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且末料

什么是且末料,第1张

且末地区产的玉料。

且末是新疆的一个地名,它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即巴州地区,历史上是和田玉山料的一个著名出产地。

如戚家坑是清末民初时天津人戚春甫、戚光涛兄弟在且末地区开采软玉时所建的矿坑,因产出的玉料色白、质润而闻名;又如同样位处且末的杨家坑,所采玉料有栗子色外皮,内部色白质润;

再如且末山上的卡羌坑,更以所采玉料的白口、青口、黄口之分,质坚性匀,并常带有盐粒闪星而让人爱不释手。

除籽料外,市场上大部分的和田玉都出自且末。

现代的且末县是在1914年设立的,距今也已经百年了,且末位于东昆仑山、阿尔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东南缘,隶属于新疆的巴州地区。

且末县年产和田玉山料80-100吨,年产量占新疆和田玉总产量的百分之七十而稳居和田玉最大的原料基地。

位于昆仑山、阿尔金山脚下的且末县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同时又是“玉石之路”发祥地,这里是和田玉的主产地,尤以山料为最多。

按出处分有山流水、山料和戈壁料。

扩展资料

一、特点

且末料在新疆地产和田玉当中的地位很特殊,是新疆本地料非常重要的基础组成部分,且末料的肉质有点状和松状的,内部打光来看呈现粗犷的云絮状纹路,很多的且末料在开采的时候就已经伴生了黑白色的僵点,这个僵点的黑色部分是因为含有铬尖晶石,而白色的成因是含有白云石。

二、分类

且末玉主要有:糖羊脂白玉,糖玉,羊脂白玉,白玉, 青玉,青白玉 黄玉 ,也有少量品质很好的戈壁玉。

且末产的和田玉山料占到整个新疆和田玉总产量的70%。

摘录一: 戈壁料具体来说是主要产在新疆且末——若羌一带的戈壁滩,它是由冰川或洪水等地质活动把原生山料玉带到戈壁滩,经过几千年或上万年风吹日晒形成的,形成表面凹凸不平的形状,颜色有羊脂白、白玉、黄玉、黄口、青玉、墨玉、碧玉等,硬度为7以上,实际上好的戈壁玉也是非常值得收藏的。戈壁料是和田玉的一种产出形式和田玉包括: 山料 山流水 籽料 其中戈壁料通常归入到山流水里面戈壁料皮的表现形式有:鱼子皮、桔子皮、柚子皮,其中以鱼子皮的最好,戈壁料的特点是密度高、油性好,在一些地方往往被人说为油石,呵呵,当然是不对的。 摘录二: 戈壁料就是戈壁滩地表的天然玉块。一般分三个皮形,几个颜色,硬度很好,有很多戈壁料是高于和田玉的硬度。和田玉的密度是295,戈壁料我曾经用物理体积测量法,测量到30以上的密度。所以戈壁料属于和田玉是当之无愧的。戈壁料分三个皮形,这大家都知道的鱼子皮(细腻)、橘子皮(透嫩有稍微杂质)、柚子皮(有稍微杂质),下面我讲讲我近年来看各类戈壁料总结的一点新的概念: 戈壁料分原始戈壁料和后期戈壁料: 原始戈壁料,理解含义,也就是说,这样的戈壁料是生在戈壁、长在戈壁,在亿万年前地壳运动中,戈壁由绿洲转变为干枯的地带,在现戈壁的地方,无数的玉浆喷出,很多都落入水坑或者是打在草树植被上,打在水里的,自然湛火,瞬间从液体玉浆转变为坚硬的玉块,同时也产生高温氧化,所以这类的戈壁料一般底部都带有红色氧化附注泥土,这一层泥土夹杂着很多矿物元素,呈现一般是红色,或者是红灰色。这样的一层在戈壁料后期的数百万年里,只要是接在土壤的一面,一般都会得到保留,不被风吹磨掉,还有一类就是玉液喷在草树上,形成木化石。 后期戈壁料,就是原有的山流水料或者是山料通过洪水等,夏季冲到戈壁上,在戈壁上风化时间不长,部分形成戈壁皮形部分还保留有山料或者是籽料皮形。 摘录三: 从和田市向东沿315国道行车一小时,就到和田所属的策勒县,进策勒县城之前要经过策勒河,而策勒河岸滩就是和田戈壁料的主要产地,这是一片空旷平坦巨大的戈壁滩,北望是连绵的昆仑山,南眺是塔克拉玛干起伏的沙丘,这里的戈壁料有白、黄、青绿、青灰、碧绿、墨绿等色,块度都不太大,厚度也不够,呈薄片状居多。不太利于雕刻造型。但戈壁料硬度很高,油性好,偶而也有精品。戈壁料成因与籽料不同,其虽也是由融雪山洪将崩塌的山玉带到到冲积扇上,但由风沙常年吹打侵蚀磨抛,棱角钝化而成,所以外表布满坑洼。戈壁料前些年只是放羊的牧人偶而拣来试卖。一些先知先觉的小料贩也有空去找找。 2003年一个“一泡尿刺出了天价白戈壁料”的传奇故事撩动人们发大财的壮志雄心。故事说就在这年夏天,一个收羊皮的小贩想超近路而不走公路,骑摩托穿越戈壁滩,途中尿急,便停车随地一泡,不想竟从沙石中冲出一块几十公重的戈壁白玉,收羊皮的小贩拿去和田卖了六十万,发了大财。消息传出,寂默的戈壁一下热闹起来,许多找玉人赶了过来,有走着找的,有骑着摩托找的,人们低着头,顶着烈日,仔细端详着看到的每块石头,祈盼着好运的降临。 对这故事的真实性我无从考证,但因事乘车路过策勒河戈壁,路上的确看到不少找玉人在寻玉,停车看他们的收获,各色玉都有,也看到了质量上乘的白玉,但不大,最多可做把件。看来羊皮的小贩的白玉只是个别现象,这里的洪水不猛,不会带下大料子。但这里往深挖是否有料,仍是个未知数。 摘录四:戈壁料是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南沿-昆仑山北坡下的戈壁滩上,一部分由山流水料形成,一部分由籽料形成。因常受风沙磨砺,故大都带有较深的光滑的麻皮坑(也叫柚子皮、橘子皮、鱼子皮)或波纹面,戈壁料的硬度比高,普遍具有很好的油度,品种具全。但要注意与新疆乌尔禾戈壁滩所产的戈壁石英岩玉(当地人也称戈壁玉)的区别。因为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在和田玉爱好者心里,戈壁玉专指昆仑山北麓,尤其且末、若羌、策勒一带出产的,以透闪石为主要成分的天然玉石;在奇石爱好者心里,戈壁玉泛指在戈壁滩里出产的,具有细腻玉质感的、基本成分是二氧化硅的戈壁石,新疆,尤以乌尔禾、哈密出产的最为著名! 摘录五:戈壁料的皮子基本分为三种,分别是柚子皮,橘子皮,鱼子皮。一般柚子皮和橘子皮的戈壁料开开后里面都会带花。而鱼子皮在开料后比较细腻。戈壁料包括了白玉所有的色系,以青、黄、糖较为多见。另外也有黑碧色,墨色,白色。 表面坑点越细一般玉质越好戈壁料之所以看起来"油"其实是表象,是因为风砺化的一种漫反射点镜面现象,这并不能表明内部也"油",很多戈壁料打开后内部是浑浊的,这样的料对雕刻而言并非好的材料 戈壁料应该属于“山流水”的一种,它是在玉矿山体破碎以后,被雪水冲入戈壁滩,经多年的风吹日晒,飞沙走石,磨砺而成,留下的玉石都是最坚硬和致密的部分,所以硬度高,油性好。它的鉴别方法很容易,只要看到玉石上多坑,似波浪起伏,圆滑的坑坑洼洼密布,即可断定! 摘录六: 戈壁玉作为一个白玉的品种,以前一直是受忽视的,但这些年的开发让戈壁玉也有了一席之地,其实,戈壁玉的比较优势也是很明显的,比如说它高于其他料子的油性表现,高于其他料子的硬度表现,都是很值得称道的,但戈壁玉不太经得盘的特点确实也很让人苦恼~~~(评:买过戈壁料没有,什么叫不不太经得盘的特点,胡说,戈壁料越盘越油) 一般认为,戈壁料是“山流水”玉料躺在戈壁滩上又被风沙吹打风化所形成的。戈壁料一般分布在地表,罕见有深埋地下的,昆仑山下的戈壁滩,很多就是古代的河床,从XINJ洛浦以及皮山、策勒等戈壁上都有发现,甚至绵延到青海格尔木和甘肃酒泉一带。成因特殊,产量稀少,外形几乎不能伪造。摘录七: 广义的戈壁料概念是指散落在大漠戈壁中的玉石料,包括蛇纹石类。狭义的仅指角闪石类的和田玉(包括青海戈壁料)。戈壁料许多玉料辨识书籍中也没有提及,并不在三大类(山料、山流水、籽料)之中,即使提及,也是草草几句,详细介绍不多,主要原因是因为产出较少,像茫茫戈壁滩中隐者一样,居无定所。有文献指出戈壁料应该属于“山流水”的一种。理由戈壁料是原生矿山体破碎以后,山料崩落,由河水带到山下,风化形成;或喀什玉龙河历史中几经改道,以前的流域多被黄沙覆盖,古河道的籽料或者山流水被暴露在阳光与风沙之中形成的。也有人认为戈壁料在XINJ地质的形成之前,塔里木盆地还是海底的时候,原生矿崩落的山料由海水带到现在的戈壁深处的。这种玉石的海水移动说比河流移动说对于散落在远离河道的玉石的解释有说服力。笔者认为两种可能都会同时存在,可认为原生矿崩落后的山料由海水或河水为载体远离山体的,经多年的风吹日晒,飞沙走石,磨砺而成。好的戈壁料留下了玉石最坚硬和致密的部分,所以,硬度比和田籽料还要高,油性好。戈壁料子有着自身与众不同的特点。它的鉴别方法很容易,戈壁玉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表皮均为凹凸不平的,只要看到玉石上多坑,似波浪起伏,圆滑的坑坑洼洼密布,即可断定。如表皮是平的或者光滑的那说明是人工加工打磨的。戈壁墨碧玉很珍贵,近来资源日渐稀少。戈壁料子的皮子和籽料的皮子是不同的概念,籽料皮子是由搬运过程中玉料周围的物质沁入造成的,而戈壁料子的皮子是大自然在他脸上留下的表面纹理,戈壁料的皮子一般为柚子皮,橘子皮,鱼子皮三种,主要有橘子皮和鱼子皮两种。在普通情况下,柚子皮和橘子皮的戈壁料开开后里面都会带花。鱼子皮在开料后通常玉肉都非常细腻。戈壁料包括了白玉所有的色系,以青、黄、糖较为多见。另外也有黑碧色,墨色,白色等。关于戈壁料的一些问答1怎么看玉质的好坏?也用手电照吗?有的手电照不出来。玉首先要以温润为美。戈壁料表面受风蚀影响,硬度普遍比籽料高,所以绝大多数戈壁料是很油润的。怎么判断肉质干净呢?小块的戈壁料,基本上一眼就能看出来。大块的料子,尤其表面起伏大的料子,就算用手电也很难看清楚里面是否干净,这时候,我们就要多看表面特征,比如,青玉戈壁料大多数不够干净,挂浆的戈壁料大多不干净,分层起性的戈壁料大多不干净。另外,可以在戈壁料表面找绵点,就算只找到一个点,也要考虑到里面是不是分布一大片哦。所以,我一般是挑小块的表面平整的肉质特细的青白玉或白玉戈壁;肉质特细的含直闪石黑青玉戈壁;黑度和细度都好的墨玉戈壁。这三种戈壁玉里,肉质好的比较多哦。 2有所谓鱼子皮,桔子皮等等,这些各种皮能大概代表什么意思?这几种皮是形容料子表面起伏程度的。主要对应料子内部结构大小。结构越细,表面越平整。 3戈壁玉若表面没有裂,是否能表示内部也不会裂?不好说,戈壁料多花多裂多绵点。如kit兄所说,戈壁料容易在干燥的环境下,失去玉石内部的结合水,化学组分变化会造成内应力变化,应力释放的结果往往就是产生炸心纹的裂。 4最能以假乱真的戈壁玉是怎么做的?或者说戈壁玉能造假吗?可以做到基本乱真。现在大多数高档戈壁玉都是造假的。人工打坑的低劣仿制手段基本升级了,最主要的手段是高速水流喷砂,把山料表面打磨成戈壁料的特征,之后再进行抛光。因为造假总是挑选那几种坑口的山料(成本、肉质等原因),如俄碧、且末糖白等,所以看到某块戈壁碧玉的颜色和俄碧一样,黑点水头等特征也接近俄碧,基本就可以断信是造假了。另外,天然戈壁料表面的油润光滑和人工打磨戈壁料的光滑还是有所差异,上手对比就可以分辨。天然戈壁料可能在表面有很薄的黑漆皮,这个特征一般的假料子也模仿不了。 5戈壁玉做成的玉器,一般人看不出是用戈壁玉雕的,是吗?如果不保留表面的戈壁玉特征,往往只能说疑似戈壁玉做的。比如且末产的戈壁青玉,水头比籽料青玉大很多,接近且末山料青玉。 6戈壁玉就等同于所谓的山流水吗?不同。戈壁料主要是风蚀,山流水主要是水蚀。风蚀水蚀造成的表面特征不一样。注意是“主要”,有些山料先被冲成籽料,又在戈壁滩上被风蚀成戈壁料,风蚀水蚀的特征都有了。呵呵。 7如果纯粹看戈壁玉的,怎么判断好坏?照片有没有偏色,形状够不够完整规则,有没有明显的伤裂花绵,肉质细腻度大概怎么样……还是那些看照片的技巧。最终要上手才知道自己是不是喜欢。 8、若将颜色一起考虑,还是白与黄最珍贵?黄的贵,因为正黄的戈壁玉很少。大多数是绿稍偏黄。白戈壁料多一点,从咱们坛子黄白戈壁料的销售数量分布就可以看出来。另外,那块几十万的戈壁黄玉,也代表了市场炒作的力量。 和田玉哥的答复:1怎么看玉质的好坏?也用手电照吗?有的手电照不出来。答:看戈壁料肉质的好坏,首先是看外观利索不利索。肉质细腻的料子,由于质地致密均匀,所以在常长风吹砂石的磕碰之下,不会有大的凸凹。所以说表面越是平整的料子肉质越是细腻。另外就是观察里面有没有杂质 。2有所谓鱼子皮,桔子皮等等,这些各种皮能大概代表什么意思?答:鱼籽皮是指表皮像鱼籽一样的小凸凹,这样的皮子一般肉质不错;桔子皮是指比鱼籽皮凸凹大一些的皮子,一般这样的肉质不如鱼籽皮。3戈壁玉若表面没有裂,是否能表示内部也不会裂?答:大块的任何料子都有存在内部暗裂的可能,山料的风险最大,籽料和戈壁料风险小一些。4,最能以假乱真的戈壁玉是怎么做的?或者说戈壁玉能造假吗?答:最乱真的假戈壁料就是把山料加热然后用冷水刺激,表面会形成很多炸裂的小凸凹,然后在滚筒里面适当磨制,,,几乎可以乱真。5戈壁玉做成的玉器,一般人看不出是用戈壁玉雕的,是吗?答:由于可以用来雕刻的戈壁料基本都是鱼籽皮的,而鱼籽皮很漂亮,再加上近两年戈壁料的价格也不低,所以近年制作的戈壁料成品一般都会保留局部的表面特征。6戈壁玉就等同于所谓的山流水吗?答:很多人把戈壁料归入山流水的范畴,认为戈壁料属于山流水,,,。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山流水是指a,河道上游被水冲刷时间较短的料子;b,在山脚下被雪水冲刷过的料子;而戈壁料是a,山料崩落到戈壁滩上风吹日晒形成的料子;b,山料崩落在山脚下风吹日晒再加上被雪水冲刷形成的料子。所以说,山流水与戈壁料有界限模糊重叠的部分,但是整体上讲,还是有区分的。 7如果纯粹看戈壁玉的,怎么判断好坏?最后,若将颜色一起考虑,还是白与黄最珍贵?答: 至于怎样看照片???这个,,很难说清,关键是要找信用好的商家,即使上手不满意可以退货嘛。其实玉石很难拍出实际的真实相貌,我们有时也会不小心拍得比实物好看或者难看,这一点万望理解。至于颜色,毫无疑问,白色与**的是上品,但是前提是肉质细腻干净。肉质粗糙的任何料子都没有价值。

  鱼子皮,顾名思义,就是表面像鱼子一样,因此得名。鱼子皮的戈壁料一般较其他皮色密度油性都稍大一些,是戈壁玉中上乘的好玉。鱼子皮见附图。

  戈壁料具体来说是主要产在新疆且末——若羌一带的戈壁滩,它是由冰川或洪水等地质活动把原生山料玉带到戈壁滩,经过几千年或上万年风吹日晒形成的,形成表面凹凸不平的形状,颜色有羊脂白、白玉、黄玉、黄口、青玉、墨玉、碧玉等,硬度为7以上,实际上好的戈壁玉也是非常值得收藏的戈壁料是和田玉的一种产出形式和田玉包括: 山料 山流水 籽料 其中戈壁料通常归入到山流水里面戈壁料皮的表现形式有:鱼子皮、桔子皮、柚子皮,其中以鱼子皮的最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431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