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矿物为透闪石,矿物粒度极细,具有毛毡状结构
二、质地细腻、温润
三、硬度较大
四、韧度极大
五、颜色纯正,有世之稀宝羊脂玉
六、声音优美
玉受打击后发出的声音,这是古人鉴别玉石的重要性质。和田玉制成的玉磬,敲击时发出的声音清越绵长,如金磬之余响,绝而复起,残音沉远,徐徐方尽。这就是玉德中所说的:“叩这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这一特性,其他非闪石玉是不及的。
如果想了解得更详细些,就有还有肉眼识别和田玉的技巧哦
附上网址:http://baikebaiducom/view/39713htm
一、新疆
和田玉:和田是中国最珍贵玉石产地。和田玉按其质地颜色的基本色相大体可分为:白玉类、青玉类、碧玉类、墨玉类、黄玉类、五大色相。和田玉中外著名,其玉器工艺品深受人民喜爱,畅销世界各国。
二、河南
南阳玉:产于南阳市东北郊的独山,色彩丰富,呈紫、黑、褐、蓝、绿、青、红、白及各色混合色彩。
三、辽宁
岫岩玉:产于岫岩县。呈碧绿色、绿色、淡绿色、灰色、白色、黑灰色、花色、**,透明度较好。
扩展资料:
玉器的保存——
1、勿与硬物撞碰。玉器受碰撞后很容易破裂,有时肉眼虽看不出裂纹,但玉表层内的分子结构已受损坏,产生了暗裂纹,天长日久就会显露出来,大大损害其精美性和收藏价值。
2、尽可能避免沾染灰尘、油污。玉器表面若有灰尘,宜用软毛刷清洁;若有污垢或油渍等附着于玉面,可用温淡的肥皂水刷洗,再用清水洗净。
3玉石佩挂件不用时要放妥,最好放进首饰袋或首饰盒内,以免碰伤。
4、避免与香水、化学药剂、肥皂或人体汗液接触。因为玉器接触太多的汗液后,即会受到侵蚀,使外层受损,影响本来的鲜艳色度。尤其是白玉-羊脂白玉更忌汗和油脂,佩带之后要用柔弱的布擦净。
5、勿置阳光长期直射。玉器阳光暴晒遇热膨胀,分子体积增大,会影响玉质,因此更忌接近热源。
6、 可用茶水养玉,养玉的方式和养茶宠的方法相似,例如:绿茶养出的玉石光润、红茶养出的玉石红艳、茯茶养出的玉石有对身体有益的益生菌、养出的玉石不易碎裂等。
海派玉雕,以“海纳百川、追求卓越”为境界,“细腻精致”为特点的海派玉雕独树一帜,在海内外享有盛誉。以上海为中心的玉石雕刻艺术风格,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形成过程。
一、形成初始阶段
19世纪初,上海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贸易的重要港口,以至于苏州、扬州及其周边地区的玉器制品都通过上海口岸向外输出,这种态势为上海玉器雕刻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苏州、扬州等地区的雕刻艺人大量涌入,在这东方的大都市中找到了施展自己才能的理想天地。当时象著名的古董风格玉雕大师王金洵、万源斋、傅长华、尤洪祥,人物、动物雕刻大家杨恒玉、胡鸿生、顾咸池等,都在上海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吸收了新的文化营养,大显身手,于是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玉雕风格 ——海派风格。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玉器作坊、店铺达200多家,有200多人从事雕刻专业工作,主要生产佛像、仕女、炉瓶等摆件雕刻品,“苏”、“扬”玉雕各自沿袭了当地的传统技艺特色。当时,上海玉雕业中,主要适应洋人需求而生产制作的被称为“洋装派”,扬州帮艺人生产以摆设玉器为主,多属“洋装派”;而苏州艺人专做玉首饰、花饰,以玉首饰和把玩件为主,被称为“本装派”;另有一支专做青铜器造型以及仿秦汉以来古玉为主的,被称之为“古董派”。
20世纪30年代,上海玉雕摆件类作品已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翡翠珍珠塔》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最高奖;《翡翠大宝塔》被美国旧金山博物馆长期收藏。
二、传承发展阶段
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家重视人才培养和雕刻装备的改进,海派雕刻行业发展迅速。80年代末,上海地区玉雕从业人员逾2000人,作品品类达200多种,海派五大类雕刻品种的炉瓶器皿、人物佛像、花鸟、走兽和天然瓶都已初具规模。“雕琢细腻、讲究章法、造型严谨、庄重古雅”,以及“炉瓶器皿之精致、人物鸟兽生动传神”,成为海派玉雕的主要特色。20世纪50年代以来,其代表人物有““炉瓶宗师”孙天然、孙天仪,“三绝艺人”魏正荣,“传承创新者”周寿海,“南玉一怪”刘纪松和“飞兽大王”董天基等。
炉瓶器皿类是海派玉雕最具标志性的创作。海派风格的炉瓶器皿以稳重典雅的造型、古朴精美的纹饰、富有浓厚的青铜器趣味,在中国玉雕行业中享有盛誉。三脚香炉、四喜炉、五亭炉、天鸡瓶、端炉、羊尊、犀牛尊、百佛炉等都是海派玉雕久负盛名的代表作品。《墨碧玉周仲驹彝》、《青玉兽面壶》等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著名海派雕刻大师、“南玉一怪”刘纪松设计制作的《翡翠百佛炉》,在高75英寸、直径8英寸的炉瓶上雕刻了100尊造型不同、神态各异的佛像,在1980年9月日本横滨举办的中国上海工艺品展览会上引起轰动。老艺人黄德荣创作的《珊瑚百花瓶》、《紫翡翠龙凤天然瓶》、《羊脂白玉巧雕蝴蝶菊花瓶》、《白玉海棠薄胎瓶》、《墨碧玉万寿万年灯》、《玛瑙冠上加官》、《白玉五羊》、《青玉独角兽》、《黑白玉调色器》、《墨玉犀牛尊》等等一大批海派名作,在业内引起巨大反响,并享誉国内外。
由“三绝艺人”魏正荣领衔设计、13位雕刻技师合作雕刻的巨型密玉《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重2500多公斤,历时3年,于1962年完成。艺人们运用了圆雕、浮雕、透雕等技艺,生动刻划了我国41名登山队员的英雄壮举,作品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国宝。1979年,在一块7300多公斤的罕见巨型青玉上,萧海春、韩国卫、朱宁芳、许康先、虞龙喜等20余位当代最为杰出的大师和雕刻技师,设计制作了高26米、宽14米的《万水千山图》,再现了红军长征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成为当代海派的又一巨作。
三、创新繁荣阶段
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迎来了玉雕创新繁荣的又一个春天。
海派玉雕推陈出新、兼容并蓄,在江浙玉雕风格的基础上,既融汇扬帮、苏帮、南帮以及宫廷玉雕的工艺风格,又继承了中国明清玉雕精华,博采众长,在“细腻”上下功夫,由此涌现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玉雕高手。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萧海春、特级工艺美术大师关盛春、老艺人黄德荣、孙英德,工艺美术大师朱宁芳、韩国卫、魏忠仁、朱其发等,有的擅长玉器人物,有的擅长走兽、花鸟、炉瓶器皿的设计和雕刻,成为海派玉雕20世纪80年代的****。由当时全国最年轻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萧海春设计、最年轻的国家级高级技师张建平雕刻的《珊瑚释迦牟尼降生图》,曾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最高奖项珍品金杯奖。
1980年,首次全国玉雕技术大比武在焦作举行,这次比赛云集了玉雕行业的所有技术高手,也成为全国性的唯一一次大阅兵,海派玉雕高手荣获了诸多殊荣:
炉瓶器皿类的第一名获得者为宋鸣放,第二名刘忠荣;
花鸟类的第一名为袁新根;
走兽类的第一名冯碧荣,第二名刘嘉玲。
当代海派玉雕人才辈出,各领风骚。
21世纪新纪元,被誉为海派“八大金刚”的新秀:“雕刻全才”刘忠荣、“美女鬼斧”吴德升、“泾精有味”于泾、“雕刻教父”倪伟滨、“铭文大师”易少勇、“十八罗汉”颜桂明、“中西风”翟念卫和“东方少帅”王平,异军凸起,又带出了玉雕行业的新面貌,已成为21世纪海派玉雕的****。
吴德升、刘忠荣、倪伟滨、于泾大师分别在美女罗汉、子冈玉牌、人物佛像等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业内有“四大天王”之称。
吴德升大师是公认“赋予玉雕人物新生命的第一人”,他的玉雕裸女艺术作品将西方罗丹、米开朗基罗等雕塑大师的精髓融汇进东方艺术中,恰到好处的艺术夸张,让抽象与写实交替体现出艺术大师丰富的人文思想,在玉雕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吴德升、颜桂明、洪新华三位大师在人物罗汉、仙女童叟方面有独特的创意,成为当代的“罗汉三杰”。
由“雕刻全才”刘忠荣、“半仙半神”的铭文大师易少勇和“中西风翟一刀”翟念卫组成的“子冈玉牌三大家”,成为海派玉牌的三大王牌。
“雕刻全才”刘忠荣,既擅长炉瓶,又擅长人物佛像、花鸟走兽,他的子冈玉牌雕刻风格独特,在方寸天地里的线条运用和层次丰富让人叫绝。“跟脚”处理从不拖泥带水,干净利落挺劲有势,形成了美誉港台的“忠荣风格”。1981年他设计制作的《黑白玉调色器》首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杯奖;1984年设计制作的《青玉兽面壶》获轻工业部优秀产品设计奖,并被认定为国家珍品予以收藏。
“半仙半神”的铭文大师易少勇,善于子冈玉牌的“造型”,将花草山石、飞禽走兽和不同书体的诗词文字表现在造型各异的“天蜀牌”中,自成一体成为“少字”派。其作品的阴线工表现,提升了传统玉牌的形制和技法,弥补了有史以来阴线工玉牌的空白。他的作品洋溢着东方文化文雅的清香,让人品味“立体”的国画、书法及篆刻融为一体的伟大艺术。
“中西风翟一刀”翟念卫,汲古而不泥旧,在玉牌造型和整体布局上追求自我,推陈出新。其作品深浅互依,层次丰富,刚柔相济,雅韵横生。“工为意,艺为质,因质而增辉”,这是他的艺术追求。他的玉牌作品鬼斧神工,在中国传统古典文化中注入欧美艺术新元素,中西合璧让人耳目一新。
倪伟滨、于泾、王平、张建平和郑梦贤,在人物塑造、观音佛像刻画上别出心裁,是海派玉雕中响当当的“佛人五帅”。
有“雕刻教父”之尊称的玉坛奇人倪伟滨,培养了一批海派玉雕高级人才,足以影响当代玉雕几十年。
以精致细腻著称的“泾精有味”于泾大师,十分注重作品的细节处理,人物结构和动态把握准确恰当,作品温润厚实,耐人寻味。他的观音佛像成就了独特的“泾精工艺”,是当代观音塑造的第一人。
“东方少帅”王平“大气大势大手笔、大仁大义大风范”的艺术创作,注重表述心声,善于捕捉灵感,他的作品充满着浓厚的传统艺术气息,形成了“新古典主义”的艺术风格。
宋鸣放、戴永才、瞿惠中、李玉华、蒋大雄、钟建林和韩永年创制的海派炉瓶器皿,以“规矩、对称、端庄”享誉海内外,有“七君子”之称。“七君子”的作品板扎、严谨又不失动感,用料十分讲究,是“功力派”的杰出代表。
在新世纪,海派玉雕的能工巧匠们若“八仙过海”,各施才华,各显神通。
“虾圣”袁新根、“鸡圣”韩荣昌和“鹤圣”王鹤兴的作品活灵活现,招人喜欢,这三位高手被人称之“鱼鸟三圣”。
“羊老大”陈平、“动物猪王”沈水富、“蟹王”夏伟骥、“鹿姑”杨伟芬、“天龙”唐浩和“牛魔”樊林伟等大师创作的作品,生动传神,让人倍感亲切,大家戏称他们是“动物领袖”。
“晶科状元”沈德盛,专攻水晶玉材的设计雕刻,从牙雕中走出来的玉雕大师陈国良,插屏大师张建平和花卉天然瓶“三弟”张焕庆,在海派玉雕行业中也有他们独特的亮丽。
一批移师上海滩的新上海人——“小苏州”、“小安徽”、“小天津”、“小四川”、“小重庆”、“小广东”、“小福建”、“小江西”、“小贵州”等外埠九小龙,也在玉雕海派大家庭里龙腾虎跃、才华横溢,成为海派玉雕又一支新生力量。
“小天津”崔磊的人物雕刻集形、神、工、巧于一身,融传统和现代于一炉,作品形成了“精准、独到”的崔氏特色,他刀下的神话人物生动传神,呼之欲出,是海派新生代的突出代表。
盛世年华,海派玉雕还善于运用各类玉石的天然形状和不同色泽,因料制宜、因材施艺,造型挺秀,形成了俊俏飘逸的“海派”艺术风格,它与北京宫廷派等几大流派共同形成了当代中国玉器的新风貌。
愿海派玉雕继续发扬光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