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路无轻载,路远不胜金什么意思

远路无轻载,路远不胜金什么意思,第1张

如果我们拥有天空和海洋,如果我们拥有知识和事业,如果我们拥有自信和尊严,如果我们拥有亲人对我们和我们对亲人的挚爱,我们的生命就很完满。如果有一天你陷入了纸醉金迷,请你好好想想,前一步有可能就是万丈深渊。——莫枫禹

毕淑敏,1952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宁,中共党员,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注册心理咨询师。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

有一天,我先生对我说,以前结婚的时候,也没送过你什么礼物。现在我补送你一个金戒指吧。我说,心意领了。但金器我是不要的。先生笑了,说你肯定是舍不得钱。其实买金很合算,戴在手上,是件装饰品,除了好看,本身的价值也还在。不喜欢这个样式了,

我说,我算的是另一笔账啊。他很感兴趣,让我说个明白。我说,我是一个劳动妇女,戴了金,干起活来就不方便了。俗话说,远路无轻载。先生就笑了,说,你以为我会给你买一个多么沉重的金镏子,想得美。我们只能买个金戒指,不过几克重。

  

感恩

  

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任它飞翔;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感恩身边的一点,我们得到的是快乐,感恩身边的一滴,我们收获的是幸福……

  是的感恩的世界是一个五彩的世界,感恩激发我们的灵感和责任,感恩使我们脱离蒙昧,不再庸俗,感恩让家庭充满温馨,人世文明得以延续。 

  你感恩过老师吗?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一眼永不枯竭的山泉,不断的滋润着我们的心灵,冲刷掉心里的污泥。那两片红唇间包含着无尽的神奇与奥妙,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未必芳流百世;老师,这个名字刻在每一个同学心上,这才是真正的永存。感恩老师不需要任何贵重的礼物,一次优异的成绩就能使老师心花怒放;一句小小的“老师好”,上课时的专心,写作业时的认真,这都是对老师的感恩。

  你感恩过父母吗?父母的爱延绵不断,古往今来,有多少赞扬父母的诗啊!父亲是天上的太阳,给予我温暖,用整个身躯支撑着天空。母亲是黑暗中的明星,在我辨不清方向时,一束柔光指引我迈开坚定地脚步。感恩父母为我们付出的每一滴汗水吧!为母亲洗几次碗筷,为父亲捶几下背,这是对父母的感恩!

  你感恩过挫折吗?是挫折让我们变得更坚强,没有挫折,我们就是温室里的小苗,一次考试的失败,一次朋友的离去都会把我们打到在地,勇敢的去面对挫折,这就是对挫折最好的感恩!

  感恩每一枝花,它带给我芳香;感恩每一朵云,编制我梦想……

  感恩老师,感恩父母,感恩挫折,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

  路远不胜金 作者:毕淑敏

  有一天,我先生对我说,以前结婚的时候,也没送过你什么礼物,现在我补送你一个金戒指吧。

  我说,心意领了。但金器我是不要的。

  先生笑了,说,你肯定是舍不得钱。其实买金很合算,戴在手上,是件装饰品,除了好看,本身的价值也还在。不喜欢这个样式了,还可以打成新的样子。你为什么不喜欢?

  我说,我算的是另一笔账啊。

  他很感兴趣,让我说个明白。

  我说,我是一个劳动妇女,戴了金,干起活来就不方便了。俗话说,远路无轻载。

  先生就笑了,说,你以为我会给你买一个多么沉重的金镏子?想得美。我们只能买个金戒指,不过几克重。

  我说,你听我说。我每天伏在桌前,不辨晨昏地写作。在电脑上敲一个字,最少要击键两次。就算这个戒指5克重吧,手起手落,一个字就要多耗10克的重量。天长日久地下来,就不是一个小数目。假设我要写一部百万字的长篇小说,这小小的戒指就化作10吨的金坨,缀在手指的关节上,该是多么大的负担!要做的事情太多,路远不胜金。

  先生说,要不我们买一条金项链,你写作的时候脖子总是不动的。

  我说,我不喜欢项链的形状,它是锁链的一种。我崇尚简洁和自由,觉得美的极致就是自然。再说我多年之前就被X光判了颈椎增生,实在不忍再给沉重如铅的脖子增加负担。

  先生叹了口气说,作为一个女人,你浑身上下没有一克金,真的不遗憾?

  我说,我有很多遗憾的事情,比如文章写得不漂亮,做饭的手艺不精良,一坐车就头晕,永远也织不出一件合身的毛衣……但对金子这件事不遗憾。

  先生说,你这是反潮流。

  我说,不是反潮流,实在是无所谓。金是什么?不就是地球上的一种不算太少也不算太多的金属吗?有了这种金属就象征你高贵,没有这种金属就注定卑贱吗?这个星球上还有很多种稀有金属,比如铂,比如铑,比如能造原子弹的铀和镭……都比金昂贵得多。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金属都披挂在身,金属除了它在工业上的用途,并不代表更多的含意。如果你喜欢,你就佩戴好了,就像乡下的女孩在春天里,把一枝野花簪在发梢。如果你因了种种的缘故,没有一克金,那也没有什么可怯懦的,依然可以挺直腰杆,快快乐乐地生活。

  作为一个女人,如果我们拥有天空和海洋,如果我们拥有知识和事业,如果我们拥有自信和尊严,如果我们拥有亲人对我和我对亲人的挚爱,我们的生命就很完满。

  拥有已太多,无金又何妨!

  学会感恩--肖复兴

  

  学会感恩 感谢父母亲给了我们鲜活的生命

  学会感恩 感谢你的爱人和子女

  无论是天生丽质或丑陋不堪 聪明绝顶亦或蠢笨如牛

  都是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学会感恩 感谢你身旁的每一个人

  无论是帮助过你关心过你指点过你

  还是怨恨过你伤害过你抛弃过你的人

  毕竟都为你丰厚的人生画册 描绘过精彩的一笔

  西方有一个感恩节。那一天,要吃火鸡、南瓜馅饼和红莓果酱。那一天,无论天南地北,再远的孩子,也要赶回家。

  总有一种遗憾,我们国家的节日很多,惟独缺少一个感恩节,我们也可以东施效颦吃火鸡、南瓜馅饼和红莓果酱,我们也可以千里万里赶回家,但那一切并不是为了感恩,团聚的热闹总是多于感恩。

  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会不懂,但是,我们常常缺少一种感恩的思想和心理。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小时候背诵的诗句,讲的就是要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中国绵延多少年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的也是要感恩。但是,这样的古训并没有渗进我们的血液,有时候,我们常常忘记了,无论生活还是生命,都需要感恩。

  蜜蜂从花丛中采完蜜,还知道嗡嗡地唱着道谢;树叶被清风吹得凉爽,还知道飒飒地响着道谢。但是,我们还不如蜜蜂和树叶,有时候,我们往往容易忘记了需要感恩。

  没错,感恩的敌人,是忘恩负义。但是,真正忘恩负义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人们常常对别人给予自己的帮助和情谊、恩惠和德泽,以为是理所当然,便容易忽略或忘记,有意无意地站在了感恩的对立面。难道不是吗?我们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常常是细小琐碎却无微不至,不仅常常被我们觉得就应该是这样,而且还觉得他们人老话多,树老根多,嫌烦呢。而我们自己呢,哪怕是同学或是情人的生日,都不会错过他们的PARTY,偏偏记不清父母的生日,就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懂得感恩的人,往往是有谦虚之德的人,是有敬畏之心的人。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知道要躬身弯腰,便是属于前者;感受上苍懂得要抬头仰视,便是属于后者。因此,哪怕是比自己再弱小的人给予自己的哪怕是一点一滴的帮助,这样的人也是不敢轻视、不能忘记的。跪拜在教堂里的那些人,仰望着从教堂彩色的玻璃窗中洒进的阳光,是怀着感恩之情的,纵使我并不相信上帝的存在,但我总是被那种神情所感动。

  恨多于爱的人,一般容易缺乏感恩之情。心里被怨恨涨满的人,便容易像是被雨水淹没的田园,很难再吸收进新的水分,便很难再长出感恩的花朵或禾苗。

  不懂得忏悔的人,一般也容易缺乏感恩之情。道理很简单,这样的人,往往惟我独尊,一切都是他对,他从来都没有错,对于别人给予他的帮助,特别是指出他的错误弥补他闪失的帮助,他怎么会在意呢?不仅不会在意,而且还可能会觉得这样的帮助是多余是当面让他下不来台呢。这样的人,心如冰硬板结的水泥地板,水是打不湿的,便也就难以再松软得能够钻出惊蛰的小虫来,鸣叫出哪怕再微弱的感恩之声来。

  财富过大并钻进钱眼里出不来,和权力过重并沉溺权力欲出不来的人,一般更容易缺乏感恩之情。因为这样的人会觉得他们是施恩于别人的主儿,别人怎么会对他们施恩且需要回报呢?这样的人,大腹便便,习惯于昂着头走路,已经很难再弯下腰、蹲下身来,更难于鞠躬或磕头感恩于人了。

  虽说大恩不言谢,但是,感恩一定不要仅发于心而止于口,对你需要感谢的人,一定要把感恩之意说出来,把感恩之情表达出来。美国曾经有这样一则传说,一个村子里,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饭,母亲端上来的却是一盆稻草。全家都很奇怪,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母亲说: "我给你们做了一辈子的饭,你们从来没有说过一名感谢的话,称赞一下饭菜好吃,这和吃稻草有什么区别!"连世上最不求回报的母亲都渴望听到哪怕一点感谢的回声,那么我们对待别人给予的帮助和恩情,就更需要把感恩的话说出来。那不仅是为了表示感谢,就更是一种内心的交流,在这样的交流中,我们会感到世界因这样的息息相通而变得格外美好。

  我在报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湖南两姊妹在小时候一次落水,被一个好心人救起,那人没有留下姓名就走了。两姊妹和她们的父母觉得,生命是人家救的,却连一声感谢的话都没有对人家说,发誓一定要找到这个恩人。他们整整找了20年,两姊妹的父亲去世了,他们和母亲接着千方百计地寻找,终于找到了这位恩人,为的就是感恩。两姊妹跪拜在地上向恩人感恩的时候,她们两人和那位恩人以及过路的人们禁不住落下了眼泪。这事让我很难忘怀,两姊妹漫长20年的行动告诉我,到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对有恩于你的人表示感恩。而感恩的那一瞬间,世界变得是多么的温馨美好。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几年前的一件事情。那天,我在崇文门地铁站等候地铁,一个也就四五岁的小男孩,从站台的另一边跑了过来。因为是冬天,羽绒服把小男孩撑得圆嘟嘟的,像个小皮球滚动过来。他问我到雍和宫坐地铁哪站近,我告诉他就在他的那边。他高兴地又跑了回去,我看见那边他的妈妈在等着他。等了半天,地铁也没有来,我走了,准备上去找个"的"我已经快走到楼梯最上面的出口处了,听到小男孩在后面"叔叔,叔叔"的叫我。我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便站在那里等他,看着他一脑门子热汗珠儿地跑到我的面前,我问他有事吗,他气喘吁吁地说:"我刚才忘了跟您说声谢谢了。妈妈问我说谢谢了吗。我说忘了,妈妈让我追你。"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孩子和那位母亲,他们让我永远不要忘记学会感恩,对世界上不管什么人给予自己的哪怕是再微不足道的帮助和关怀,也不要忘记了感恩。

  

连载: 那些年,听过的民间灵异故事

村里有一座无人居住的老屋,颇有年头,院墙已倒掉一半,从街上能直接看到院里的景况,满是一人多高的荒草,破败不堪,木制的窗棂已经破碎不全,窗洞里面黑洞洞的,透着一丝神秘可怖的气息。

屋子的主人叫大奶奶。村里人说大奶奶生在老年间,是村里最长寿的人。九十年代我还小,跟爸爸回老家时见过她,那是一个满头银发、身板挺直、满面笑容的慈祥老太太,头脑清晰、干净利落,看上去与村里的同样年纪的老人完全不同。村里上年纪的人对时代变迁并不是很清楚,于是把清代及以前的时期称为“老年间”,民国时期称为“老辈子”或“打仗的时候”,新中国称为“解放后”,如此算来,大奶奶应该出生在清末。

从我爷爷这辈到我这代人,都称呼她为大奶奶。大奶奶是个称呼,而不是辈份,她娘家是河北的大户人家,嫁到本村的地主家庭做少奶奶,公婆过世后,村里人就称她为大奶奶,她当年才三十几岁,从那时候开始,“大奶奶”的称呼伴随了她六十年。经历几次运动,地主家庭挨批,但大奶奶无论在什么境况下,都挺直腰板,从容面对,自带一股气场。可她越是不屈从,村里人越是下狠手。一次被批斗时,她脖子里挂着“地主婆”的牌子,细铁丝几乎要嵌到她白净的脖颈里去,头发被剃去一边,成了阴阳头,黑乎乎的墨汁抹了一脸,衣襟被淋上臭哄哄的粪水。那些曾受雇于她家,被贫苦生活压得透不气的村妇,趁机唾她,越是当年在她面前奴颜卑膝的人,唾她的嘴脸就越是狰狞。

大奶奶家里的值钱东西都被分散一空,等所有运动都平息下来时,她已经家徒四壁,剩下孤身一人,老伴在运动中已经死去,唯一的儿子不知去向,也有说是跑到东北去了,也有说早就死了,谁知道呢。大奶奶每日跟着生产队去挣工分。尽管需要辛苦劳作,她还是保持着气度,衣衫整洁,头发梳得一丝不乱。

老屋是大奶奶当年娶进来时住的,当年是新盖的三进三出的大院子,下半截青砖,上半截土坯,结实得很,前院有砖雕的影壁,大门前还有拴马石,非常气派。土改时,工作队将大院子界成了三处,分给了最穷的几户,把大奶奶赶到了村西南角的破庙里栖身。住在三处院最前边的那户,自从搬进院子,家宅从来不安宁,不是家里人莫名其妙的受伤,就是半夜听见怪叫,添了孩子后,怕孩子受惊,就搬离了,别人听说这种怪事,也不敢住进这院,又闲置好几年。村里传言说,穷人没那么大的福份,压不住这么好的房子。

直到解放后,破庙要改成村小学,就让大奶奶让出了破庙,搬回了那处院子。也怪,大奶奶搬回去,又住了几十年,啥事没有。村里人又说了,啥人啥命,大奶奶才是住好宅院的命。

大奶奶活到九十多,她去世后,院子逐渐破败下来。宅院就是这样,哪怕只有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居住,也是有人气顶着,一切都有秩序,一旦失去人气,很快就被自然界的生物野蛮霸占,无人修剪的树木枝杈开始疯长,遮天蔽日,原来平整的当院里(注:院子里的地面)被粗大的草根拱破,草有一人多深,院墙上爬满了辣辣秧(注:一种长有倒刺的爬藤草本植物),叶子像海碗口一样大。

很快,院墙和砖雕的影壁就倒了,有胆子大的半大小子从倒掉的院墙处进去,好奇地捡那些雕着花的砖块,在砖块堆里,发现一块平平整整的小青石,半拃长,二指宽,两面都有字。拿出来给村小学的老师看,老师也认不全,又去找旧时上过私塾的汉勤爷看,他戴上老花镜仔细地研究了一番,认为是篆体,一面是“外人莫进”,另一面是“百邪不侵”,汉勤爷猜测,这是一块镇宅石。

村里人恍然大悟,怪不得大奶奶三进三出的大院,界成了三处,另两处住户都平安无事,唯有这院的住户不安宁,原来是有镇宅石的缘故,不是主人住不得。从此,这处老屋又添加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最近一次听说老屋的离奇事件,是村里有一个三十岁的小伙子吊死在老屋的门梁上。

天还未明,睡眼惺忪的放羊老头,经过荒废已久的大奶奶的老屋,无意间视线越过倒了半边的院墙,看到老屋门前一抹红色,在微明的清早,特别醒目。因为老屋久无人住,他揉揉眼睛仔细看,大惊失色!

那抹红色,是村东头小雷子吊在老屋门梁的已经僵硬的尸体,他穿着一件红秋衣,因吊颈的痛苦,脸上表情扭曲诡异,眼珠微凸、舌头半露出来。快一人深的荒草几乎能瞒过路人的眼睛,如果不是那件红秋衣,可能再过几天也没有人发现。放羊老头吓得屁滚尿流,忙大声呼喊:“出人命啦!出人命啦!”吓得那群羊四散而逃。

四周居住的村民被吵醒,自然有怨气,听得老头叫喊的异常,纷纷披着衣服出来看。

东方已经开始微亮,人围上来的逐渐多起来,饶是这样,看见小雷子尸体的人也是吓得不轻。有大胆的人走到院墙边去看,才发现,小雷子脚下没有什么垫脚的东西,凭空悬吊在门梁之上。

村人报案,公安机关来人调查,破落的院子里只有小雷子一个人的脚印,而且提取不到任何小雷子之外的生物检材,最后认定小雷子是自杀。群众对小雷子上吊没有垫脚物的事提出质疑,公安机关经过查验现场情况及物品,小雷子双脚离地15厘米,就他吊颈用的麻绳上抓握痕迹来看,不排除双手用力拉住麻绳圈,做出类似引体向上的动作,将绳圈套入脖颈。

小雷子自杀事件告一段落,但是他为什么要自杀,又为什么会来到大奶奶的老屋门前上吊,这点不得而知。

一时间,村里议论纷纷,有人说是小雷子他爹欠着大奶奶的,大奶奶就是死去多年,还是要讨回来。

文金大爷摇着头说:“小雷子他爹最不是个东西,大奶奶那时候啥也没有了,就剩下手上一个娘家陪送的金镏子(注:金戒指)。他早就看上了,跳墙头翻进院里,从大奶奶手上抢,大奶奶不给,他就摁住她的手硬往下薅,大奶奶喊人,他使劲一拽把大奶奶手指骨头都撅折了才弄下来。”

海正爷接上话:“可不呗,大奶奶那手指头多少天都不敢动,后来好了,手指头都成歪的了。”

清林奶奶回忆起来:“恁说这我也想起来了,大奶奶捂着手指头撵出来老远,他跑多快啊,就扔下一句话,说先借走使使,叫他儿以后还!他那时候还是光棍,哪来的儿啊!”

文银婶子也叹气:“大奶奶见一回小雷子他爹,就问一回她的金镏子,开始还答话,后来一见大奶奶,他扭头就走,早就叫他卖了换吃喝了,上哪去还啊?”

海正爷又说:“这小雷子也是,他爹欺负人,他也不是好东西。他爹到三十多才娶了西村的老闺女,生下他这个小孬种。他爹抢大奶奶的金镏子,说是叫他还,其实大奶奶过去的事,早不计较了。他长大了,大奶奶闹着玩问他,你爹叫你还我的金镏子,你啥时候还啊?他孬劲上来了,说‘恁个老妈妈子,俺爹拿了就拿了,还敢给俺要?!’上去把大奶奶推倒,大奶奶头磕着砖头上,后脑勺磕了一个大口子,流了一地血,当时就晕过去了,醒了后,头上包了好多天才好。”

很多农村都是这样,欺人软,怕人硬,正是见大奶奶无后人,孤身一个老太太,成分又高,料想无人为她撑腰,小雷子和他爹才敢肆无忌惮的欺负人。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大奶奶去世之后,小雷子开始变得整日里神情恍忽,后来就有些精神病的症状,大天白日的,从家里慌里慌张地跑出来,边跑边喊:“恁别找俺要,别找俺!”因为平日里小雷子也不正干,干了不少偷鸡摸狗的事,就连村西南作为小学校的破庙屋顶的瓦片,他也敢揭回来给他娘搭鸡窝,所以村里人都说他这是遭报应,叫啥(注:未知的神秘事物)缠上了。当年也没有治疗精神疾病的意识,他爹就把他关在家里,结果越来越疯,有时大白天蒙着被子不敢出来见人,有时半夜里却在街上溜达,把行人吓一大跳。

直到小雷子在大奶奶老屋门前上吊,村里人才给他的事做了定义:小雷子他爹亲口向大奶奶许下的,金镏子由他来还,大奶奶就是死了,也会追着他去要。

算起来,这座老屋也快有百年的历史。知道老屋的故事,偶回老家,再从屋前经过,总会有些毛骨悚然。从老屋的故事里也学会一些做人的道理:因果相报,还是不做恶事、多行善事吧。

东北方言词典A āi

[挨克] āi kēi 受到指责、训斥。[例]那家伙~多少次了,也没脸。

[挨梃] āi tìng 挨打,挨揍。[例]“李老疙瘩不~,是不会那么老实的。”

[哀咕] āi gu 央告。[例]“小白鞋怎么~,他就是不答应。

ài

[爱小儿] ài xiǎor 贪便宜,图小利。[例]那个姜老板是个土鳖财主,贪财~……Bbā

[八杆子拨拉不着] bā gān·zi bō·la bù záo 互不相干,毫无联系。[例]“好好念书,是正经,别成天弄那些~的事情。”

[八字没一撇] bā zì mé yī piě 指事物尚无头绪。[例]别听他瞎扯,那事~呢。

[叭叭的] bā bā·de 说话侃快、脆生。[例]那丫头说话~,就是做起事来糊涂。

[巴锔子] bā jū zi 锔子。[例]“青砖面的锅台,秫秸穿的锅盖,打了三个~的水缸……”(《回头草》,载《绿野》1981年第3期)

[笆篱子] bā lí·zi 监狱。[例]“大前年,他躲劳工,藏在松木林子里,韩老六告了状,他被抓去蹲了三个月~,完了送到进寿当劳工。”(《暴风骤雨》)

[扒瞎] bā xiā 撒谎。[例]“二老歪,你寻思我~哪!”(《风雨月亮泡》),载《说唱艺术》1982年第1辑)

[拔尖儿] bá jiānr (1)好胜,抢上。[例]二丫头在姐们里最能~。(2)居首位。[例]他在班级里学习~了。

[拔犟眼子] bá jiàng yǎn·zi 脾气执拗;说极端的话。[例]李二最能~,谁也犟不过他。

[把家虎儿] bǎ jiā hǔr 过日子俭朴,不乱花钱[例]赵大嫂真能过日子,是个~。

[] bǎ·ba 屎。[例]别让孩子到处拉~。

bāi

[掰扯] bāi·che 说话,讲道理。[例]“杨大叔,让我把破沙发拉回家去,~~看到底是谁跟我过不去。”(《北方曲艺》)1983年第3期)

bái

[白眼狼儿] bái yǎnr láng 指忘记别人情份或心意狠毒的人。[例]那小子是个~,你可不能理他。

bǎi

[摆儿摆儿的] bǎir bǎir·de 神气的样子。[例]看人家~,挺有派儿。

bài

[败家] bài jiā 挥霍浪费。[例]那小子,纯是个~子。

[拜年嗑儿] bài nián kēr 恭维人的话。[例]那家伙真会说,满嘴~。

bān

[班儿对班儿] bānr duì bānr 指年岁和其他方面相仿的人。[例]“那张大发是多好的孩子呀,从小和桃花~一块玩。”(《愁女难嫁》,载《春风》1983年第1期)

bǎn

[板板正正] bǎn bǎn zhèng zhèng (1)行动不越轨。[例]他干啥事都~。(2)衣物规整。[例]人家的衣服都是~的。

[板脚] bǎn jiǎo 因为鞋底太硬,脚在鞋子里面不舒服。[例]这双鞋太~了。走不上二里地他脚非磨起泡不可。

bàn

[半拉架] bàn lǎ jià 技术不够熟练。[例]“孙占江铁了心,一拍大腿说:‘沈风,我豁出这条命,跟你到外头闯荡,火里来,我火里去。踢开头三脚,就有了~’。”(《马加文集》⑤)

[半拉克叽] bàn lǎ kē jī 不完整的东西;半完成的活计。[例]那犁杖他弄个~,就不干了。

[半语子] bàn yǔ·zi 说话发音不清。[例]这孩子是个~,说话一点不真亮。

bāng

[帮狗吃食] bāng gǒu chī shí 帮助别人干坏事或说话偏向别人。[例]应该坚持真理,主持正义,不要~。

bàng

[棒槌] bàng chuí 人参。[例]“他挖过~,淘过砂金,也在冬天下夹子打猎。”(《伐木人传》)

bāo

[包屈] bāo qū 委屈。[例]被爹爹骂一顿,二丫很~。

[苞米] bāo mǐ 玉米。[例]“他躺在~地头,仰脸看着天上的云彩。”(《柳二爷和他的老花镜》,载《绿野》1983年第2、3期)

bǎo

[保靠] bǎo kào 有把握,可靠。[例]“‘今年苗子不好,每穴应该多插几棵,这样~。’老队长担心地说。”(《目标》,载《辽宁文艺》1973年6月)

bào

[爆锅儿] bào guōr 做菜时,等油在锅里开了,再放上葱花儿等作料儿。[例]还没~哪,先不要放菜。

[抱窝] bào wō 鸡孵蛋,引申为妇女生小孩儿。[例]那娘们儿~了,不知是丫头还是小子。

bēi

[背包捋伞] bēi bāo luō sǎn 形容携带的东西很多,且不整齐。[例]“沿路上,步行的,推车的,~,携男抱女,西的西、东的东,轧面似的,可道都是人。”(《老铁哥》,载《吉林民间文学》1982年第2期)

bèi

[被垛] bèi luò 几床被垛在一起。[例]“他看看~上的闪着红光的大花被……”(《洮河飞浪》)

[备不住] bèi bú zhù 猜测、预料。[例]“他想:韩大棒子又玩什么花招?~烟土涨价,想加租吧?”(《暴风骤雨》)

bén

[奔儿楼巴相] bénr·lou bā xiàng 额头大得很难看。[例]大老张难看死了,~的,一脸黑疙瘩。

bèn

[笨笨咔咔] bèn·ben kā kā 说话不流利;手脚拙笨。[例]“两个人说话~,一句话没完,把脖子、脸儿都卡红了……”(《草帽歌》,载《绿野》1982年第1期)

[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 bí·zi bú shì bí·zi,liǎn bú shì liǎn 恼怒生气的样子。[例]他气得~的!

biāo

[彪] biāo 由于理智不健全,说话办事不着边际。[例]“我从小就是个大胆,不知什么是害怕,人家都说我~。”(《为了幸福的明天》,载《白朗文集》)

[彪乎乎] biāo hū hū 心眼少。[例]那小子~的,啥事不敢干呢?

biào

[摽劲儿] biào jìnr (1)比赛,较量[例]他俩~干了一上午,连袋烟都没抽。(2)对着干。[例]“‘兴风作浪,谁能和国家biào得起劲?’贺青不太相信地摇一摇头。”(《洮河飞浪》)

biē

[憋屈] biē·qu 烦闷,心里不痛快。[例]“他爹总没个笑模样,整天~着,不说话。”(《对面炕》,载《东北文艺》1951年第3期)

bié

[别价] bié·jie 不要那样。[例]“~,……我树不起来,人家社员背后都骂我,他们都拿我吓唬孩子。”(《东北相声选集》春风文艺出版社,1981年)

biě

[瘪茄子] biě qié·zi 茄子因被霜打或日晒而呈现出来的蔫巴状。引申为变得老实、蔫巴了。[例]“刘爱富这回可~了,连声答应着,畏畏缩缩地出了院儿。”(《代理队长》,载《辽宁文艺》1975年第6期)

biè

[别脚] biè jiǎo 交通不便。[例]龙沼乡是个三不管的地方,太~。

[玻璃叶] bō·li yè 柞树叶。[例]“三要有一个大个子,用千年~为人参姑娘遮太阳,不然人参姑娘会被晒病的。”(《民间故事》)1983年创刊号)

[饽饽] bō·bo 用面粉制作的食物。[例]“春节,满族家家户户有包饺子、蒸~的习惯。”(《同心饽饽》,载《七彩神火》)

[不赖] bú·lài 不错,不坏。[例]“老胡头说起来人也~,大伙都爱和他逗个笑话。”(《竞赛中的片断》,载《辽宁文艺》1956年第1期)

[不是物] bú shì wù (指人说)不好。[例]那小子真~,净干坏事。

[不善] bú shàn 了不起,不寻常。[例]“你知道,刘子章这家伙~哪。拉出去一年多,就来攻城。”(骆宾基,《边陲线上》,黑龙江出版社,1981年)

[不断溜儿] bú duàn liùr 连续不断。[例]“游行的队伍~一队接一队儿。”(《大喜事儿》,载《辽宁文艺》1977年第1期)

[鵏鸽子] bǔ gē·zi 鸽子。[例]我家养了四只~,三只白的,一只灰的。

[不着调] bù zhāo diào (1)做事不认真。[例]小胡干活~,得好好带一带。(2)不务正业。[例]“隔壁的二小子有些~,整天跟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一块鬼混,早晚要出事。”(《洮河飞浪》)

[不打锛儿] bù dǎ bènr 说话很流畅。[例]“再说铁男他母亲为了老儿子真攒了不少钱,背着铁男,用什么买什么,要说花钱那真是连‘锛儿’都不打……”(《幸福属于谁》,载《辽宁群众文艺》1982年第6期)~

[不得烟儿抽] bù děi yānr chōu 不得志,不受赏识。[例]不象过去,他现在~了。

[不项楞] bù dīng lèng 不起作用。[例]你也太~了,这么点事都没办法明白。

[不缕会儿] bù lǚ huìr 不在意。[例]老师讲课的时候,你总~,所以你的学习成绩就不好。

[不开面儿] bù kāi miànr 不讲面子。[例]“张希才一看这姑娘一点~,忙说:‘这可是你们老队长开的例啊!’”(《窦迎春》,载《辽宁文艺》1975年第5期)

[不显山不露水儿] bù xiǎn shān bú lòu shuǐr 悄悄地,不显露出来。[例]“一辈子忍气吞声,~地过日子。”(《殷赵村疑案》,载《曲艺》1985年第9期)

[不玩儿活儿] bù wánr huór 不干活儿。[例]他也~呀,那么点地儿还侍弄不过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8357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