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的特点:
和氏璧是我国古代“传国之宝”,举世无双,被尊崇为国家的象征,“荆山之玉、灵蛇之珠”(即“和璧隋珠”)为神奇珍宝,“国宝”是无价之宝,非“价值连城”所可形容。《史记》称和氏璧为“天下所共传宝也”。
和氏璧是拉长石是硅酸盐长石族斜长石的一种,一般为白色,玻璃光泽,在表面上沿一定方向看,有时可见到蓝绿、紫红、金黄等色调,斜长石通常用An分子的百分含量来表示斜长石的成分,拉长石属中性斜长石,An含量50-70%,纯净而色泽美丽的斜长石可作宝石,由于拉长石在某个方向上可以闪现出像太阳光谱的七彩而得名为“光谱石”,这只是一种特殊的光学效应,偏离这个方向可能就难以观察到。
“璞”是未经加工琢磨的原石,璞又常有“皮”,有的因玉石在变质交代时形成“包含结构”,将好玉包裹在里面,还有因成为漂砾存在水流中形外壳呈铁锈色包裹,为氧化或铁质所染。“和氏璧为宝石性质的拉长石,具有碧绿和洁白的闪光,转动一定方向,方能出现”。这也是和氏璧区别于“洁白无瑕”的和田玉之处。
楚文史学家、地质考古学家一致倾向此说。有人说和氏璧是绿松石、蓝田玉或翡翠之类,绿松石自古产于鄂西北,表面色好,但无“色碧”和“色白”变化(变彩),质较脆。月光石(拉长石)表面光泽较差,“多为璞”(即玉外包有泥土或石头),经打磨后,阳光照射下可折射多彩,质不脆。
资料补充: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又称和氏之璧、荆玉、荆虹、荆璧、和璧、和璞。为天下奇宝。是雕刻印章的宝贵材料,据说,西汉时期,王莽曾经为汉平帝雕刻了一枚传国玉玺,被加号"安汉公"。与和氏璧有关的著名典故完璧归赵。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帮助国家夺回和氏璧,完整地送回邯郸的故事。
说起玉石,我们最熟悉,但是却也最神秘的就是我们在语文课本里学到的和氏璧了,楚国人卞和献玉,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但是就是不知道这些故事是不是传说了,因为我们始终没有挖掘到和氏璧。
关于这个玉石,有一个传承的说法。就是在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这块玉就落到了秦始皇的手里。秦始皇把这块玉交给了李斯,李斯将其改成了传国玉玺,并刻上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
自此之后,这枚传国玺就一直都被当成是权力的象征,不断往下传。秦朝被灭之后,这枚传国玉玺落到了西汉的王室手中。而到了西汉末年,王莽策划篡位,他曾派堂弟安阳侯王舜向姑母王政君索要传国玉玺。
而太后却大怒,但是却被逼无奈,只好将传国玉玺取出砸到地上,王舜连忙捧起已经崩碎了一角的传国玺送给了王莽,王莽大悦并在未央宫内的渐台盛情款待王太后。因为玉玺已经缺了一角,王莽命人用黄金补上了缺损的一角,这个“金镶玉”的角后来成为判断始皇传国玉玺真伪的一个主要依据。
而后这块和氏璧就一直作为传国玉玺,流传了一个又一个朝代。一直到乾隆皇帝的时候,乾隆老爷子就曾亲自做过考证,最后他认为“卞和献玉”只是韩非子所说的一则寓言而已,从根子上否定了和氏璧的存在。
所以至今,我们也不确定历史上是否有这样一块传国玉玺,毕竟直到现在我们都还没有他的消息。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湖北宜昌荆门山古有“楚之西塞”之称,它是唐代诗人李白诗中所说的荆门山,是长江从上而下奔向大海的最后一座山峰,也是古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诗作最多的地方,更是古代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发源地的核心区域……
据考证,湖北宜昌荆门山一带自古就盛产璞玉。所谓璞玉,就是带皮壳的玉石,古称“和氏璧”璞玉,外面包着一层石皮,打开里面五颜六色、晶莹剔透。
“和氏璧”这一稀世珍宝,数千年来在中华民族的神州大地上,演绎出了无数惊心动魄的故事。《完璧归赵》、《价值连城》的典故流传千古。史书记载,“和氏璧”出自于楚国荆山一带。据有关专家考察论证,发现湖北南漳、远安及宜昌荆门山一带出现的带皮玉石就是“和氏璧” 璞玉。
近年来,“和氏璧” 璞玉在城乡大开发中惊艳再现,被当地老百姓称之为“三峡璞玉”。“三峡璞玉”与“和氏璧”璞玉同出一族……“和氏璧”传国玉玺失传至今已成千古之谜,但“和氏璧”的发源地并无疑问。近年来,宜昌荆门山一带出现了万人争抢璞玉的场面,来自河南、上海、浙江、江西、山东、内蒙、广东等地的石商先后收购了数千吨璞玉。不论是石商、还是玉石加工师傅一致认为,最好的璞玉就出自宜都荆门山一带。
“三峡璞玉”不仅个头大、造型美,而且肉质细腻色彩斑斓。据专家鉴定:其质地堪比新疆金丝玉,其硬度和密度与翡翠相差无几,特别是璞玉的颜色更丰富、层次感更强,被誉为三峡一绝!经检测,其硬度在70左右,密度在270-290之间,且含有铁、钾、钙、锌、镁及钛等多种矿物质……
药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记载,璞玉不仅有“活血化瘀”的功能,更有“冬暖夏凉、驱寒避暑”之奇效,长期佩戴璞玉,其微量元素通过皮肤沁入人体,有安神、养颜之功效,从而达到了“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的境地。
和氏璧除非是水晶做的,才可能耐的住1300度的高温!因为水晶熔点是1700度,普通的玉石,无论是硬玉软玉,无论传说和氏璧是翡翠也罢也蓝田白也可,他们的熔点基本就是个千把度左右,1300度的烧,那必然是没了。
《夏书·胤征》:“火炎崐冈 ,玉石俱焚。”
意思是火烧昆山,玉和石头者得烧成渣渣。
那么和氏璧有可能是水晶吗?
当然不可能!水晶要那么大块没点裂纹还能刻章,也太逆天了,而且水晶在古代就叫水晶,后晋书上就有记载,什么水晶啊玛瑙啊,那名字都用好几千年了,岂容随意更改啊。
那么我们现在来聊聊,这个1300度的温度是哪儿来的,然后来证明,这个1300度纯属扯淡,最后证明,和氏璧指定是没烧掉,至于去哪儿了,不造,我要造,我就去找了,在这儿叨叨啥!
公元937年,后唐末代皇帝李从珂带着媳妇儿老妈和儿子登上洛阳玄武楼,并带着和氏璧雕成的传国玉玺自焚而亡。
古代盖房子肯定是木头,而且多半就地取材,在洛阳,能盖房子的树木,我还真想不出来啥,无法就是硬杂木,但是显然尺寸不够,洛阳还有银杏,长的巨大,也不容易开裂,盖房子倒也勉强合用。
那么假使洛阳玄武楼用的是银杏木盖的,一把火烧起来,这火顺势而起,再加上几个活人,能不能把和氏璧烧成渣?
我觉得不可能,毕竟古代着火,房子都烧没了,还能扒拉出焦黑的尸体,而火葬场那焚化炉最高温度也就一千度,还是有燃料密闭的环境下,才能烧成灰,连尸体都烧不灰,凭什么能把和氏璧烧成渣渣?
连尸体都烧不成渣渣,凭什么一个木楼能烧1300度?什么黑科技?
要知道景德镇烧柴窑,要先达到1300度的高温都必须是用上火的松木,油脂含量大,窑口密闭,才能上的去温度,空旷地方一座楼能烧到1300度,科学吗?
最后结论:和氏璧绝对没烧成灰儿,但是它就是不见了,没准现在还埋在洛阳哪儿呢,想啥呢,拎着铲子干起来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