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VS1和VVS2唯一的区别就是净度的不同:
VVS2:—钻石具有极微小的内含物,十倍放大镜下很难观察。
VVS1净度高于VVS2,意思是VVS1的瑕疵特征的尺寸、位置、数量要好于VVS2。两者并没有严格的指标划分。
VVS是“Very Very Slight”的缩写,意思是非常非常小,在十倍放大镜下有很难看见的瑕疵。
钻石的净度分级依据是内含物位置,大小和数量的不同来划分,由高到低详细可分为:FL,IF,VVS1,VVS2,VS1,VS2,SI1,SI2,SI3,P1,P2,P3。在十倍显微镜下仔细观察钻石洁净程度,瑕疵越多,所在位置越明显,则质量越差,价格也相应要降低。
扩展资料:
衡量一颗钻石稀有性品质的标准主要有四个维度,即重量(CARAT)、净度(CLARITY)、色泽(COLOUR)和切工(CUT),也就是通常所说的“4C标准”。这个标准由GIA(美国宝石学院)创立,是目前在世界上包括中国最为主流的钻石评价标准。
衡量钻石美丽属性的标准叫做美丽度。钻石的美丽度,取决于光效应(Light Performance)。钻石的光效应从三个指标来识别,Brilliance亮度(白色光),Fire火彩(彩色光)和Sparkle闪光(闪烁度)。钻石的亮度、火彩和闪光的评级越高,这颗钻石的美丽度就越高,就越璀璨。
钻石由国际认可的宝石学家进行鉴定并签发第三方独立意见书,基于4C标准,继而决定钻石价格。
-钻石
—钻石净度
这个是钻石净度的级别,细分下来的话是VVS1
VVS2
VS1
VS2
所谓的净度就是钻石内部的内含物,也就是钻石里面的杂质,
VS2和VVS1当然差别就比较大了!
VVS是极微瑕的级别,就是钻石内部非常的干净,几乎是没有什么杂质了!
在10倍的放大镜下是看不到任何杂质的,杂质很少很少而且很小,VS就是微瑕级别,钻石的内部也是非常干净的,杂质同样是很小的,但是数量比较多一点。
如果是VS1和VVS2区别就不是很大。
最高级别是IF
接下来依次为
VVS1
VVS2
VS1
VS2
SI1
SI2
SI3
I1
I2
I3
有VS的都还是不错的净度。
:
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金刚石是一种天然矿物,是钻石的原石。简单地讲,钻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钻石美丽、稀有,是爱情和忠贞的象征,代表永恒不破的爱情。
2017年5月16日,苏富比拍卖行在瑞士日内瓦举行春季珠宝拍卖会,一对彩色梨形钻石耳坠以大约5740万美元、约合395亿元人民币的总价,创下拍卖史上的新纪录。这对梨形耳坠产自南非,除颜色不同,外形几乎一模一样,分别重约16克拉。其中,深粉色钻石名为“阿泰米斯”,拍出1550万美元(1067亿元人民币),另一颗钻石为深湖蓝色,名叫“阿波罗”,由于颜色比粉钻更罕见,价格是粉钻的两倍多。
钻石净度(CLARITY)。钻石是天然矿物,多少会含一些其他矿物或裂纹等天然瑕疵,这些包裹体越少的话就越稀有,价值也越高,所以就根据它包裹体等瑕疵的大小、数量、颜色、位置及特性等将钻石的净度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净度等级的划分均以十倍放大观察为标准)
完全纯净的钻石是最受欢迎的但是也是最昂贵的。但是许多钻石都有一些内含物(Inclusion)、划迹、矿物质痕迹或者其他微小的特性,这些将减损钻石的纯度美。NGTC、GIA和HRD组织运用了一系列较为详细的标准概述钻石的数量、出产地、型号、以及内含物类型。
钻石4C分级指的是从净度、颜色、克拉质量、切工等4个方面,对钻石进行综合评价,进而确定钻石的价值。
1、其中颜色是按其变化分为12个颜色级别:D、E、F、G、H、I、J、K、L、M、N、<N。
(1)D-E级:极白,又称作“特白”、“极亮白”、“净水色”。
D色:纯净无色、极透明,可见极淡的蓝色。
E色:纯净无色,极透明。
(2)F-G级:优白,又称作“亮白”。
F色:从任何角度观察均为无色透明。
G色:1ct以下的钻石从冠部、亭部观察均为无色透明,但1ct以上的钻石从亭部观察显示似有似无的黄(褐、灰)色调。
(3)H级
H色:白。1ct以下的钻石从冠部观察看不出任何颜色色调,从亭部观察,可见似有似无的黄(褐、灰)色调。
(4)I-J级:微黄(褐、灰)白,又称作“淡白”、“商业白”。
I色:1ct以下的钻石冠部观察无色,亭部观察呈微黄(褐、灰)色。
J色:1ct以下的钻石冠部观察近无色,亭部观察呈微黄(褐、灰)色。
(5)K-L级:浅黄(褐、灰)白。
K色:冠部观察呈浅黄(褐、灰)白色,亭部观察呈很浅的黄(褐、灰)白色。
L色:冠部观察呈浅黄(褐、灰)色,亭部观察呈浅黄(褐、灰)色。
(6)M-N级:浅黄(褐、灰)色。
M色:冠部观察呈浅黄(褐、灰)色,亭部观察带有明显的浅黄(褐、灰)色。
N色:从任何角度观察钻石均带有明显的浅黄(褐、灰)色。
(7)<N:黄(褐、灰)色。
对这一类钻石,非专业人士都可看出具有明显的黄(褐、灰)色。
2、其净度按照GB/T16554-2003中分为:LC、VVS、VS、SI、P五个大级别,共10个小级别。
(1)LC级:称镜下无瑕级。在10倍放大镜下未见钻石具内外部特征。以下情况下仍属LC级:
1)额外刻面位于亭部,冠部不可见。
2)原始晶面位于腰围内,不影响腰部的对称,冠部不可见。
3)内部纹理无反光,不影响透明度。
4)钻石内、外部有极轻微的特征,经轻微抛光后可去除。
(2)VVS级:称极微瑕级。在10倍放大镜下,钻石具极微小的内、外部特征。这些极轻微的内、外部特征通常是一些很细小的点状包体、颜色很淡的云状物、纹理、须状腰、缺口、击痕等。
极微瑕级还根据内、外部特征的大小、分布位置等因素,也就是说根据观察的难易程度细分为VVS1和VVS2两个级别。
VVS1级:钻石具有极微小的内、外部特征,10倍放大镜下极难观察。
VVS2级:钻石具有极微小的内、外部特征,10倍放大镜下很难观察。
VVS级与LC级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同时能看到内部及外部特征,而后者只能看到轻微外部特征。
(3)VS级:称微瑕级,在10倍放大镜下,钻石具细小的内、外部特征。细分为VS1、VS2。
VS1级:钻石具细小的内、外部特征,10倍放大镜下难以观察。
VS2级:钻石具细小的内、外部特征,10倍放大镜下比较容易观察。
典型包体:点状包体群、较轻微的云状物、小的浅色包体、较小的羽状纹等。
VS级与VVS级区别是在10倍放大条件下,前者可以观察到瑕疵,尽管也比较困难,而后者则为几乎观察不到。
(4)SI级:又称瑕疵级。在10倍放大镜下,钻石具明显的内、外部特征,又细分为SI1、SI2。
SI1级:钻石具明显内、外部特征,10倍放大镜下容易观察。
SI2级:钻石具明显内、外部特征,10倍放大镜下很容易观察。
典型包体:较大的浅色包体、较小的深色包体、云状物、羽状纹等,各种包体类型都可能出现。与VS区别在于SI级钻石用10倍放大镜即可很容易发现内、外部特征,但是去掉放大装置用肉眼无法看到内、外部特征。
(5)P级:称火重瑕疵级。从冠部观察,肉眼可见钻石具内、外部特征。细分为P1、P2、P3。
P1级:钻石具明显的内、外部特征,肉眼可见,在10倍放大条件下,净度特征显而易见,而用肉眼从冠部观察比较困难,但不影响钻石的亮度。
P2级:钻石具很明显的内、外部特征,肉眼易见,而且已经影响钻石的亮度。
P3级:钻石具极明显的内、外部特征,肉眼极易见,并且影响钻石的亮度、透明度,部分贯穿性的裂隙还可能影响钻石的耐久性。
典型包体:主要为大的云状物、羽状纹、深色包体,并且这些包体可能影响钻石的耐用性或者影响透明度、明亮度。
轻微内含级(VS) 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的瑕疵可见,但非常微小。
钻石净度为钻石视觉上的洁净程度,为钻石4C标准之一。影响其等级的瑕疵分为二者,内部的瑕疵称为内含物(英语:inclusion ),表面的缺陷称为表面瑕疵(英语:blemish )。评鉴钻石净度的准则,包括了上述瑕疵的数量、大小、种类、位置、明显度等对钻石整体外观的影响程度。
扩展资料
买什么样的钻石比较好。
判断一颗钻石好坏通常看4C,即颜色(color)、净度(clarity)、切工(cut)、克拉重(carat)等级越高的钻石往往意味着更高的价格。另外钻石的荧光等级,奶咖情况也会影响钻石的价值。
以切工为例,好的切工的钻石要比切工差的钻石贵很多,钻石切工的好坏直接影响钻石的闪耀度,选购钻石首先要看的就是钻石切工的好坏。然而没有裸钻分级证书就没有办法知道这种钻石切工的好坏(普通人很单凭肉眼看出钻石的切工等级,所以买钻石建议选带有权威裸钻分级证书的)
GIA是目前全世界最权威的钻石分级认证机构,奇缘工作室每一粒30分以上(含30分)钻石都是带有GIA分级证书。GIA是非营利机构,1931年Robert MShipley先生创立GIA美国宝石学院(Gemological Institute of America),至今GIA在全球已有十四个教学机构,提供专业的研究、销售、鉴定等课程,培养高素质的珠宝从业人员,也促成GIA在业界有此崇高的声誉,让大众对它的信赖度与专业性始终保持领导世界的地位,如今GIA提出的4C标准也是国际珠宝界的通用标准。
参考资料:
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的瑕疵可见,但非常微小。
GIA钻石净度标准
1、无瑕级(FL) 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没有任何内含物或表面瑕疵
2、内无瑕级(IF) 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内部没有任何内含物,而表面有微不足道的瑕疵,可借由磨光去除。
3、极轻微内含级(VVS) 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内部有极微细的瑕疵,即使是专业鉴定师也很难看到。
4、轻微内含级(VS) 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的瑕疵可见,但非常微小。
5、微内含级(SI) 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钻石有清晰可见的瑕疵。
6、内含级(I) 瑕疵在10倍放大镜观察下非常明显,肉眼观察亦可看见,并且影响了钻石的坚固度或透明度和闪亮度。
扩展资料
钻石挑选有“4个C”原则:切割(cut)、色泽(color)、纯净度(clarity)和克拉(carat weight)。
1、切割
是其中唯一的人为因素。一个熟练的钻石切割师能使一块好的钻矿石光彩夺目,他能使内部的光芒最大程度地反射到钻石表面。切割师要把它切割得如同左右仿佛在照镜子般对称。
2、色泽
在一些大的珠宝店里会陈列一些用于对比的钻石,他们将各种色泽等级的钻石列成一排,以帮助顾客进行对照,因为一般顾客无法用肉眼来区别钻石的色泽。钻石的颜色以无色为最上品,随着**的加深而逐渐次之。
3、纯净度
总的来说,瑕疵决定的钻石的价值。更准确的说,要看钻矿石中杂质的多少。几乎每块钻矿石中都含有杂质,即使是质量再好的钻矿石,也会存在些微瑕疵。当其净度为LC级时可视为无瑕级。
4、克拉
克拉曾被认为是衡量钻石价值的决定性标准。当有人说买了2克拉的钻石时,人们都会感到难以置信。其实,钻石的切割、色泽和纯净度和重量对于钻石价值来说是同样重要的。一颗切割工艺差、颜色偏黄且有瑕疵的2克拉的钻石的价值要远低于一颗切割完美,透明纯净的钻石。
—钻戒
—钻石净度
这个是钻石净度的级别,细分下来的话是VVS1VVS2VS1VS2 所谓的净度就是钻石内部的内含物,也就是钻石里面的杂质
VVS是极微瑕的级别,就是钻石内部非常的干净,几乎是没有什么杂质了!在10倍的放大镜下是看不到任何杂质的,杂质很少很少而且很小,VS就是微瑕级别,钻石的内部也是非常干净的,杂质同样是很小的,但是数量比较多一点!
扩展资料
钻石是指经过琢磨的金刚石,金刚石是一种天然矿物,是钻石的原石。简单地讲,钻石是在地球深部高压、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钻石美丽、稀有,是爱情和忠贞的象征,代表永恒不破的爱情。
2017年5月16日,苏富比拍卖行在瑞士日内瓦举行春季珠宝拍卖会,一对彩色梨形钻石耳坠以大约5740万美元、约合395亿元人民币的总价,创下拍卖史上的新纪录。这对梨形耳坠产自南非,除颜色不同,外形几乎一模一样,分别重约16克拉其中,深粉色钻石名为“阿泰米斯”,拍出1550万美元(1067亿元人民币),另一颗钻石为深湖蓝色,名叫“阿波罗”,由于颜色比粉钻更罕见,价格是粉钻的两倍多。
2018年1月,在非洲国家莱索托的矿区中,挖掘出一颗重达910克拉D色泽IIa型的钻石,相当于2颗高尔夫球大小,名列钻石史上第5大。
参考资料
钻石(宝石)_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