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身边的童子一个是善财童子另一个 是谁都有何来历。

观音菩萨身边的童子一个是善财童子另一个 是谁都有何来历。,第1张

另一个童子是龙女。

善财童子:

据旧华严经卷四十五入法界品载,善财童子为福城长者之子,于入胎及出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现,故称之为善财。其后受文殊师利菩萨之教诲,遍游南方诸国。先至可乐国参访功德云比丘,受念佛三昧门。

继之,历访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子、童女、夜天、天女、婆罗门、长者、医师、船师、国王、佛母、王妃、地神、树神等,听受种种法门,终至普贤菩萨道场,证入无生法界。普贤菩萨为其称赞如来胜妙功德,令其发十大愿,以此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

龙女:

观音菩萨身边的女童龙女,是“二十诸天”中第十九天之婆竭罗龙王(Sagara-nagaraja)的女儿,聪明伶俐,八岁时偶听文殊菩萨在龙宫说“法华经”,豁然觉悟,通达佛法,发菩提心,逐去灵鹫山礼拜佛祖,以人身成就佛陀。

扩展资料:

观世音菩萨(梵文:अवलोकितेश्वर,Avalokiteśvara),观世音是鸠摩罗什的旧译,玄奘新译为观自在,中国每略称为观音。

观世音菩萨,在随类应化上是可以有男相和女相的。不过观世音菩萨本身的大菩萨相,是大丈夫相。比如《华严经》说:“勇猛丈夫观自在”。唐代以前的观音,以大丈夫相居多,也现女相。

但到后来,特别是妙善公主的传说流行以来,汉地的观音形像越来越趋向女性化,如提到的民间流传的三十三观音像,基本都是女身。一些学者,则直称观音为东方的女神。

佛教所说的慈悲和女性的某种内心特性具有类比性,女性所具有的慈忍柔和,表现为日常行为中即是爱,比如母亲对于儿女的爱是深重和无微不至的。

但是佛教认为:世间的爱是私我的慈悲,是慈悲的局限化;而慈悲是爱的无我扩大。印顺法师认为这是观世音菩萨被塑造为女性的重要原因。

因为观世音菩萨的特殊表德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救度一切众生,如慈母爱自己的儿女一样。所以观世音应现女身,扩大无私的大爱,泛爱广大众生成为菩萨的平等慈悲。

参考资料:

龙女  

善财童子  

观世音菩萨身边有两个侍童,他们分别是善财童子和龙女,善财在左,双手合掌;龙女在右,双手捧珠。

善财童子为福城长者之子,于入胎及出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现,故称之为善财。其后受文殊师利菩萨之教诲,遍游南方诸国。先至可乐国参访功德云比丘,受念佛三昧门。

龙女是娑竭罗龙王的女儿,据说八岁时偶听文殊菩萨在龙宫说法,顿然觉悟,遂至灵鹫山礼拜释迦,以龙身成就佛道。

扩展资料

观音道场:

观世音菩萨,并不说有固定道场。佛典说观世音菩萨往劫中久已成佛。虽安住常寂光土,而以大悲垂形实报土和方便土;虽常侍阿弥陀佛,而在十方界普现色身广行救度(同居三土)。观世音菩萨为令众生投诚有地而示迹普陀,并非只在普陀不在他处,而是“无刹不现身”。《普门品》宣说,观世音菩萨普随一切众生根性施行解救,而不独立一门。

“普门”即普遍通达,法力广大无边。若菩萨只在南海,则不称为普门。印光大师认为,观世音菩萨的普门救度,犹如一月投影万川,即使是一勺乃至一滴水,也皆现全月。但如果水昏暗波动,月影便不能分明。众生的心如水,如果心不志诚,便难蒙救护。 

观世音菩萨能闻声救苦,到处行慈运悲,以此大悲行愿而救度众生,广做佛事。观世音菩萨的大智大悲、大愿大力,即是他成就佛道之所,所以观世音菩萨乃是大悲为道场。太虚大师说:“清净为心皆补怛(即普陀),慈悲济物即观音。”

哪里有虔诚的观音信仰,哪里有菩萨的广大慈悲,哪里就是观音道场。佛法认为,以无住为本,方可建立一切法。法无处不在,观世音菩萨以无所住而行大悲救度众生。其大智大悲,并没有住普陀和不住普陀的区别,观世音菩萨是无所住且无所不在的。

参考资料

观世音 (观世音菩萨)-

观音菩萨身边还有两个童子,男孩叫做善财童子,女孩叫做龙女。

善财童子是红孩儿,是牛魔王的儿子,只因顽劣不逊,阻挡了唐僧取经之路,红孩儿虽然只是个小孩,但是身上法宝无数,三昧真火更是让孙悟空无法抵挡,无奈之下孙悟空只好求菩萨现身,最终观世音收服了红孩儿,从此就成为了善财童子,专心在菩萨身边修炼。

女童的身份在佛经之中就有所记载,是第十九天之娑竭罗龙的女儿,虽然没有善财童子的知名大,但在佛经之中是一个大名鼎鼎的存在。

龙女小时候非常聪明,8岁的时候文殊菩萨前去龙宫之中讲佛,她听了一会后,突然顿悟,于是就前往灵山拜见佛祖,随后就以肉身成佛,这样的速度,可见悟性之高。

要成佛必须就得历经磨难,比如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历经无数劫难才领悟到佛教的真谛,而唐僧经过9次转世,历经百次劫难才最终封佛,但是龙女仅仅只是听过一次讲经,片刻之间就成佛,那时她才8岁,这样的速度也是让人感慨。

成佛之后,龙女在法华会上一举成名,随后感叹观世音菩萨普度众生的宏大志愿,于是甘心成为童女身,协助菩萨一起帮助世人,也因此成为了菩萨身边的右近侍,和红孩儿一起辅佐观世音。

扩展资料:

牛魔王和铁扇公主之子,外号圣婴大王,住在号山枯松涧火云洞。红孩儿是他的乳名。他使用一杆丈八火尖枪,武功非凡,又在火焰山修行三百年,炼成三昧真火,口里吐火,他的鼻子会喷烟,十分了得,经常与人赤脚打斗。

红孩儿听说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用狂风卷走唐僧,和孙悟空大战,假扮观音菩萨骗擒猪八戒。孙悟空一时难以降服,幸亏观音菩萨感知他们师徒有难,特意来降服红孩儿,用玉净瓶的甘露熄灭了三昧真火。

给红孩儿戴上金手镯,最终收服了红孩儿,跟在观音菩萨的身边做了善财童子,最终成了正果。

龙女拜观音

观音菩萨身边的女童龙女,是“二十诸天”中第十九天之婆竭罗龙王(Sagara-nagaraja)的女儿,聪明伶俐,八岁时偶听文殊菩萨在龙宫说“法华经”,豁然觉悟,通达佛法,发菩提心,遂去灵鹫山礼拜佛祖,以人身成就佛陀。

佛经记述她是婆竭罗龙王的小女儿,是法华会上的有名人物。龙女自幼智慧通达,八岁时已善根成熟,在法华会上当众示现成佛。为辅助观世音菩萨普度众生,龙女又由佛身示现为童女身,成为观世音菩萨的右近侍。

善财与龙女出现在四川大足石窟的以观音为主像的雕刻群组之中,有纪年的共有三处:石门山第六号窟(南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北塔第八号窟(南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及北山第一三六号窟(南宋高宗绍兴十二年至十六年,1142-1146 )。

-红孩儿

-龙女

观音菩萨旁边的两个童子分别是善财童子和龙女。

1、善财童子为《华严经入法界品》中之求道菩萨,曾南行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遇普贤菩萨而成就佛道。大乘佛教用以作为即身成佛之例证。

2、龙女是神话传说中龙王的女眷,常为龙王的女儿。龙女这一传说形象,最初来源于佛教。唐代佛经汉译,因此在唐代也首次出现了佛教引进的龙女的形象。

善财童子和龙女具体介绍:

1、善财童子出生时,家中自然涌现许多珍奇财宝,因而取名为「善财」。

当时文殊菩萨住在福城,于是善财向文殊菩萨发心学佛法,文殊菩萨对他说,你去找功德和尚吧,功德和尚又叫他去找善住和尚。从此,经参五十三位大师,菩萨,波罗门,仙人,历经千辛万苦,最后遇到普贤菩萨,终得『无相大光明』得证佛法。

2、龙女在唐朝的代表名篇为《柳毅传》,其形象为一被男主所救与其婚恋的女子。受《柳毅传》的影响,后世的众多龙女形象,主要以与人类婚恋的异类形象为主。

观音菩萨身边的女童龙女,是“二十诸天”中第十九天之婆竭罗龙王(Sagara-nagaraja)的女儿,聪明伶俐,八岁时偶听文殊菩萨在龙宫说《法华经》,豁然觉悟,通达佛法,发菩提心,遂去灵鹫山礼拜佛祖,以人身成就佛陀。

这两个童子,就是观音菩萨从三界中精挑细选,带有慧根的两位修行者;一名叫做善财,一名叫做龙女。我们都知道,佛教中历来都有着“四大菩萨”的说法。这四大菩萨,虽然目前仅仅是菩萨果位;但都在过去劫时已经成佛;

或者,自身尚未成佛,却有了更胜于成佛的无量功德。其中,观音菩萨代表大悲,乃是“四大菩萨”之首,闻名遐迩,在民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无可匹敌。

我们都知道,观音身边有两大童子,一直都跟随菩萨左右,存在感非常之强。他们都是谁呢?左边的童子,名叫“龙女”,据佛经记载,这是“八部天龙”中,龙族的族长婆竭罗龙王的小女儿,自幼博闻强识,精通佛法;

后来,在法华会上,龙女一鸣惊人,最终得到了观音菩萨的青睐。从此,龙女就跟随观音左右,日日接受菩萨的教诲;据说,龙女会在五个大劫之后,成就佛位。

右边的童子“善财”,他的来头就更大了,相信在座的各位,一定都听说过他的鼎鼎大名:《西游记》当中的圣婴大王红孩儿。他是平天大圣牛魔王的儿子,后来盘踞在孙悟空一行人西天取经的路上,公然阻挡佛门取经大业;

据说,他修炼三百年,练成了旷古绝今的三界第一神火“三昧真火”,号称“永镇西方第一名”。

就连孙悟空,面对红孩儿的火焰,也只能甘拜下风:当然,孙悟空有“避火诀”和金刚不坏之躯,不怕三昧真火的本体;但是,他之前在老君的八卦炉中,被烟熏了一个“火眼金睛”,非常怕烟。

所以,他无可奈何之下,就请了观音菩萨前来收服红孩儿。观音本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原则,赏赐给了红孩儿一场机缘,让他成了“善财童子”。

Shuohua20160610 24:32 观世音菩萨身边的童子都是帮助弘法的

女听众:师父,观世音菩萨身边的童子,就是一个小男孩、一个小女孩,干什么的啊?

台长答:我问你一句话,台长身边有很多的小朋友干什么的?(帮助师父弘法的)那好了,你不是回答了?观世音菩萨边上的童男童女——童子,都是帮助观世音菩萨弘法的,也是帮助观世音菩萨的小菩萨,他们这都叫成就如来果位。

站在财神旁边的两位童子是善财童子。

财神在民间一般分为文财神,武财神,偏财神,五路财神等,财神手下有“善财童子”, 而“善财童子”是佛经中五十三参而开悟得到的菩萨,虽然名字带财,出生时也珍宝如大海般涌出,但与民俗中的财神无关

还有一种说法,观世音菩萨的身边那个童子就是善财童子

财神爷在中国道教中是主管世间财源的神明,财神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道教赐封,二是中国民间信仰。道教赐封为天官上神,中国民间信仰为天官天仙。 

中国主要供奉的五大财神,分别是:王亥(中)、比干(东)、柴荣(南)、关公(西)、赵公明(北)。

还有其它四方财神:端木赐(西南)、李诡祖(东北)、范蠡(东南)、刘海蟾(西北)。以上曾被道教分为“四面八方一个中”的九路财神阵容。

财神爷倾注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朴素情感,寄托着安居乐业,大吉大利的美好心愿。原意指道教奉的神仙

扩展资料:

善财童子求道经历:

善财童子乃是观音菩萨用七颗宝珠化成的童子身,农历6月13日是善财童子出生日。

善财生来聪明活泼,善解人意,深得长者的欢心,长者对他疼爱有加,但唯有一事令长者担忧,就是善财并不喜欢听关于“发财”的事。他一心想做一位追求真理的人,采集种种善法的财宝,来供养所有爱好真理的人们。

他在求学时期,常去聆听哲学家演讲,他到福城东庄严幢娑罗林中的大塔庙处,参访文殊菩萨时,使他发现了人生的真义。于是,他发愿行菩萨道,直至最后成佛。

善财发起菩提心,并虚心请求文殊菩萨教导他奉行普贤行的方法。文殊菩萨告诉他:“你要学习普贤行,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参访善知识。”善财面有难色地说:“圣者!我不知道哪里有真正的善知识可以参访,我无能力分辨善恶。”

文殊菩萨指点说:“善财!对于善知识,应该将心力集中在他的德行、特长上,去效法他的优点,而不要去评判、挑剔他的过失、弱点,这就是参访的第一义。”文殊菩萨指示善财参访之道,并预言善财将被人美称为永久的童子。善财感激欢喜地告别了文殊菩萨,开始了佛教青年游历参访的生涯。

首先,善财来到南方的胜乐国妙峰山上,参访德云比丘,学得“念佛三昧法门”,深刻体会到佛子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常常忆念诸佛的伟大,心念时时与佛同住。善财接受了德云比丘的教诲,并铭记在心。

接着,他陆续拜访了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子、童女、天神、天女、婆罗门、长者、商人、医师、船师、国王、佛母、王妃、地神、树神等各种不同身份的善知识,听受种种的法门,最后终于到达普贤菩萨的道场,证入无生法界。

善财共游历了一百一十个城市,参访了五十三位善知识,所以称为“善财五十三参”。

参考资料:

-善财童子

参考资料:

-财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779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