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枝是什么珠宝

原枝是什么珠宝,第1张

原枝是红珊瑚珠宝。

红珊瑚由珊瑚虫化石堆成,不是海生植物。红珊瑚珠宝的原材料就是从深海中打捞起的整块珊瑚虫骨骼,经过精细的雕刻加工而成。红珊瑚的色彩丰富,大多呈红色或粉色,也有些是白色或灰色,而珊瑚虫是海洋生物,一般生长在两千公尺深的珊瑚礁上。

真的红珊瑚有自然的纹理,非常滋润并有埋藏在红色中的小白点、小黑点等瑕疵。

饰品中仿冒红珊瑚的有海柳、海竹等,摆件中有用染色大理岩、粉红色玻璃、粉色塑料等材料冒充的。

1真品红珊瑚是没有白芯的。

错:阿卡红珊瑚都是有白芯,所以阿卡红珊瑚只会做成蛋面,和球面,用来镶戒指和做吊坠,要不就是镶原枝,一般不会做成珠子。

2有生长纹的珊瑚都是红珊瑚,没有纹的珊瑚都不是红珊瑚。

错:海竹染色的红珊瑚也有生长纹,和红珊瑚不同的是,海竹的纹很粗,很疏,很容易看见,是放射纹。而相反,沙丁红珊瑚纹理是肉眼很难观察到的。

3红珊瑚都是红色的。

错:红珊瑚是一种品种,红珊瑚在生长过程中,吸收了铁才是红的,如果正好什么都没有吸收,是白色的,白色红珊瑚是非常稀少的,市面上绝少见。

4用酒精搽染色珊瑚的表面会掉色。

错:这个误导了多少人,我用酒精泡了染色的红珊瑚一天一夜也没有掉色,而且我用84,也泡了,也不掉色。如果把假的砸开看里面,也是红的,可见现在的染色技术有多好。

扩展资料

红珊瑚文化在中国以及印度、印第安民族传统文化中都有悠久的历史。

尤其是印第安土著民族和中国藏族等游牧民族对红珊瑚更是喜爱有加,甚至把红珊瑚作为护身和祈祷“上天(帝)”保佑的寄托物。

据历史记载,人类对红珊瑚的利用可追溯到古罗马时代。古罗马人认为珊瑚具有防止灾祸、给人智慧、有止血和驱热的功能,一些航海者则相信佩戴红珊瑚,可以防暴雨、飓风,使风平浪静,旅途平安!

因而,罗马人称其为“红色黄金”,使红珊瑚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珊瑚饰品已在古埃及和欧洲的史前墓葬被发现。现代西方人把珊瑚与珍珠和琥珀并列为三大有机宝石,是西方的 “三月诞辰石”之一。

参考资料:

—红珊瑚

“绛树无花叶,非石亦非琼。世人何处得,蓬莱石上生。”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用来赞美红珊瑚的诗句,而其中的“绛树”一词就是用来指代红珊瑚的,说红珊瑚是一种不开花也没有叶子的树木,那么究竟红珊瑚长什么样呢?

红珊瑚生长于深海之中,外形大多呈树枝状。因此在18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误以为珊瑚是海生植物, 即使是现在也仍旧有许多人如此认为,但实际上珊瑚是由珊瑚虫这种动物的骨骼化石堆积而成的,并不是植物。

因为红珊瑚的形状像树,表面还有如同年轮一般的纹路,再加上产自深海的原因,古人认为红珊瑚就是产自仙境里的玉树,因此常将红珊瑚插于瓶中,以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之景。

现在市场上红珊瑚主要分为阿卡红珊瑚、MOMO红珊瑚以及沙丁红珊瑚三大品类,虽然它们都呈树枝状,但还是有各自的特点,今天我们就分别来说一说这三种红珊瑚长什么样?

一、阿卡红珊瑚

阿卡红珊瑚的原枝不算大,一般常见原料一株为03-08公斤,一株2公斤以上就属大型。阿卡红珊瑚原枝最典型的特征便是白芯明显,虫眼较多,通常还会具有压力纹,但是生长纹路非常细小,一般肉眼不可见。颜色以正红色系为主,常见橘红、朱红、正红、深红、黑红等。

二、MOMO红珊瑚

MOMO红珊瑚的原枝比较粗大,一般在02-3公斤居多,常有高25-50公分的原枝。MOMO红珊瑚同样具有较为明显的白芯,但是虫眼偏少,生长纹路也比较清晰。颜色普遍偏橙,偏桃色,以浅色系的红色居多。

三、沙丁红珊瑚

沙丁红珊瑚的原枝最为细小,一般直径超过10mm的就算大型的了,表面几乎没有压力纹,也没有明显的白芯,但生长纹路比较清晰。颜色多为正红色至橘红色,虽然也会呈现出如阿卡一般的深红色 ,但不常见。

总得来说红珊瑚就是呈现树枝的形状,但是千万不要因此就将红珊瑚误认为是一种植物,它其实是珊瑚虫分泌出的骨骼堆积而成的一种化石。

喜欢这篇文章,那就分享给你的朋友吧~好了!夏姑娘今天就先分享到这里了,更多作品欣赏、鉴别知识、盘玩技巧, 可关注夏姑娘微信号:7725707(长按可复制), 与夏姑娘一起解决您的收藏难题!

珊瑚是一种海生圆筒状腔肠动物,名叫“珊瑚虫”,珊瑚采用出芽生殖,简称芽殖。是指生物由母体的一定部位生出芽体,芽体逐渐长大并与母体分离,形成独立生活的新个体的生殖方式。芽殖过程开始于母细胞的细胞质和壁向外突出,进而细胞核以有丝分裂方式分成两个子核,一个子核留在母细胞内,另一个子核转移到突出部分,然后细胞在突出部分缢缩而生出芽体。芽体与母细胞暂时相连,并可以重复上述过程形成一个许多芽体彼此相连的群体。当芽体长到与母细胞大小相近时,从母体上脱落下来,成为完整的新个体。珊瑚虫的芽体长大后与母体不分离,形成了群体。

 珊瑚树在印度、缅甸、泰国和越南也有分布。那珊瑚树怎么种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种植珊瑚树的技术,希望对您有用。

种植珊瑚树的技术

 珊瑚树的生长习性

 珊瑚树生于山谷密林中溪涧旁蔽荫处、疏林中向阳地或平地灌丛中,喜温暖、稍耐寒,喜光稍耐阴。在潮湿、肥沃的中性土壤中生长迅速旺盛,也能适应酸性或微碱性土壤。根系发达、萌芽性强,耐修剪,对有毒气体抗性强。

 珊瑚树的育苗技术

 1、繁殖方法:珊瑚树的繁殖主要靠扦插或播种繁殖,扦插全年均可进行,以春、秋两季为好,生根快、成活率高,主要方法是选健壮、挺拔的茎节,在5~6月剪取成熟、长15~20厘米的枝条,插于苗床或沙床,插后20~30d生根,秋季移栽入苗圃。播种于8月采种,秋播或冬季沙藏翌年春播,播后30~40天即可发芽生长成幼苗。

 2、圃地选择:苗圃地应选背风向阳、交通便捷、排灌方便的地段,沟路渠电配套设施齐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微酸至微碱性(pH65~75)的沙壤或壤土,地下水位要在15米以下的地方。

 3、整地耕翻:圃地在育苗前要做到细致整地,深耕细整,清除杂草、树根,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保持土壤水分,为苗木生长创造环境。冬闲地要三耕三耙,深度达25~30厘米,春耕地要两耕两耙,耕翻深度20厘米为宜。

 4、土壤改良:对于瘠薄土壤要逐年增施有机肥,偏酸性土壤适当施石灰、草木灰、骨粉,偏碱性土壤要增施酸性肥料,偏粘性土壤要掺砂壤土,偏砂土壤要增加火烧土。作床前施腐熟有机肥15000~30000千克/公顷,或施腐熟饼肥1500~2250千克/公顷,磷肥或复合肥375~750千克/公顷,结合耕翻施入耕作层。

 5、土壤处理:育苗前土壤要进行消毒和灭虫处理,杀菌可用硫酸亚铁300~450千克/公顷,于插前20天施入或用代森锌225~30千克/公顷,混拌适量细土,制成毒土,撒于土壤中。灭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20千克/公顷,混拌细土,制成毒土,撒于土壤中。

 6、作床除草:苗床规格据管理要求和圜地情况而定,一般苗床宽100~120厘米,床高20~30厘米,走道宽45~50厘米,苗床长视情况而定,一般10~20米。作床以东西向为好,床面平整,中央高于两侧,以免局部积水。床作好后在土壤表面喷禾耐斯1125~1350毫克/公顷,杀灭杂草种子。喷洒前后土壤宜保持湿润,以确保药效。施药后如下雨注意排水以免发生药害。

 珊瑚树的种植技术

 1、移植修剪:在每年3~4月将挖起的小苗带宿土移植,大苗需带土球移植,必须随起苗随移植,移植后必须浇足、浇透水。如遇干旱年份,必须经常浇水,以确保成活,成活后可追肥1~2次,促进苗木生长。此外,还应抓好每年的整形修剪,可根据绿墙、绿篱、绿门、绿廊等要求进行整形修剪。盆栽珊瑚,可将育成的幼苗移栽人盆缸之内,然后进行浇水、追肥、修剪、整形等日常管理工作。

 2、适时灌溉:珊瑚树生长旺盛,吸水量大,宜选肥沃、湿润的土壤栽培,初栽后浇足定根水,以后根据土壤或天气状况适当浇水或灌溉。灌溉应据当地气候、立地条件、墒情及苗木生长情况灵活掌握,可采用浇、喷、灌沟水等办法,宜早晚进行。苗木生长前期4~5月要少量多次,速生期6~8月一次性浇透,苗木生长后期要控制灌溉,除特殊干旱外,一般不灌。

 3、除草松土:除草要掌握除早、除小、除了和不损伤苗木的原则,保持苗圃地元杂草,人工除草在下雨或浇灌晾干后进行。积极推广化学除草,走道可用农达或草甘膦,但要防止喷洒到苗木。禾本科杂草早期草嫩,可使用盖草能或精禾草克,初次使用除草剂,应先试验再使用,以免发生药害。结合除草进行松土,每年4~6次,松土由浅到深,苗根附近、株5间浅些,行间深些。

 4、施肥整形:梅雨季节可深施复合肥约750千克/公顷、尿素约300千克/公顷。以后每年5~8月可施入尿素数次,水肥供应充足,生长旺盛。珊瑚树萌蘖性强,能自然形成圆桶形树冠,且下枝不易枯死,一般可不修剪。如作绿篱,则在春季发芽前和生长季节进行修剪2~3次。

 5、病害防治:珊瑚树根腐病、黑腐病可用10%抗菌剂401醋酸溶液1000倍液喷洒或灌浇防治,茎腐病、叶斑病和角斑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防治。

 6、虫害防治:珊瑚树主要虫害危害较为严重的虫害主要有蚧类和刺蛾类,如履蚧、吹绵蚧、康氏粉蚧、扁刺蛾等。

珊瑚树的栽培方法

 圃地选择

 苗圃地应选背风向阳、交通便捷、排灌方便的地段,沟路渠电配套设施齐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微酸至微碱性(pH65~75)的沙壤或壤土,地下水位要在15m以下的地方。

 土壤耕作处理

 1、整地

 圃地在育苗前要做到细致整地,深耕细整,清除杂草、树根,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保持土壤水分,为苗木生长创造环境。冬闲地要三耕三耙,深度达25~30cm,春耕地要两耕两耙,耕翻深度20cm为宜。

 2、土壤改良与处理

 (1)土壤改良:瘠薄土壤要逐年增施有机肥,偏酸性土壤适当施石灰、草木灰、骨粉,偏碱性土壤要增施酸性肥料,偏粘性土壤要掺砂壤土,偏砂土壤要增加火烧土。‘

 (2)土壤处理:育苗前土壤要进行消毒和灭虫处理,杀菌可用硫酸亚铁300~450kg/hm2,于插前20d施入或用代森锌225~30kg/hm2,混拌适量细土,制成毒土,撒于土壤中;灭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20kg/hm2,混拌细土,制成毒土,撒于土壤中。

 3、施足基肥

 作床前施腐熟有机肥15000~30000kg/hm2,或施腐熟饼肥1500~2250kg/hm2,磷肥或复合肥375~750kg/hm2,结合耕翻施入耕作层。

 4、作床

 苗床规格据管理要求和圜地情况而定,一般苗床宽100~120cm,床高20~30cm,走道宽45~50cm,苗床长视情况而定,一般10~20m。作床以东西向为好,床面平整,中央高于两侧,以免局部积水。

 5、除草

 床作好后在土壤表面(床及走道)喷禾耐斯1125~1350mg/hm2,杀灭杂草种子。喷洒前后土壤宜保持湿润,以确保药效。施药后如下雨注意排水以免发生药害。 珊瑚树的繁殖主要靠扦插或播种繁殖。

 扦插

 全年均可进行,以春、秋两季为好,生根快、成活率高;主要方法是选健壮、挺拔的茎节,在5~6月剪取成熟、长15~20cm的枝条,插于苗床或沙床,插后20~30d生根;秋季移栽入苗圃。

 随插随将苗床喷透水。扦插后第1周每天喷水5~6次,每次喷水10min,第2周每天喷水3~4次,第3、4周后根据天气情况适当增减每天喷水次数,使床内空气湿度保持在90%以上,基质温度保持在20~25℃,气温保持在25~30℃,扦插初期用01%的退菌特液喷雾2次,以防烂根烂叶,覆盖遮光率为50%的遮阳网,以减少日照直射,避免床面温度过高。

 播种

 8月采种,秋播或冬季沙藏翌年春播,播后30~40d即可发芽生长成幼苗。

 移植

 在每年3~4月,将挖起的小苗带宿土移植,大苗需带土球移植,必须随起苗随移植,移植后必须浇足、浇透水。如遇干旱年份,必须经常浇水,以确保成活,成活后可追肥1~2次,促进苗木生长。此外,还应抓好每年的整形修剪,可根据绿墙、绿篱、绿门、绿廊等要求进行整形修剪。盆栽珊瑚,可将育成的幼苗移栽人盆缸之内,然后进行浇水、追肥、修剪、整形等日常管理工作。 灌溉

 珊瑚树生长旺盛,吸水量大,宜选肥沃、湿润的土壤栽培,初栽后浇足定根水,以后根据土壤或天气状况适当浇水或灌溉。灌溉应据当地气候、立地条件、墒情及苗木生长情况灵活掌握,可采用浇、喷、灌沟水等办法,宜早晚进行。苗木生长前期4~5月要少量多次,速生期6~8月一次性浇透,苗木生长后期要控制灌溉,除特殊干旱外,一般不灌。

 除草松土

 除草要掌握除早、除小、除了和不损伤苗木的原则,保持苗圃地元杂草,人工除草在下雨或浇灌晾干后进行。积极推广化学除草,走道可用农达或草甘膦,但要防止喷洒到苗木。禾本科杂草早期草嫩,可使用盖草能或精禾草克,初次使用除草剂,应先试验再使用,以免发生药害。结合除草进行松土,每年4~6次,松土由浅到深,苗根附近、株5间浅些,行间深些。

 施肥

 梅雨季节可深施复合肥约750kg/hm2、尿素约300kg/hm2。以后每年5~8月可施入尿素数次,水肥供应充足,生长旺盛。

 整形修剪

 珊瑚树萌蘖性强,能自然形成圆桶形树冠,且下枝不易枯死,一般可不修剪。如作绿篱,则在春季发芽前和生长季节进行修剪2~3次。 病害

 珊瑚树根腐病、黑腐病可用10%抗菌剂401醋酸溶液1000倍液喷洒或灌浇防治,茎腐病、叶斑病和角斑病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洒防治。

 虫害

 珊瑚树主要虫害危害较为严重的虫害主要有蚧类和刺蛾类,如履蚧、吹绵蚧、康氏粉蚧、扁刺蛾等。

 1、人工防治

 冬季或早春结合修剪,剪去有虫枝烧毁,以减少越冬虫口基数。对个别枝条或叶片上的蚧虫,可用软刷轻轻刷除,或用毛笔等物蘸煤油涂杀。刺蛾类可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2、药物防治

 蚧类在初龄虫孵化期(每年2~4月),可用触杀剂喷杀,如25%溴氰菊酯(敌杀死)3000~5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50%杀螟松乳油3000倍液等,隔7~8d再喷洒1次,可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在虫固定寄生泌蜡危害期(每年2~4月),要选用内吸剂刮皮涂干或根施、浇灌的方法防治,常用药剂为50%锌硫磷乳油5~10倍。刺蛾幼虫抗药力弱,可用90%敌百虫、80%敌敌畏乳油、50%锌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喷洒;也可用甲菊酯类农药5000倍液喷洒。红蜘蛛可用20%三氯杀螨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防治,蚜虫、叶蝉、介壳虫可用5%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喷洒防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806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