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玉石

这是什么玉石,第1张

外观初步判断像“石英岩玉”

石英岩玉是由粒状石英集合体组成的致密块体,石英含量在90%以上。除主要成分为石英外,还常含有铬云母、绢云母、锂云母、赤铁矿、蓝闪石等矿物。质纯时,石英岩为白色,硬度为7,硬度和翡翠相当,密度265左右,折射率约154,玻璃光泽。因其质地致密细腻,颜色美观,硬变较高,高度、光泽佳,抛光性能好,并有一定的透明度,颇受爱玉人士欢迎,加之产地丰富,因而市场上较常见,属中高档玉石材料。产自新疆的为白色,称之为新疆白玉。产自缅甸的颜色跟翡翠相似,称之为新翠。

石英岩类石的质量主要从质地、颜色、透明度、杂质、裂纹等方面进行评价,通常以玉质细腻致密且均匀,颜色鲜艳均一,具有一定透明度,砂眼少或肉眼不易发现,杂质、裂纹少者为佳。其中以翠绿绝品种最佳,此外颜色纯正的紫色石英岩玉和质地细腻的纯白色英岩玉也是上品。

一、不同的产地,石英岩质玉石的质地、颜色往往有不同的特点。根据产地分为下列几个品种:

1、京白玉

是一种颜色纯白、质地细腻的致密石英岩,因60年代发现于北京西山地区而得名。后在湖南等地亦发现类似的白色石英岩,为了统一名称,有专家建议使用"晶白玉"之名,以示石英特点,用以包括各地产出之白色石英岩玉石。

京白玉是一种较纯的石英岩,石英(SiO2)含量在95%以上,颜色均一,一般为纯白色,有时带有微蓝、微绿或灰色色调,无杂质。石英颗粒细小,粒径一般小于02毫米。质地细腻,微透明。好质量者,抛光后洁白如羊脂玉,但不如羊脂玉"滋润",且性脆没有羊脂玉的韧性。

2、佘太翠

一种产自内蒙的玉石,2007年才被开采出来,于2008年被中国地质界、石材珠宝界知名专家正式定名为"佘太翠"。据了解,"佘太翠"形成于18--24亿年前,是中国玉种之中硬玉品种,与翡翠有相似之处。狭义佘太翠主要指产自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镇的玉石矿,有翠绿色、白色、青色三种基本颜色。这种玉产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大佘太地区,玉矿已探明储量419万立方米。随着大佘太镇以外的新矿不断发掘和开采,广义佘太翠则已经包括了周边山脉同类石英岩玉,发现了水草佘太翠、紫罗兰佘太翠、冰花佘太翠以及阴山雪玉等。

3、密玉

因产于河南密县而得名,又被称为"密县玉"、"河南玉""河南翠"等。密山玉质中石英颗粒非常细小,以致肉眼难于识别,因而细腻如软玉。常呈微透明至半透明。密玉的颜色主要有绿色和橙红色,但以绿色以主。其绿色通常为苹果绿色,较碧玉的暗绿色鲜,比翡翠绿色差,且常有颜色深浅的变化,即随绿色鳞片状绢云母分布的多少,而呈现绿色深浅的变化。不含或少含绢云母时,玉石呈白色。通常密玉的绿色比深色绿东陵的绿色浅。

4、贵翠

产于贵州省睛隆县大厂。是一种含高岭石英的细粒石英岩玉。主要呈带蓝灰色调的浅绿色,也见绿色,故名贵翠,也称"贵州玉"。此外亦有灰**及红色等品种。贵翠的绿色是由于所含绿色高岭石所致,因而颜色便不如陵石和密玉那样鲜艳,且也没有鳞片状闪光。高岭石分布不均匀,因而贵翠的颜色,也多有不均匀的现象。含软质矿物如萤石、方解石、云膏等,玉质有均一性。

5、新翠

产于缅甸密支那以亲数十公里的山区,矿坑位于海拔2000多米的山腰地带,比较出名的有缅冒矿区,质料常呈晶绿色或白绿色,亦见有红**品种,比重多在在20-23之间,摩比硬度在7左右。玉料本身相对通透,因产自缅甸且离翡翠产地较近,曾被混为翡翠冰种高价出售,但因地质关系,这种石料密度和和硬度都不及老坑种翡翠,颜色多为紫色、浅绿色、**、深蓝色等 在玉石加工基地俗称"新坑翡翠"(新翠),多被加工成为手镯、吊坠等小件玉饰品出售,性价比较高。玉料色泽相对均匀,玉石颗粒结构比较明显,与老坑翡翠相比,玉石颗粒较大且结构相对疏松,内部石英呈点状散光,成品抛光后在阳光下能看到散布的闪光荧点,因此与正品冰种或冰糯种翡翠很好区分,曾因质地分属引起较大分歧而无法出据玉石证书,后经多家权威机构共同认定应属石英岩玉。

6、东陵石

原是指印度产的一种绿色石英岩质玉石,因而又称:"印度玉"。由于玉石中含有丝点状的绿色铬云母鳞片,使得东陵石有一种星点闪耀的感觉,而且颜色鲜艳,为翠绿或带蓝色调的绿色,非常美观。

事实上,现今"东陵石"并非只指印度产的绿色铬云母石英岩。现通常将含有色矿物而致美丽颜色、且产地不明的石英岩,都称为东陵石。从而有绿色东陵石、蓝色东陵石、红绝东陵石、紫色东陵石之分。而狭义的"东陵石"则指绿色铬云母石英岩玉石。

7、天山白玉

产自天山山脉,属于石英岩又叫天山白玉,硬度为7,硬度和翡翠相当,玉质优美,耐酸碱,不惧汗垢,洁白清丽,适做佛像雕刻和吊坠手镯。 由于产地新疆 又叫新疆白玉。

80年代发现于新疆天山一带,因为这一带地区位于天山山脉,因而这一带出产的石英岩玉又称为天山冰玉或天山白玉。

经过广东省珠宝质量检验中心检测,天山冰玉的温润程度几乎接近和田玉,通透程度接近缅甸冰种甚至玻璃种。优质的冰玉,其洁白晶莹程度可以在阳光照射下看到荧光,折射率为154左右。硬度也达到70左右,硬度和翡翠相当。瑕疵和裂痕都很少。

很多玩玉者在第一次邂逅冰玉的时候,都会以为是缅甸玉的共生物--水沫子玉,但其实不是,水沫子玉的脆性很大,不够柔润,虽然在质感上也很通透,但是是始终是无法跟上好的天山冰玉相比的,比较原石或者成品就能够分辨出来。

由于缅甸翡翠矿脉的逐渐枯竭,和田地区白玉产量下降,黄龙玉炒作逐渐平息;随着市场的深度挖掘和冰玉雕琢大师优秀作品的不断面世,天山冰玉也逐渐成为了华人玉市场的新星。

8、沱江大千玉

又名大千玉、苌弘玉、沱江玉、大千籽玉、沱江水玉、沱江彩玉、长江姊妹玉,是四川省沱江流域所产的各种籽玉的统称。因沱江发源于四川茂县的九顶山,支流众多,变化万千;所产玉料多种多样,色彩万千;再加上沱江主流途经东周名臣苌弘被流放的古蜀地资州(现四川资阳地区和四川内江地区)、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故里四川省内江市,所以沱江所产玉料又被玉石玩家尊为苌弘玉、大千玉。沱江玉料品种繁多,主要是因为沱江源头复杂,支流众多,不像其它河流那样泾渭分明,是一条混血的江,除了四川汶川县龙溪乡的一部分龙溪玉(和田玉)随地质变迁冲入沱江外,其它支流所产的各种籽玉料也随地质变迁冲入沱江,玉料经过河流上万年的冲刷选择,只剩下一种品质上乘的的籽玉,一些高品质的籽玉像水一样水润通透,色彩丰富多样,所以,沱江大千玉又叫沱江水玉、沱江彩玉。而且,沱江全长约712千米,是长江的一级支流,所以,沱江大千玉又叫长江玉姊妹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珠宝玉石名称(GB/T16552)和珠宝玉石鉴定(GB/T16553)的检测标准,沱江所产玉料无论化学成份、物理特性(硬度、内部结晶状态、光学色彩特征)等方面都符合天然玉石的国家检测标准,而且通过了多家专业权威检测机构的鉴定,并取得了国家认可的专业鉴定证书。

另外,由于沱江大千玉是经过河流长期冲刷、水土滋养、去精存精所留存下来的玉料精华,所以价值要远高于山料玉矿5至15倍,一般加工时都会留些籽玉原皮以表明其籽玉身份。

二、其它品种

1、台湾翠:是一种蓝色的石英岩,因产于台湾省而得名。

2、郎牙玉:是一种含灰白色、褐色致密石英岩。产于山东省郯城县。

3、朱砂玉:是一种含辰砂的石英脉。由于辰砂非常细小而均匀地分布在石英脉中,而使玉质呈细腻的紫红色鲜红色块体。硬度7,密度因含辰砂而大于3。多不透明。可作首饰和玉雕工艺品。朱砂玉又名"牡丹玉"。

4、南非绿宝石:是一种绿色的石英岩质玉,因产于南非而得名。质地通透圆润,极品绿宝石可发宝石荧光。

岷江玉石历史悠久,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而且以优质的材质一度受到皇家的推宠,为人们所喜好把玩。

一、汉朝时被皇家推宠

位于岷江下游的乐山市犍为县。两汉时设犍为郡。根据《汉书·礼乐志》记载:“成帝时犍为郡得宝磐十六枚於水滨。”辞源解释“磐”为大石。“宝磐”就是大的宝石。根据后人调查推测,宝石可能就是岷江玉石。这十六枚宝石能写进《汉书》,说明当时的岷江玉石已作为赏石之最成为贡品,成为皇家收藏的玩物,亦成为“礼乐”的一部分。

二、犍为玉津古镇因产玉而得名

隋朝开皇初年设犍为县,末年又分县地置玉津县(今玉津镇)。《文选注》:“玉津者,以江出璧玉”故名。这里说的“璧玉”,当时古人称为琇玉。描述为质地较细、有光泽的石头,符合玉石的基本特征。以玉石名称置县命名,可见当时岷江石在当时的赏石界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亦说明岷江流域的犍为县是岷江玉的重要产地。

三、明朝蜀惠王、蜀怀王墓碑均由整块岷江玉制成

2004年11月,《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以《自家花台一翻惊现明蜀惠王墓碑》为题报道了一个重大文物发现。明朝第七位蜀王朱申凿,朱元璋第十一子朱椿后代。其墓碑失而复得,“在彻底地‘洗了个澡’后,墓碑开始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同已经发现的明怀王墓碑相同,这块墓碑也是整块岷江玉做成。”两代蜀王均用岷江玉做墓碑。可见,岷江玉在明朝仍然是皇家的宠物。这恰好了印证了汉书“十八磐进宫”的说法,这可能就是沿袭传统的做法。

四、在广汉三星堆和成都金沙遗址有不少岷江玉出土

曾引起一度轰动的广汉三星堆和成都金沙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玉器,经考证, 实以岷江白玉、青玉、墨玉、黄玉居多。具体内容可见以下著作: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屈小强所著《三星堆玉石礼器中的璧和璋》;[日]滨田耕作著、胡肇椿译:《古玉概说》,中国书店1992年版第40页;张广文:《玉器史话》,紫禁城出版社,1991年版,第5—6页;冯汉骥、童恩正:《记广汉出土的玉石器》,《文物》1979年第2期;沈仲常、黄家祥:《关于广汉土坑出土石璧的认识》,《成都文物》1986年第4期;沈仲常、黄家样:《关于广汉土坑出土石璧的认识》,《成都文物》1986年第4期;童恩正:《古代的巴蜀》,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4页;冯汉骥、童恩正:《记广汉出土的玉石器》,《文物》1979年第2期;陈显丹:《三星堆一、二号坑几个问题的研究》,《四川文物》1989年《广汉三星堆遗址研究专辑》;陈显丹:《三星堆文化玉石器研究》,《四川文物》1992年;高大伦、李映福:《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玉石器的初步考察》,1992年《纪念三星堆考古发现60周年暨巴蜀文化与历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梁白泉主编:《国宝大观—玉器》,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年版第6页;《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发掘简报》,《文物》1989年第5期;陈显丹:《牙璋初论》,《四川文物》1989年第1期;《广汉三星堆遗址资料选编》,四川省广汉市文化局1988年版。

藏品鹅如意赏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553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