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基本知识大全 关于翡翠的基本知识

翡翠的基本知识大全 关于翡翠的基本知识,第1张

1、翡翠的由来

(1)“翡翠”一词最早用来指红与青绿两种羽毛的鸟,称之为翡翠鸟或“翠鸟”,俗称“打鱼郎”,现在泉溪江湖间仍可以看到。

(2)把翡翠用来指玉石,是从色彩角度的借代:红色——翡;绿色——翠

(3)世界翡翠产地有:缅甸、俄罗斯、美国(加利福尼亚)、美洲危地马拉、日本等地。产于缅甸的翡翠质量最好,主要产于缅甸北部密支那地区的高丽贡山之中,产出地区称为帕敢。

2、翡翠的历史

(1)一般以为是在清朝年间,迄今约有两百余年的历史。

(2)传说:翡翠是清朝时期由马帮所发现的,如“段家玉”

(3)据张竹邦(1995)考证以为,翡翠发现时间可到五百年前的明朝期间。腾冲清代《芸草合编》中说:“玉发现始于何时无人可以确定,然以新掘形式论,当在五百年前,新山玉仅六十年。”

(4)但在元明两代,翡翠产地确当地人仍处于刀耕火种的部落时期,不可能把翡翠当作宝物

(5)在明朝洪武开边和三征麓川后,汉人涌进高黎贡山及以西地区,带来大量玉文化知识,才使翡翠的发现有了经济和文化基础。

(6)明朝末期:翡翠作为一种工艺品和装饰品,其质量鉴定、加工、价格体系已逐步成熟;

(7)清朝时期:随着上至帝王百官、下到黎民百姓对翡翠的珍爱,使翡翠成为十分珍贵的玉石宝物,其珍贵程度几乎胜过了流传百世的新疆和田白玉,成为盛世珍宝。

3、中国珠宝首饰的发展趋势

(1)传统观念

以白为美的白玉文化道德观。

以**象征权利和财富的权贵文化观。

(2)改革开放初期----百花齐放时期

在保持传统观念同时,百家争叫,百花齐放,各种宝石、玉石充分体现。

(3)90年代中期----白色首饰时期

De Beers的进进,钻石、铂金大量占有市场,以白为美成为市场主流。

(4)02年以后,人们更加理性化,充分挖掘珠宝玉石的真正文化内涵,彩色宝石、翡翠、彩色金逐渐兴起。

随着08北京奥运的到来,翡翠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高潮。

4、翡翠的产出

(1)翡翠产于缅甸北部密支那地区、雾露河(Uru River)流域的帕敢(Hpakan)一带。

(2)由于过往翡翠主要由云南腾冲加工、运出。因此,翡翠在国外也称为“云南玉”。至今也都有往云南必购玉的习惯。

翡翠毛料由于表面皮层的掩盖,人们只能通过表皮的细微表现特征来猜测内部质量的好坏,使购买翡翠毛料布满了赌性,也称为“赌石”。“神仙难断寸玉”、“一刀论输赢”。

(3)赌石=经验+胆量+运气

“赌石”:可使人们顷刻间暴富起来,也可使人一夜间一贫如洗。

“翡翠的可赌性,吸引了众多争强好胜的人们不断加进到赌石的行列之中,为翡翠行业不断创造出惊心动魄的故事与神秘的传说”

帕敢烟雾重重,移山改河挖玉;

多少英雄此起,无数豪杰倒地;

生活如同梦中,忘却年华几许!

1,第一道工序油石

就是用小的油石先打磨一遍,如果上道雕刻做的比较粗,还要用粗细不同的油石依次过一遍。

以前磨菜刀的磨刀石一般有粗、细的两块。细的那块就叫油石,当然,磨翡翠的可能跟磨刀的油石有所不同。

2,第二道工序上绿丝

就是用砂轮磨表面,反复推磨。

一、二首工序时往往先涂上染料,水洗不掉,作用就是知道哪磨了哪没磨到。抛光粉也是不能少的。

3,第三道工序上铁钉

4,第四道工序上砂纸

用粗细不同的砂纸依次把雕件大面积的地方打磨好,为下一道工序做好准备。这步通常先用低目到高目砂纸各磨一遍。就是用铁钉沾上金刚粉把雕件的细节部分做好。也叫钻磨,依雕件的需求更换各式的磨头。

第五道工序上毛刷

用毛刷沾上钻石粉高速抽打雕件的表面。这一步做完基本就完成80%了,所以这步也是比较关键和需要耐心。

第六道工序清洗

目的是将抛光好的翡翠上面残留的抛光粉、残渍清洗干净.主要用超声波机来清洗,清洗不到的地方再用酒精来擦。对许多精细雕刻的产品,小坑洼的地方得一点点扣,经常用到的就是牙签了。

注意复查检测证书,确定是真品

注意用清水浸泡至少一晚上,用软刷子刷洗一下

要是讲究一点,注意先开光后佩戴比较好

注意佩戴的时候检查绳子是否结实,注意别磕碰了,注意定期保持清洁

大致如此,没有别的注意的了

要采纳哦

祝你好运!

虽说现在不那么迷信了,但是关公不是那么好带的,一个是关公形象和女生不合,再一个就是迷信点的,关公一般人驾驭不住。要真喜欢戴着也行,尽量别漏出来。建议还是选个花式项链戴着更适合女生一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866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