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琀。玉琀又称“饭含”,“玉塞九窍”的亡人口中之物,是放在死者口中的玉器。玉琀是含于死者口内的葬玉。玉琀各代形制不一,商周玉琀有玉蝉、玉蚕、玉鱼、玉管等,春秋战国时玉琀有玉猪、玉狗、玉牛、玉鱼等,多为各小动物。
俗话说,穿金显富贵,戴玉保平安。很多人都喜欢佩戴玉石,然而,并不是什么样的玉都适合佩戴的。玉分为“活玉”和“死玉”,活玉是指。,经过长时间的佩戴,玉的圆润与玉的灵性就会潜移默化的传给佩戴者,这些,都有利于佩戴者的身心健康,这也就是所谓的玉养人。
但是,还有一种玉,叫“死玉”,虽然从结构上来说,他只是得不到人体的滋润,也不怎么温润,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死玉在我国古代被认为是不详之物,道教的人经常用死玉来驱鬼,而且,死玉一般都是死人来佩戴的。下面,我们就来看几种不适合活人佩戴的玉。
第一种:玉塞,就是所谓的“九窍玉”,是堵塞在死者身上九窍的九件玉器。那什么是九窍呢?九窍就是指人的两个眼睛、两个鼻孔、两个耳朵、一个嘴巴、以及生殖器和肛门。玉塞的起源是由于这样一种信念,金玉在人的九窍,这可以保证死人的尸体不腐烂。在我国古代,人们对玉有一种近乎迷信的状态,总认为玉能使活人平安,能使死人不朽。
第二种:玉琀,是玉塞九窍中的一种,他是放在死者口中的玉器。除了玉琀以外,在史书中还曾出现过用米、贝、珠等作口含的,他们还是有等级差别的。不过在考古中只见过含贝、珠的,却很少有见到含米的,也可能是因为米不容易保存下来。
那人们为什么要使用玉琀呢?原因有二,一是古人认为,人死后嘴里边不能空着,必须要有一定的东西;二是古人认为,玉可以保护尸体不化。汉代,人们多以玉蝉做玉琀,这个寓意非常明显,玉琀在人的口中,无非就是要亡人“蝉蜕”复生,灵魂得以延续。一般情况下,玉琀都是没有孔眼的,所以,也并不是所有的玉蝉都是玉琀,有些人佩戴玉蝉只是单纯的喜欢他。
第三种:玉衣,他是人死后穿的葬服,但他可不是一般人能穿得起的,一般只有皇帝或贵族死后才能穿,因为他一般是用金丝或银丝制成的,也有用铜丝做成的。玉衣首次出现大概是在汉文帝或汉景帝时期,把他作为葬服的原因和前两件东西相同,都是为了保存尸体。
有人认为,玉能使人的尸身千年不朽,还有史书记载,西汉各皇帝墓中,但凡穿有玉衣的,尸体都保存完整如活人,不过,这当然不能信,其实,他也反映了古代认为对玉的一种认知,普遍以为玉能防腐,但是,这没有科学依据,还有待考察。
玉衣,在汉代最为普遍,玉衣是皇帝、诸侯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的殓服。不过,在西汉时期,玉衣的穿戴并没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到了西汉时期才有,只有帝王才有资格在死后穿金质玉衣,诸侯死去时只能穿银制玉衣,一般的贵族和公主死去以后只能穿铜制玉衣。等到了三国时期,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就明令禁止了这种制度,从此,就再也没有玉衣陪葬的习俗了。
古代人们的这种做法还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一般认为死者为大,对死者都很尊敬,谁都想自己的亲人死去以后可以不被腐蚀。不过,对于我们活人来说,还是要辨认一下玉,不要随便佩戴玉,要分清死玉和活玉,不仅仅是因为死玉的寓意不好,还因为他经常待在墓葬这些地方,已经不适合佩戴了,据说,玉都是有记忆的,墓穴中的玉经过的恩恩怨怨太多,很容易压制主人,并不适合佩戴,不过,这也只是一种传说,没有科学依据。
包含玉眼盖一对、玉耳塞一对、玉鼻塞一对、白玉蝉唅一个、玉肛塞一个和玉阴塞一个。
古人认为堵住这“九窍”,可防止人体内精气外逸而使尸体不朽。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就零星出土过耳塞、鼻塞和肛门塞,而完整的九窍塞则见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中。刘胜的九窍塞包括眼盖、耳塞、鼻塞各两件,口塞、肛门塞、生殖器罩盒各一件,共九件。
玉质均有不同程度的絮斑、黑斑、绺及沁色。玉塞均作不规则八棱形,一端大,一端略小,表面多有黄褐沁斑,有的已成鸡骨白。眼盖一对,枣核形,表面弧凸,两端各钻一孔,背平。玉蝉,玉质莹白,抛光细腻,线条简洁、流畅。
九孔玉塞中根据人的“九孔”形状来制作。一般来说,眼塞呈椭圆形,两角略尖;鼻塞呈圆柱形;耳塞也近似圆柱形,地面略微呈八角棱形;口塞如新月形,也有直接含在口中玉器;肛门塞两端粗细不同。最后,由于男女外在不同,生殖器男性为筒形,女性为覆盖表面的片状。
扩展资料
葬之礼在中国起源很早,古人认为,以玉敛葬,可保尸身不腐,使复活成为可能,因此到了汉代,葬玉极为普遍,并已渐渐演变为一套包括玉衣、玉握、玉九窍塞、玉琀等葬玉的完善形式。
人们对运用玉器来堵住九孔,因为认为玉器能够保持人身不朽,魏晋时期葛洪在《抱朴子》中写道,“金玉在九空与,则死人为之不朽(金玉在九空里,可以使人不腐)”。人们普遍坚信这个事实,认为玉器能使逝者泉下平安。
-玉九窍塞
1、 政治功能:古玉器为等级制的物化,玉的道德、文化观念。
2、被赋予了道德、文化观念,玉的道德文化观念从西周发展起来,源于民俗;经儒家学派宣传、推崇,被思想家理念化,更具生命力;历代统治阶级巧妙加以利用;被民众所接受。这是玉器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3、经济价值:古玉器作为聚敛财富的手段。
4、礼仪功能:礼仪用玉一直占中国古玉器的主流。
扩展资料:
中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内涵丰富而又深厚的礼玉文化始终贯穿于民族文化发展的整个过程。礼玉包括有“圭、璧、琮、璜、璋、琥”六类。此“六器”是中国古代礼制玉器的核心。
古代人们佩玉,主要不是简单的装饰,不仅仅是表现外在的美,而是表现人的精神世界和自我修养的程度,也就是表现德,同时还具有体现人的身份、感情、风度的作用。从隋唐至清,出现了许多玉制文房、器皿等器物。造型新颖,雕琢精美。可实用亦可赏玩,但材质主要表明其华丽贵重,和使用本身没有直接关系,多用于富贵人家的居室陈设。
-古代玉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