可以捡到为数不多的山流水。再从20公里往下到200多公里的这段河床中,根本就没有玉石。再从约200公里往下到270公里的这段河床中就是籽料出产的主要地段。有人讲,中段近180多公里没有玉石,是因为水流太急,玉料存留不下来,都被洪水把玉石冲到下游去了的缘故。请问前面那20多公里的河水流速不是更湍急吗?为什么在那一段或多或少还可以捡到玉石?而这180公里的地段,为什么不论大小一块玉石也捡不到呢?河床里到处都是卵状石头,没有一块玉石,石头没被水冲走留了下来,唯独比重比石头大得多的玉石反而被水冲走了,所以,“因为水流太急,玉料存留不下来”的解释自然是不能成立的。

2再从玉的质地上讲,山流水的玉质和籽玉的玉质也不尽相同,籽玉的质地比山流水的更加细腻,更加温润,色彩更丰富。有人又讲,这是因为籽料经过水流的冲刷把山料外面的一层粗糙表皮磨掉了,只剩下中间的部分,当然就更好了。但我所说的质地不是外面的不好,中间的就好,水流的冲刷是不可能改变玉的质地和颜色的,不可能将粗糙的冲刷成细腻的,也不能把暖色调的冲刷成冷色调的。比如现在很多人为了能将山料卖到籽料的好价格,就不惜造假,将山料棱角切割掉,再放入滚筒机中与砂石一起滚磨,人工磨成的籽玉就这样做成了。这样的籽料是不是质地就好了呢?仍然不好,略有经验的人,一看便知是山料磨出来的。

3籽料有白、青、碧、黄、墨等五种基本色调。而玉龙喀什河源头的山上只有白玉和青玉两种玉料,根本就没有碧、墨、黄玉,那么河中的碧、墨、黄玉又是哪里来的呢?更何况籽料的颜色是块块不相同,而山料在一个坑内基本是相同的。

4籽料是山料冲刷而成的卵型,但有很多籽料上有半块石半块玉共生的现象。如果以上逻辑成立的话,那么就不应该有这种现象存在。因为我们都知道玉比石更坚硬,更耐磨,玉都磨成极其光滑的卵石了,那石头还能安在吗?

5再从籽料的质地、颜色在河流中的分布状况看,经我多年的观察总结发现,颜色、质地、块状、性能,甚至皮色大致相同的玉料基本上产出在同一段河道中,混淆的很少,只要你拿来一块玉料,我们一看基本上知道它出在河流的什么位置,哪个地段,这与山料的产出分矿坑的道理基本是一致的。如果是水冲下来的,它不可能有如此清晰的分别。

6从和田地区东起策勒县的奴尔多西至墨玉县的皮牙满多约160多公里的戈壁沙漠中,都有各色籽玉和戈壁料存在,难道这方圆约900多平方公里的戈壁沙漠中的玉都是河流改道冲刷而来的吗?我认为不是。

综上所述,籽料就是亿万年前火山爆发形成的,这种卵状的原生矿体存留在海底,后经地壳变迁,造山运动,新疆这块土地由大海变成了陆地,籽料也随之浮出水面,形成了现在这种状况,所以籽料不是由山料经水冲刷而来,山料不是妈妈,籽料亦不是儿子,它们同样都是同一种矿藏中两个互不相干的原生矿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8649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7
下一篇2023-08-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