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化博物馆位于大连金石滩文化博览广场,是弘扬中华文化的博物馆。馆内设有古代皇家珍宝、近现代艺术、非遗文化三大展区,陈列着中国历史长河中的近千件古今艺术瑰宝,向公众展示、传播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皇家珍宝五个展厅涵盖了瓷器、金银器、佛像、书画、玉器等数百件艺术精品,经国家文物学会、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等权威专家对本馆展出的藏品做了学术鉴定并给予高度的评价。“清代刻瓷填金珐琅彩龙凤瓶”、“元代王振鹏纸本交友图”、“唐代银质鎏金龙凤盘”、“南北朝和田玉贴金佛”、“汉代和田玉错金银出廓璧”五大镇馆之宝,记载着中华文脉世代传承的永恒荣耀。
这是一件汉代的青玉错金瑞兽,它的形象如同一只母狮子,头上有一只角,古代把这种造型的瑞兽称为“辟邪”。它表情警觉,四肢伏地,身体放低,好像马上就会一跃而起。别看它体量不大,但周身都运用了中国古代顶级技术错金工艺。
错金是将金镶嵌于器物上的工艺,难度极大,因此错金器物非常珍贵。东汉的张衡曾在它的《四愁诗》中写道“美人送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玉器错金比青铜器错金难度大得多,工匠要在玉料上先刻出深浅如一的凹槽,然后将金丝或金片镶嵌进凹槽中,最后要把玉器表面错磨光滑,任何一个环节稍有不慎,玉石就可能碎掉,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这种金玉结合的器物同时拥有温润的质感和金属的光泽,在当时是身份的象征,后来的中国人更多地把金和玉相结合作为装饰物,还赋予了“金枝玉叶”、“金玉良缘”等美好的寓意。
一、玉料鉴别。清代玉器主要用料为和田玉,包括白玉、青玉、碧玉、墨玉等玉材。一般而言,宫廷玉器多用上等玉料制成,民间用玉则以普通玉料居多。并且清代玉器,玉料玉质好,往往用精工,玉料越差,则雕工也比较差。而现代仿清代玉器则不会用顶级玉料制成,为了控制成本仿玉往往会使用相似玉料如青白玉,或者残料、废料等等,其玉质在硬度、密度、结构、颜色上与和田玉都有不小的差距。
2
二、雕工比较。清代玉器雕琢时多以手工完成,因为没有现代科学设备,在玉器的结构、比例、对称、平整度以及精确度上都无法严格控制,这是清代玉器的比较大的瑕疵,清代玉器往往会有许多误差。而仿古玉因为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在控制玉器结构等可以做到十分精确,但机械化同样使仿玉做工比较粗糙,尤其在一些角落,机器不便于到达的地方,其精细程度更无法比拟清代玉器。
3
三、图案对比。清代玉器风格深受同时代绘画的影响,因此其玉器图案有着明显的时代风格特点,而在今天,因为时代风气不同,仿古玉器已经很难达到当时的艺术效果。对于玉器艺术风格鉴赏,需要有丰富的经验以及足够的素养。
带钩引起大家兴趣的时间较短,所以上世纪90年代之前,市场上基本上没有仿品、赝品。90年代以后,市场上才开始出现伪品。带钩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是以铜带钩为主的金属类带钩;二是以玉带钩为代表的非金属类。所以作假与防伪都是围绕着玉带钩、铜带钩进行的。
在市场上还能见到仿战国、仿汉代的玉带钩。玉带钩防伪断代与一般玉器防伪断代办法是一致的。近几年,随着玉料大幅度升值,特别是和田玉料价格飞涨,用新玉作旧作伪的玉带钩已经少见了。
另外,一般素面铜带钩市场价位不高,所以作伪者粗制滥造,稍有收藏经验的人都能识别真假。铜带钩作伪最多的是老体新工。所谓老体新工,就是老的素面青铜带钩上错金、错银、镶嵌绿松石。
在老体上错金错银,首先要在老素面带钩上划线、设计图案。按照图案线条刻画沟槽。为了不破坏老体外面皮壳,一般沟槽加工就十分粗糙,线条不直,圆弧过渡不大自然,沟槽宽窄不一,所以错金错银线条不够流畅自然。另外,古代错金错银用料都是金叶银叶,而作假者为了降低成本,用金粉、银粉加强酸浇铸而成,因而线条宽窄不一,图案不甚规整。用金片、银片错的圆形或宽带图案,用放大镜可以看到错金错银图案断面如同一卷纸的断面一样,有一圈一圈的条纹,用金粉浇铸没有一圈一圈的条纹。有些作伪者错金错银不用金叶银叶,而用铜叶、铝叶代替,因而错出的图案死板,没有光泽,灰暗,更没有皮壳,因而一看一目了然。
另外,有些原来镶嵌绿松石的带钩,因年久腐蚀,松石全部脱落,作伪者为了卖高价,自制绿松石片补上,以新充旧,粗看跟原装的一样,真假难辨。古代带钩上面镶嵌的绿松石,按照图案贴好之后,都是整体打磨,因而铜带钩钩体本身与错金错银片和每片绿松石最后都在一个平面或弧面上。而作伪者把绿松石补上之后,因怕破坏钩体与错金片的皮壳,一般不再打磨,因而新贴的松石互相凸凹不平,与原带钩钩体也不在一个平面上。同时,因贴上去的绿松石是一片片分头打磨贴上去的,在灯光下可以看出每片绿松石打磨的痕迹都不是一个方向,而是像用芦苇编的席子一样,每片松石打磨的痕迹各不相同,松石表面也没有皮壳。
和田玉在古代被称为昆仑玉、赛山玉、俞氏玉、中山玉、灰步玉、昆嵛玉、振玉等。鸦片战争后,法国矿物学家德穆尔以圆明园的赃物为样本,检验和田玉和翡翠。根据两种玉硬度的细微差别,他在1863年无耻地将和田玉命名为软玉和硬玉。从此和田玉被指责为软玉,他的案子无法翻案。这可能是很多疯狂爱玉的人不一定知道的和田玉冷知识。今天边肖就为大家普及更多和田玉的冷知识。爱玉是这样的。你怎么会不认识这个北京的富家女胡亚捷呢?
第一,正式名称只有130岁。
和田玉开发利用已有7000多年历史,连接中西文化的“丝绸之路”前身是运输和田玉的“玉石之路”。它比丝绸之路早4400多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和田玉因产于昆仑山而被称为“昆山之玉”,后又因位于田国而被称为“玉田玉”。直到清光绪九年和田设立直隶州,才正式命名为和田玉。
第二,最早的和田玉文物不在富豪墓。
学术界公认的最早的和田玉文物是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富豪墓出土的。其实应该是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文化遗址和辽宁省阜新市茶海文化遗址出土的几十件玉器。这些玉器多为和田玉,距今7000-8000年。
第三,历代开采近万吨
从夏商周到清末,有文字记载的4000多年历史,和田玉产量9968吨,平均年产量25吨。
其中,1900年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采集和田玉3800吨,平均年产量2吨;秦汉魏晋南北朝810年间,共采集和田玉1215吨,平均年产量15吨。隋唐宋699年间,采集和田玉1957吨,平均年产量28吨。元明438年间,采集和田玉1496吨,平均年产量34吨。清朝295年,采集和田玉1500吨,平均年产量5吨;中国成立后,从1957年到1995年,共开采和田玉9459吨,接近古代4000多年全部开采量的总和。
四。全世界有120多种透闪石玉。
世界上有120多处透闪石玉矿床,分布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加拿大的产量居世界第二。
但这些矿床都属于蛇纹石型透闪石玉,而新疆和田玉由于其极其特殊的地质形成,属于非蛇纹石型透闪石玉,这也是新疆产和田玉备受追捧的重要原因之一。
5和田玉的韧性其实超过了钢铁。
和田玉的韧性极强,抗压强度可以超过钢铁,这是人们根本无法想象的事实。据科学测试,中碳钢的抗压强度为1600kg/cm2,而和田玉的抗压强度最高可达6541kg/cm2,与其毡状结构有关。
不及物动词解放后的采矿情况
中国成立后,在新疆和田玉产地设立了公私合营的玉石收购站。60年代后改为国有,开始爆发式开采。年产量三四十吨,但质量差,利用率不到一半。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节目组的数据,2000年和田玉的产量
和田玉的繁荣要归功于港台的玉商。80年代初,和田玉的价格和昆仑玉、俄罗斯玉差不多。是港台的玉商发现了和田玉的价值。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他们疯狂购买和田玉籽料,使得和田玉成为市场上最贵的玉料。甚至现在的和田玉抛光工艺都是台湾玉商提出来的。
八。和田玉资源枯竭。
截至目前,世界黄金总储量为1157万吨,6000多年来已开采黄金1713万吨。按照这个速度,黄金可以开采700多年;世界白银总储量为51万吨,未来18-23年白银将被完全开采。到2020年,白银的供需会出现缺口。我国和田玉储量28万吨,理论上可开采160年左右。但由于和田玉不能像金银一样提纯回收,不能一次性再生,在未来几十年内资源将会枯竭,这也是和田玉造假、价格连年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新疆和田玉鉴定方法是看颜色、摸质地、看光泽。
1、看颜色
在平时可以根据颜色鉴别和田玉的真假,和田玉的颜色丰富多样化,给人一种纯正明亮的感觉,整体富有意境美,以白色最为常见,看上去就像凝脂一样,而假的颜色比较生硬,就像只浮在表面一样。
2、摸质地
和田玉是我国的四大名玉之一,它的质地温润细腻,手感显著,将其放在手上揉搓的话,会给人一种细润滑之感,就像摸婴孩的皮肤一样,而假的质地干涩,没什么油性,触摸后显得过于粗糙。
3、看光泽
光泽也是鉴定和田玉真假的重要因素,天然和田玉的表面一般呈油脂光泽居多,油性大,具有很好的盘玩价值,而假的表面是以蜡质光泽为主,看起来并不明亮,给人一种不自然的感觉。
和田玉的颜色花纹
和田玉的颜色同国内外其他地区软玉相比,色调较多,自成系列;其次,和田玉有世界罕有的白玉,尤以色如羊脂的白玉为和田玉所特有,极为名贵;再次,和田玉有皮色。世界上不少玉石都带有皮色,但不如和田玉皮色美丽。中国古代对和田玉的颜色非常重视,它不仅是质量的重要标志,而且赋含于一定的意识形态内涵。
古人可能受五行说的影响,依四方和中央分配五色玉,东方为青,南方为赤,西方为白,北方为黑,中央为黄。古代以青、赤、黄、白、黑五色为正色,其他为间色,从而将玉也分为五色。但和田玉实际上只有白、青、墨、黄四种主色,另外,在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地区还产碧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