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百物系列——玉配饰

红楼百物系列——玉配饰,第1张

清代《清稗类钞》记载道:“某尚书丰仪绝美,妆饰亦趋时,每出,同腰带必缀以槟榔荷包、镜扇、四喜,平金诸袋,一扣必缀以时表练条、红绿坠、剔牙签诸件,胸藏雪茄烟盒及墨水、铅铁各笔、象皮图书、帐簿、手套、金刚钻戒指、羊脂扳指、汉玉风藤等镯。统计一身所佩,不下二十余种之多。”由此可见,中国配饰种类非常庞杂,按照佩戴方式可以分为头饰、颈饰、手饰、腰饰等四种。按照质地材料,也可分为金属、织绣、竹木、宝玉石、牙角等五大类。

而玉文化在人类社会演变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从早期的巫玉、神玉,再到王玉,都代表了当时社会的最高统治阶级的装饰物等级。直到世俗化用玉开始流行,玉的社会功能才逐渐成从统治阶级,走向平民百姓家。“以玉比德、君子佩玉、无故玉不去身”,在中国古人印象中,玉一直与君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喜欢玉的人说“玉有五德”,又说它有“除邪祟、疗冤疾、知祸福”的功能,

周汝昌先生曾说过:“如果想了解中国文化,最为简便的方法就是读《红楼梦》。读懂了红楼梦,就读懂了中国文化。”红楼梦无疑是中国文化的精华,谈及红楼梦中玉配饰文化,无疑也是玉配饰文化中的精华。

红楼梦成书于清乾隆年间,清乾隆时玉制品繁多,最知名的玉制品莫过于玉山子代表作,御制碧玉雕“马远四皓图”山子,碧玉质,呈长方三角形。一面雕商山四皓图,另一面乾隆帝“题马远四皓图”。

(马远四皓图,图源网络)

玉佩饰——通灵宝玉

今天所谈主题原是红楼梦一书,就不得不提到作品的主人公,贾宝玉。而不仅是主人公的名字以玉命名,甄宝玉、妙玉、林黛玉、红玉、玉钏儿、蒋玉函、玉官,等等,以玉为名的人物众多。对于全文的核心人物,不仅以玉为名,《红楼梦》第二回便说道“不想后来又生一位公子,说来更奇,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就取名叫宝玉。”还给他设计了一块通灵宝玉作为识别物。可见作者对玉一物的热爱。

《红楼梦》第八回又提到:“宝钗托于掌上,只见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的幻相。”按照我国对玉的划分,翡翠、软玉、石英质玉石、蛇纹石玉、甚至绿松石,都包括在我国传统玉的范围内。但是按照《红楼梦》第八回对玉的描写,如把“灿若明霞”理解为宝石本身的光彩,单就通灵宝玉身上“五色花纹”来分析,通灵宝玉应属于翡翠,翡翠中的“翡”,指的是各种深浅的红色、**翡翠,颜色绚丽,且翡翠颜色丰富,在同一块翡翠上往往会出现多种颜色和颜色不均的现象,呈现出各种色彩。如冰种翡翠中同时出现黄、绿、红、紫四种色彩,略加深浅,也可符合文中“五色花纹缠护”的描写。

(冰种翡翠飘花图源网络)

这块宝玉,原本只是一块普通石头,经过一僧一道法术点化,才成为文中落入宝玉囊中的通灵宝玉。平常之物更需要如僧道这般神乎其技的制作,才能成为生活中的美好之物。

如谈及和非遗的关系,通灵宝玉的五色花纹不由得令人联想起安徽省界首市的界首彩陶,光泽雅致,花纹古朴,令人称奇。解放前,淮河中游一带盛行嫁娶之时女方必陪嫁一件界首彩陶的习俗,圆形陶坛上刻有牡丹、梅花喜鹊、莲花鲤鱼等图案。说是彩陶,其实同通灵宝玉差不多,颜色只少不多——陶胎窑烧后呈赭红色,配饰翠绿和土黄釉色,形成三彩釉色,故此又称为三彩刻花陶。

叫玉玦

玦是我国最古老的玉制装饰品,为环形形状,有一缺口。在古代主要是被用作耳饰和佩饰。小玉玦常成双成对地出土于死者耳部,类似今日的耳环,较大体积的块则是佩戴的装饰品和符节器。新石器时代玉玦制作朴素,造型多作椭圆形和圆形断面的带缺环形体,除红山文化猪龙形块外,均光素无纹。红山文化猪龙块(又称兽形块)形制特殊,形体普遍较大,有的块上有细穿孔,当是佩玉。考古发掘已经证实,该文化的大型块多出土于死者胸前,可以确定它不是耳饰。商代玉玦呈片状,尺寸一般在5至10厘米,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光素的,环窄;另一种为龙形玦,作卷曲龙形,龙张口露齿,背饰扉棱,龙身饰勾撤云雷纹,俗称 “假阳文”,线条转角方硬,图案化风格强烈。周代玉玦仍作片状,肉部明显宽于商代,中孔较小,并出现椭圆形块。玦身多为光素,部分饰弦纹、云雷纹,纹饰与商代相比有简化趋势。龙形玦很少,且多无脊齿。 春秋、战国玉玦数量最多,此期玉玦形体较小,一般直径在3至5厘米。玦体作扁片状,普遍饰有纹饰,素面的很少。纹饰主要是当时流行的细密风格的蟠螭纹、蟠虺纹。用双钩阴线或宽阴线隐起加发丝线方式饰纹。动物形块简化成阴线刻交尾双龙、双兽纹玦,少数精品在两端透雕兽首形象。汉代玉玦不多,风格沿袭战国,小玦不及战国时精致。此时出现了一些较大的玦,直径在10厘米以上,应是佩玉或符节器。 宋以后出现仿古玉玦,主要仿春秋战国造型。宋仿纹饰多不合古制,块体比战国厚重。明、清两代伪古玉玦,纹饰处理和雕刻刀法很难达到战国时自然流畅、锋利健劲的效果,往往徒具古形,缺乏古意。

见http://baikebaiducom/view/54510html,有

两汉400余年间,玉器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不同时期玉器种类组合的变化及其器型的演变。因此,对汉代玉器进行分期研究是揭示这个变化的重要方法。分期首先是以可靠的墓葬年代为依据。一般看来,出土玉器较多的墓内往往有许多其他器物共存,对这些器物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能够大致判断墓葬的相对年代,特别是有铭文的器物,提供了准确判明墓葬年代的依据,有的还可作为辨明诸侯王国别的参考资料。利用这些条件,再参考墓葬出土的玉器种类及其造型、纹饰上的变化特征,大体可将汉代玉器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四期),即西汉前期(西汉初年至文景时期)、西汉中期(武帝前后)、西汉后期(武帝以后至王莽)和东汉时期。下文依据上述分期,分别论述各期中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玉器组合以及部分器物器型的发展序列。

1 分期

①西汉前期玉器:

种类主要有璧、璜、环、觿、韘、心形玉佩、玉人、玉蝉、玉猪、玉衣、带钩和剑饰等,其中不少玉器种类的型式比较繁杂。

璧有I型各式、I型a式,其中常见的是I型b式、c式、d式和e式。璜常见的是I型b式、Ⅱ型a式和Ⅲ型。环以Ⅱ型为多,Ⅲ型和Ⅳ型环中的a式偶有发现。 Ⅰ型a式觿、I型韘、Ⅱ型a式蝉和I型猪出土不多。心形佩有I型各式。玉人常见I型a式和Ⅲ型。玉衣为I型,数量很少。带钩包括I型各式。剑饰的数量较多,几乎包括了各种型式,除了I型玉璏和I型玉珌发现较少且制作粗糙外,I型a式、b式剑首、Ⅱ型、Ⅲ型a式剑格、Ⅱ型a式和Ⅲ型玉璏、Ⅱ型a式、b式玉珌数量较多且雕琢精美。

②西汉中期玉器:

除继承前期的种类,新增加了I型、Ⅱ型圭和I型蝉,一些玉器的型式也有所简化。

I型e式璧中不见双周兽带纹的式样,新出现Ⅱ型b式璧。璜以Ⅱ型a式较为常见,而不见I型b式璜。环中Ⅳ型a式少见,与Ⅱ型环流行的同时I型环大量出现。觿的数量较多,器型有I型b式和Ⅱ型。Ⅱ型韘是本期特有的式样,I型韘还偶有发现。Ⅱ型a式猪开始出现,Ⅰ型猪消失。心形玉佩流行I型b式,I型a式消失。玉人不见I型a式,以I型b式和Ⅱ型玉人最为常见,Ⅲ型玉人偶有发现。

Ⅱ型玉衣出现,缕别主要为金缕,广州南越王墓中出土有丝缕编缀的玉衣。带钩仍流行I型a式,但不见I型b式、c式,新出现了Ⅱ型a式、b式。剑饰的式样减少,除Ⅱ型剑首,Ⅲ型a式、b式剑格,I型、Ⅱ型a式玉璏及Ⅲ型a式、b式玉珌数量较多外,前期存在的其他各型式骤减或消失。新出现的Ⅲ型剑首仅见于巨野红土山西汉墓中。

③西汉后期玉器:

种类主要有璧、圭、璜、环、觿、心形玉佩、玉人、蝉、猪、玉衣、带钩和剑饰。器类组合与上期基本相同,惟不见玉韘。除璧、圭、觿、猪、玉衣等仍保存原有的型式外,具他玉器的型式变化较大。

璜以I型a式和Ⅱ型c式为多见,I型a式璜是I型b式的简化形式。环以I型为多见,Ⅱ型和Ⅲ型a式稀少,新出现的Ⅲ型b式简化来的。Ⅳ型b式环仅见北京大葆台汉墓中。心形玉佩常见的是Ⅲ型a式和b式,I型b式逐渐减少。玉人流行Ⅰ型b式和Ⅱ型,这些式样在本期较具特色。玉蝉发现较普遍,以Ⅱ型b式为主,Ⅱ 型a式消失。带钩仅流行I型a式。玉衣仍为Ⅱ型,以金缕为主,银缕和铜缕发现较少。刻镂花纹的玉衣片为本期所特有。剑饰的式样进一步简化,有I型b式剑首、Ⅲ型玉璏、I型、Ⅱ型b式和Ⅲ型a式、b式玉珌,数量都不多。

④东汉时期玉器:

种类主要有璧、璜、环、觿、心形玉佩、玉人、蝉、猪、玉衣、带钩及剑饰。不见上期的玉圭,新增加较有特色的刚卯。与上期相同的种类大多在器型上改变了,器物的式样大为简化。

璧除了I型各式仍较流行外,新出现了I型c式,而Ⅱ型a式、b式消失。I型c式觿、I型c式蝉和Ⅱ型b式玉猪都是在原来旧型式上演变出的新型式。Ⅳ型心形玉佩是本期富有特色的器型。玉人只流行I型b式,Ⅲ型玉人发现极少,仅见于小墓中。玉衣仅见Ⅱ型,目前只发现银缕和铜缕,不见金缕。带钩基本消失,只是I 型c式偶尔可以见到。剑饰除I型b式剑首和Ⅲ型玉璏不多见外,常见的是Ⅱ型玉剑格、Ⅱ型b式玉璏和Ⅱ型b式剑珌。

综上所述,汉代玉器种类的组合经历了一个由多变到稳定,器物的型式由繁到简的过程。西汉前期的玉器较为繁杂,器型甚多,且型式变化较大,如璜、环、带钩、剑饰等,但从中期开始出现简化的趋势,—些具有特色的玉器(如I型b式玉人、Ⅱ型玉猪和Ⅱ型玉衣等)开始出现。西汉后期的玉器组合与中期基本相同,变化不大,反映出玉器组合趋于稳定,但这一期有个显著特点,就是一方面一些玉器的型式同上期相比趋于简化,如 I型c式璜、Ⅲ型b式环等;另一方面在原来的器型上又派生出—些新式样,如Ⅱ型c式璜、Ⅱ型玉人等。东汉时期玉器的型式进一步简化,主要器类的组合基本稳定。这一时期墓葬出土的玉器在种类和数量上虽多寡不一,但基本组合及型式没有大的变化。这一时期玉器的另一个特点是大型玉器增多,如座屏、案、Ⅱ型玉枕等.这也反映了治玉水平的提高。

汉代玉器的纹饰主要以涡纹、蒲纹、卷云纹和各种动物纹(包括各种龙纹、凤鸟和兽首等)为主。这些纹饰在两汉各个时期基本没有变化,如果仅就这些纹饰式样来判断具体时代是很困难的。当然,也有一些纹饰具有时代特征。西汉前期尚能见到较多的勾连纹,到西汉中期以后这种纹饰逐渐减少以至绝迹。东汉时期的一些玉器上(如Ⅱ型c式璧和刚卯)刻出吉祥语及辟邪词句。在玉座屏上还出现东王公、西王母这样的神话人物形象,不过,这类题材 的纹饰少见。从整个汉代玉器的发展过程来看,纹饰变化不大。

汉代玉器的种类,按其造型和纹饰可大致分为玉璧,玉圭、玉璜、玉环、玉玦,玉觿、玉韘、心形玉佩、牌形玉饰、玉人、玉龙、玉衣、玉窍塞、玉枕、玉案、玉座屏、玉铺首、玉带钩、玉印、玉刚卯、玉剑饰、动物形玉雕、玉串饰和玉制容器等。其中许多种玉器还包括繁多的式样。以下分类叙述。

1 璧类:平圆形,中央有孔。按璧面纹饰分作三型。

I型:璧面阴刻纹饰。分五式。

a式:素面无纹。

b式:阴刻或浅浮雕涡纹。

c式:阴刻蒲纹。

d式:在蒲纹上加刻涡纹,

e式:阴刻纹饰。纹饰分内外圈,内圈为蒲纹或涡纹,外圈为勾连纹、兽首或凤鸟,还有的涡纹带内侧加刻一圈兽首纹。

Ⅱ型:璧外缘或内孔有透雕纹饰。分三式。

a式:璧体较小。透雕附饰位于璧的两侧,纹饰为对称的凤鸟或柿蒂图案;璧内孔往往透雕出龙的形象,作曲身舞爪状。

b式:透雕附饰位于璧外缘上方,为双螭相背,顶端有卷云纹。

c式:透雕附饰位于璧外缘上方,为双螭相对,作曲身舞爪相斗姿态。有的双螭首间置一环;有的雕出“宜子孙”等吉祥语。

Ⅲ型:璧面透雕出凤鸟纹或卷云纹。

2 圭类:长方体,上锐下方。分两型。

I型:体型较小,下端无孔。

Ⅱ型:体型较大,下端有孔。

3 璜类:半圆形或弧形扁平体,脊部多有穿孔。分三型。

I型:璜体两端平齐。分两式,

a式:素面无纹。

b式:璜面阴刻涡纹或勾连纹。满城一号汉墓出土一对璜形玉,无孔,纹饰与I型e式壁相同,系用该璧玉段改制而成。

Ⅱ型:璜体两端雕成龙首形。分三式。

a式:龙首略呈方形,璜面阴刻涡纹;有的璜体上部和下部外缘上透雕卷云纹或螭纹。

b式:龙首较圆,作回顾状,口微张,璜体中段下部附有卷云纹。

c式:龙首细长,作回顾状,张口露齿,璜体中段上部和下部外缘上透雕卷云纹和凤鸟纹。雕凿精细,阴刻线条流畅。

Ⅲ型:璜体为透雕的卷云纹或龙纹。

4 环类;体窄而内孔大。分四型。

I型:环体截而呈扁平长方形,环面为素面或饰涡纹。

Ⅱ型:环体作绞丝状,截面略呈圆形。

Ⅲ型:环体为透雕纹饰。分两式。

a式:透雕出对称的龙凤及卷云纹饰。图案较复杂,雕琢精细。

b式:环体为龙体,透雕出一龙首,张口咬尾,阴刻其细部。

Ⅳ型:环体细窄,内孔及外缘透雕纹饰。分两式:

a式:呈套环状,双环间及内孔为透雕的龙凤,造型极为生动。

b式:环体内孔透雕一螭虎,外缘上方为透雕卷云纹。

5 玦:形体小,有一窄缺口。另外,两广和云南地区汉墓中还出土有一种方形玦。

6 觿类;一端尖锐,另一端雕刻兽纹。分两型。

I型:分三式。

a式:觿体作卷曲龙体,龙首作回顾状。

b式:觿体细长,呈锐爪状,觿首雕刻龙首或风首,亦有作回顾状。

c式:觿首透雕螭纹和卷云纹。

Ⅱ型:觿首作龙首,觿身饰勾连纹,觿脊上有透雕的螭虎和龙凤附饰。

7 韘:椭圆形,上部有圆孔,一侧有钩钮。分两型。

I型:韘体素面。

Ⅱ型:韘体饰勾连纹及卷云纹,与钩钮相对一侧雕有龙首和凤首。

8心形玉佩:扁平心形,中央有圆孔。分四型。

I型:心形体作椭圆形,中孔较大。分三式。

a式:心形体两侧雕有翼形耳。

b式:心形体为素面或阴刻卷云纹,两侧透雕凤鸟、螭虎或卷云纹。

c式:心形体上方透雕变形鸟纹。

Ⅱ型:心形体细长,中孔较小。分两式。

a式:心形体呈窄长圭形,两侧透雕卷云纹

b式:心形体略呈弧状,两侧透雕有宽大的龙凤及卷云纹。Ⅲ型:心形体嵌刻于圆环中。

Ⅳ型:心形体呈弧状,浮雕的双螭环绕其周围,中孔呈扇形。

9 牌形玉饰:图案主体为一长方形框。广州南越王墓出土一件牌形玉饰,框内布一变形鸟纹,框内四周有透雕的悬垂璎珞、卷云纹和凤鸟、勾连纹璧等。长沙曹·墓出土的牌形玉饰方框内透雕兽纹。

10 玉人:作舞蹈或跽坐状。分三型。

I型:作扁平透雕舞人状。分两式。

a式:双人对舞,各举一袖于头顶之上相连,雕刻简炼。

b式;单人舞,舞人甩长袖于头顶之上,另一袖置于腰间。阴刻线条流畅,舞姿生动。

Ⅱ型:作方牌形,舞人形象均用阴线刻出。

Ⅲ型:圆雕作品,共见两件。广州南越王墓出土一件圆雕舞人,作扭腰并膝跪姿,双臂舞长袖。满城一号汉墓出土一件凭几而坐的圆雕玉人。

11 玉龙:由龙首和卷曲的龙体组成,龙体上有穿孔。分三型。

I型:连体双龙首,龙首相对,张口露齿,有爪,龙首间有透雕云纹,龙体饰勾连纹。

Ⅱ型:龙体较细,卷曲,无爪,龙首较小。

Ⅲ型:龙体较宽,爪呈羽状,龙首作回顾状。

12 玉衣类:按其造型分两型。

I型:由面罩或脸盖、头罩、左右手套和左右鞋构成,以金缕穿缀。

Ⅱ型:由脸盖、头罩、上衣前后片、左右袖筒、左右手套、左右裤筒和左右鞋组成。

构成玉衣的玉片上均有穿孔,玉片形状有方形、长条形、梯形、三角形、璧形、弧形、舌形、圭形等。有的玉片上刻镂柿蒂纹或几何云纹。徐州北洞山汉墓出土有—种比较特殊的凸字形玉衣片。另外,徐州子房山西汉墓出土一件玉面罩,由眼罩、鼻罩及面饰组成,缝缀于织物上。

13 玉窍塞类:包括眼盖、耳塞、鼻塞、口塞、肛门塞、生殖器罩盒和生殖器盖。

满城汉墓出土了两套完整的玉窍塞。眼盖作椭圆形或杏仁形,多有穿孔。耳塞、鼻塞和肛门塞作圆柱或八棱柱体。口塞呈月牙形,侧面有塞状突起。生殖器罩盒作圆筒形;生殖器盖作圭形。

14 玉枕:按其结构分作两型。

I型:枕体长方形,由长方形素面玉板组成。分两式。

a式:横截面呈方形,枕面平坦。

b式:横截面呈六边形,枕面为弧形。

Ⅱ型:枕体为长方形玉块,遍饰变体云纹,枕面下凹。

15 玉案:略呈方形,底下有四足。

16 玉座屏:由两侧长方形支架和上下两块玉屏拼合而成。上层屏板透雕东王公及鸟兽等,下层屏板透雕西王母及龟蛇等,均以阴线刻其细部。

17 玉铺首:均作兽形。分两型。

I型:兽首衔一只套连的玉璧,兽首右侧为一螭。

Ⅱ型:兽首长鼻露齿,两侧环绕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18 玉带钩:分两型。

a式:钩体浮雕兽纹。广州南越王墓出土一件全兽形玉带钩,钩体较宽,全钩由七节玉段组成,以铁条串接。

c式:钩体为龙虎合体,阴刻简化勾连纹,龙首回顾,衔一只勾连纹璧。

a式:无翅,钩体或为素面,或饰卷云纹。

b式:有翅,钩体短粗。

19 玉印:按印座和钮的结构分两型。

a式:钮作浮雕兽形,多作螭虎形。

b式:钮作覆斗形,有横孔。

20 玉刚卯:长方四方体,由上至下竖穿一孔,四面刻辟邪文句。

21 玉剑饰:包括玉剑首、玉剑格、玉璏和玉珌。

剑首:平面呈圆形,正面雕纹饰,背面有孔。按纹饰分三型。

a式:正面略呈喇叭口形,外围纹饰为勾连纹,内圈为柿蒂纹。

Ⅱ型:扁圆柱体,浮雕两条缠绕的螭。

Ⅲ型:异型剑首。斜梯形扁平体,截面为椭圆形,两面浮雕出五只螭虎及云纹。

I型:格体两面为素面。

Ⅱ型;格体两面阴刻简化的兽首及云纹。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一件玉剑格,在阴刻兽首两侧各透雕一只凤鸟。

a式:格体两面浮雕螭虎。

b式:格体一面为浮雕的螭虎,另一面为阴刻云纹。

I型:素面无纹。

a式:阴刻勾连纹或涡纹。

Ⅲ型:璏面浮雕螭虎纹。

I型:素面无纹。

a式:中部刻涡纹,四周饰变体云纹。

b式:刻饰简化的兽首或云纹。

a式:珌体两面均浮雕数只螭虎。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一件玉珌上,还浮雕出熊等兽类。徐州北洞山汉墓出土的—件玉珌,下部为透雕,上部为浮雕,纹饰为螭虎和凤鸟。

b式:一面浮雕螭虎纹,另一面为阴刻兽首和云纹。

22 动物形玉雕:分平雕和圆雕两种。

平雕动物包括玉蝉、玉猪、玉犀牛、玉猴、玉鱼、玉龟等。

I型:体内自口至尾竖穿一孔,阴刻羽翼。

a式:蝉体较宽,头、翼雕刻不清晰。

c式:蝉体呈长方形,眼突出,头、翼雕刻逼真。

I型:仅具猪形,未刻细部,猪体中有一孔,附有饰件。

a式:呈卧式,雕出猪体轮廓,阴刻头、耳及四肢。

Ⅲ型:猪呈立式。头、尾有孔。

玉犀牛:呈卧式,有双角,张口。犀身饰涡纹。

玉猴:上部刻作猴头,昂首上视,身方形,胸部突出,两足直立,身部有穿孔。

玉鱼:体扁平,圆边,两面阴刻眼、嘴、鳍和鳞片。

玉龟:仅见残片,刻龟背纹。

圆雕动物有马、熊、鹰和辟邪等。

a式:立姿,润泽光滑。

b式:作奔腾状,昂首挺胸,身饰羽翼,上骑一仙人。全器雕琢精美,生动逼真。

熊、鹰雕刻精炼,小巧圆润。辟邪均作张口露齿状,身体饰有羽翼。分二式。

a式:作爬行状。

另外,汉墓中还出土有微雕的狮、鸽等。

小巧的玉器。

玉珠均贯穿一孔,多为素面圆形,也有作鼓形,饰涡纹。玉贝正面凸,背面凹,中有—道贝齿痕,两端各有—孔。瓶形玉颈部有穿孔。花蕊形玉作细长花蕊形,有短柄,柄中有穿。联珠形玉作平底联珠形,上珠横穿一孔,平底纵穿一孔。

24 玉制容器:有杯、盒等。

Ⅱ型:高足杯。杯身筒形,饰勾连纹,近口部饰一周卷云纹,也有的杯身为素面。

盒由盒身和盖组成。盒身深圆圜底,附小圈足。盒身饰勾连纹,近口部有一周变体云纹,口沿处有子母口与盖扣合,盒盖漫圆,顶端有桥形钮,贯穿绞丝形圆环,盖面饰勾连雷纹,近口沿处有变体云纹一周,

汉代玉器,器形除玉璧、玉环、鸡心佩、剑佩、带钩外,各种用于殉葬的明器和各式容器、玩赏品大量出现。

1、兰:兰花为美好、高洁、纯洁、贤德、俊雅之类的象征,因为兰花品质高洁,又有“花中君子”之美称。与桂花一起寓意兰桂齐芳,即子孙优秀的意思。

2、笑佛:佛可保佑平安,寓意有福(佛)相伴。常取材于大肚弥勒佛造型。

3、宝瓶:或花瓶,寓意平安。与鹌鹑和如意在一起寓意平安如意。与钟铃一起寓意众生平安。

4、鲤鱼:鲤鱼跳龙门。龙头鱼寓意高升一级。与渔翁一起寓意渔翁得利。也有“年年有余”的意思。

5、树叶:翠绿的树叶,代表着勃勃生机,意喻生命之树长青。姑娘佩带翡翠树叶,永远青春美丽,老人佩带翡翠树叶,精神饱满,更有活力。又与“事业”谐音,寓意事业发达旺盛,步步高升,事业更上层楼。

扩展资料:

其他图案的意义:

莲荷:带有莲荷的图案,寓意出淤泥而不染。如果莲与梅花在一起表示和和美美,如果莲与鲤鱼在一起表示连年有余,如果莲与桂花在一起表示连生贵子,如果是一对莲蓬就表示并蒂同心。

梅花:带有梅花的图案,寓意傲骨长存。因其花开五瓣,也寓意花开五福。

驯鹿:带有鹿的图案,寓意福禄常在。如果鹿与官人在一起表示加官受禄。

喜鹊:带有喜鹊的图案,寓意喜气。两只喜鹊表示双喜,如果喜鹊和獾子在一起表示欢喜,如果喜鹊和豹子在一起表示报喜,如果喜鹊和莲在一起表示喜得连科。

如意:事事如意,万事皆灵(如意原型为灵芝)。

貔貅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动物,关于它的传说有很多,其中形象自然也会有一些差异,据古书记载,貔貅在古代有两种,分为单角貔貅与双角貔貅。有人说是公母之分,也有人说是善恶之分。不过我们现在见到的貔貅,大多都是一个角的单角貔貅,貔貅公母的区分,也不用角来区分,大家也不必太在意。

貔貅一个角代表什么意思?

一些神话传说或者书籍中会提到一个角的貔貅,与之对应的就是双角的貔貅,会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很好理解的,从角的数量可以划分貔貅是公的还是母的。若是公貔貅,那就只一个角,并且会显得粗壮些;若是母貔貅,那就是两个角了,比较的小巧。所以,再看见单只角的貔貅后,就该知道它是公貔貅了。

关于貔貅角的问题,我们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貔貅想要有效果,除了注意造型以外,它的开光也非常重要,开光后的貔貅才有灵性,不开光的貔貅是没有作用的,奉请开光貔貅可以选择吉照堂貔貅,吉照堂貔貅与寺院合作,做到了宗教开光,确保每尊貔貅开光保真,灵性十足,供奉吉照堂貔貅让你可以财运大开,财源滚滚来,是很好的祥瑞吉祥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163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