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戴佛珠>
“佛珠”的本意是“弗诛”,戴在身上随时提醒我们,不可诛杀任何有性命的东西,包括人、动物、植物,而且要想尽一切办法来维护对方的生存,让他们也能安心地活下去。
有些人原本有很长的寿命,可是他却诛杀太多的小生命,使这些小生命都没有能够活到他们该活的岁数,所以,神把这笔帐记到他身上,把这些小生命短少的岁数,从他的寿命中,扣除了,因此,他便变得很短命。
有些人原本只有很短的寿命,可是他不但很疼惜一些大小动物、植物的生命,而且很有爱心地照料他们、呵护他们,使他们的寿命延长了、增加了。这些延长的、增加的寿命,神也分毫不少地算在这人的生死簿上,使他的寿命也随着延长了、增加了。
人之所以会死,不是因为他得了不治之症,而是因为他的阳寿已尽。很多人车祸死、坠机死,或各种意外,而突然一命呜呼。这些人并没有得什么不治之症,但该死的时侯,也一样死了。
人应该自己去努力一点一滴地延长增加自己的寿命,为延长寿命与增加寿命最好的方法,便是不杀生,而放生。
当您不杀生,阎罗王也必不杀您,而当您放生时,阎罗王也必放您一条生路,让您活下去。
(摘自: http://wwwmfzqcomcn/Blog/Diaryaspxcid=1000&Data=S&Tid=346346)
l、古印遗风--佛珠的起源
佛珠,本称念珠,是指以线来贯穿一定数目的珠粒,于称名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具。其梵文原语包括四种意义:
(一)pasaka-mala,音译是「钵塞莫」,意译作「数珠」。
(二)aksa-mala,音译是「阿叉摩罗」,意译作「珠謦」。
(三)japa-mala, 音译是「渣巴摩罗」,意译作「念诵謦」。
(四)aksa-sutra,音译是「阿叉修多罗」,意译作「珠之贯线」。
而梵语mala是‘謦’的意思。通常来讲佛珠的最初起源,是由于古印度人有缨珞謦条缠身的风尚(见图1、2 ),而正是这种风尚的沿袭,逐渐演变成为后世佛珠的使用。
在佛教经典中,有关佛珠的起源,一般都以《木木患子经》所载佛陀对波流离王的启示作为通说。经文载:
佛告王言。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木患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当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摩僧伽名。乃过一木木患子。如是渐次度木木患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万。……大善我当奉行。即敕吏民。营办木木患子。以为千具。六亲国戚。皆与一具。王常诵念。虽亲军旅。亦不废置。
由此可知,波流离王在听到佛陀的开示之后,便开始用木木患子来制造佛珠,持念“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这应当是佛教当中,佛珠最初的起源了。
应当指出的是,佛珠虽然现已成为佛教徒的一项重要标志。但如果溯其本源,佛珠却并非佛教所创用。如古印度婆罗门教中的“毗湿奴派”,很早便有持用佛珠的记载,并且以律典为所依的南传佛教徒亦不曾流行过佛珠。这在出土文物中,亦有例证。如在印度出土,属于公元二世纪时代的“龙王皈佛”造像上,有一尊婆罗门像,其颈上是悬挂有佛珠的。我想,这就如同佛教起源于印度,大兴于中土“墙内开花墙外香” 的道理一样,佛珠虽非佛教所创用,但却正是因为植根于佛教这块肥沃的土壤中,才有可能成为今日中国汉藏、蒙古、日本。韩国等地区僧尼、居士所携用的重要法具。
在我国,国人知道佛珠这一称谓,最早应始于东晋(公元317--420年)时代所翻译的《木木患子经》,只可惜译者的名字已经失佚了。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两晋时期,异域僧侣来华者甚众,这些外国沙门中必然会有携带佛珠而来的。
延至唐代,在佛教大兴的时代背景下,记载有关佛珠的经典被广泛传译,先后有天竺僧人阿地瞿多所译的《陀罗尼集经》、宝思惟译的《校量数珠功德经》、不空三藏译的《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义净三藏译的《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等诸多经典。
佛珠手链一般多少颗及其代表的意义
(1)一百零八颗:是最为常见的数目,是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而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
(2)一千零八十颗: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 “十界”表示整个迷与悟的世界,可分为十个种类。
(3)五十四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4) 四十二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5) 三十六颗: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6)二十七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果的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的 “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7)二十一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二十一个位次, “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8) 十八颗: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 “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9)十四颗: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
一、简介
(1)佛珠是佛教徒用来念诵计数的法具,从其出现至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可以说佛珠手链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很多佛学经文以及相关记载中,不同颗粒的佛珠都有着不同的意义。
(2)而事实上对于佛教徒而言佛珠的颗粒并不是很重要,关键是心中是否有佛,尤其是一些那些修行身高的高僧而言更是如此,因此绝不存在说什么佛珠颗粒越多代表着僧人的修行越高之类的传言,这二者是毫无关联。
(3)单纯从佛学来讲,经书所记载僧侣所戴的挂珠、持珠以及念珠通常是108颗,当然现在看一些佛信徒以及僧侣他们佩戴的佛珠颗粒都比较少,往往都是十几颗、二十几颗。
(4)我们也可以看出佛珠的颗粒正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正如那句话,不管佛珠颗粒有多少,心中有佛就足矣!
大多数人戴的都是禅宗十八颗珠的佛珠手链,手珠珠子数目,没有讲究非要多少颗,以能正好戴手腕上为原则。
最上等的佛珠一共是由一千零八十颗组成,因为这种佛珠太长了,所以只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和潜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此外极少人使用。佛珠的上品为一百零八颗,中品为五十四颗,剩下就四十二颗、二十一颗、十四颗和净土宗的三十六颗、禅宗的十八颗等。
佛珠手链或者说手串,因为是戴在手腕上的,数目就不固定,是根据珠子的直径大小,而数目变化。一般来说,在手珠中:
珠子直径 20MM的是12颗;
珠子直径 18MM的是13颗;
珠子直径 16MM的是14颗;
珠子直径 15MM的是15颗;
珠子直径 14MM的是16颗;
珠子直径 12MM的是17、18颗;
珠子直径 10MM的是19颗。
对于女性来说,一般手腕上戴的手珠或者手链,以较小珠子为主,如10MM的直径19颗,或者12MM手珠18或者17颗。手腕较细的,可以12MM16颗。佛珠手链戴在手上,就是时时刻刻提醒人们要慈悲,时时刻刻修行,从善去恶。佛珠手链一般戴在左手,因为左手相对于右手来说,用比较少,道教也认为左手是善手。佛珠的长珠,是固定数,即108颗,加佛头一颗,共109颗。
佛珠手链一般多少颗及其寓意一百零八颗:是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而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百八烦恼的内容,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总的来说,六根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又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计三十六种,再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根据藏经的记载,最上品的佛珠是1080粒,这种佛珠因为太长,只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和潜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此外极少人使用。上品的佛珠为108粒(密宗行者为110粒),中品为54粒,其余有42粒、21粒、14粒及净土宗的36粒、禅宗的18粒等。 佛珠的粒数各有其义:1080粒,是包括了十法界的各108个数;108粒,是表示单纯的108种烦恼,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种无量三昧等等;54粒的,是表示修身的境界;42粒的,表示住、行、向、地等菩萨乘之阶位;27粒的,表示声闻之27圣贤;21粒的,是佛教中代表本有的十地与修身之十地及佛果;14粒的,表示仁王经所说十四忍(三贤、十圣加正觉)。其余36、18等粒数的佛珠,有的是为了携带方便,分108数的三分之一或六分之一而已,有的则是外道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种神通变化,别无他义。 念珠是佛教的一种用物,是念佛号或经咒时用以计数的工具,所以也称“佛珠”或“数珠”。 通常用香木车成小圆粒,贯穿成串,也有用玉石、玛瑙制作的。 一般的念珠粒数有14颗、18颗、21颗、27颗、36颗、42颗、54颗、108颗、1080颗之分。
一般佛珠手链都有多少颗?代表什么意义一般佛珠手链都有多少颗珠子?不同颗数的佛珠手链意义也不同,例如:《桑布扎续》与《金刚空行续》等续部中云:“息业为一百,增业为一百零八,怀业为五十,诛业则为六十颗。 佛珠也叫作念珠,它是佛教教徒念佛时用以记数和束心的一种工具,同时也是佛教弟子修行时必备的一咱信物。现在也有很多人喜欢时尚或者是为了显示个性也会戴上一串佛珠手链,但是又有几个人知道不同的佛珠手链所包涵的意义呢?据藏经上的记载,最上等的佛珠一共是由一千零八十颗组成,因为这种佛珠太长了,所以只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和潜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此外极少人使用。佛珠的上品为一百零八颗,中品为五十四颗,剩下就四十二颗、二十一颗、十四颗和净土宗的三十六颗、禅宗的十八颗等。大多数人戴的都是禅宗十八颗珠的佛珠手链! 佛珠手链或者说手串,因为是戴在手腕上的,数目就不固定,是根据珠子的直径大小,而数目变化。一般来说,在手珠中: 珠子直径 20MM的是12颗; 珠子直径 18MM的是13颗; 珠子直径 16MM的是14颗; 珠子直径 15MM的是15颗; 珠子直径 14MM的是16颗; 珠子直径 12MM的是17、18颗; 珠子直径 10MM的是19颗; 手珠珠子数目,没有讲究非要多少颗,以能正好戴手腕上为原则。 对于女性来说,一般手腕上戴的手珠或者手链,以较小珠子为主,如10MM的直径19颗,或者12MM手珠18或者17颗。手腕较细的,当然也可以12MM16颗。佛珠手链戴在手上,就是时时刻刻提醒人们要慈悲,时时刻刻修行,从善去恶。佛珠手链一般戴在左手,因为左手相对于右手来说,用比较少,道教也认为左手是善手。佛珠的长珠,是固定数,即108颗,加佛头一颗,共109颗。 温馨提示:佛珠不仅仅是一种装饰物,更是一种信仰,一种心中强大而又神秘的信仰。如果你也想拥有一片心灵的净土,如果你也曾试图摆脱迷茫的自己,那就为自己找寻一个信仰吧,不需要太过执著,只要心中想着念着即可。戴一串沐心堂高僧加持过的佛珠手链,喜怒哀乐看开看淡,闲来无事悟悟禅理,人生可以很简单,可以很自然,�有那么多无谓的欲念,�有那么多纠结的思绪,凡事有因必有果。看开点,什么都好了!
佛珠手链一般多少颗念珠之颗数,诸经所载不一,略举较常见之用法:(一)木患子经作一百零八颗。(二)陀罗尼集经卷二作数珠法相品举出一百零八、五十四、四十二、二十一颗等四种。(三)数珠功德经亦举出四种,即一百零八、五十四、二十七、十四颗等。(四)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以一千零八十颗为上品,一百零八颗为最胜,五十四颗为中品,二十七颗为下品。(五)文殊仪轨经数珠仪则品谓上品一百零八颗,中品五十四颗,下品二十七颗,最上品一千零八十颗。此外,另有三十六颗、十八颗。上记之中,以使用一百零八颗为最普遍。
使用颗数之不同,所代表之意义亦有分别:(一)一百零八颗,表示求证百八三昧而断除百八烦恼。(二)五十四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之五十四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三)四十二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之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四)二十七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第四果阿罗汉之九无学。(五)二十一颗,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六)十四颗,表示观音之十四无畏。(七)一千零八十颗,表示十界各具有一百零八,故共成一千零八十。(八)三十六颗与十八颗之意义,一般认为与一百零八颗相同,然为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为三十六,或六分为十八,而非别有深义。然上记颗数与表征意义之差别,仅系历代祖师为方便教化所赋予之配合,而非源自原典经文所举示者。
灵隐寺佛珠坊 上的佛珠手链一般都是13/15颗的,长长的叫念珠,也可以戴在手上,一般有108/216颗的,具体还得你自己去看。
希望能够帮到你。
金刚佛珠手链一般多少颗您好
根据菩提子大小的不同
颗数也会不同
一般常见的有——12,13,14,,18,108
佛珠手链一般多少颗,有什么含义虽然有不同数字的解释,其实就是以佩戴舒适为主,由此而产生的“寓意”。
308颗佛珠手链的意义308颗的佛珠手串并不符合佛珠形制,是不如法的没有特别的含义。
据<金刚顶瑜伽念珠经>所注佛珠数量如下
念珠分别有四种上品最胜及中下
一千八十以为上一百八珠为最胜
五十四珠以为中二十七珠为下类
另有七十二颗与三十六颗之数,并没有308颗的佛珠,包括十八颗的珠子所谓的十八罗汉都只是后世杜撰而来,经文并无记载。建议去看下老牌佛珠如意藏的珠道文章,希望可以帮到你。
1、十四颗
表示观世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十四无畏。
2、十八颗
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3、二十一颗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十地”见“五十四颗”一段,“十波罗蜜”见“弟子珠”一段的介绍,兹不赘述。而“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4、二十七颗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贤圣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5、三十六颗
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6、四十二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7、五十四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8、一千零八十颗
按天台宗理论,十界无不性具善恶,故一千零八十数目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
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 “十界”表示整个迷与悟的世界,可分为十个种类。
9、一百零八颗
是最为常见的数目,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
扩展资料:
佛珠,也叫念珠,是佛教徒念佛时用以记数和束心的工具;同时也是佛教弟子修行时必备的一种信物。今天,很多喜欢时尚或显示个性的人也戴上一串佛珠,但他们却未必知道长短不同的佛珠所包涵的意义:
根据藏经的记载,最上品的佛珠是1080粒,这种佛珠因为太长,只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和潜修者使用,或供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此外极少人使用。上品的佛珠为108粒(密宗行者为110粒),中品为54粒,其余有42粒、21粒、14粒及净土宗的36粒、禅宗的18粒等。
佛珠的粒数各有其义:1080 粒,是包括了十法界的各108个数;108粒,是表示单纯的108种烦恼,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种无量三昧等等;54粒的,是表示修身的境界;42粒的,表示住、行、向、地等菩萨乘之阶位;27粒的,表示声闻之27圣贤;21粒的,是佛教中代表本有的十地与修身之十地及佛果;14粒的,表示仁王经所说十四忍(三贤、十圣加正觉)。其余36、18等粒数的佛珠,有的是为了携带方便,分108数的三分之一或六分之一而已,有的则是外道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种神通变化,别无他义。
念珠是佛教的一种用物,是念佛号或经咒时用以计数的工具,所以也称“佛珠”或“数珠”。通常用香木车成小圆粒,贯穿成串,也有用玉石、玛瑙制作的。
一般的念珠粒数有14颗、18颗、21颗、27颗、36颗、42颗、54颗、108颗、1080颗之分。据说,世间有很多烦恼,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拨一珠,就可解除烦恼。因为念佛时,要排除一切杂念邪思,做到心地清净,所以念珠也称“清心珠”。佛教所谓“诚心念一句‘阿弥陀佛’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现代人们作为玩玉或藏玉,甚至作为一种时尚,虽不是信佛,也可将玉佛珠作为普通玉器藏玩,这样不妨考虑选择和田白玉或和田青玉佛珠,其质地细腻,油润爽滑。翡翠料的佛珠虽然光泽漂亮,质地硬,可反复的把玩天久容易“生毛”,失去原有神韵,故不如和田玉料的佛珠的越玩越“活”之优势。佛珠的经常反复把玩,使你手、脑、心并用,修身养性,有益健康,其乐自得。
参考资料:
佛珠
108颗表示求证百八三昧,而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百八烦恼的内容,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总的来说,六根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又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计三十六种,再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佛珠的粒数各有其义:1080粒,是包括了十法界的各108个数;108粒,是表示单纯的108种烦恼,或108尊佛的功德,或108种无量三昧等等;54粒的,是表示修身的境界;42粒的,表示住、行、向、地等菩萨乘之阶位;27粒的,表示声闻之27圣贤。
21粒的,是佛教中代表本有的十地与修身之十地及佛果;14粒的,表示仁王经所说十四忍(三贤、十圣加正觉)。其余36、18等粒数的佛珠,有的是为了携带方便,分108数的三分之一或六分之一而已,有的则是外道所表之三十六天罡或十八种神通变化,别无他义。
念珠是佛教的一种用物,是念佛号或经咒时用以计数的工具,所以也称“佛珠”或“数珠”。
扩展资料:
念珠,又称数珠,主要是指一些宗教在祈祷、歌颂、念经、念咒或灵修时所用的物品,一般在各种传统宗教成员如道教、罗马天主教、东正教、英国国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锡克教和巴哈伊教中使用。
如道教的念珠,有81颗,代表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天主教的玫瑰念珠,有59颗,是用来念诵《圣母玫瑰经》,伊斯兰教的念珠,有33颗,转三圈正好是99,是用来念诵“安拉真主”的九十九个名字,佛教的念珠一般有108颗,代表除灭108种烦恼。随着宗教的不同和珠子数目的区别,赋予了念珠独特的含义。
千年传承,让念珠由参禅悟道的工具演变为众生大智慧的象征,让人在面对烦恼、喧嚣时,不尤不饰、不骄不躁,并祈求平安、长保喜乐随着越来越多人喜欢和佩戴念珠,使佛珠在宗教寓意之外更成为时尚文化的符号。
-念珠
108的寓意和象征是表达圆满之意,消除烦恼。在道教中,共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组成一个无穷尽的世界,而108自然也就是无穷无尽的代表数了,在建筑中用的比较多,比如上面提到的北京的天坛的最下层栏板有108块,祈年殿每层有石栏108根。
宁夏青铜峡市以南黄河西岸的大规模塔群,由108座覆钵塔构成版,在大正藏第17册的佛教经典佛说木患子经中提到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患子一百八,以常自随,意思就是说用佩戴108颗木患子念珠来灭除烦恼。
108的寓意和象征的原因
此外,还有一种相似的解释,佛经上说闻钟声百,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因佛教认为人有108种烦恼,而敲这钟声可以除去人度的烦恼,所以敲108次以除去所有的烦恼。
此外,由于佛教诞生之初与婆罗门教有诸多牵连与纠葛,对于佛教具有特殊意义的108在印度教由婆罗门教发展而来中也同样含有特殊意义,比如,印度教中传统的念诵串珠也是由108颗珠子穿成的,印度教的权三大主神之一湿婆。
是印度舞蹈的始祖,在印度舞蹈史上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被尊称为舞王,传说他会跳108种舞蹈,而在伊斯兰教中,108指的是真主,因此总结说来,108这个数字被赋予了美好的祝福,有神的庇护,生活会很顺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