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知道老银手镯的年代,我有一对手镯,上面有纹银二字,下面有个恒,还有个25或是2.5看不清。

怎样知道老银手镯的年代,我有一对手镯,上面有纹银二字,下面有个恒,还有个25或是2.5看不清。,第1张

你的手镯,估计是苏州恒孚,杭州恒孚,天津恒利,扬州永恒盛,杭州恒源,仙女恒源,镇江恒顺,大桥恒顺,等等!按照以上的说法,是清代到民国期间的东西。不能再有925这个字了,前面已经有纹银,可能是重量或是型号的数字。没有,只能这样的解释了!

纹银并非实际的银两,而是用于折算各种成色的金属银的一种记账货币单位,即虚银两,包括关平、库平、市平、漕平等种类。按照清朝的官定标准,足色纹银的成色为935374%,称为“十足成纹”。清制规定纹银一两等于制钱1000文,但乾隆朝之后,由于私铸劣钱增多和白银外流,经常出现钱贱银贵的现象。

采用纹银作为货币单位的原因在于,中国古代实际流通的银两成色不一,名目众多,有“元丝”、“青丝”、“白丝”、“水丝”、“西鏪”、“石鏪”、“柳鏪”、“茶花”、“茴香”、“单倾”、“双倾”等多种名色,这些种类不同的金属银需要折算为全国统一的计量单位,以便于统计税收。

在实际流通领域中的金属银,成锭者称“宝银”,即铸成元宝形式的银锭。由于各地宝银成色不一,因此在其前面冠以地名,或申水标准,如苏宝银、武昌宝银,足宝、二四宝、二五宝、二六宝等等。“二四宝”即每五十两贴水二两四钱,一锭五十两的“二四宝”银锭折算为五十二两四钱标准纹银。宝银的成色通常全都高于纹银。

鸦片战争之后,银两、银元在中国同时流通,但官方统计赋税、制订预算、对外赔款时仍使用库平两和关平两纹银作为计量单位。1933年国民党政府宣布废两改元,纹银退出流通领域。

  手镯上刻有烟台庆合足纹的是晚晴民国时期的银手镯。足纹,即成色足的纹银。常用语晚清民国时期的银楼

  中国的银楼业发源于上海,有资料表明,中国的第一家银楼是创建于1644年(明崇祯末年)的日丰金铺,位于华亭(今松江)。与广州的银器作坊不同,银楼是工贸一体,前店后厂。而广州的银器作坊是以制造为主,销售由洋行承担。

  中国近代银楼业最发达的是上海,从清末到民国,上海银楼业蓬勃发展,最多时达数百家。到新中国成立,白银国家专控后银楼趋于消亡,到1951年5月, 上海有160家银楼转业或歇业。

  上海的主流银楼,在1896年首先成立了我国的第一个银楼业同业公会――“同义组”,在南市大东门花团街建造了银楼公所,规范当时的银楼业运作,规定每家银楼在上海最多可开三家分号。例如现在著名的老凤翔,其前身为“凤翔”银楼,有“德记”、“裕记”等分号。1926年“同义组”改组,并更名为“大同行”。大同行内的银楼,其制品成色互相承认,款识格式统一。

  天津是中国近代银楼业的另一个发达城市,仅次于上海。

  银楼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在民国初期,银楼业的经济规模占城市工商业总收入的5%以上。

  上海著名的银楼有:杨庆和(1773-1935年)、裘天宝、凤翔(1852年)、方九霞、方天宝、费文元、庆福星、景福、恒孚、宝成、庆云等。

  天津最著名的三大银楼是:恒利、物华、天宝。

  各地银楼举要:

  北京:宝恒祥、天宝、志成、物华、泰山、三阳

  南京:宝庆

  苏州:恒孚(1828年)

  宁波:方聚元、方紫金

  沈阳:萃华(东北最著名银楼)

  大连:万宝

  成都:丽生

  汉口:邹协和、老丹凤、新凤翔

  九江:涂茂兴、涂庆云、邹顺兴

  唐山:福兴

  桂林:同华

  烟台:文华、裕泰

  威海:泰华

  ‍

你这个问题我通过观看。我觉得这是个老物件。起码得清朝-民国时间段的呢。上面的图案比较精美。手镯的合口处还有刻字。我觉得整体来看非常的不错。属于比较不错的银饰品。有很好的收藏价值。但是你的手镯的拍得非常的不好。我光看到你手镯的内部。有印章。上面详细。记录了,是哪里出产的?是哪个匠人制作的?但是我通过观看你的,我是一点也看不出来的。所以你要请人鉴定的话,你需要把这些东西拍得清清楚楚的才够。所以我觉得你可以重新再拍摄一张照片。或者你拿这款手镯就拿这个印章和。里面的印记去鉴定一下才能更靠谱才能。正确的鉴定出到底是哪个时代?谁制作出来的东西。

清朝时期。天华纹银是清代法定银两,是清朝时期的流通货币。纹银的成色是935374,较近代中国各地流通的宝银成色为低,宝银折成纹银时例须升水,习惯上每百两纹银须升水6两才等于足银,当时作为货币的白银,还有一个成色的问题,成色是指银质货币、饰品和器物的含银纯度,又称银色。

从看色泽发黄即便是银质的也是纯度不高,从款式花纹上看不出什么时代特征,个人感觉最老的年代不过是民国时期民间手工艺人打制的,现如今的纯银价格很低加上工艺品对待你这对手镯也就一两百吧,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555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