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中都有哪些好的奇石?

祁连山中都有哪些好的奇石?,第1张

祁连玉,因主产于酒泉又被称为酒泉玉,矿物学名蛇纹岩。酒泉玉色彩丰富,碧玉、绿玉、翠玉、黄玉、墨玉、白玉都有,而以碧玉、绿玉、翠玉为常见,也最著名,此即《尚书·禹贡》中说的“琳”。酒泉玉除用于向朝廷进贡外,在本地开发利用和作为观赏石的历史也很悠久,史前玉门火烧沟墓中、酒泉和嘉峪关汉晋墓中都有玉器出土。清代《重修肃州新志》介绍红水河时说其“产名石”。洪水河有“一河石头半河玉”之美誉。千里祁连,峡谷中的河、涧、溪无数,但玉质的河卵石主要出在源自祁连主峰冰川、流经酒泉近郊的洪水河与托勒河(也称托来河,俗名北大河,疑为古洋水。——笔者按)

九泉奇石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酒泉北戈壁(含肃北马鬃山一带)以及敦煌沙漠等戈壁荒漠地带盛产的以玉髓、玛瑙、水晶为主体质地的风凌石,另一类就是祁连雪水石。祁连雪水石,由祁连主峰冰川一带的岩石经河谷雪水搬运、冲磨而成,故名。雪水石以画面石为大宗,也有少量象形石,还有一些既无图案又不具象形特点者,其色彩和质地极其优异,尤受到东南沿海藏石家的特别关爱。祁连地质层还盛出古生物如恐龙、大象、鱼类化石。

传统的品石标准“瘦、皱、透、漏”是针对太湖石、灵壁石这样的石种提出的。近年南方的评石新提法“形、质、色、纹”主要适合沿海和南方的彩石、蜡石,如大化石、崂山绿石等。从严格意义上说这类石中的绝大多数不是画面石。这两种观点都离一般画面石收藏者、鉴赏者、购销者普遍认可的评石标准甚远,远到问不搭题的地步。笔者认为,对画面石的品评应主要着眼于“画、质、形”三点。画面石画面石,决定其品位的关键和首要的因素综合,当然是它上面的画。“画”由色、光、影、线条等诸直观元素综合而成,色包括画面色彩和画面的背影即奇石的基色。既然落脚到一个“画”字上,那么就可综合考量它的技巧、题材、思想、意境了。其次是评价它是质,质即决定画面石的矿物品位,又对画面的品质形成影响。第三才是它的形。如果“画、质、形”三者优势相长,达到和谐统一或组合出奇,那么这方画面石无疑就是上上之品了。

多年来笔者的足迹几乎遍及全国的名山大川。笔者在雨花台、长江三峡、江河源地区和西天山峡古捡过石头,在青岛、大同、武汉、南京、西安、兰州等地的石馆和其石展上看过全国各地的奇石。笔者以为,就画面的绚丽多彩、明媚悦目和画面的形象生动、意境新奇上,就画、质、形三者的结合上,祁连雪水石堪为大雅大美、新奇出类之品。

酒泉的祁连雪水石因出自古昆仑而与我国上古神话、与道教源流、与华夏民俗文化有着水乳相交融的关联,它深厚、宏大的人文底蕴,是我国任何其他奇石美玉所无法比拟的。在夏商周时它就是贡品,屈原在辞篇中多次神游它所在的神山昆仑,陶渊明在《读〈山海经〉》诗中歌颂过昆仑的玉树,李白一曲意境辽远的《关山月》歌吟了它所在的“天山”,王翰的《凉洲词》又使它以夜光杯的形式名声更著。石上的山川大地、飞禽走兽、青松红梅、神话人物、现实社会景象等,形象异常丰富。它的画面洋溢着清新的、大雅大美的气息。如果真正了解认识它,那么以评选国石的诸标准来衡量,无疑它是最重要的候选者。

中国的藏石、赏石活动兴盛于北宋,那时河西走廊地区属于西夏,处于同中原分割状态。太湖石、灵壁石被苏轼、米芾尤其被宋徽宗看好时,祁连雪水石正在西夏的深山峡谷中沉睡,无缘到汴京和江南去。兴于上世纪80年代的又一次奇石收藏热,波及到酒泉已是10多年以后了。祁连雪水石的被重新认识,暂还只是本地人的事,它尚未在全国范围内造成大的影响。可以断定的是,这种局面会很快得到改观。

大雅之石出祁连!

虎溪大学城的西南方正是缙云山脉中段。其中有一条山沟叫纸厂沟。一条宽大的石板路直通山沟顶的几个煤厂,因石板路通往山底的两旁,有一片20来亩的大沙田而得名沙田村。顺着弯弯曲曲的石板坡路,大约爬行25分钟,便可到达传说中的过河石了。如果要想到达山顶岚垭,你还得耐心走上20分钟。

过河石在山路的右边。这里两边的山势雄伟,逶迤绵延。在雄伟的狮子峰有一座小山峰,因坡顶呈圆形,名曰罗汉峰。峰下有一个120平方米的长方形平地,平地下面又有一个约30平方米的台阶。那平地当中微微向内凹陷,恰似古时将军坐的大圈椅。站在这平地当中朝前望去,近看,左右两边各有高低对称的两小山峦,好似左右两边各插上了两首绿色的战旗。左右两边的两片沙田,恰似为将军帐铺上了地毯,显得格外大器和壮观。随着季节的变化,地毯和战旗的颜色也不断变化。远看,有三道高低错落的屏障。第一道由沙田村的6个小山丘组成,距离大约600米,高低起伏,恰似将军帐中的笔架。第二道屏障比第一道屏障高50米,距过河石大约 25千米。第三道屏障是歌乐山脉,距过河石7千米左右。传说谁在这儿葬下父母的遗体,后代就可升官发财,当上将军。

很多人挖空心思,想方设法都想把父母的遗体葬在这儿。

有一个财主请来了最有名望的阴阳先生看地,落实了安葬老人的具体时间、地点。传说当时正值阳春三月,春光明媚。阴阳先生给财主讲:下葬的时间是:第一看见鱼爬树时即可下葬;第二看见马骑人时即可下葬;第三,看见有人戴铁帽时即可下葬。财主想当官心切,心急火燎,天刚麻麻亮就叫帮工上山打好了葬人的坑,还不到8点钟,就把棺木抬到坡地等候。看热闹的人逐渐增多,大家都在这儿苦苦等候,看稀奇。当天恰逢赶虎溪场,快到中午时分,一个赶场回家的人把买来的一串鱼挂在树上,到坑旁看热闹;过了一会,一个壮年男子扛着木马路过这里;又过了一会儿,一个中年大汉买口铁锅顶在头上,路过这儿,也放下铁锅休息。阴阳先生所谈的三桩事:鱼爬树,马骑人,戴铁帽都一一出现。午时已过,不知是谁大叫了一声:太阳都当顶了,回家吃午饭啰!看热闹的人们便纷纷散去。突然间,乌云满天,狂风大作,雷鸣电闪,倾盆大雨。一颗沙子由江南吹来,由小渐渐变大,变成了一方巨石。落到财主打挖的坑里,刚好盖个严严实实。过河石由此而得名。到头来,财主想当官发财的黄粱美梦,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笔者儿时上山挑煤,亲眼见过,这方巨石高约9米,底面积10平方米以上。直到1958年大办钢铁时,炼铁厂准备在这儿修建大礼堂,花了很大功夫才把这方巨石搬掉。

登上纸厂沟,青山依旧,阵阵微风吹来,呼呼作响,松涛滚滚,但这个传说

榆林附近河滩石头在洮河河滩上。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土高原,地形以丘陵为主,河流较少,因此河滩石头的分布也相对较少。不过,榆林市北部有一条黄河支流——洮河,洮河河滩上也许能够找到一些河滩石头。此外,榆林市还有一些山区,山间溪流和瀑布附近也有可能有一些石头。不过,采集石头需要注意安全,遵守当地的规定和法律法规,不要侵犯他人的权益或破坏环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268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