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宫珍宝馆位于故宫博物院东部,设在故宫东北角的皇极殿西庑、养性殿、乐寿堂和颐和轩里。珍宝馆是一座宝库,有各色宝石,闪闪发光的金银器皿,珍珠翡翠,还有金丝凤冠、象牙玉雕,各类珍宝举世无双;最为突出的是有一座镐多塔,重达5000公斤的大型玉雕。
2、开放时间:旺季:4月1日-10月31日。开放时间8:30-16:10,16:00停止售票,17:00清场。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开放时间8:30-15:40,15:30停止售票,16:30清场。除法定节假日和暑期(每年7月1日至8月31日)外,周一全天闭馆。
4件
首先是这件藏于观复博物馆的磁州窑卧虎形枕,其所属的磁州窑系,是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该瓷枕整体呈卧虎造型,通体虎皮花纹色彩艳丽,一双虎目炯炯有神,微微向上仰望,仿佛捕猎状,显得栩栩如生。
磁州窑卧虎形枕
瓷枕始见于隋代,发展至唐代时,多作为医用脉枕使用,式样上体轻形。进入宋代以后开始大量生产,其形体也逐渐变大。慢慢地,人们逐渐认识到瓷枕具有清凉去热的物理特性,开始将其作为驱火明目、延年益寿的理想夏令寝具使用。
再看这件藏于北京艺术博物馆的清康熙釉里三色龙虎纹将军罐,罐身上绘制着竞相追逐的云中飞龙与山间猛虎,龙怒目圆睁,虎雄健威武,一上一下彼此呼应,形成双雄争斗之势。周围衬托流云蔽日、山溪松柏图案,笔法豪放,场景尽显恢宏。
清康熙釉里三色龙虎纹将军罐
“釉里三色”工艺始于清代康熙年间的景德镇窑,烧制工艺难度较大,分别采用钴、铜、铁三种矿物原料作为呈色剂,在瓷胎上绘制不同图案,然后罩透明釉,入窑经高温一次烧制而成,成品图案会呈现蓝红青三色,又称为釉下三彩。
瓷器烧制技法在清代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除了“釉里三色”外,还有一种叫“虎皮三彩”,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这只藏于故宫博物院的虎皮三彩撇口碗。
虎皮三彩撇口碗
虎皮三彩瓷器为康熙素三彩瓷器中的新颖品种,器表使用黄、绿、紫、白等色釉,点染成为斑块状,犹如虎皮斑纹,故俗称“虎皮釉”或“虎皮三彩”。
不同时代的陶瓷制品,所绘的虎纹样在风格上则不尽相同,例如这件来自宋代,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登封窑白釉珍珠地划花双虎纹瓶,瓶身外壁刻着两只虎,一只双足站立,一只伏地行走,呲牙翘尾,矫捷凶猛,搏斗于草丛中,衬以洞石、芭蕉,近底处有一周莲瓣纹。图案以外空白处戳印珍珠形小圆圈,故称“珍珠地”。
登封窑白釉珍珠地划花双虎纹瓶
纵观整体,瓶身形状似橄榄,胎为灰褐色,表面施白色化妆土,制作规整,线条流畅,色调和谐,绘画生动写实,笔法苍劲有力,是一件具有代表性的登封窑作品。
近期,有关于台北故宫博物院9万件藏品将被转移到海外的传言引发关注,而台北故宫博物院共有近70万件在册文物,那么台北故宫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是什么呢,关于具体的详情介绍如下。
一、毛公鼎毛公鼎通高54厘米,腹深272厘米,口径47厘米,重345千克,由作器人毛公而得名。鼎为直耳,半球腹,足为兽蹄形,矮短而庄重有力,鼎的口沿还装饰有环带状的重环纹。整个造型浑厚凝重,饰纹简洁古雅朴素,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西周晚期的鼎由宗教转向世俗生活的代表作品。
毛公鼎为西周晚期的重器,鼎内壁铸有铭文,32行,近500字,是现存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一篇,堪称西周青铜器中铭文之最。其内容叙事完整,记载详实,被誉为“抵得一篇《尚书》”,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该铭书法极其饱满庄重,充满了无与伦比的古典美。以至于出土以来,清末书法家们无不为之倾倒。
二、翠玉白菜翠玉白菜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是清光绪皇帝妃子瑾妃的嫁妆。翠玉白菜长187厘米,宽91厘米,高507厘米,是一块难得的翡翠美玉。这棵翠玉白菜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由整块半白半绿的翠玉运用玉料自然的色泽巧妙雕刻而成。
绿处雕琢菜叶,白处雕琢菜帮。在绿色最浓之处,还有两只昆虫,是寓意多子多孙的螽斯和蝗虫。菜叶自然翻卷,筋脉分明,为不可多得的传世珍品。
三、东坡肉石东坡肉:高573公分,宽66公分,此件肉型玉石乍看之下,就是一块出锅不久似乎都能闻出香味的东坡肉,不知者以其创意构思之巧妙,雕刻技法令人叹为观止。
东坡肉石它其实是一块天然的玉石,没有经过任何人工雕刻,其色泽纹理全是天然形成,看上去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东坡肉、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甚至连猪肉皮上面的毛孔都能看见,真正人间极品,价值连城,与玉白菜,毛公鼎共称为“猪肉白菜锅”组成台北故宫三大镇店之宝。
四、《快雪时晴帖》《快雪时晴帖》传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创作的行书书法作品,纸本墨迹,现收藏于台北故官博物院。
全文仅28个字,内容是作者在大雪初晴时以愉快心情对亲朋友人的问候,行书、楷书交替书写,行笔自如流畅,神采飞扬,即使偶尔重心忽左忽右,全局依然匀整安稳,不失平衡的美感,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法书”。
五、《富春山居图》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纸本绘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画家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1350年绘制完成,后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山水画不是简单的描摹自然的风光,而是画家的精神的诉求与流露,是画家人生态度的表达,是画家人生追求的体现
《富春山居图》画的是一个漫长的江水,在一千年的历史里,流过浅滩、激流、高峰。前面一段是夏天的感觉,到后面一段,出现了秋天的景,树叶部分淡掉,全部用垂直的皴法,好像繁华落尽的感觉。
六、北宋汝窑天青无纹水仙盆北宋汝窑天青无纹水仙盆又名北宋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为北宋宫廷御用瓷器,高69cm,横23cm,纵164cm,口径23cm,重670g,通体满布天青釉,极匀润;底边釉积处略含淡碧色;缘与棱角釉薄处呈浅色;裹足支烧,底部有六个细支钉痕,略见米黄胎色。
汝窑为北宋徽宗朝的官窑,以天青釉色著称于世。汝窑的传世作品不多,而这件水仙盆,全器釉面宁静开朗,纯洁无纹片,据考证为汝窑无纹片的唯一传世杰作,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属于国宝级文物。
七、散氏盘散氏盘,又称矢人盘,西周晚期青铜器,因铭文中有"散氏"字样而得名。散氏盘高206公分,腹深98公分,口径546公分,底径414公分,圆形,浅腹,双附耳,高圈足;腹饰夔纹,间以兽首三,圈足饰兽面纹;内底铸有铭文19行、357字,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
散氏盘在清乾隆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市,与大盂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盘合称晚清四大国宝,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为台北故宫镇馆之宝。
八、《溪山行旅图》该画描绘的是典型的北国景色,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气势雄强,巨峰壁立,几乎占满了画面,山头杂树茂密,飞瀑从山腰间直流而下,山脚下巨石纵横,使全幅作品体势错综,成功地刻画出了北方关陕地区“山峦浑厚"的特色,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
九、《祭侄文稿》《祭侄文稿》,全名《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现收藏于台北故官博物院。
十、《黄州寒食贴》《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横342厘米,纵189厘米,行书十七行,129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