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尤近于禅”,其实是一种禅学思想。在古代,先人们对石中有禅,玩石悟禅,已有深刻的见识。认为玩石是文化认知的一种过程,悟道启灵的一种方法。中国的儒家十分注重石的素淡、沉静、稳重,在探赜索隐中感悟世道。而道家却崇尚石的和谐、宁静、自然,在大象无形中陶冶心灵。
俗话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其实精美的石头,是宇宙天体中的另一种“生命体”,是蕴蓄着自然生命的“聚像物”,无论是陨石、化石,还是丑石、美石,都是自然界的“大美而不言”的美的化身。因此禅石的美,需要人们去认知的。认知禅石,通过悟道启灵,解开人生的矛盾和困惑,确立健康和谐的人生观、生活观、价值观。也许禅石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大音希声的启示。
中国人信禅、学禅、悟禅。其实,禅是糅合并延伸了道家学说的一种佛教;是斩断尘缘,以空为美,以心传心,见性顿悟的认知世界万物,认识人生真谛的一种方法。于是“石尤近于禅”是玩石文化的一大发现,一大进步。理解了“石尤近于禅”。便会明白石中有禅的道理了。
如何来认识和评判禅石呢?有人认为,禅石是“素面清新”之石;也有人认为,禅石是蕴蓄着“幽深、淡雅、宁静、稳重”的一种意味。还有人认为,禅石如同悟禅一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好比“事昩竟谁辩,一悟所得遣”……上述种种共识,是指有意味、有意思、有意义的石头,都可称为“禅石”。但禅石蕴蓄着一种美。这种美表现禅的思想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石的“外朴内美”是一种美,“素面无华”也是一种美;“虚实空静”是一种美,“简约浑圆”也是一种美;还有“素雅沉稳”是一种美,“空灵传神”也是一种美……因此,禅石的美,很难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来判断,但禅石的美,离不开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离不开安定平衡,和谐自然;离不开简朴流畅,寂静对称……“片石孤峰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在认识与认知中把玩石头,是对禅石的一种解读,也是对禅石的一种认识、认知,再认识、再认知的悟道过程。
《易经》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宋代理学把“天人合一”,表述为“天人一理”,更看重“物”对人的意识产生的重要的作用。显然,世界万物与人的心灵相遇,通过人的直觉、符号、意识和无意识,达成一种隐喻的象征表现,构成文化的根基与审美的根基。我每每把玩这件赏石,便会在玩石悟禅中,感悟生命美,感悟生活美。也许在玩石悟禅中,已经不知不觉地让人有了一份禅意了。
中药可以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调节胆汁的成分、减轻胆道和胆囊壁的炎症,从而达到缓解症状、减少胆绞痛、急性胆囊炎的发生率、降低急诊手术率的目的。
因此,中医中药的主要作用是消炎利胆、控制症状、减少胆绞痛发作等;仅仅对于极少数病人才有可能达到排石的作用;目前尚没有证据显示中药可以溶解胆石。广州军区总医院肝胆外科霍枫
中药排石的效果受以下因素影响:
(1)结石的大小 胆囊或胆管结石的大小对排石效果影响很大,胆囊管的直径一般为02cm,很少超过04cm,而且胆囊管又有螺旋状粘膜皱褶,因此,除非是非常细小的胆囊结石,一般均难以通过胆囊管排出到胆总管内;而胆总管的下端有括约肌,开口大小一般在05cm作用,因此,胆总管内或肝胆管内直径大于05cm的结石,往往也难以排出;
(2)胆囊的功能 胆囊有无收缩功能以及收缩功能是否正常,对于能否排石非常重要,如果B超或口服法胆囊造影检查显示胆囊功能不正常或胆囊收缩功能消失,则不可能有排石作用;
(3)胆道是否通畅 如果胆囊管发生了梗阻,左右肝管开口或胆总管下端发生了狭窄,也无法达到排石作用。
因此,中医中药的排石疗效是非常局限的,仅仅对于那些胆囊或胆总管内细纱样结石、且胆囊功能良好、胆囊管、胆总管下端无狭窄的病例才有一定的排石作用,除此,中药的排石作用难以理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胆石病病人尝试了很多种中药甚至经络、针灸排石治疗,花费巨大而无甚收获的原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