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起荧光是什么原因?

翡翠起荧光是什么原因?,第1张

近年来市场推崇一种“起荧”翡翠,在同样颜色、大小和品质情况下,有无“起荧光学效应”翡翠饰品的价格,可以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起荧”翡翠除了与加工形状、光学原理有关外,与翡翠的结构构造也有密切相关。本文从翡翠的结构构造入手,对“起荧”翡翠的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探讨。

“起荧”翡翠的基本特征“起荧”是玉石的一种光学效应。现专指在翡翠饰品的内部出现的飘浮的亮光,随翡翠饰品的摆动亮光的位置也发生改变的现象。“起荧”的翡翠,本身的质地和透明度很好,晶莹剔透,再加上特殊的“起荧”作用更增加她的美丽与神秘。市场上有人称“起荧”现象为“荧光”,这种叫法欠科学,是目前人们还没有找到正确的词汇描述这种现象的结果。在宝石学中荧光是一个专有名词,它是指宝石矿物在受外界能量(如紫外线、X射线等)激发时发光,激发源撤除后发光立即停止。这种发光现象称为荧光“起荧”翡翠的微观结构特点经观察发现“起荧”翡翠质地细腻,光泽强,透明度好。扫描电镜实验中量得“起荧”翡翠样品的颗粒大小为50~140m(005~014mm)。

与偏光显微镜下的测量的颗粒大小基本一致,属于细粒-显微变晶结构。根据有关翡翠结构研究[18-22]表明,组成翡翠的矿物粒度越细、越均匀,翡翠的质地越细腻,光泽度越高,透明度也越好。如玻璃种、冰种翡翠的平均粒度为005~015mm,当粒度达015~04mm时,翡翠可达半透明;当粒度﹥055mm时,翡翠就不透明了。不透明的翡翠,光线不能进入翡翠内部,不能产生“起荧”。真正的玻璃种翡翠因为透明度很高,光线直接透过宝石也不会产生“起荧”。

翡翠的矿物颗粒﹥055mm或﹤005mm时都不会产生“起荧”现象。因此得出一个推论:只有在005~055mm时才有可能产生“起荧”现象。而本文实验样品的颗粒大小为50~140m(005~014mm),确在理论的“起荧”颗粒范围005~055mm内。属于玻璃种、冰种翡翠的平均粒度范围。2“起荧”翡翠的光学原理探讨对“起荧”翡翠饰品观察发现,“起荧”饰品通常有一个弧面,如笑佛的佛肚、福豆、蛋面、手镯等,而同样材料没有弧面的翡翠饰品,却无“起荧”现象。可见弧面是翡翠“起荧”的一个必要条件。

对弧面光路进行探讨是研究翡翠“起荧”的一个重要内容。由图3-19可见,平行光通过弧面切磨的翡翠时,在上弧面由于折射作用受到聚敛,在下弧面由于反射作用受到第二次聚敛,这样经过第二次聚敛后的光线要比原始入射光强很多。聚敛的光若没有受到阻挡发生透射的作用,我们是看不到的,所以经过聚敛的光必须受过物质阻挡,发生散射/漫反射作用才能被看见,才能出现“起荧”现象。翡翠是多晶质集合体,聚敛光线受到翡翠内部矿物小颗粒的阻挡,而产生散射/漫反射。

因此抛光精良是“起荧”产生的一个必要条件。具有“起荧”效果的翡翠,弧面形高度对“起荧”的强弱也有一定的影响。以翡翠弧面形戒面为例,因为是翡翠,折射率值是固定的,一组平行光入射后,从底面反射回来的反射光焦点平面是一定的。只有当底面反射光焦点平面的高度低于弧面形翡翠的高度,二次聚敛光线才会聚焦在弧面形翡翠内部,发生散射/漫反射作用,“起荧”效果才会明显。反之,“起荧”效果会减弱。

人眼通过散射光线从而看见“起荧”现象。而一些单晶质体,如水晶,光线沿直线传播,直接透过宝石,不会产生光线在局部凝聚或局部发散的现象,就没有“起荧”的现象。同样当翡翠的结构粗糙,质地很差、透明度差,硬玉的结晶颗粒较大,对进入的光线产生反射作用,更多的光线被反射出,进入不了翡翠内部,就不能产生“起荧”现象。抛光对“起荧”现象也有很大影响,若抛光粗糙,入射光线会产生漫反射,进入翡翠内部的光线受到严重的阻碍,发生二次聚敛后的光线强度太弱,也不能产生“起荧”现象。

如果天然的翡翠中是带有些荧光的话,其品质一般都会比较高的。何谓荧光呢,就是当我们在晃动翡翠观察时,能看到泛着柔和的朦胧白光,就像云中月那般,这就是荧光。当然,这现象一般也只会在冰种或玻璃种翡翠中出现。

天然翡翠不可能完美无瑕,裂痕有的是原矿中存在的,也有的是加工造成的。对翡翠玉镯来说,十分忌讳有裂痕,特别是横裂,随时可能致使手环断开。我们可以通过强光,用手正好挡住手环,让光从周边映过去,这样里面的裂隙会非常清楚,不管是顺裂,横裂,还是石线都能一览无余。

扩展资料

翡翠的颜色有很多种,但上好的翡翠一般都以阳绿色为主。然而,绿色对不同年龄、身材、气质的女性来说,意义大不相同。选购时应依照自身偏好来选择。年轻女性最好选择色调较艳且水头好的手镯,显得年轻朝气、充满活力;老年女性则应挑选颜色稍深点的手镯,显得尊贵大气、庄重沉稳。

手镯内径尺寸的选择方法,主要以人的手骨软硬为标准来衡量,只要手镯可以通过手掌骨即可。手镯内径一般分为三种:小号圈口直径50~54毫米,标准圈口直径55~57毫米,中大号圈口直径58~60毫米,大号圈口直径60毫米以上。佩戴手镯最美观的是镯与腕之间稍有一定的游动距离,越服帖越好。

人民网-挑选翡翠玉镯的那些事儿

翡翠自身是不会发光的,之所以会出现发光的现象,主要是外界环境影响的作用,翡翠发出“莹光”是因为太阳光的反射,翡翠发出“荧光”则是紫外荧光灯照射的作用。“莹光”与“荧光”是翡翠的两种发光表现,前一种是翡翠品质极佳的表现,后一种是鉴定翡翠真假的体现,判断一件翡翠是高货还是假货,认清这两种发光表现是关键!

“莹光”即是“起莹”,属于光学现象,是指翡翠在太阳光下,由于光学作用光线在翡翠内部汇聚,形成一道明亮夺目的光圈,并反射到我们的眼球上,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起莹”现象。不是所有翡翠都有“莹光”反应的,“莹光“主要精品级翡翠的表现,翡翠产生“莹光”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质量要有保证,种水要好,玉质要细腻致密,透明度要高,有一定的通透度,光线才能照射进去并反射出来。因此,对于颗粒极细,晶体极致密,透明度极高的玻璃种翡翠,“莹光”表现是非常强烈的光感刺眼,给人一种坚硬刚毅的感觉。

第二,翡翠雕磨要有弧度,一定的弧度能增加光线的反射面。一般来说,反射面越多反射率越高,从而增加“莹光”的强度,相反没有任何弧度,整体平整的翡翠,莹光效果是非常弱的。当然,倘若翡翠本身种水较差的话,即使切工再好,“莹光“性也是不如意的。

“莹光“与“荧光”虽然只有一字之间,但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代表着翡翠好的一面以及坏的一面,评价一件翡翠的种水如何,可以通过“莹光”强弱作为标准,而要想知道一件翡翠是不是正品,则可以通过“荧光”表现来判断。

以下是有“莹光“效果的翡翠照片,可以参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0700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