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的演变过程

黄金的演变过程,第1张

20世纪60年代前

  黄金作为交易的媒介已有3000多年历史。经过一段漫长时期,金本位制度逐渐确立,在1717年成为英国货币制度的基础,至19世纪未期,欧洲国家已广泛实行金本位制度。美国于1900年实行金本位制度。在国际方面,黄金自由进出口,用以结算国际收支差额,黄金由收支出现逆差的国家流入收支出现顺差的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正式在1919年停止采用金本位制度,但于1926年恢复使用金砖本位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纸币只能兑换400盎司国际认可金条。而踏入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经济处于动荡时期迫使大部分国家放弃以黄金兑换货币的制度(英国在1931年、美国在1933年),只允许中央银行及各国政府之间进行黄金交易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便形成了美元兑换制度,使美元可以在联邦储备局兑换黄金。国际间在1934年签署了布雷顿森林协议,确认了这个制度,并一直实行至1971年。

  1934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将联邦储备局买卖黄金的官价升至每盎司35美元,联帮储备局与欧洲的中央银行一直致力维持这个兑换价,直至1968年。

  1960年期间

  由于自由市场对黄金作为制造首饰及投资用途的需求日增,美国连同英国、比利时、法国、意大利、荷兰、西德及瑞士成立黄金总库,希望把黄金市价保持在接近官价每盎司35美元的水平。这个新机构实际上是外汇稳定基金的扩展,使财政部在必要时可增加黄金的供应量来压抑自由市场的金价。

  1968年期间

  由于国际货币市场呈现不稳及美元因美国陷入越战而备受压力,带动全球黄金投机活动不断增加。在此情况下,各国的中央银行暂停黄金总库的运作,而伦敦金市亦停市两星期。

  伦敦金市停业期间,瑞士信贷银行、瑞士银行及瑞士联合银行在苏黎世成立金库,进行黄金买卖,南非开始通过苏黎世金库定期沽售黄金。

  黄金双价制开始推行,将私人及官方黄金买卖分在两个不同的市场进行。

引用劳斯莱斯联合创始人亨利·罗伊斯的话:“要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力求完美,抓住最佳状态,让它变得更好。当它不存在时,创造它。”这句话非常值得深思,这就是劳斯莱斯最正确的信条,在地球上生产最优雅、最华丽、最彻底的豪华汽车,完美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个开始。作为劳斯莱斯最顶级的量产车,价值1000万的幻影是地位的唯一象征,无论你是坐、是开、还是看,都不得不了解它那接近一个世纪的黄金历史。

第一代 劳斯莱斯幻影(1925-1931)

第一代幻影是劳斯莱斯银魅的替代品,总共生产了3512辆,其中2269辆在英国德比制造、1243辆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即“麻省”)制造,第一代幻影根据产地不同提供了不同规格,例如,英版车型轴距3823mm、匹配4MT变速箱,而美版车型轴距3721mm、匹配3MT变速箱。全部搭载77升L6发动机,缸盖最初是铁质,1928年起改为铝制,悬架采用前椭圆钢板弹簧和后悬臂弹簧设计,绝大部分车型采用四轮制动,少数美版车型为后轮制动。

第二代 劳斯莱斯幻影(1929-1936)

第二代幻影总共生产了1680辆,搭载更新后的77升L6发动机,匹配4MT变速箱,底盘也经过重大修改,前悬架保持不变,后悬架调整为椭圆钢板弹簧,整体重心更低,增强了操控性,全系配备四轮制动。第二代幻影提供了1281辆3800mm标轴的车型,还生产了399辆3700mm短轴的车型,主打运动特性,拥有更强劲的发动机调教、更坚硬的五片钢板弹簧悬架和四座内饰,命名为Continental,眼熟吗?

第三代 劳斯莱斯幻影(1936-1939)

第三代幻影被称为“劳斯莱斯最后一款战车”,总共只生产了727辆,但是,在90年代末的劳斯莱斯银天使发布之前,第三代车型是唯一一款以V12为动力的幻影,此外,它也是创始人亨利·罗伊斯打造的最后一款车。73升V12发动机采用全铝材质,配备独特的双点火系统和24个火花塞,匹配4MT变速箱,1938年时又增加了一个超速挡,最高时速可达惊人的140km/h,前悬架调整为螺旋弹簧独立悬架,后悬架继续保持椭圆钢板弹簧。

第四代 劳斯莱斯幻影(1950-1956)

二战结束后,劳斯莱斯推出了第四代幻影,被称为“有史以来最独特的劳斯莱斯”,总共只生产了18辆,被用作国家元首和皇室的游行车,因此它放弃了“在战争后缩小尺寸”的计划,仍然保持3683mm轴距,动力来自57升和65升L8发动机,前期匹配4MT变速箱,从1954年开始提供自动变速箱。值得一提的是,第一辆四代幻影是在伊丽莎白二世和爱丁堡公爵的命令下制造的,并配以蓝、绿底色和红色条纹涂装。

第五代 劳斯莱斯幻影(1959-1968)

第五代幻影共生产516辆,基于劳斯莱斯银云2代,搭载62升V8发动机,采用单向碳纤维缸盖和通用汽车的Hydra-Matic自动变速箱,并配备液压助力转向,轴距依然是3683mm,1963年换装了银云3代上更强大的发动机。值得注意的是,第五代幻影的拥有者包含了伊丽莎白二世、香港总督、伊朗国王、挪威国王、南斯拉夫总统和“披头士”约翰·列侬等知名人士。

第六代 劳斯莱斯 幻影(1968-1990)

尽管持续了20多年,但第六代幻影总共只生产了374辆,采用劳斯莱斯银影上那台62升V8发动机,缸盖升级为双向碳纤维,匹配4MT变速箱,1979年排量升级为675升,匹配3AT变速箱。第六代幻影使用单独开发的底盘,前悬架为螺旋弹簧,后悬架为带弹簧的活动连杆,配备四轮鼓刹,还有前卫的前后独立空调。

第七代 劳斯莱斯 幻影(2003-2016)

第七代幻影是首款采用宝马技术推出的新车型,车身是全铝材质,拥有多达44万种颜色组合,买家可以获得大量自由的定制方案,后门出现了独特的雨伞配置,欢庆女神也具备了上下伸缩功能。搭载675升V12发动机,匹配6AT变速箱,2012年升级至8AT,第七代幻影是众多特别版车型的源头,包括长轴距车型和各种限量版车型。

第八代 劳斯莱斯幻影(2018-)

第八代劳斯莱斯幻影已于2年前的2018年上市,它依然是最优雅、最华丽、最豪华的汽车,就算拥有近乎1000万的高昂售价,也道不尽它那接近100年黄金历史所铸就的辉煌,这才是劳斯莱斯最宝贵的财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演变过程一:

人类发现和使用黄金的历史比铜、铁等金属要早,在距今4000-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就被人类发现。因为黄金本身发出光泽,黄金在拉丁文的意思是"闪耀的黄昏",在古埃及文字中的意思是"可以触摸的太阳"。因为其本身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稀有性,黄金成为贵金属,被人们作为财富储备。由于黄金具有特殊的自然属性,被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赋予了社会属性,也就是货币功能。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写道:"货币天然不是金银,但金银天然就是货币。“演变过程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 金币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货币金属进行流通的货币制度,它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货币制度。1816年,英国颁布了(金本位制度法案),开始实行金本位制,促使黄金转化为世界货币。随后,德国于1871年宣布实行金本位制,丹麦、瑞典、挪威等国于1873年也相继实行金本位制。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各国已经普遍实行了这一货币制度。

金币本位制的主要内容包括:用黄金来规定货币所代表的价值,每一货币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国货币按其所含黄金的重量而有一定的比价;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任何人都可按法定的含金量,自由地将金块交给国家造币厂铸造成金币,或以金币向造币厂换回相当的金块;金币是无限法偿的货币,具有无限制支付手段的权利;各国的货币储备是黄金,国际间结算也使用黄金,黄金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从这些内容可看出,金币本体制有三个特点: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和自由输出人。由于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金币的面值与其所含黄金的价值就可保持一致,金币数量就能自发地满足流通的需要,从而起到货币供求的作用,不会发生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由于黄金可在各国之间自由转移,这就保证了外汇行市的相对稳定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统一,因而金币本位制是一种比较健全和稳定的货币制度。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准备世界大战,加紧对黄金的掠夺,使金币自由铸造、价值符号与金币自由兑换受到严重削弱,黄金的输出入受到严格限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帝国主义国家军费开支猛烈增加,纷纷停止金币铸造和价值符号的兑换,禁止黄金输出人,从根本上破坏了金币本位制赖以存在的基础,导致了金币本位制的彻底崩溃。

2、金块本位制与金汇兑本位制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受到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影响,加之黄金分配的极不均衡,已经难以恢复金币本位制。1922年在意大利热那亚城召开的世界货币会议上决定采用"节约黄金"的原则,实行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实行金块本位制的国家主要有英国、法国、美国等。在金块本位制度下,货币单位仍然规定含金量,但黄金只作为货币发行的准备金集中于中央银行,而不再铸造金币和实行金币流通,流通中的货币完全由银行券等价值符号所代替,银行券在一定数额以上可以按含金量与黄金兑换。英国以银行券兑换黄金的最低限额相等于400盎司黄金的银行券(约合1700英镑),低于限额不予兑换。法国规定银行券兑换黄金的最低限额为21500法郎,等于12公斤的黄金。中央银行掌管黄金的输出和输入,禁止私人输出黄金。中央银行保持一定数量的黄金储备,以维持黄金与货币之间的联系。

金汇兑本位制又称为"虚金本位制",其特点是:国内不能流通金币,而只能流通有法定含金量的纸币;纸币不能直接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外汇。实行这种制度国家的货币同另一个实行金块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比价,并在该国存放外汇和黄金作为准备金,体现了小国对大国("中心国")的依附关系。通过无限制买卖外汇维持金块本位国家货币的联系,即"钉住"后者的货币。国家禁止黄金自由输出,黄金的输出输入由中央银行负责办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一些拉美国家和地区,以及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意大利、丹麦、挪威等国,均实行过这种制度。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都是被削弱了的国际金本位制。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迫使各国放弃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从此资本主义世界分裂成为相互对立的货币集团和货币区,国际金本位制退出了历史舞台。

3、布雷顿森林体系

1929年,以美国华尔街股市大崩溃为标志的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英国放弃金块本位制,英镑贬值,很多国家的外汇储备由于是英镑而不是黄金,经济陷入困境。

1944年,参加筹建联合国的44国代表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公园召开世界货币金融会议,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议》,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和黄金挂钩,人们俗称的美金从此而来。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内容是:

(1)美元是国际货币结算的基础,是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2)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国承担按每盎司35美元的官价兑换黄金的义务。

(3)实行固定汇率制。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平价的1%上下的幅度内波动,因此黄金也实行固定价格制,如波动过大,各国央行有义务进行干预。

20世纪60年代,美国由于陷入越战,财政赤字增加,美元开始贬值;欧洲国家经济复苏,拥有越来越多的美元,在美元不稳定的情况下,欧洲各国开始抛售美元而挤兑黄金。到1971年,美国黄金储备减少了61%。金价进入自由浮动时期,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瓦解。

4、黄金的非货币化时期

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的《牙买加协议》及两年后对协议的修改方案,确定了黄金非货币化。主要内容有:(1) 黄金不再是货币平价定值的标准;(2)废除黄金官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再干预市场,实行浮动价格;(3)取消必须用黄金同基金进行往来结算的规定;(4) 出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1/6的储备黄金,所得利润用来建立帮助低收入国家的优惠贷款基金;(5)设立特别提款权代替黄金用于会员之间和会员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间的某些支付。

但是,黄金的非货币化发展过程并没有使黄金完全退出货币领域,黄金的货币职能依然遗存:(1)仍有多种法定面值的金币发行、流通;黄金价格的变化仍然是衡量货币的有效工具,是人们评价经济运行状态的参照物;(2)黄金仍然是重要的资产储备手段,截至2001年,各国央行外汇储备中总计有黄金296万吨,约占数千年人类黄金总产量的20%,私人储藏金条222万吨,两项总计占世界黄金总量的357%;(3)用黄金进行清偿结算实际上仍然是公认的唯一可以代替用货币进行往来结算的方式。

特别提款权的推进远远低于预期,目前黄金仍然是国际上可以接受的继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之后的第五大硬通货。

黄金市场是一个全球性的市场,可以24小时在世界各地不停交易。黄金很容易变现,可以迅速兑换成任何一种货币,形成了黄金、货币、外汇三者之间的便捷互换关系,这是黄金货币功能的一个突出表现。

黄金非货币化使黄金传统的货币功能弱化,但同时也为新型黄金投资产品的发展提供机遇,出现了日益增多的黄金衍生品。这些衍生品是金融资产投资产品,是为黄金投资赢利和规避市场风险而设计出来的。从国际黄金市场交易情况看,黄金投资使用的交易标的物主要是衍生品,而不是实金。实际上以金条为标的物的黄金投资量仅占市场总交易量的3%左右,而90%以上的黄金市场交易量是黄金金融衍生品交易。黄金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几十倍地放大了黄金市场的交易规模,使当今黄金市场在黄金非货币的条件下,仍然是以金融属性为主导的市场,是一个金融市场而非一般商品市场。

演变过程二:

人类发现和使用黄金的历史比铜、铁等金属要早,在距今4000-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就被人类发现。因为黄金本身发出光泽,因为其本身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稀有性,黄金成为贵金属,被人们作为财富储备。

第一个时期:1861~1865年,涨幅250%~300%。在金本位制时期,黄金价格是相对稳定的,由于有黄金输送点的限制,金价的波动相对较小。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法定货币法案》,规定“绿背”美钞可以作为货币流通。“绿背”美钞与黄金之剑并没有法定比价关系,实际上美国就是放弃了金本位制。随着美元的大量印制,同伙膨胀不可避免。因为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是英国,而英镑是与黄金挂钩的,所以用“绿背”美钞表示的金价基本上是1英镑的美元价格。美国内战初期,1英镑黄金价值486美元,但是在1862年以后,“绿背”美钞相对于黄金大幅贬值,到1865年贬至谷底,当时买1英镑的黄金需要12美元。

第二个时期:1970~1980年,涨幅:2400%,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了美元本位的世界货币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35美元兑1盎司黄金,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可以用35美元/盎司的价格向美国购买黄金。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援助欧洲各国灾后重建,美国不断地向世界输入美元,欧洲也有战后的“美元荒”过渡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元灾”。由于美元泛滥成灾,同伙膨胀已经愈演愈烈。当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政府宣布美国放弃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固定比价关系后,世界各国均有较明显通货膨胀,黄金价格暴涨,从35美元/盎司涨到1980年的850美元/盎司。

第三个时期:2001~2010年11月,涨幅:500%。自2001年初至2003年6月,美联储共采取了13次降息行动,将联邦基金利率从65%降到1%,并将这里利率水平维持了1年多时间。这一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元和开始大幅贬值,黄金再次“闪光”。

进入21世纪后,全球经济动荡不安,从美国“911”事件、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到希腊债务危机等,人们对黄金的更多依赖加剧了黄金价格飞速上涨。从2000年底黄金价格253美元/盎司开始,到2010年11月8日上涨到1424美元/盎司,涨幅超过500%。

战役结束后,拿破仑致信奥皇,希望议和。奥皇认为此时奥地利在德意志战场还有优势,在意大利也有与法军大致相当的军队,因此拒绝了拿破仑的请求。

拿破仑随即命令法军在德意志和意大利两个战场同时转入进攻。1800年12月2日,莫罗率军在巴伐利亚大败奥地利,史称霍恩林登大捷。麦克唐纳率领新的意大利军团复制了里沃利会战,围住了在曼图亚的奥军。面对不利的战场局势,奥皇同意议和。

1801年2月9日,法、奥签署《吕内维尔合约》,奥地利退出第二次反法同盟。

这个合约基本上是对之前签订的《坎波福尔米奥条约》的再次确认,将北意大利分为两块儿,西边的威尼斯归奥地利,东边的一系列小国联合成立一个实际由法国控制的共和国。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以莱茵河为界。

这个条约,法、奥各让渡了一部分利益,法国退出德国南部,回到莱茵河西侧;奥军退出北意大利,回到威尼斯。

多说一句,这是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垮台后奥地利 历史 上面积最大的一段儿时间,此时的俄、普、奥三国已经完成了对波兰的三次瓜分,连华沙都划给了奥地利。还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说是三次瓜分波兰俄、普、奥各得了不少地方,但是不久后普、奥都吐出了大部分,所以奥地利这个最大疆域仅维持了约10年。为啥他们会吐出来来呢?打不过拿破仑呗。而这些吐出来的土地,大部分都划归了沙俄。为什么呢?人家沙俄平推到了巴黎呗。

所以说,不要再用我们教科书上的观点,某某地自古以来,某某地是同一民族这种观念来看待领土观,西方构建的近代秩序就是,谁的拳头大,谁就占地方多。

沙俄退了,奥地利退了,这样,第二次反法同盟的主力就只剩下英国了。

在长达十年、不计成本的支持一切反法国家后,此时的英国也有点油尽灯枯的意思了。1800年,英国的国债是537亿英镑,而此时英国只有1800万人。在1717年,牛顿将黄金价格定为每盎司黄金=3英镑17先令10便士,这个价格一直延续到1931年,即1英镑=732g纯金。也就是说,当时英国的国债是3930吨金子。

再换个角度,英国工人当时的周薪是05-1英镑,这还是大城市中的正规工厂,一些小作坊远达不到这个标准,这里我们取075英镑,那么一年收入就是39英镑。我们假设1800万英国人有500万适宜劳动,实际也远达不到,这里我们假设可以。那么英国这5个多亿的国债需要全体英国劳动力不吃不喝干三年才还得清,在当时绝对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但是,虽然英国人也有财政危机,但是法国想动英国也没那么容易。除了法国也是债台高筑,还在于人家英国有海军。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覆灭就在眼前,没有海军的绝对优势,动英国就是找死。

所以英法虽然百年世仇,互相往死里掐,可是打到这会儿,谁也动不了对方,所以双方决定,坐下来谈一下。

经常长达一年的漫长扯皮,1802年3月25日,法国全权代表约瑟夫拿破仑以及西班牙、巴达维亚(荷兰)的全权代表同英国全权代表康华里爵士签订了《亚眠和约》。

和约规定:1、英国可以保留在特立尼达(加勒比地区岛屿,原属法国)和斯里兰卡岛上的原荷兰殖民地,其他自法国大革命以来所占领的一切殖民地归还给法国、荷兰、西班牙;2、英法均保证马耳他的独立地位;3、英国海军退出地中海和亚得里亚海占领的所有港口和岛屿;4、法国退出埃及;5法国退出罗马及其他教皇属地。

客观而言,如果这个条约能够实施,对法国是十分有利。英国人实际上默认了法国对北意大利和莱茵河西岸的占领,还归还了占领的荷兰、西班牙等这些法国附属国的殖民地。而法国的代价仅仅是从埃及和罗马撤军。

没有地中海的制海权,埃及对法军而言就是死地。而且早在1801年3月,英国的阿贝克隆比在亚历山大港登陆,法军在埃及的处境已经岌岌可危了。而从罗马撤军只不过是换个地方驻军,只要法军愿意,可以随时从北意大利南下。

而英国人放弃了地中海的军事存在和港口,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让步。

1802年8月,法国占领了地中海的厄尔巴岛,也就是后来流放拿破仑的地方。

1802年9月,法国正式吞并皮埃蒙特。至此,撒丁王国仅剩一个撒丁岛了,可谓名副其实。

1802年10月,法国吞并意大利的帕尔马,不久又吞并瑞士。

1802年12月,为了打击英国的海上贸易,拿破仑宣布,法国、荷兰和意大利的港口禁止对英国开放。

其实截至此时,拿破仑应该志得意满了。

此时的法国领土包括今天的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的莱茵河西岸、瑞士、大半个北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教皇国是他忠实的附属国;普鲁士、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这些德意志公国是他忠实的小弟。

这时候的拿破仑跟慕尼黑协定签订后的希特勒很像,甚至希特勒的正义性还要更强些。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慕尼黑协定签订后的德国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德意志人的统一,奥地利、苏台德、但泽等地区虽说不是德国领土,但这些土地上99%的人口是德意志人。相比而言,拿破仑的疆域内民族可就多了。

但是跟后来的希特勒一样,拿破仑也不满足。虽然全欧洲都同意他的方案,都想放下武器跟他和平相处,但他执意要建立一个比亚历山大帝国更为宏大的世界性帝国,实现他的帝国之梦。从这个角度看,他和希特勒没有任何区别。只不过希特勒看上的是广袤的俄国,而拿破仑看上的是北美、中东的地盘。

其实此时,如果法国停止与英国在海上和殖民地的对抗,跟英国贸易,对那些不听话的欧洲国家加以敲打,事实上也就是后来俾斯麦的策略,那么法国将一无所失。

可惜啊,可惜,人一旦到了那个层次,欲望就没有尽头了。

所以说,会打仗却不懂政治是一件非常非常危险的事情。

《亚眠和约》签订后,欧洲进入了长达一年半的休战期。他的多次力挽狂澜让他的个人地位陡增,不仅在国内,在整个欧洲也是如此。

伴随着他日益增长的显赫声望,他的权力欲也急剧膨胀。

1801年5月4日,在部分议员“自觉自愿”地大力推动下,法国议会通过决议,将第一执政的任期延长十年,富歇在这一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拿破仑对此仍不满足,他认为只延长十年对他自己而言是一种“牺牲”,毕竟此时只有32岁的他远不止能活十年。十年之后,他将失去为法国人民“继续服务”的资格,这对他而言是一种牺牲。然后,他开始派人在参议院活动,提出了“终身执政”的理念。

对于大部分议员而言,他们确实对拿破仑心服口服。但是服气是一回事,同意他当新的君主是另一回事。这些议员大都参与过法国大革命,他们用了十年的时间推翻了一个君主,到头来却要迎来另一个君主,对他们而言这是不可接受的。

在议会受阻后,拿破仑又玩出了新的花招,全面公决。

1801年5月4日,“终身执政”的全民公决开始,负责这项工作的是拿破仑的亲弟弟、内政部长吕西安。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当然富歇的警察、吕西安下属的各级官员也适当“帮助了”普通选民的选举,最终357万人赞成,8374人反对,赞成率为99%。

你用屁股想想也知道,在公正的任何选举中,这种情况都是不可能发生的。而据后来跟拿破仑翻脸的富歇披露,吕西安私下作废了超过100万张反对票。

1802年8月2日,拿破仑终于被任命为终身执政。

很多时候,拿破仑和袁世凯真的很像。在袁世凯的总统终身制后,他身边就冒出筹安会,准备为其恢复帝制。而拿破仑当选终身执政后,他的周围也出现了类似的组织。

他的亲信们开始四处活动,提出应恢复法兰克王国时期的各种称号,比共和国的称号更能与拿破仑相配。

法兰克王国的统治者称号是什么?答案是皇帝。

这个风一传出,立刻招致议会上下的一致反对,甚至连拿破仑的忠实助手富歇也反对,拿破仑一看势头不好,就把这个事儿压了下来。

之后,拿破仑又进行了一系列内政、制度的建设和改革。像修建运河,引乌尔克河水进巴黎;订立教务专约;改革法国警察制度;制定新的宪法等等。在所有的措施中,最重要的当然是1804年1月生效的著名的《民法典》,又称《拿破仑法典》。

担任第一执政之后不久,拿破仑就下令起草新的法典,这部法典的初衷是保障私有财产,包括民法、刑法和商法。拿破仑参与了立法委员会对每一条法典条款的讨论。

这部法典影响深远,对整个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立法起到了借鉴作用,举几个小例子。

规定了法定结婚年龄,男性18岁,女性15岁;界定了夫妻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妻子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要服从丈夫,丈夫有义务赡养和保护妻子;离婚必须夫妻双方都同意且双方提出离婚请求;所有子女拥有平等的继承权,不再是嫡长子继承制。

这些看似琐碎、细微的规定,大大改变了法国 社会 的面貌。法定结婚年龄的出台,保障了生育质量;夫妻双方权利义务的界定,有助于维护单个家庭的稳定;子女平等继承权,降低了家庭生育的子女数量,而后代数量的减少,又保证了后代教育、医疗、生活的质量。

在立法进程中,拿破仑也没忘记国家强大的核心内容,教育。他将教育纳入统一管理,这在法国 历史 上是第一次,一直沿用至今。

他在全国各地建立公立中学,重建国立大学,加入法律、物理、化学、体艺、军事等院系。为了给学生们创造平等的学习环境,他规定上公立学校的学生必须穿统一校服,以便从外观上消除学生间的贫富差距。他还为各类学校设立了一万多个奖学金名额,帮助那些家庭困难的学生,其中最著名的得主是维克多·雨果,他毕生都是拿破仑的忠实粉丝。

当然,他的这些教育改革也有一些弊病。例如,虽然学生们学习的内容是共和、民主,但是他自己的所作所为绝非此类范畴。所以,关于他的内容都被删改,任何对他个人的抨击都不被允许,这让大革命以来日趋活跃的法国民间学术日趋古板。

在宗教方面,拿破仑也进行了改革。他对雅各宾派对教会势力的激进改革不满,他认为虽法国 社会 体系需要宗教来维护和巩固。他被流放的教士采取保护政策,并欢迎他们回国。他还取消了过去那种强迫教士宣誓的做法,而只要他们保证忠于宪法。

当然,他也没忘记巩固自己的根基,军人势力。

1802年5月,拿破仑创立了荣誉勋位。将在战争中战功卓著的军人和学识渊博、在各类科学方面有重大贡献的文员组成荣誉军团,由15个大队组成,每个大队有将官、指挥官、军官和荣誉军团团员。军团事务由拿破仑亲自主持的专门委员会管理。每个大队获得“国家封地”,每年有20万法郎的地租收入,按等级分发给每个成员。

这个决定实际上是设立了一个新的贵族阶级,遭到了议会共和派和雅各宾派的强烈反对,但是拿破仑仍然独断专行,强行通过了该项决议。

现在,拿破仑成为了终身执政,整个欧洲大陆没有敢冒头发对他的,法典也制定了,功成名就了,但是,还有件大事儿一直困扰着拿破仑,没孩子。

1802年8月4日,议会通过一项法令,授权拿破仑用遗嘱证书的方式指定执政一职的继承人。但是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拿破仑还没有子嗣,不让自己的骨血集成大统,怎么看都是个巨大的遗憾。

这一年,约瑟芬39岁,早已过了生育的黄金年龄。比年龄更可怕的是,拿破仑不知出于什么动机或原因,不太愿意跟她同房。约瑟芬多次哀求拿破仑跟她睡一起,但是拿破仑总是心平气和的以“安全”、“工作太忙”为理由拒绝,自此之后,“离婚”二字就像一把利刃悬在约瑟芬脑袋上。

拿破仑还有自己的算盘,他打算过继一个兄弟的儿子作为自己的嗣子。他把这个想法跟他的兄弟们沟通后,他的大哥约瑟夫表示,自己有能力继承拿破仑的产业。但是约瑟夫拙劣的政治能力让拿破仑十分不满,而且这种野心的表露也让拿破仑心生芥蒂,从此,兄弟二人的矛盾开始发酵。

他的弟弟吕西安是个不错的选择,他算是波拿巴兄弟几人中除拿破仑外最有能力的了。但是他这个人并没有太大的野心,他建议拿破仑过继自己的儿子。

约瑟芬听闻这个消息,大惊,跑去找拿破仑哭诉,控告吕西安的建议是对她自己的侮辱,万一过继了,她又生出孩子该怎么办。约瑟芬的哀求让拿破仑最终放弃了过继。

但是约瑟芬生不出孩子依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也让拿破仑心烦意乱。

某天,拿破仑来了兴致,带着约瑟芬、朱诺和布列那去他新买的庄园游玩,中午吃饭时,拿破仑突然建议,去打猎。

约瑟芬一听,上前制止,理由是当时是春天,她在园里养的动物们都怀孕了,现在猎杀太残忍了。

拿破仑听完后,冷冷说道:“好吧,先生们,你们看看,可能全法国什么东西都会生孩子,只有第一执政的夫人不会。”

约瑟芬自此之后,彻底断了生育的念想。

家庭混乱,外面也不平静,在亚眠合约签订后一年,由于拿破仑肆意在瑞士和意大利扩张,1803年5月13日,英国政府再次对法宣战。

但是这场仗并没有立刻打起来,因为此时整个欧洲大陆都在瑟瑟发抖,没人敢附和英国。不仅不附和,一些国家还追随法国,对英国宣战,像西班牙,像荷兰。

英国人也明白,自己上岸打不过,所以就是不上岸,与此同时,拿破仑也知道,在海上打不过英国人,所以他开始造船。

一场海上大战一触即发。

拥有黄金很早就被人们看作拥有财富的象征,由于黄金所特有的自然金属特性:数量较少总量持续稳定,不容易出现人为的数量膨胀(纸币可以轻易印刷导致人为性数量随意增加),生产黄金需花费较多劳动,所以黄金单位价值昂贵。黄金又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物理稳定性极佳,不易腐蚀,便于分割和携带等,这一切都决定了黄金成为人类商品社会中最适宜充当货币的商品——即一般等价物,黄金是用来给其他物品衡量价值的标准。

黄金用来给其他物品衡量价值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古罗马时代,近现代被作为通行货币来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标准,在16—19世纪初期被各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所广泛采用的金银本位制或复本位制是比较成熟完善的体制。复本位制分两种形式,一种是金银两币按其各自实际价格流通的“平行本位制”,如英国的金币“基尼”与银币“先令”,就同时按市场比价流通;另一种是两币按国家法定比价流通的“双本位制”或“两币位制”也即通常所称的“复本位制”。美国和欧洲大陆国家曾采用这种制度。 1、黄金与美元价格稳定期后的第一次小牛市1792年,美国政府规定了纸币和黄金的固定兑换率,在本国货币体制内引入了金复本位制。当时的黄金兑换官价约为20美元/盎司,在随后的100多年里这个比例关系总体变化不大。同期英国也开始实行金本位制,标准规格和成色的金币和金条可以同英格兰银行发行的纸币自由兑换。美英两国的带头作用,使得世界上许多国家也相继采用金本位制,于是黄金逐渐发展为公认的国际贸易结算工具。当时黄金与美元的兑换价格在每盎司黄金兑换18--20美元之间窄幅波动,这一价格区间维系了约100多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家之间产生了大量战争赔款以及欧洲各国几乎都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从1918年至30年代初,绝大多数国家被迫放弃了政府发行的纸币可兑换黄金的货币体制,在这些国家内都出现了纸币狂贬和金价暴涨的局面。到了30年代又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得世界“金本位制”彻底崩溃,于是各国纷纷加强了贸易管制,禁止黄金自由买卖和进出口。

最后老牌的资本主义强国美国和英国也抵抗不住这个趋势了,英镑和美元最后也脱离了同黄金的原来比价关系。1931年英镑相对黄金贬值30%,1934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发布法令禁止私人持有黄金,并把美元贬值40%,此时1盎司黄金价值为35美元,既1美元可以兑换089克黄金。并且规定只容许中央银行及各政府之间进行黄金交易活动。形成了新的美元兑换制度,用美元可以在联邦储备局兑换黄金。

这些重大变故导致公开的黄金市场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世界各地的黄金市场相继倒闭和被关闭。到1939年当时世界仅剩的唯一黄金市场---伦敦黄金市场被迫关闭,伦敦黄金市场这一关闭就是持续了15年,直至1954年才重新开张。在这个期间一些国家实行“金块本位”或“金汇兑本位制”,大大压缩了黄金的流通货币功能,使之退出了国内流通支付领域。但在国际储备资产中,黄金仍是最后的支付手段,充当世界货币的职能,黄金仍受到各国政府的严格管制。 2、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黄金价格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原来的世界货币体系带来了毁灭性打击。战争临近结束时,在世界范围内政治和经济都需要一个全新的稳定的世界货币体系来重建世界经济新秩序,在这样广泛而迫切的要求下“布雷顿森林体系”应运而生。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是:

(1)以美元为国际货币结算的基础,美元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和流通结算货币;

(2)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制定了35美元1盎司的官方金价),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可按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

(3)实行固定汇率制,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平价1%上下幅度波动,各国央行有义务在超过规定界限时进行干预。

至此,美元取得了等同于黄金的地位,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美元也就在这个阶段被人们称之为“美金”,其原因就是由于美元与黄金的比率非常稳定,1美元可以兑换089克黄金,1美元拥有约1克黄金的实际购买力,美元几乎是黄金的代名词。

起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在战后世界经济重建中作用重大,为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复苏提供了数十亿美元的初始启动资金。欧洲各国和日本迅速从战争创伤中复苏,世界经济逐步恢复了因战争冲击所造成的创伤,各国政府和人民重新开始积累财富,开始储备美元财富,那些积累美元储备的国家并不急于兑成黄金,因为美元仍然是世界上最可靠的货币。 3、黄金摆脱美元困缚: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60年代初美国卷入了越南战争,战争导致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连年扩大,美国政府被迫开始大量发行美元来弥补这些财政赤字,此时欧洲国家的各中央银行已经储备了数量庞大的美元,欧洲各国民众与企业在经济复苏中也都积累了大量财富储备了大量的美元资产。当欧洲各国政府和市场人士预见到美国还将大量发行美元时,美元将大幅贬值时,就开始抛出储备美元而兑入黄金。

为了抑制黄金价格的上涨,保持美元与各国货币的汇率稳定,同时为了减少本国的黄金储备流失,美国联合英国、瑞士、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八个国家于1961年10月建立了“黄金总库”,八国央行共拿出27亿美元的黄金,由英格兰银行为黄金总库的代理机关,负责维持伦敦黄金价格,并采取各种手段阻止外国政府持美元外汇向美国兑换黄金。

但美国由于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导致政府财政赤字巨大,国际收入情况恶化,美元的信誉受到极大的冲击。于是各国政府与民众纷纷抛售自己手中的美元,抢购黄金。到1968年,美国官方储备的黄金仅存296亿盎司(约合9200吨),而战后的1945年有7亿盎司(21770吨)之多。美国黄金储备的大幅减少更加强了市场对美元即将大幅贬值而金价将会上涨的预期,更是促使欧洲各国纷纷抛出美元从美国买进黄金,使美元同黄金的兑换性日益难以维持。

在整个时期美国政府和西方国家花费数年的时间,试图阻止金价飙升,试图控制黄金恢复原来货币体系的稳定。他们组织的伦敦黄金基金,旨在把黄金稳定在35美元/盎司。但市场买方力量实在太强大了,这个黄金基金根本不起作用,被迫于1968年3月关闭。1968年3月在十几天内,美国黄金储备就减少了14亿多美元(折合为124吨黄金),3月14日这一天,伦敦黄金市场的成交量达到了350~400吨的破记录数字。如此大的黄金需求量逼迫着美国政府,美国政府再也没有维持黄金官价的能力了。

美国与黄金总库成员国协商后,宣布不再按每盎司35美元官价向市场供应黄金,黄金市场金价自由浮动,但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仍按官价结算,从此黄金开始了双价制阶段。黄金市场被分割为官方部分和自由部分(由此可以看到价格双轨制的制度设计并不是中国的首创)。在官方市场中以固定价格进行政府间结算及储备计值。在自由市场中金价自由浮动,由供需关系决定,这成为当前世界市场化黄金交易的基础。

显然黄金价格的双轨制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价格双轨制的漏洞却极容易被市场力量所利用。因为只要取得低价的官方储备黄金,就可以在黄金自由市场上抛出轻易获得暴利。世界各地的美元持币者(包括央行和私人)争先恐后地把手中的美元兑换成黄金,而各国央行又将兑换来的美元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要求兑换美国储备的黄金。于是美国黄金储备出现了急剧的缩减。

1971年8月金融市场上盛传法国等西欧国家要以大量美元兑换美国政府所储备黄金的消息,美国政府于8月15日不得不宣布停止履行对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以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美国政府放弃了在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时的承诺,不肯再将它剩余的黄金出售给西方各国,不肯再用剩余的黄金兑换回它自己发行的纸币---美元了,于是各西方国家货币也纷纷与美元脱钩。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

因为人们赋予了黄金货币的基本属性。

自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货币。铁器的出现引起了社会第二次大分工,金属商品也参加到交换。

国家放开黄金管制不仅使商品黄金市场得以发展,同时也促使金融黄金市场迅速发展起来。并且由于交易工具的不断创新,几十倍、上百倍地扩大了黄金市场的规模。

在国际货币体制黄金非货币化的条件下,黄金开始由货币属性主导的阶段向商品属性回归的阶段发展,国家放开了黄金管制,使市场机制在黄金流通及黄金资源配置方面发挥出日益增强的作用。

扩展资料

跟美元、欧元、人民币等主权信用货币相比,黄金有着稳定的货币自我管理能力,不需要央行人为调节,这种特性使得黄金在全球金融发展充满不确定的时下显示出其非凡的金融价值。

比如近十年来,黄金的矿产金新增产量年均稳定在3%左右,这跟全球GDP的平均增长率基本吻合,而这一现象并没有受到黄金价格走势的影响。

主权信用货币想要成为世界货币,从心理层面打消人们的顾虑至关重要。黄金跟主权信用货币相比,有其优势和劣势,主权信用货币市场从没有真正离开过黄金。

中国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打造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金融交易产品,依然是上海自贸区的“黄金国际板”。

--黄金的货币属性

人民网--黄金依然是世界第三大货币

  2010年黄金价格不是历史最高的,目前来看,黄金历史最高价格在2013年,价格在390元左右一克;

  黄金是化学元素金的单质形式,是一种软的,金**的,抗腐蚀的贵金属。

  金是最稀有、最珍贵和最被人看重的金属之一。

  国际上一般黄金都是以盎司为单位,中国古代是以两作为黄金单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属,不仅是用于储备和投资的特殊通货,同时又是首饰业、电子业、现代通讯、航天航空业等部门的重要材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51004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30
下一篇2023-08-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