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剑必伤人,乾隆的“九龙宝剑”是何来历?

出剑必伤人,乾隆的“九龙宝剑”是何来历?,第1张

在中国历史上,要说最大的古董收藏家,恐怕非乾隆莫属。在乾隆当皇帝的60年期间,广收天下奇珍异宝,还特别喜欢给它们盖上自己的印章。等到乾隆死后,这些奇珍异宝,大都成为他的陪葬品。在这些珍宝之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当属放在他身边的一柄九龙宝剑

据史料记载,九龙宝剑是一把长5尺的蒙古式弯剑,是在乾隆二十八年时,新疆的巴达克山、哈萨克等部进献给乾隆的贡品。这九龙宝剑,顾名思义,剑身上镌刻9条真龙,既是天子的象征,又代表着周易当中的九九归一,寓意很好。

另外,九龙宝剑的剑鞘选用名贵的鲨鱼皮制成,上面嵌满了红蓝宝石及金刚钻,在阳光下看,流光溢彩极为华丽。同时据传闻,九龙宝剑出炉时,用了数十条鲜活生命血祭。因此,此剑寒气逼人,冤魂萦绕不散,忒适合在阴间驰骋。

笃信佛教的乾隆希望借助九龙宝剑的力量,在来世的轮回中可以继续称帝。此外,把价值连城的九龙宝剑陪葬到乾隆身边,也最能彰显乾隆作为鼎盛王朝帝王的身份地位。因此,乾隆在去世时,就特意交代要将这把九龙宝剑陪葬在他身边。

据说,这把九龙宝剑也是乾隆所以陪葬品中价值最高的,有专家估算,如果按照现在的物价,九龙宝剑的估值超过10亿人民币。不过,因为它早已经被乾隆埋在地里面,所以等到清朝灭亡时,已经很少有人再知道这把九龙宝剑的存在。

等到1928年7月2日,孙殿英以演习为名包围了河北省遵化县清东陵,一夜之间连掘慈禧和乾隆两座陵墓,将陪葬的金银珠宝等洗劫一空,装了满满20大车返回驻地。在这次陵墓挖掘之中,乾隆的这把九龙宝剑也得以重回人间,被军阀孙殿英占为己有。

然而一个月后,南京的《中央日报》在头版报道了孙殿英挖掘清东陵的消息,一时间举国震惊。各界人士强烈要求法办孙殿英。此时孙殿英方才慌了手脚,他赶忙用盗陵得来的赃物,四处打点当朝权贵。

据《文强口述自传》记载,孙殿英把乾隆脖子上戴的一串朝珠中最大的两颗朱红色的珠子送给了戴笠。此外,孙殿英又通过戴笠给宋美龄送了慈禧口中的夜明珠,给宋子文送了一只大翡翠西瓜,给孔祥熙送了乾隆朝鞋上的两串宝石及一棵翡翠白菜、一包珍珠。

经过这一番打点后,法办他的事情才不了了之。后来,在戴笠的引荐下,孙殿英还见到了蒋介石,蒋介石给了他一个暂编第五军的番号,孙殿英为表示感谢,就将最为珍贵的九龙宝剑作为礼物,托戴笠转交给蒋介石。

不过,由于当时戴笠要视察中原各部队,他怕随身携带九龙宝剑出现闪失,于是就把九龙宝剑交给军统特务马汉三保管,并叮嘱他等陆路交通安全时把九龙宝剑带回重庆。谁知马汉三起了贪宝之心,私藏宝剑。

于是几个月后,戴笠结束对中原各部队的视察工作,却发现马汉三并没有把九龙宝剑送回重庆,于是发电催问。马汉三接到戴笠的电报后,回复:因此剑珍贵异常,风云突变,为安全计,古剑仍留孙军长处,容日后再做计议。

后来戴笠又给孙殿英发电报问九龙宝剑的事情,但孙殿英当时正忙着暗中与日本人洽谈投降事宜,一时无暇顾及领会戴笠电报的用意,其后没过几天就把这事给彻底忘记。

而戴笠呢,他认为马汉三是绝没有胆量私吞宝剑,便怀疑是孙殿英反悔,因此并没有去深究。于是这把宝剑就被马汉三占为己有。

但等到1940年初,马汉三占被日本人俘虏,他为活命,就将这把宝剑献给了日本女间谍川岛芳子。在等到抗战胜利后,川岛芳子被军统捕获,马汉三又趁机派人从川岛芳子家中拿回了这把叛变时献出的九龙宝剑。

1946年3月17日,戴笠携九龙宝剑由青岛启程直飞南京面蒋。谁知天气恶劣,飞机一头撞在江宁岱山上,机毁人亡,大火烧了数个小时,飞机上包括戴笠本人在内的13人全部遇难。这把九龙宝剑,其剑鞘和剑柄也被大火烧得一干二净,只剩下一柄残破的剑身。

这件事情发生后,民间就开始流传这样一个谣言,说是凡是碰过此剑的人,都将死于非命。因为九龙宝剑自重新面世后,历经了孙殿英、马汉三、川岛芳子及戴笠之手。结果孙殿英死在战犯收留所,马汉三被毛人凤秘密处死,川岛芳子在北平第一监狱被枪决,戴笠则葬身火海。

当然,这种说法带有太多的迷信成分,当不得真的,毕竟在那种乱世之中,好多人根本没有碰过这把剑,还不是照样死于非命,所以孙殿英、马汉三、川岛芳子及戴笠等人去世,归根结底是他们作恶多端而已。

至于这把九龙宝剑,在戴笠死后,它被作为陪葬品放入戴笠的棺材中,随后一同被埋入地下等到1951年春天,在南京各界的强烈要求下,戴笠墓被夷为平地。九龙宝剑也就从此不知所终,成为历史之谜。

  据孙殿英身边的参谋长文强回忆,孙殿英曾不无得意地对他说:“乾隆墓中陪葬的珠宝不少,最宝贵的是乾隆颈项上的一串朝珠,上面有108颗珠子,听说是代表十八罗汉的,都是无价之宝。其中最大的两颗朱红的,在天津与雨农(戴笠)见面时,送给他做了见面礼。还有一柄九龙宝剑,有九条金龙嵌在剑背上,还嵌有宝石,我托雨农代我赠给委员长(蒋介石)和何部长(何应钦)了……”孙殿英还说:“慈禧太后墓被崩开后,墓室不及乾隆墓大,但随葬的东西就多得记不清楚了。从头到脚一身穿挂都是宝石。翡翠西瓜托雨农代我赠宋子文院长,口里含的一颗夜明珠,分开是两块,合拢就是一个圆球,我把夜明珠托雨农代我赠给蒋夫人(宋美龄)。宋氏兄妹收到我的宝物,引起了孔祥熙部长夫妇的眼红。接到雨农电话后,我选了两串朝靴上的宝石送去,才算了事……”

  但是,不管那些被盗的珍宝或被用来行贿,或被变卖,或被毁坏,或被走私海外,至今均下落不明。1928年《中央日报》上的一则新闻,让我们从中或许可以窥见东陵珍宝的悲惨命运:天津海关一次查获古玩珍宝35箱,经查明,此物是北平吉贞宦古玩铺长张月岩托运出口运往法国的……当时这方面的报道还有很多。

  由于绝大多数珍宝不知去向,经人们的口耳相传,它们都被笼上了神秘色彩。有人估计,1928年东陵被盗走了价值过亿的稀世珍宝。

慈禧死后口中的夜明珠至今下落不明,没有人公开承认收藏过这颗夜明珠,也没有人知道这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到底流落在何处?

猜测一:夜明珠可能流落到了民间

孙殿英在炸开慈禧的陵墓后,将陵墓中的珍宝洗劫一空,慈禧死后口中所含的这颗夜明珠也被孙殿英盗走了。

由于孙殿英盗窃慈禧陵墓的行为受到清朝皇室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讨伐,孙殿英担心的官位不保,他为了自己的前途,转手将这颗夜明珠送给了别人,希望这个人能帮助他巩固自己在官场的地位。不过孙殿英赠送夜明珠的这个人也是众说纷纭,肯定的一点是这个人在当时应该是一位很有势力的大人物。

据说,拿到夜明珠的这个人觉得这颗夜明珠曾经被慈禧含在嘴里有些晦气,并不喜欢这颗夜明珠,加上当时处于战争时期,这颗不受重视的夜明珠很可能被遗落到了民间,也可能这个人过世后,将这颗夜明珠送给了身边的人。

猜测二:夜明珠可能在美国

据说,孙殿英将这颗夜明珠送给了别人后,一次偶然的机会这颗夜明珠被美国的洛克菲勒看重了,于是他花重金将这颗夜明珠买下,并且收藏了起来。

洛克菲勒家族作为美国的大财团,对于这么有价值的东西他们应该不会轻易将其卖掉,这颗夜明珠很有可能被他们家族收藏了起来。

慈禧口中这颗价值八亿的夜明珠直到现在也没有任何确切的消息,有的也只是一些是是而非的传闻,可能因为它过于贵重,收藏者担心夜明珠被偷,因此不敢公开夜明珠的下落。

关于慈禧太后的那颗夜明珠的下落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称宋美龄得到后便镶嵌在了鞋子上,结果在一次宴会上被人趁乱拿走了;第二种说法称宋美龄为了筹钱,把夜明珠卖给了洛克菲勒家族,从此世间再无这颗夜明珠的下落。

慈禧太后掌权期间,虽然清朝的国库穷得叮当响,但是慈禧太后自己可不穷。在慈禧太后死后,隆裕太后不仅在她寝殿内发现了一个满是金银财宝的屋子,还发现了她的陪葬本,上面罗列了很多珍稀的陪葬品,其中最为珍贵的夜明珠被慈禧太后含在嘴里进入了棺材。

民国时期,大将军孙殿英带着士兵们大张旗鼓地去慈禧太后和乾隆皇帝的陵墓**陪葬品,那颗夜明珠也就是那个时候被孙殿英夺取。事后,孙殿英的行为引起了清朝贵族们的强烈反对,蒋介石也不得不下令要追究孙殿英的责任。得知此事的孙殿英立刻拿着陵墓里的珍宝去贿赂了蒋介石等人,好平息此事,那颗夜明珠也是这时候被送给了宋美龄。

相传宋美龄拿到夜明珠后十分开心,于是找了能工巧匠把珠子镶嵌在自己的鞋子上。宋美龄有一次参加宴会的时候,场所内突然停电了,夜明珠发射出了亮眼的光芒,有不法之徒突然冲出来抢走了夜明珠,从此夜明珠就不知所踪的。

但是有人认为夜明珠这种珍宝宋美龄怎么舍得镶嵌在鞋子上呢,事实上这颗夜明珠是被宋美龄卖掉了。当时宋美龄的丈夫蒋介石很缺钱,宋美龄为了筹钱便把这颗夜明珠卖给了喜好收藏宝贝的洛克菲勒家族的一位富豪,从此夜明珠便被这位洛克菲勒富豪带回了自己的国家,再也没有出现过。

一九二八年,兵荒马乱,土匪蜂起,军阀横行,歹人四出。在端午节前几天,遵化当地的一股土匪马福田、王绍义等密谋盗陵,当他们进入马兰峪时,这个消息传到了驻蓟县马仲桥一带的国民革命军十二军军长孙殿英的耳朵里,他派出一团人连夜出击,在清东陵陵墙外的马兰峪镇上,两军相遇,短兵相接,经过一场鏖战,马福田部被击溃西逃。然而,获胜部队并没有得胜还朝,却大摇大摆地开进了清东陵,占据了几处陵墓。孙殿英与其心腹干将经过一番密谋策划,随即到处张贴布告,声称部队要搞军事演习,拨了整整一个师的人马把陵寝区四周围得严严实实,四处增岗,八方加哨,在半径十里地内鸣枪示警,一律不准通行。于是,震惊中外、骇人听闻的孙殿英东陵盗宝案发生了。

孙殿英(1889——1947年),河南永城人,名魁元,号殿英,一般人叫他孙老殿,也有人因他生过天花,叫他孙麻子。此人从十几岁就跟流氓地痞鬼混,出入赌场,并大显才能,掷骰子百发百中,堪称一绝。靠这一手,他发了财,也结识了许多官僚政客。他的另一手看家本领是贩毒、制毒,而且只要能抓钱,什么都干,绑票一绑就是几百人,抢劫专拣大户,伪造钞票,倒卖黄金,心狠手辣,胆大眼活,着实发了横财。有钱还需有势,他入了豫西“庙会道”,装神弄鬼拉拢人,操纵利用,得益非浅,不但兵源大部来自道徒,而且屡仆屡起。他把“有奶便是娘”当成信条,从一九二○年在张平手下当兵起,到一九二七年被蒋介石收编,已是数次易帜。此人狡诈阴险,抗战后与我红军、西北军、广东国民党执行部、福建人民政府、汪精卫改组派,以至伪满洲国都有联系,后来终于在一九四三年公开投降日本侵略军。当了汉奸。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又封他为纵队司令打内战,一九四七年被我人民解放军生擒,因有鸦片烟瘾,不久便抑郁患病而死,结束了罪恶的一生。综观孙殿英这样一个人,驻兵皇陵,岂有不思盗墓之理?

1928年7月的一天夜里,孙殿英命令工兵营长颛孙子瑜带一连人直奔慈禧的定东陵。同时,又令师长柴云附手下的辎重营长韩某奔胜水峪乾隆帝陵,经过七个夜晚的罪恶活动,将两座陵墓内的金珍玉宝洗劫一空。

孙殿英这伙匪徒是怎样盗掘慈禧陵的宝物呢?他们闯进陵内,在明楼、宝顶各处掀砖挖洞,都不得其门而入。最后是在古洞门内、迎面有一座砖墙的下面,用炸药炸开了地宫的进口。在硝烟弥漫的残砖断石中,向北呈露出一面汉白玉石的金刚墙,从墙中间拆下几块石头,就顺着这个石洞口爬进了地宫。通过斜坡甬道,迎面一道汉白玉石门紧闭着,匪徒们连撞带砸,总算把两道石门打开,进入一个宽敞的堂券,即停放帝后棺椁的“金券”。正中汉白玉石台上停放着一具金光耀眼的棺椁,这就是慈禧太后的梓宫。匪徒门拔刀弄斧,砍碎了金色的外椁。清代棺木有两层,外层称椁,里面那层才称棺。这外椁是用一种名贵的金丝楠木制成,木料产自川、广、云、贵的原始密林,不仅质地细腻、花纹秀美,还散发着一股浸人肺腑的清香。外椁金丝楠木外面,还漆有四十九道漆;最外层金漆涂刷完后,再由喇嘛用藏文书写四天王经咒于上,用以佑护亡灵。可惜这光芒四射的金漆外椁,竞被匪徒刀砍斧劈得七零八落。匪徒们将碎椁木搬开,现出一具红漆滇金的内棺。匪官怕用刀斧劈砍损伤棺内宝物,严令匪兵小心谨慎地用刀撬开内棺。棺盖掀开,再掀开一层子盖,满棺珍宝光芒大放,夺去了手电筒的亮光,众匪无不惊叹。孙殿英本人回忆这段往事时自供说:“老佛爷(慈禧)象睡觉一样,只是见了风,脸才发了黑,衣服也拿不上手了。”他又讲;“慈禧尸体为什么不烂?因为她的口中含有一颗很大的夜明珠。这颗珠子分开是两块,合拢就是一个圆球;分开时透明无光,合拢起来则透出一道绿色的寒光,夜间在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当盗陵之后,溥仪派遣清朝遗臣载泽、耆龄、宝熙、陈毅等人前往清东陵重新安葬,地官内空空如也,残破棺木和碎衣烂衫扔满地,慈禧的尸体被仍在西北角,伏在破棺椁盖上。她脸朝下,手反转搭在背上,长发散而不乱,扎辫子的红头绳犹在。当反转她的尸身时,遍体长满白毛,口角处确有残破。载泽等人将禧慈及裕陵内乾隆帝、后、妃尸骨重新殓葬后,掩埋了洞口,而后返回天津。

溥仪身居天津张国,闻祖陵被捆,悲愤无比,强烈抗议孙殿英的罪行。东陵盗案,轰动中外,京津一带满城风雨,新闻报刊通载着谴责文章。孙殿英见势不妙,赶紧施展出脱身之计,通过戴笠的关系,将盗陵所获的翡翠西瓜、翡翠蝈蝈白菜、夜明珠等国宝,转赠给蒋介石、宋美龄、孔祥熙、宋子文、何应钦等人,从中斡旋的戴笠也受了贿。其结果,不仅孙殿英逃脱了法网,就连孙的部下、已被逮捕的师长谭温江也被保释出狱了。谭温江是参加盗陵的干将,因在北京琉璃厂销售盗陵所得的珠宝而被捕。由于孙殿英通融行贿,官官相护,竟使盗匪得以逍遥法外,轰动全国、举世瞩目的孙殿英东陵盗宝案不了了之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4728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