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翡翠原石通常被分为岩石玉和砾石玉两大类,其中岩石玉属于原生型翡翠,砾石玉属于次生沉积型翡翠。翡翠原石根据形成环境的差异,还被细分为原生无皮石、山石、半山半水石、水石、水翻砂石等几个种类,其中水石的质量是最好的。
2、翡翠原石划分的种类:翡翠原石一般被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岩石玉和砾石玉,其中岩石玉属于原生型翡翠,而砾石玉则是岩石玉演变来的次生沉积型翡翠。这两个种类品质都差不多,但最大的区别就是砾石玉外面有一层皮壳。
3、翡翠原石中的砾石玉,又因为形成环境的差异,被细分为山石、半山半水石、水石、水翻砂石等四个种类,在这里面水石的表面是最光滑的。另外翡翠原石中,还有一类原生无皮石,它的玉质直接裸露在外面,并没有外皮包裹。
4、翡翠的价值很高,但现在品质好的翡翠比较少,挑选原石的时候,对鉴别的能力要求高。翡翠原石中水石的质量是最好的,因为它长期受到水流的冲刷,使它外皮变得薄而光滑。
翡翠原石指的就是刚从矿场开采出来没有经过人为化学处理的翡翠。翡翠的原石,主要有原生无皮石、半山半水石、水石、山石等。
翡翠原石就是加工成翡翠摆件及其翡翠饰品的原料。原生无皮石指的是产自原生矿床之中,这种原石的外皮是裸露的,没有被风化的原石。山石原石一般产于山坡或者山谷中,有比较薄一层的风化外皮的原石。半山半水石主要是指由于水流或者重力的作用被冲到山脚下或河滩上的翡翠原石。水石指的是由于河流的搬运下形成的成岩作用,最后经过风化形成的翡翠原石。
判断翡翠原石的技巧
1、依据雾判断
翡翠原石的雾是指存在于外层风化壳与内部翡翠之间的一层雾状不透明的物质。翡翠原石的雾主要有白雾、黄雾、红雾以及黑雾。雾虽然不能直接影响翡翠的色,但不同颜色的雾具有不同的指示作用,因而雾是判断翡翠原石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志。
2、依据皮壳判断
皮壳是翡翠原石风化的外皮。不同皮壳的不同表现决定了其内部质地的各种情况。例如皮壳颜色有黑、灰、黄、褐、浅黄、白色等,依据皮壳可以判断翡翠原石内部的颜色、底子、种以及绺裂。
3、依据松花判断
在仔细观察翡翠原石的皮壳时,会隐约可见一些像干了的苔藓一样的色块,我们称之为松花。松花是由翡翠上的绿经风化后失色留下的痕迹,所以依据松花的浓淡、数量、疏密、形态变化可以推断出翡翠原石内部的色。
1、莫西沙翡翠指的是翡翠场口,莫西沙出的翡翠。特点是有脱砂皮,有些莫西沙场口翡翠原石几乎全部脱砂,有些则部分脱砂,脱砂皮是莫西沙场口翡翠原石的重要特点。
2、莫西沙场口翡翠原石具有刀砍纹路或蜂窝状表皮,有些莫西沙场口翡翠原石有明显的刀砍纹路,多数翡翠原石表面有滴水状的圆形或不规则状的凹坑;有的表面则呈现蜂窝状。
1、翡翠原石是来自缅甸的不同场口的,其中有六大场口:会卡场口、木那场口、莫西沙场口、达马坎场口、后江厂、莫湾基场口。翡翠莫西沙的意思是这块翡翠原石是从莫西沙场口出来的。莫西沙翡翠原石,是位于乌鲁江上游,老场区的东部,开采时间较早的一种岩石。
2、莫西沙翡翠原石主要有白砂皮、灰砂皮,少见的有红砂皮。白砂皮是最常见的,这与莫西沙翡翠含铁量低有关,但即使是红砂皮,其地色还是偏白色的。莫西沙翡翠颜色黄、白、灰、黑色都有。
翡翠原石是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由硬玉、绿辉石和钠铬辉石组成的达到玉级的多晶集合体,外表常常有皮壳包裹。翡翠原石常有一层风化壳。由于风化壳的存在,以致无法观察到翡翠内部。而对翡翠原石的鉴定则主要是通过观察风化壳表面出现的各种现象,推断该翡翠原石内部质量的优劣。
翡翠原石上的几种现象,正是根据这些现象来判定原石价值的:
(1)蟒
“蟒”是描述翡翠原料的术语,是指翡翠中的绿色条带在风化壳的表现形态。一般呈凸起的曲折细脉状分布在风化壳表面,犹如一条蟒蛇盘卷,是判断有无颜色及颜色分布状态的一种依据。一般细粒致密结构比粗粒疏松结构抗风化能力强,绿色部分比无色部分抗风化能力强,所以与无色、浅色粗粒疏松结构的基底相比是细粒结构的绿色部分凸出来,形成蟒带。翡翠的绿色条带多是成岩期后改造的结果,成岩期后改造首先是在应力作用下硬玉岩变形、破裂,而后含致色离子的热液侵入,进行离子交代,形成绿色条带。所以说有色条带多是变形破裂带,而这一破裂带又继续在应力和热液作用下发生了揉皱和重结晶,形成了一条结构致密的弯曲翡翠色带,反映在风化壳上。蟒带的形态、颜色、走向、倾向是判断翡翠绿色变化的重要标志。
(2)松花
“松花”是指翡翠皮壳上绿色的表现,也就是翡翠内部或浅层绿色在皮壳表面的一种表现。由于致色离子的种类、浓度和空间分布在一定的成矿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稳定的,所以根据松花颜色的浓淡、数量的多少、形态的变化,可以推断翡翠内部颜色的变化和分布。如果松花的颜色浓而鲜艳,价值就会高;如果翡翠皮壳上没有松花,内部可能很少会有色;而皮壳上多处有松花,则内部可能存在颜色或者仅仅存在于表层。另外,松花是否渗入翡翠内部,渗透的深度等,也是推断颜色好坏的依据之一。
(3)癣
“癣”是指在翡翠原料皮壳表面上出现大小不同、形状各异,呈黑色、深绿色或灰色的印记。是一种与翡翠绿色有关联的表现特征,是铬离子的提供者,俗称“癣吃绿”或“绿随黑走”。癣的主要矿物成分是碱性角闪石,通常呈柱状、纤维状集合体,呈靛蓝色、蓝黑色,往往围绕辉石、尤其对硬玉呈边缘交代或完全交代,与皮壳周围的物质有明显的颜色变化。如果在一个面上出现有大量的片状癣,而另一个面上有大量的点状癣,那么内部可能含有太多的阳起石等产生癣的矿物;如果有一些癣仅仅在一个面上有表现,而且都是片状癣就有可能仅仅在表面有一点“脏”,不会产生很大影响;如果在二个面甚至三个面上有癣时,有可能内部很脏。
(4)雾
“雾”是指存在于外层风化壳与内部翡翠之间的一层雾状不透明物质,实际上是一种硬玉矿物退变质作用的结果。由于温度的降低及压力的增加,原生矿物硬玉发生退变质,形成新的次生矿物包裹在硬玉岩外部,形成了中心部分是硬玉岩,外面是次生矿物层,最外层是风化壳的格局。这些次生矿物主要是钠长石和霞石。雾有厚有薄,颜色有白雾、黄雾、黑雾和红雾。雾的有无及雾的颜色反映的是原岩的信息,雾的出现是有翠色的一种预兆,不同颜色的雾具有不同的指示作用,—般红雾和黄雾是由于含铁量高而引起的,而高铁又使得翡翠绿色发暗;白雾表明含铁不高,是较纯的硬玉岩,可能出正绿色高翠。
(5)皮壳
翡翠原石在地质搬运过程中经风化作用形成的产物,称为“皮壳”。如果皮壳比较粗糙、有沙粒感的翡翠原石,称为砂皮石。根据砂皮的颜色可分为:白砂皮、黄砂皮、铁砂皮、黑乌砂皮等。其中白砂皮翡翠内部往往没有颜色,如果有也是淡淡的绿色或紫色,但一般透明度较好;黄砂皮翡翠原石内部可能有较多的绿色,但多数颜色不均匀,有时也可能有较浓艳的色根,一般认为铁砂皮的皮壳很薄,内部品质较好,可出高档料;黑乌砂皮为颜色较深的黑色、绿色,一般认为内部会有较深的绿色部分,甚至可出现满绿的翡翠,但是黑乌砂皮翡翠原石变化非常大,有的里面绿中带黑点、有的里面是很干的绿、有的里面绿很脏;石灰皮呈灰白色,皮较软,可用铁刷子刷掉石灰皮层,多数是高岭土化所致,内部一般种质较好。此外,还有经过水的冲刷,外皮光滑,手摸上去没有砂的感觉,很细腻的水石皮。这种皮很薄,颜色也有多种,有褐色、青色、淡**等。由于水皮石的皮很薄,强光可以透过,较容易判断里面的情况。水皮石的翡翠一般都经过较长距离的搬运,较致密、细腻的部分保留下来了,所以一般品质较好。
1、脱沙出现的原因大致如下:冰种以上原石有两大特性,一,形成时间长;二,种老,密度大,硬度也比其他种质更大。于是,石头在几亿年的地壳运动中形成皮壳,然后被搬运,冲刷,皮壳部分脱落,而料子硬度极强,所以这些脱落的皮壳下玉质没有被磨损,从而完整的显现出来,因此形成脱沙。
2、全脱砂,是翡翠原石中最好的表现,没有之一。因为全脱砂意味着该块原石的皮壳,已经全部自然风化掉,剩下的基本都是肉,而且自然全脱砂的料子,种都老到极致,几乎所有的高冰种,玻璃种料子,均出自于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