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银手镯

民国的银手镯,第1张

这个主要看重量,一般的银手镯每个在二十克左右,现在的纯银国际价格每克不到四元,所以,一对银手镯现在的质价在二百元左右。

如果按照文物的方式衡量物价,那就另当别论了,有可能有人原五百元买,有可能二百元还嫌贵。

银的种类很多,但大致辨别方法有以下几方面:

1、印记

银首饰一般应打上银的英文缩写(“S”或“Sterling”)的印记。

标准银的印记是S925,足银的印记是S990。

2、色泽

银首饰多呈微带黄的银白色,呈柔和的金属光泽。

纯度愈高,银色愈洁白,首饰表面看上去均匀发亮,有润色。

3、重量

银的密度稍低,比铂金、黄金重量要小,用手掂的时候无坠手感。

4、硬度

白银硬度较低,可以从划痕痕迹和可塑性上初步辨别白银真伪。

5、酸试

银遇到任何酸都会变色,甚至溶解。

扩展资料

银可分为足银和纹银两大类:

足银:含银量千分数不小于990的称足银。

由于过于柔软,不易铸造成心仪的首饰造型,且容易磨损和氧化变黑,因此不太适用于首饰制作。

纹银:含银量千分数不小于925的称纹银也称“925银”,纹银通常是用925%银加入75%铜混合成由于掺入了铜,其制成品在打磨后的光泽,比足银耀眼美丽,因此经常用作首饰材料和银器皿。

为了增加925银饰品的光泽度和降低其氧化度有的厂家还会在上面镀上一层白金。

925银的种类:

1、925纯银镀白金

银是一种不稳定的金属,会因为外界因素变黄黑,目前世界上还没有阻止其变化的办法。

外镀白金可以有效的隔绝925银对外界空气的接触,这样的白金效果,根据自己对饰品的保护程度不同,之后会变成银本身效果。

2、925纯银高抛光

银在刚开采出来的时候,颜色奶白色,但接触到空气后会变成米白色。

在制作成品时一般通过采用高抛光或者镀亮银的方法,能再现耀眼的亮白,但同样不能在空气里维持很久。

3、925纯银(泰银色)

为了掩饰银容易变色的特性,还有一种方法是直接将银硫化,使之不可能变黄变黑,硫化后的银呈现一种原始古朴的效果,这种方法源于泰国,也称为”泰银“,通常这种泰银色多会用于男式饰品。

4、泰银

泰银,顾名思义,是泰国的传统银饰加工工艺而成的饰品。泰银的基本工艺是将银饰表面做腐蚀处理,然后抛光,形成_色的线条,使银饰品具有独特的立体感。

5、藏银

藏银是中国传统银饰的一种,产自西藏及周边地区,有着丰富的宗教内涵,是藏民族对生存和生活渴望的载体。

其特点是花纹精致,但不太讲究材料,传统上的藏银为百分之三十银加上百分之七十的铜,因为含银量还是太低,所以现在市场上已经见不到了,以完全白铜替代。

1看看这些标志。

你可以根据银手镯上的标签来辨别银手镯的真假。真银手镯往往标有Ag925、S925字样,这是纯银饰品的标志。假的银手镯一般不会标这种logo。

2看这颜色

根据银手镯的颜色,可以鉴别银手镯的真伪。真正的银手镯看起来是白色的,明亮的,精心制作的。假的银手镯是合成的,含有其他材料,所以颜色较差,有的比较暗淡。

3听这声音

你可以通过声音辨别银手镯的真伪。真银镯子从高空抛到床板上,弹跳低,声音顺滑清脆。假银镯子从高空抛到床板上,弹跳很高,声音刺耳。

手镯据考证起源于新石器末期的玉礼器——玉璧与玉琮。扁形手镯源于玉璧与玉璧的变形玉器,如玉瑗、玉环,厚大的手镯则源于玉琮。

手镯原型之一——玉璧

  璧是一种扁体、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器。《尔雅`释器》说:“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肉”指扁圆形的实体部分;“好”指中央的孔。

时至今日,在我国南方一带,仍有将手镯称为手环的说法,可以确切的说,目前国人所佩戴的手镯从形制上讲源于玉璧。新石器时代的礼器——璧开始逐渐演变,从“肉好若一”的环,最后再到“好倍肉”的瑗;从祭祀的礼器到佩戴的首饰,其演变过程经历了几千年之久。

  手镯原型之二——玉琮

  并非所有的学者都将与手镯的来源归功于玉璧,也有的学者认为手镯是从新石器末期良渚文化的主要玉器形制琮演变而来的。琮大体上可分为四类:宽短型、高长型、细小型、方柱素面型。宽短型的形成与圆徽型镯有关,高长型由宽短型经层累地加高而来,细小型俗名“方勒”,也称为“勒子”,之后逐渐演变成了辟邪用的玉勒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648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