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装剧中,我们经常见到皇帝直接就赏赐黄金万两,这些黄金白银相当于现在18亿人民币,是不是特别的不可思议,不过在古代的度量衡同样是不断变化调整的,所以当皇帝赏赐黄金万两时,还是需要根据朝代而定。古代的黄金计量单位相当于是645斤,这可真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赏赐了。
黄金百两如果你认为是现在的十斤,那就大错特错。我们一起从剂量的角度看看古今的黄金百两到底值多少钱。古代一斤等于十六两,不同朝代对重量单位量的标准不同,最轻的汉朝一两只有154克黄金百两,相当于现在的616万元左右,最重的唐朝一两有42克黄金。百两大概是现在的168万元,那时候这些标准只在国内通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规定一斤等于500克等于十两,所以现在黄金百两足足有200万元,黄金万两更是高达两亿元。
因为单位和国际接轨,这个换算走遍天下全不怕。上面的换算前提是黄金为纯金,但古代黄金不够纯,纯度也要自己伎俩,所以古代黄金百两远远没有我们想象中多。当时人们通过隔水秤金法检验黄金纯度,只能估算几成纯,相当于精确到10%。再看看现在,黄金纯度能精确到小数点后好几位,不同纯度的黄金还有自己的专属名字。古代黄金测纯度过程中都要用到等称小型杆秤,等秤的精确度能到一克以下,是古代剂量的重大创新。
并不是古代的金子就之前,因为就算是古代的金子他的纯度也不一定很高,所以我们得到的金子还很有可能不是很值钱,这也是因为在古代我们的技术设备不完善导致的!
两50克是标准的说法,今天的国际金价约是1285美元一盎司(28350克),折合人民币是279元美克。
在黄金上的一两其实是有不同的理解的。而且各地不一样。黄金在台湾那边的司马称一两等于3125克,香港的一两等于375克, 像大陆有周大福之类的店是按香港为标准的。 即375克
扩展资料:
解放前的一斤等于16两,即所谓的“半斤八两”。这样的一两是3125克,1949年之前中华民国中央银行用作储备金的金条,即俗称的“大、小黄鱼”。5市两金条,即“大黄鱼”,重158克左右(3125 x 5),成色为9910,金条的图案雕刻的为孙中山头像,铸有“中央造币厂制”的字样,背面铸有金条重
量、成色、编号、等字样。1市两金条,即“小黄鱼”,重31克左右,成色为9910。
我国的计量制度中,重量的计量有公制与市制两种,公制1公斤为1000克,也等于市制的2市斤,所以市制的1市斤等于500克。
市制的1市斤下面的计量,按老秤十六两制计,老秤1市斤为16两,所以1两为:500/16=3125(克);老秤1两又等于10钱,所以老秤1钱为:3125/10=3125(克);
市制的1市斤下面的计量,按新秤十两制计,新秤1市斤为10两,所以1两为:500/10=50(克);新
秤1两又等于10钱,所以新秤1钱为:50/10=5(克);
再回到你的题目,0787两是几克?
如果是老秤16两制的:0787(两)×3125=2459375(克);
如果是新秤10两制的:0787(两)×50=3935(克);
目前在市场交易中,老秤16两制的“两”和“钱”仅在黄金首饰交易及中药配方中还有所使用,而且也不是所有金店及中药店都使用,所以你在交易中一定要弄清楚,混淆时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黄金换算
黄金21000一两等于是多少钱一克,可以用以下方法计算:
一两等于311035克,黄金21000一两就是21000除以311035,得到一个克价,即:
21000 ÷ 311035 ≈ 67592
因此,黄金21000一两等于是约67592元一克。注:该价格为单纯的金价,不包括加工成品的费用。
旧制一市斤等于十六两。秦和西汉时期,一斤相当于25824克,一两等于1614克。王莽及东汉、魏晋南北朝,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
隋朝初年,一斤相当于66819克,一两等于4176克。隋末一斤相当于22273克,一两等于1392克。唐至清代,一斤相当于59682克,一两等于3730克。
扩展资料:
辨别黄金纯度技巧:
1、看色
足金以上的黄金制品,有着天然的金属光芒,单纯通过肉眼来看的话,如果颜色呈现青**,则说明金里面掺了铜;如果颜色发白,则是掺了银。但是,掺铱或者钨,通过看色,是无法分辨的。
2、听声
如果把千足金抛在水泥地面上,会发出沉闷的啪嗒声,而且有声无韵,俗称“死声”。成色低的或者掺假的黄金制品的声音,就会有韵,而且声响尖长,还会有回跳的迹象。
3、火烤
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把金条放在火上烤一会儿,观察其颜色变化。如果含有铱或者钨,金条的颜色就会变灰,而纯金经过火烤后,颜色会红得发亮。
4、看断面
用料剪将金条或者金首饰剪断,再用放大镜观察其切面,如果看到有白色亮点,则表示该黄金中掺有铱。一般采用对角线切割,否则藏在两端或者中间的铱,可能会看不到。
—古代货币
—斤
人民网-黄金纯不纯引疑虑 五招可鉴别“掺假金条”
一两是十钱银子,所1钱银子=01两
古代货币基本以金,银,铜钱(其实是含铜为主的合金)为主要货币。而宋代和后来的明清两代的银本位制不同,是铜本位制,铜钱是主要货币,金银是不作为货币使用的。铜钱的基本单位为“文“,和“贯(缗)“,一贯合1000文。宋代财政紧张的时候有过800文,850文当一贯的情形。另外还有折二钱,当三钱,当十钱等变相通货膨胀的时候。比方说杨志杀牛二那一节,牛二就曾用当三钱来让杨志试刀,当三钱顾名思义就是一钱当作三钱,而蔡京当宰相的时候甚至出过当十钱。
在讨论古代货币的时候通常都会用上这么个假设,就是:
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
虽然金银铜的相互兑换率一直在浮动中,但这个假设基本上应该是合理的。当代宋史专家王曾瑜先生在他的《岳飞新传》的第7章“克服襄汉“一章中,曾经提到朝廷在给岳飞的省札中有:“第四,支付六万石米,四十万贯钱,以作军需。四十万贯钱以十万两银和五千两金折支,当时金银尚未作为独立的货币使用“。从而可见南宋初40万贯铜钱,相当于10万两银子和5000两金子,基本在数量级上符合上面的这个假设。
宋代一两银子等于现在924-1848元。
各朝代银两的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以大米为衡量单位,尝试推算过银子的价值,虽然换算数字不一定准确,换算方法却值得参考。
如: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如果当时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等于人民币6608元;
又如:唐太宗贞观年间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可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
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等于2065元人民币;
根据《宋史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600-300钱。1两银子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
扩展资料:
银两为货币单位起于汉代盛行于明清。作为法定货币单位,止于1933年的“废两改元”。1933年后仍在民间使用。
近代银两有实虚之分。实银两指实际流通的白银,大体分为4种: 元宝,中锭,小锭,碎银。秤量银两的平砝,因地区和使用单位各异,全国有170余种,最主要的是库平两、广平两、关平两、漕平两等。光绪三十四年 (1908年) 清政府规定库平1两等于37301克。
银两也称纹银,其向上为黄金,向下为铜板也称之为制钱。
兑换关系:铜钱,白银和黄金之间的兑换比例就像外汇价格一样,是常常变动的,不像1元钱等于100分这样明确。
人民网-古代一两银子等于多少人民币?
-银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