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玉器的玉器分类

汉代玉器的玉器分类,第1张

           追溯历史,早在8000年前左右,我国古代先民便开始制作玉器。不过进入汉代以后,因当时国势强盛,加之玉材来源丰富,汉代玉器才把中国古代玉器推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并由此奠定了古代玉文化博大精深的基本格局,以至“汉代玉器”一词到今天已成为古代玉器“精品”的代称。

         

汉代玉器的六大分类

     

 1 礼仪用玉

  自先秦以来,礼仪用玉一直是玉器最重要的用途之一,据《周礼》记载,先秦时代的玉礼器主要有璧、圭、璋、琥、兵器等七种,但是到了西汉时期,玉礼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在原来的七种玉礼器中,除了圭和璧还有兵器仍然用于礼仪活动外,其余四种均不再用作礼器。当时玉璧的用途也分两种,一种天子用于祭祀的玉璧,另一类玉璧主要用于佩挂,这类玉璧的制作很讲究装饰的华美且多用透雕手法,从而使玉璧的形态变得丰富多样。

 

  如图是夔龙蒲纹玉璧。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直径225厘米,青玉制成,璧用同心圆绳纹分为内外两区,内区为涡纹,外区为变形夔龙纹。根据该玉璧的尺寸和质地推测,该玉璧应是祭祀礼器。图2,是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玉戈。宽172厘米,高112厘米。整体玉戈造型别致,纹饰精美,动物形象生动传神,堪称西汉玉雕艺术品中上乘佳作。这件玉戈的刃部未见使用的痕迹。当属于礼兵器。

        

 2 丧葬用玉

  重视丧葬的社会风气是汉代人观念意识的又一体现。道家认为玉是“天地之精”,是“阳精之纯”,故而当时有吞食玉屑能致长寿之说。汉代的葬玉主要有玉衣、玉九窍塞、玉琀、玉握和玉面饰等。玉衣是汉代皇帝和贵族的殓服,由金银丝等材料编缀玉片成人形并着于死者身上,即所谓“金缕玉衣”;九窍塞是用来堵塞尸体九窍的玉器,以此防止尸体的腐朽,还有玉棺等。

  子房山三号汉墓出土的玉面罩有23块玉片,勾勒出人的五官,较为形象写实。人们对它的观念与玉衣相同。

        

 3 日常用玉

  作为日常用器的玉制品的数量相对较少,这恐怕与玉材的特性有关,汉代的日用玉器主要有杯、盒、卮、枕、印、带钩和玉砚滴等。从近年来的考古发掘材料来看,日常用玉中也不乏构思奇巧的精彩之作。为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玉耳杯,高38厘米,口径111到143厘米,玉色清白呈半透明状,通体抛光,尽显质朴简洁之美。耳杯常用于饮酒,也可用于食器。

   

 4 装饰用玉

  装饰用玉器历来是玉器艺术中品类最为丰富,造型和纹饰最为多样的一类,汉代的装饰用器也是如此。尤其是用作佩饰的玉器,汉代在继承先秦风习的基础上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汉代佩玉的品种主要有各种透雕装饰的玉璧、玉璜、玉珠、玉人、玉环、玉管等。特别是在艺术风格上,汉代玉佩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东洞山二号楚王后墓出土的龙凤纹玉环为素面或作绞索形。最具代表性的是龙凤纹玉环,该器直径79厘米,玉环黄白色,通体透雕。整环以三条虺龙蟠绕而成,环身透雕有熊、凤鸟及卷云纹。

     

      5 玉艺术品

  汉代玉器中纯粹用作欣赏的艺术品的数量并不多,但却体现了很高的艺术性和工艺制作水平。

 

 

  6 辟邪用玉

  另外,汉代玉器中还有一类辟邪用品,如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玉管。长262厘米,宽29厘米,玉管为两根同样细长圆管并联而成。两端连接处各以浅浮雕技法雕出一兽面纹。兽面双目圆睁,显得十分威严。我们认为这可能与辟邪有关。

 

  就艺术的整体而言,玉器只是汉代艺术大树上的一个小分枝而已,但它却能从一个角度折射出汉代艺术的基本风貌,传递着汉代人的思想观念,为后人开启了一扇通向博大精深的汉文化之门。

    

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的玉器继承了战国时代玉器的传统,并有所变化和发展。

  汉代用各种玉料制作的礼器、装饰品和美术品。中国的工艺源远流长,汉代继续有所发展。西汉初年的玉器继承了战国时代的传统,但开始有了变化。西汉中期以后变化更大。

  根据器形和用途的不同,汉代玉器可分为4大类:①仪礼上使用的玉器;②葬玉;③玉装饰品;④玉制美术品。商周的6种“瑞玉”,除璧、圭外,都废弃不用;组成“组玉”的各种玉佩,其种类和数量都已减少。葬玉和随身玉制装饰物的种类增多。表面花纹从以抽象主义为主变成以写实主义为主。圆雕、高浮雕、透雕、刻细线的玉器也增多了。这些变化反映了汉代社会的变化以及风俗和思想(尤其是宗教思想)的变化。在中国玉器史上,汉代实是承前启后的一个过渡阶段。

不会是古剑奇谭的那个吧

此玉佩是方兰生及其前世晋磊所佩戴之物。游戏中,方兰生的前世晋磊为报师门血仇,假意迎娶仇人之女叶沉香,在“岳丈家(仇人)——自闲山庄”过了一段幸福日子之后,联络江湖匪类灭了山庄满门。但也由于其报仇之心太强,反而忽视了自己师门中的恋人,也即其恩师之女贺文君的病情,贺文君在临死前将自己的一魂一魄封入此玉佩中,以期在其死后,自己的一魂一魄可随青玉司南玉佩陪伴在晋磊身边。

转世之后,晋磊变成了方兰生。兰生小时候在一家店里看到青玉司南佩,便吵着要姐姐买给他,因此青玉司南佩又落到方兰生手中。所以叶沉香变成厉鬼后,在自闲山庄数次想迷惑方兰生自杀,但由于贺文君一魂一魄的保护,终未得逞。转世后的贺文君(也就是孙家**)因为前世曾受魂魄分离之苦,因此转世后身体一直不好,方兰生知道了他的前世情缘后,放弃了他喜欢的襄铃,在结局中回到了琴川,娶了孙家**,生活在一起

司南玉佩是汉代辟邪玉之一,数量不多却很重要。司南佩形若工字形,扁长方体,分上下两层,为两长方柱相连形,横腰环一凹槽。顶部琢一小勺,下端琢一个小盘,全器光素无纹。在中间凹细处或小勺柄处,有一个横穿或竖穿的孔,可穿系佩挂。司南本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利用磁场指南性制成的指南仪器,用于正方向,定南北。古代的司南形如勺,也像瓢或北斗星形,其构造上有勺,下有地盘。无论地盘如何防止,勺如何转动,最后勺的定向始终指向南方。在汉代占卜之风大盛时,又成为测算凶吉的工具。在放置的底盘上刻画天干、地支、八卦等占卦图案,算卦人根据勺的指向,作出测定。以司南卜筮之风尤以新莽时期最盛,赴任之官挟木式以治,身后以木式择茔,以司南定乾坤。玉有辟邪压胜之效,人们遂仿司南之形,将实用器转变为佩饰器,琢成顶部有司南形状的小玉佩,随身佩戴,用于辟邪压胜,为司南佩。从司南佩其主体呈现的独特的凹缺形外轮廓和佩带者的角色上,判断出这可能是后人为达到从良渚玉琮上取得某种宗教意义,而刻意扁化、小化玉琮所得到的衍变形体司南佩除了辟邪压胜的意义外,还有指导之意,引申为广闻博学。扬齐宣的《晋书音义序》记载:“由是博考诸传,综览群言,研核异同,撰成《音义》,亦足以畅先皇旨趣,为学者司南”。从目前考古资料看,司南佩有简化型和完整型两种,有一个系列,其中可能存在着时代先后关系。江苏邗江县甘泉山东汉墓出土的一件白玉司南佩属典型的完整型司南佩,长2厘米,玉色洁白,莹润光亮,工字形,方柱状,器身以中间宽槽为界一分为二,下面有小柱饰,上面有状如小勺的司南。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空前兴盛,儒家推崇和阗玉,并且以此阐发他们关于玉德的学说。汉代上流社会佩用白玉在《后汉书·舆服志》中有记载:“至孝明皇帝,乃为大佩,冲牙双王禹璜,皆以白玉”。“佩双印,长寸二分,方二分,乘舆、诸侯王、公、留侯以白玉”。司南佩属于佩的系列,邗江甘泉山出土的这件司南佩以品质极好的和阗白玉琢制而成,符合当时的礼俗规定。同样以白玉琢成的完整型司南佩还有1969年出土于河北省定县四十三号东汉墓的两件,大小略有不同,一件高3厘米,宽23厘米;另一件高25厘米,宽2厘米,和阗白玉制成,细腻润泽,内孕精光。均为长方体形,腰部内凹切割成工字形,腰际横穿一孔,佩顶端作勺形,下承圆形小盘,系仿汉司南之形。另外,1972年安徽省亳县凤凰台一号东汉墓出土的一件也属完整型,高25厘米,宽19厘米,和阗白玉琢成,形若扁长方体,中间切凹腰。上琢小勺,勺把中间穿一小孔,以便系佩,底出小圆盘。除了顶端有司南状小勺的完整型司南佩以外,汉代还有一种简化型的司南佩。江苏徐州土山东汉墓出土的一件就是这种类型的。这件司南佩长19厘米,呈工字状,四面外弧,面与面之间有明显的过渡,上下段均有小圆柱饰。不难发现,简化型和完整型司南佩的区别主要在佩的顶端,简化型的顶端不再有小勺和小圆盘的司南状装饰,而代之以和下端相同的小圆柱状装饰。与上述江苏邗江甘泉山东汉墓出土的完整型白玉司南佩同墓出土的还有一件简化型琥珀司南佩,长25厘米,质地为红色琥珀,由于受沁表面较为粗糙,器型较一般白玉司南佩稍大。无独有偶,在同一墓中出土两件分别是玉质和琥珀质地司南佩的墓葬还有南京仙鹤观东晋高崧夫妇墓。1998年发掘的东晋名臣高崧家族墓出土了一批极具研究价值的玉器和金银器,其中二号墓即高崧夫妇合葬墓出土了两件司南佩,一件为玉质,外观为灰白色,长22厘米,宽17厘米,高28厘米,器型呈工字形,中部束腰处有一圆形穿孔,顶端琢刻一浅勺,底部则有盘状槽窝;另一件为血红色琥珀制成,半透明,和邗江甘泉山东汉墓出土的那件一样,为简化型司南佩,长3厘米,宽26厘米,两端未饰明显的勺和盘状窝槽,仅有圆形突起,中为两相连的长椭圆体,中部束腰处有一穿孔,可供系佩。这两件司南佩可能是东汉时候流传下来的遗物,也有可能是当时东晋人的作品,是东汉人佩戴司南佩用以辟邪压胜的遗风的表现。司南佩在东汉最为流行,其后逐渐衰微,宋以后有仿。宋代司南佩大多有桂花沁、牛毛纹等,包浆较好,器各部刻画过渡自然。明代的司南佩,刻画线条较硬,边缘锋利,细部碾琢不甚讲究,呈工字形或圆柱形,抛光技术较好,玻璃光感很强。清代亦有司南佩,主要特点是器型较大,形制有变化与创新,碾琢精细,抛光讲究。一改传统的顶部勺形,有的似鸟形,有的是方形,器腰间的凹槽较深,器体的棱角圆滑,光泽较好。有穿孔的可做佩饰,没有穿孔的则作为陈设品了。古人认为,出门挂司南佩“是为吉祥”。玉司南佩是汉代一种形态特殊的器形,形若用于正方向、定南北的司南(亦称指南)。玉质精美,玲珑小巧,上面琢磨成小勺形,下面呈“工” 字状,常琢穿系小孔。盛于汉代,明清时期多见仿品。玉司南佩如图,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甘泉东汉2号墓出土。长31、宽23、厚17厘米。玉料呈青白色,体扁,两面形式相同,即中央略弧凸,中部厚两侧薄。器由三部分组成,其中上端有不同形式的三脊为纽,上有一圆孔以供系佩用;中部有两个相等的长方形饰,两侧各有一形式相同的凹缺口相隔;下部有一内收且呈圆撇形的凸榫。

望采纳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716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