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派玉雕大师知多少?

苏派玉雕大师知多少?,第1张

“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苏作,由古至今,一直代表着中国玉石雕刻工艺的最高水平,从手工作坊到如今的产业化发展,苏州玉雕能人辈出、佳作纷呈。历届“天工奖”“神工奖”都能看到苏州工艺大师的身影,发达的地方经济和相对宽松的人文环境,也使得许多发端于外地的玉雕能手在苏州落户生根、发扬光大,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玉雕大师。在2010年西冷印社春拍《中国当代玉雕大师作品专场》上,苏作玉雕大师的作品非常引人注目,价格斐然,杨曦,蒋喜,曹扬,范同生,葛洪,吴金星,唐伟琪均榜上有名,一起去了解一下他们的工作室吧。 1、南石工作室杨曦,地点在齐门路。杨曦是苏州玉雕界的****,他的艺术创作注重文化内涵的厚重,雕琢精湛又刻意创新。他的作品往往将传统题材与现代审美理念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亦庄亦谐,亦实亦虚,含蓄中见节奏,新颖中透出灵气,天趣浑成。南石工作室的作品雕工之精细,在苏州首屈一指。以挂件、牌为突出。当然,价格也是相对较高,但物有所值。杨曦工作室的店面布置得也很有特点,相当有现代感。亲工作品落款“南石”,工作室作品落款“龙”,来料加工落款“辰” 2、美石坊蒋喜,地点在十全街。蒋喜是仿古玉雕的名家,玉雕功力深厚,擅长现代拟古创新,作品拙朴生动,形神具备。特别是他本人的作品,绝对是不错的。有幸见过一位玉友收藏的三件游丝工生肖件,工艺细致入微,叹为观止。蒋喜工作室以仿古件见长,店面布置得也很有特点,古色古香的,同时还展示了很多古玉,喜欢的人可以去探讨下。蒋喜亲工落款“玉喜”,工作室作品落款“美石”。 3、文同轩玉雕工作室范同生,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苏州市玉石文化行业协会副会长。2003年范同生看准玉器市场的发展潜力,开始自己创业,在白塔东路开办了自己的文同轩玉雕工作室,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范同生有自己新的创意,除了在呈现玉器作品的端庄古朴、通灵飘逸时范同生更注重作品的神韵,今年初,第四届“陆子岗杯”玉雕精品展上,范同生的“风调雨顺”“庄周梦蝶”两件人物玉雕作品分别获得了优秀奖和最佳创意奖,在追求神韵上“庄子梦蝶”是一件让范同生满意的作品。4、崇艺玉雕工作室肖晓东,运用书,画,篆刻之古文化发挥于玉石之上,实为“取于书画,存于美玉”, 是近两年炒的比较火热的人物。画面落“辰石”,字面落“晓东”,还有时有“醉刀”。 5、若水玉雕工作室唐伟琪,专门从事明清玉件雕刻,尤其是玉牌。其作品无论在图案设计上,还是在刻字方面都突破常规,有所创新。他的阴刻兰花,很好表现出兰花的神韵,是广为流传的标准件。当然,不仅仅是兰花,其他阴刻类牌子类也深受欢迎。落款:普通的落款“珍”,比较好的落款“若水”,最满意的落款“唐”。 6、曹杨曹杨,自小研习书法绘画,他的玉雕可谓是无师自通,自学成才,能将玉雕与书法艺术融会贯通,因此作品意境深远,回味无穷。而其人处事低调,自认为隐居派。个人风格:雅(意境)、精(工)、广(题材)、绝(能他人所不能)、度(自然)。 7、瞿利军擅长明清风格的玉器,器皿件等,喜欢特殊材质料的设计制作,作品构思新颖,工艺精巧。 8、吴金星擅长动物雕件,仿古,花草。他的作品造型生动,逼真传神,古朴中跃动现代的气息。以貔貅和滚马为特长,细,神形兼备。 9、龚克勤擅长明清件,题材传统,作品精雕细琢,线条流畅,娟秀清雅。落款:龙下面一个共,特别精品还会加“克勤”。 10、葛洪工作室葛洪,其作品在料与美感的冲突里,强调不惜料而惜美,不惟料而惟艺。在商业气息浓厚的玉雕界,颇受好评。并广泛吸收西方雕塑技法、布局,灵活运用,强调国画底蕴、文化底蕴。不惟古,也不一味求新。2008年苏州首届“子岗”杯玉雕精品展获银奖葛洪与“纤纤”之玉,是品牌、品质、品味的结合。落款“纤”。 11、润磊工作室程磊的工作室,地点在养育巷。程磊是个女玉雕师,她的作品细致,做的也相当精美,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她的产品相当雷同,你买了后总会发现别人也有,特别是小挂件,几乎是批量的。不过,作为首饰挂件,润磊的小牌子是很好的选择。 12、 陈华玉雕工作室陈华,苏州市工艺美术协会玉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把苏州工艺的“空、巧、飘、灵、细”一一掌握,经历多年的磨练,2006年陈华创立看自己的玉雕工作室,其作品在继承传统和基础上又有了现代的创作元素,今年初,陈华创作的“”在《苏州市首届“子冈杯”玉雕精品展》上荣获“子冈杯”铜奖。 13、古月玉雕工作室

胡锡涛,胡锡涛自幼酷爱美术,其父胡钦尧是苏州最早从事和田玉研究的玉石专家之一,在家庭的熏陶下他开始从事玉雕创作,师承多位苏州玉雕名家,充分吸取苏派玉雕的工艺特点并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作品中突出“俏、雅、文、细、灵”的特点,特别是皮色巧雕作品更是一绝。落款“古月”14、苏玉坊叶清,出生于玉雕之乡光福,之后来苏州城内,虚心拜师学艺,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专业雕琢明清玉件,尤以动物·花草最具特色。其作品设计新颖,琢工细腻,深受玉器收藏爱好者的青睐,被誉为极有潜力的青年玉雕大师之一!

15、陈健、陈剑锋

16、马庆华、俞艇

17、大赵工作室

18、一户候玉雕工作室

20、吕德玉雕工作室

吕德:籍贯上海,吕德玉雕工作室一直传承海派玉雕艺术和现代审美情趣相结合的风格,每件作品都采用顶级籽料,随形设计,当然,价格也比较高。

侯晓峰

侯晓峰,在业内有着“侯弥勒”的称呼,不仅是因为他的长相与弥勒佛那张和蔼可亲、略有胖态的脸十分相似,更因为他擅长人物雕刻,其罗汉、弥勒一类的作品最受藏界好评。侯晓峰毕业于专业美术学校,奠定了他玉雕创作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如今侯晓峰并不满足于“侯弥勒”的赞誉,不想一辈子只局限于弥勒这一个题材,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其实他的童子、侍女等人物题材的玉雕也有也一样神态逼真、工艺精湛。

中文名:侯晓峰

国籍:中国

民族:汉

职业:玉雕师

毕业院校:美术学院

代表作品:《童子戏弥勒》

艺术简介

侯晓峰是河南镇平人,那是一个玉雕行业十分发达的地方。他在上世纪80年代美校毕业后,当时他也没想到今后会和玉雕打交道,而是又自费读了工商管理专业的大专。在大专毕业后等待招工名额的空档,侯晓峰来到了苏州。因为那时他的同学范同生,已经在苏州的玉雕厂开始了打工生涯。(范同生:苏州玉雕大师)“我过来看范同生,他让我也过来干,于是我在1995年就来到了苏州。”

刚来苏州,侯晓峰就爱上了这片充满灵气的土地,但是当时侯晓峰几乎没有任何玉石雕刻经验,只是觉得玉雕这个行当很对自己的专业,自己的性格也是喜静不喜动,做玉雕可以静下来。侯晓峰开始是在一家私人玉雕厂打工,那时苏州的仿古件很受市场欢迎,他从学徒做起,练习做仿古件的基本功,虽然很枯燥,但是功底练得很扎实。大半年后,侯晓峰开始做明清风格的玉雕,他觉得明清风格的玉雕作品更灵动、圆润,之后就一直在这条路上继续发展了下去。

因为受过专业的美术绘画训练,侯晓峰在对玉雕人物的把握上十分准确,无论仕女、童子,还有观音、关公、弥勒、达摩、钟馗等都刻画得惟妙惟肖、生动可亲。侯晓峰告诉记者,他也学做过花鸟、动物件,但是总觉得没有人物件得心应手,于是就以做人物件为主了。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大汉,侯晓峰的玉雕天生带着一股北方玉雕的大气豪迈,又受苏邦玉雕的深深影响,作品散发着独特的风格魅力,精巧的设计,细线条的雕刻,同时又传达出粗犷阳刚的味道。

所有的人物件玉雕作品中,侯晓峰做的弥勒最多。“弥勒佛的大度似我的心境:常笑真乐、宽人容己,我一直在快乐的创做。”在苏州藏玉家圈中,只要一提到弥勒,脑中立刻会反应出侯晓峰的形象,笑口常开的弥勒成了侯晓峰的招牌。不只一人在看了他的作品再细细端详他本人之后,得出“侯晓峰和他雕刻的弥勒形似神更似”的结论。无论是那一个门类的艺术家,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都不是件容易的事,而自己的作品能够一眼被人识别并喜欢就更是难上加难,显然侯晓峰是做到了。但是侯晓峰做的弥勒并不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每个弥勒还有着自己清晰明朗的特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弥勒佛的化身是布袋和尚,很多弥勒雕刻作品都会用到布袋这个元素来表达自己的主题,但是侯晓峰认为一件好的作品并不见得面面俱到,不一定所有的弥勒都拿个布袋,不一定都要刻画出圆滚滚的肚子,有时候利用玉料上的皮色,只雕刻出一张脸、一只手,同样可以传达出准确的信息,让人心领神会。侯晓峰觉得有的玉雕作品可以让鉴赏者通过欣赏而悟出一定人生道理,达到思想的升华,而有的作品会让鉴赏者啧啧赞叹雕刻工艺的高超精细,而前者远比后者要高明得多。

获得2010年中国玉器百花奖的银奖的作品《童子戏弥勒》正是侯晓峰多年艺术水平的代表。作品随形施艺,弥勒憨态可掬,占据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二,但是绝无高高在上的冷漠、僵硬,张开嘴巴,忘情大笑,童子偏居画面右下角,活泼中透着一丝狡黠,表情神态与弥勒相互呼应,整个画面看上去颇具喜感、动态,人物呼之欲出。布局紧凑饱满,并没有让人感到头重脚轻,刀工精细入微,彰显功力。

玉雕作品真正的灵魂则在玉石本身。只有雕刻的图案足够彰显玉石的天然魅力,使之与玉石浑然天成,那么才称得上是件成功的作品。在玉雕的过程中,侯晓峰认为用正常玉雕手法,进行常规产品设计和雕刻不能说是不正确,但总感觉如果能用绝妙的构思、再花必要工时,将“有瑕疵”的玉雕出怡人的“巧色”,来以小胜大,以少胜多,以巧取胜,而且价格、价值也会成倍、几十倍乃至几百倍的增长,这是作为玉雕者应该极力追求的形式。当然正因为它难,它巧,非极尽创意设计之能而不可得。曾经有一块质地很好的籽料,侯晓峰在构思时,就设计成一件弥勒佛戏小猴的形象,但在雕刻过程中,弥勒佛与小猴的位置均已安排好了,但在这玉料后面有一瑕斑,有一黑点和一条不深的细线,侯晓峰就临时增添了一枝柳条,将那黑点作柳叶,将细线作柳条,并将柳条延伸到小猴手中,既弥补了瑕疵,又增添了小猴顽皮与可爱的形象,这样处理也加强了弥勒佛的性格刻画,通情达理,达到了锦上添花的艺术效果。这一作品有情有趣,作品也身价陡增。所以,巧并不是色,巧是雕刻者的心。

虽然有着“候弥勒”的赞誉,但是顶着这个称呼,侯晓峰越来越觉得惴惴不安,他怕给人留下只会雕弥勒的印象。“那样的话,我的路会越走越窄,到最后进入死胡同。”的确在藏家心中,有的人认为他应该借着做弥勒的口碑,在这个题材上继续发掘,而有的人也说他功力深厚但是缺乏新意。其实侯晓峰的玉雕作品并不局限于弥勒,他的仕女、童子等人物作品也独具特色。每个人物形象都力求生动,具有灵性。对作品的每一个细节都很注重,包括人物面部的刻画、首饰造型、服装搭配以及其他细小的部分,和整体比例。纵观侯晓峰的作品,与传统玉雕人物相比,他刀下的人物更多了一份憨态和喜气,这也许与他的性格有着很大关系。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侯晓锋不曾停歇,在设计上寻求新的突破,在造型处理上做变化创新。努力开创新的艺术篇章。

作品赏析

一路连科,早生贵子,出淤泥而不染……莲花题材是玉雕题材中最为常见的玉雕题材!很多玉雕大师都喜欢雕刻莲花!

玉雕大师范同生,也常常雕刻以莲花为主题的玉雕!范同生还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高级工艺美术师,苏州市玉石文化行业协会副会长。

范同生的琢玉技艺精益求精,范同生说,玉石上的颜色多姿多彩,一位高超的琢玉大师,因利用这些玉石上的天然色彩来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如今,无论是花鸟鱼虫,还是古今人物,在追求神韵的范同生的刻刀下都是那么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现

在我们追求神韵,形,我们琢玉做到现

在,基本都能把握住了,下一步是把握作品的传神、神韵,神形兼备,达到琢玉工艺的最高境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618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