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苍蝇还是飞蚂蚁 还是什么?急!

这是苍蝇还是飞蚂蚁 还是什么?急!,第1张

这个是蚂蚁的。

白蚁俗称飞蚂蚁,是一种危害极大的世界公害,分布极为普遍,品种繁多,主要有黑胸散白蚁和家白蚁。气候温暖、潮湿,适合黑胸散白蚁和家白蚁生长繁衍,白蚁由有翅成虫(即长翅繁殖蚁)分群飞出来后,向有灯光的地方飞去。

只有那间房有的话可能那间房附近有大型蚁巢,这些飞蚂蚁是分群飞出来开辟新的领域的,刚好晚间的时候又有灯光,然后产生胃这种情况。

防治方法:

  灭蚊窗纱涂剂   利用蚊虫的趋光性和药物的缓释原理,将灭蚊窗纱涂剂涂抹在纱窗上,形成一层保护膜,蚊虫接触30秒后,会在两小时至数日内死亡。使用时,勿用碱性溶剂清洗窗纱。   电蚊香   电蚊香的驱蚊原理是将除虫菊等吸入蚊香片中,加热后蒸发,达到灭蚊效果。如果滴上几滴风油精效果更好,一般可维持6-8小时。液体电蚊香是利用毛吸管原理,持续加热释放杀虫剂,使用最为方便。一瓶蚊香液可连续使用30天,免除了每天更换电蚊香片的麻烦。   蚊香   蚊香点燃后,蚊香里的除虫菊酯随着烟雾挥发出来,播散于室内空气中,麻痹蚊子的神经,使其或坠地丧命,或四散奔逃。蚊香最好放在户外使用,比如居家周围、门口或空气流通的地方。傍晚天黑前点燃蚊香,驱蚊效果最佳。   喷雾杀虫剂   其主要化学成分是一种叫丙炔菊脂的杀虫剂。将杀虫剂喷洒在楼梯间、水槽下、阴沟、浴厕、橱柜、桌脚下可有效地杀灭蚊虫。杀虫剂不需要太多,多了不仅浪费,而且污染环境,掌握灭蚊的时间、地点和用量才是关键。   防蚊液   又称驱蚊剂。防蚊液的主要成分是避蚊胺。涂抹合格的防蚊液可以在6-8小时内阻止999%的蚊子叮咬。其原理是药物直接作用在蚊子的触觉器官及化学感受器,达到驱赶蚊虫的目的。   驱蚊花露水   内含仿生驱避原料,能使蚊子产生错觉,失去叮人的欲望。每次时效可达5小时。有些驱蚊花露水还含有名贵中草药成分,具有清凉、去痱、避暑等功能,可谓是一物多用。   给妈咪的悄悄话:对于有小宝宝的家庭来说,最好尽量避免使用或少用“化学”武器,这些灭蚊武器含有的药物成分可能给宝宝带来不适。   第二大类:“物理”武器   灭蚊灯   1、捕蚊灯是利用蚊子的趋光性及对特殊波长的敏感性,诱使蚊子接触网面,通过高压电瞬间将蚊子烧焦。捕蚊灯最好摆放在高于膝盖的地方,且离地面不要超过180公分。使用捕蚊灯时,其他室内光源要统统关掉,以免影响捕蚊效果。在捕蚊灯的集虫盒里加点水、再加点醋,捕蚊效果更好。   茉莉花:花香浓郁,夏季置于室内能使蚊虫避而远之。   2、夜来香:花瓣夜间开放,白日闭合,其特异的浓香有神奇的驱蚊效果。   3、杜鹃花:具有一定的毒性。蚊虫不敢靠近。   4、万寿菊:有一种冲鼻气味,蚊虫不敢接近它,是一种特殊的优良天然驱虫剂。   5、除虫菊:花中含有除虫菌素,可使蚊虫中毒死亡。   6、薄荷:具有特殊的芬芳香气,蚊虫闻之会晕眩。蚊叮虫咬后,以其叶熬水敷用,有清凉消炎止痒等效果。

青蜂,属青蜂科,英文名 CUCKOO WASP,又译杜鹃蜂、红尾蜂,大多数分布于华北部分地区。产卵方式奇特,青峰将自己的卵产在蜜蜂、胡蜂的巢穴内,或者其他幼虫的皮肤上,幼虫孵化出来后通常会吃掉蜂巢内的食物,甚至把蜜蜂、胡蜂的小幼虫也吃掉,科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借巢产卵”。

中文学名

青峰

这句话是比喻句。把蝙蝠比作没头的苍蝇。原句出自于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6课的课文《蝙蝠和雷达》。

原文: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扩展资料:

《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课文相关拓展知识:

雷达是利用极短的无线电波进行探测的装置。无线电波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能反射回来,雷达就根据这个原理,把无线电波发射出去再用接收装置接收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这样就可以测定目标的方向、距离、大小等,接收的电波映在指示器上可以得到探测目标的影像。雷达在使用上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广泛应用在军事、天文、气象、航海、航空等方面。

事实上雷达的发明早于蝙蝠回声定位能力的科学发现。1888年,赫兹已经可以用仪器产生无线电波。1917年罗伯特·沃特森·瓦特成功设计雷暴定位装置,这标志着雷达的诞生。而直到1930年美国两位大学生将蝙蝠带进了大学物理实验室,才偶然发现了蝙蝠可以发出超声波。

你说这个?食蚜蝇。常在花中悬飞。有**斑纹,形似黄蜂或蜜蜂,但不螫人。与其他蝇的区别在于翅上有与第4纵脉平行的一条假脉。有的形小而细瘦(如Baccha属),有的形大,似熊蜂,黄黑相间,多毛(如Criorhina属)。但常有各种拟态,在体型、色泽上常摹仿黄蜂或蜜蜂,且能仿效蜂类作螫刺动作。如体大、被毛、具黄黑斑纹的属摹仿熊蜂,蚁穴蚜蝇亚科的某些种类摹仿蜜蜂。

像苍蝇,但比苍蝇大的昆虫可能是:

1 厩蝇:外形与苍蝇相似,但比苍蝇大,身体呈黑色或暗棕色,有时带有红色或**的条纹。

2 蚊子:蚊嘴细长,呈针状,有一个类似吸管的结构,用来吸血。

3 蜻蜓:身体较大,翅膀较长,头部较小。

4 蝗虫:身体绿色或**,有两对翅膀,但前翅膀较厚,后翅膀较薄。

5 蜜蜂:身体有**和黑色的条纹,有一个针状的蛰针,用来保护自己。

希望以上回答可以帮到您。如您需要更详细的解答,请咨询专业的昆虫学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733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