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岫玉的特点.分类

想了解岫玉的特点.分类,第1张

大体分三类。一类是老玉:老玉中的籽料称作河磨玉,属于透闪石玉,其质地朴实、凝重、色泽淡黄偏白,是一种珍贵的璞玉。好的老玉可以媲美和田玉。另一类是岫岩碧玉,属蛇纹石类矿石,其质地坚实而温润,细腻而圆融,多呈绿色至湖水绿,其中以深绿、通透少瑕为珍品,但因产量大,显得不那么珍贵。还有一种称为甲翠,是蛇纹石质玉和透闪石质玉的混合体。按颜色分有深绿、绿、浅绿、黄绿、灰绿、黄褐、棕褐、暗红、蜡黄、白、黄白、绿白、灰白、黑等颜色。

岫岩满族自治县县长 关崇新

岫岩满族自治县位于辽东半岛北部,处于连接辽东半岛开放区和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枢纽位置,隶属辽宁省鞍山 市,面积4507平方千米,人口50万,是一个满族聚居、多民族集居的地区,是个“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近海县。岫岩山清水秀、物华天宝,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菱镁石、玉石、大理石、滑石、花岗石、硅石储量丰富而且质量优良,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享有较高声誉,其中岫岩玉被评为中国国石第一候选石而闻名中外。岫岩玉开发历史悠久,质地细腻温润,储量丰富,长期作为我国主要的玉石原料供应基地。岫岩人以玉为荣,岫岩因玉而兴,岫岩玉以独有的价值魅力改变了岫岩的经济格局,岫岩玉以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的文化,推进了岫岩的文明程度。

岫岩满族自治县县长 关崇新

一、岫岩玉光耀华夏,闻名海内外,被誉为中华瑰宝

“天下之美玉为先,中华美玉出岫岩”,岫岩玉是中华瑰宝,华夏奇珍,玉中精品。岫岩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资源丰富、玉质优良。岫岩是我国最大的玉石产地,储量丰富。岫岩玉以质地温润、晶莹、细腻、坚韧、透明度好、颜色多样、质量上乘而成为理想的玉雕材料。岫岩玉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蛇纹石质玉,也称岫玉,主要产于岫岩哈达碑镇瓦沟玉石矿,所产蛇纹质玉是目前国内质量最好、储量最大的玉种。另一类为透闪石质玉,主要产于岫岩偏岭镇细玉沟,其玉质细腻、坚韧,颜色多样,是制作玉雕工艺品的优质玉材,是国内最好的透闪石玉之一,目前其储量是世界最大的。

二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考古资料表明,岫岩玉早在2万年前就已被古代先民开发利用了,辽宁海城小孤山仙人洞古人类洞穴遗址出土的三件老玉砍斫器,其玉源为岫岩透闪石玉。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旧石器时代的玉制品。在距今5000~8000年前的红山和前红山文化中,岫岩玉更是广为流传。古红山文化遗址的玉猪龙等龙形玉雕,是中国最原始的玉龙形象。出土于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址的“三星他拉玉龙”,是用一整块碧绿色岫岩玉圆雕而成,造型生动,充满张力,也是迄今所知中国玉龙的最早形象,被誉为“中华第一玉龙”。现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属距今3000多年前的夏家店文化的碧玉缡佩和青玉鸟纹柄形器,经专家鉴定,均为岫岩玉所制,作品造型典雅,做工精细,证明了岫岩玉在夏朝时期就有较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1968年,在距今2000年前的河北满城汉墓中,出土了西汉中山靖王及王后窦绾的两套金缕玉衣,经专家鉴定,金缕玉衣所用玉片,大部分取材于岫岩玉。金缕玉衣的出土,说明了岫岩玉的开发在汉代已具有相当规模。

中华第一玉龙高26厘米,最宽62厘米,截面最大直径29厘米,出土于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址,用碧绿色岫岩玉琢成,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玉雕龙

三是玉王迭出、震惊世界。由于地质构造的原因,岫岩玉以其块体巨大而称世界之最。近些年来,相继发现和开采出玉石王、巨型玉体、井中玉王、河磨玉王,都堪称稀世珍宝,成为岫岩玉独有的优势和特色。1960年,岫岩发现一块巨大玉石,重26076吨,光洁润泽,色彩斑斓,称为玉石王。玉石王被雕成世界最大玉佛,坐落于鞍山玉佛苑。继玉石王之后,1997年于同区域又发现一特大玉石。经初步剥离后,其高度约为25米,最大直径30米,重约6万吨,称为巨型玉体。1998年,在瓦沟玉石井下300米处的原生矿床上开采出一块巨大玉料,玉料高12米,宽26米,重约126吨。该玉通体翠绿、透明、晶莹、璀璨,玉质极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采自井下原生矿床的最大玉石,因此被誉为“井中玉王”。同年,岫岩又开采出一块重约10吨的巨大河磨玉,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一块透闪石质河磨玉。

四是玉艺精湛、风格独具。岫岩玉雕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独具的风格。这种风格是以北方文化为底蕴,融合南北文化,形成雄浑、大气、豪放的风格兼有细腻、玲珑、精致的特色。在距今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大量岫岩玉制品,如玉龙、龟、鸟等玉兽形器和玉饰品,其共同特点为造型简练,风格豪放。岫岩玉雕正是传承了这种文化底蕴。进入现代,岫岩玉雕雄浑、大气的风格得到了体现,出现了集这种风格之大成的代表性大型作品。1985年,县玉器厂制作的大型玉雕“岫玉塔薰——华夏灵光”,作品古朴庄重、巍峨挺拔、雄浑壮观,为玉雕史上瓶素活之精品。用重达26076吨“玉石王”雕刻的玉石王大佛,气势磅礴,为中华玉雕史上之巨型玉雕,被收录于世界吉尼斯纪录。1999年,昆明世界园 艺博览会辽园内,以岫岩闪石玉雕刻成大型浮雕——沧桑辽宁,反映辽宁8000年的沧桑巨变。这些巨制,均为岫岩玉雕风格的代表性作品。

岫岩玉雕不仅有北方雄浑、大气、豪放的风格而且兼有南方细腻、玲珑、精致的特点,优秀作品不胜枚举,很多作品荣获省、部级奖项。玲珑剔透的“蝈蝈篓”为透雕、内雕技艺佳作。生动逼真的“二龙戏珠”,小巧精致的“梅盒”,在8厘米长,3厘米厚的玉料上,做出6条玉链,并集透雕、浮雕、圆雕于一体。还有“鹿鹤迎春”、“俏色蚌仙”、“哪吒闹海”、“百鸟朝凤”、“八仙过海”等等,做工无不细腻、精致、玲珑剔透,堪称佳作。即使是大型玉雕品“华夏灵光”、“玉石王大佛”等,其具体的做工、细小的动作、纹饰,也同样具有玲珑、精致的特点。

岫玉素活“华夏灵光——岫玉塔薰”

二、科学管理,合理开发,岫岩玉产业基地已经形成

岫岩县委、县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注重玉石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使岫岩玉产业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一是岫岩玉行业的管理不断加强。岫岩县委、县政府将岫岩玉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制定了全国第一部宝玉石资源的地方性法规《岫岩玉资源保护条例》及《岫岩玉资源保护条例实施办法》。为了节约和保护资源,对小玉矿进行了整合关闭,对矿山企业实行新工艺限量开采,同时与北京珠宝学院联合成立了岫岩玉雕学校、岫岩玉研究所,提高岫岩玉雕刻水平,培养岫岩玉雕人才。这些措施都为岫岩玉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培育和壮大了岫岩玉市场。岫岩玉蕴涵的文化,推进了岫岩的文明进程,岫岩玉以其独有的价值魅力,改变了岫岩的经济格局。近年来,岫岩县委、县政府加大岫岩玉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不断拓展岫岩玉产品销售市场。1995年,岫岩投资兴建了“中国玉都”和玉雕精品工艺园。“中国玉都”为仿古式建筑,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集玉器加工、销售、展示、观赏于一体;玉雕精品工艺园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主建筑为欧式风格展销大楼;新建的中国玉雕会展中心占地10万平方米,总投资26亿元,堪称世界之最。现在,全县已建成玉器交易市场7处。同时,岫岩还正在规划建设世界玉雕博物馆,开发巨型玉体旅游区。

欧式风格的中国玉雕精品工艺园

三是岫岩玉产业日益壮大。岫岩县委、县政府立足资源优势,举全县之力,琢玉兴县,使岫岩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有力地促进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目前全县从事玉石开采、玉器加工和玉器销售人员达10万人,现有玉器加工企业3115户,商业零售企业5050户,年创产值25亿元,年实现利税5亿元。玉雕工艺品已发展到7大系列上千个品种,远销亚、欧、美三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四是玉雕种类齐全,发展迅猛。岫岩玉雕工艺品种类繁多,工艺手段丰富,交错应用,融观赏性、收藏性与实用性为一体,涌现了许多精品和新品。岫岩玉雕大体分为三大类,即传统工艺品、旅游工艺品和保健品。

传统工艺品为五类,即素活、人物、花鸟、动物、花卉。岫岩素活是传统优势产品,多次在国家评比中获奖,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年来,工艺加工手段不断丰富,引入了激光、微波等加工手段,提高了岫岩素活的工艺精细程度。人物、花鸟、动物、花卉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国家级、省级等各类评比中多次获得大奖,传统工艺品是岫岩玉雕的主要生产、销售种类。

旅游工艺品包括佩饰、器具、文玩等。有的是装饰品,有的有实用性,有的具欣赏性和收藏性。岫岩旅游工艺品以琢玉小件为主,品种 繁多,需求量大,几乎占据了国内所有旅游景点。

2006年9月举行了岫岩玉小行星命名仪式

岫岩玉具有保健功能,在古时已被应用,如历代皇宫中的玉忱、玉衣等。岫岩玉保健制品有玉枕、坐垫、靠垫、玉鞋、玉梳、玉床等,这些新品种使得岫岩玉开发利用的范围扩大,拓展了岫岩玉价值利用空间。

五是不断提升工艺水平,拥有一批一流的雕刻设计大师和技工队伍。岫岩投资800万元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玉雕专业学校,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技能的技术人才。目前岫岩拥有国家级玉雕大师2人,高级工艺师4人,省级大师36人,市级大师135人,中青年技工3000多人,他们创作的作品多次在国家级、省级玉雕大赛中获奖。同时,岫岩玉管理局、县宝玉石协会每年都要举行几次玉雕技术培训班,玉雕作品评比会,并对玉雕技术人员进行技术评定,实行持证上岗,经过几年努力,岫岩玉雕人才队伍,实现了质的飞越。

六是岫岩玉获得了较高荣誉,受到社会和消费者的广泛认可。2000年以来,在评选“中国国石”的活动中,岫岩玉连续三次位列“中国国石”候选石之首。岫岩玉工艺品被辽宁省人民政府评为辽宁省地方精品,被辽宁省旅游局评为十大旅游精品。岫岩玉雕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发现的编号为21313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岫岩玉星”。2006年,中国矿业联合会对岫岩多方考察后,授予岫岩“中国玉都”牌匾,岫岩成为中国名牌城市。这些荣誉的取得对进一步宣传和推介岫岩,促进岫岩经济快速发展,推动岫岩玉产业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着眼未来,有序利用,岫岩玉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十一五”期间,岫岩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以玉为龙头,琢玉兴县”的战略目标。制定了岫岩玉产业发展规划,全力打造中国珠宝玉石特色产业基地。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将强化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明确发展战略,实现岫岩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战略上实现三个转变,即:逐步实现以开发利用本地资源进行玉石加工,向节约保护本地玉石资源、广泛采用国内外玉石资源,以发展玉雕业为主的转变;引导和推动玉产业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并在质的提高中实现量的新扩张;逐步实现从玉雕工艺品向以玉雕为主、多种雕刻工艺品并举的转变。

岫岩花玉作品——堂堂正正,获2003年第二届中国玉雕、石雕天工奖金奖

二是开源节流,确保玉石资源的可持续供应。坚决落实对玉石资源保护性开采的方针,坚决采用采矿新工艺,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开发与保护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发挥玉石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建立岫岩玉原料交易市场,使等级玉料的销售做到透明、公开、公正。调整玉料供应的一元化结构模式,建立玉料供应的多元化结构模式,形成“买全国,卖全国”、“买全球,卖全球”的新格局。加强普查勘探,寻找新的矿产地。

三是推动产业升级,努力向现代化产业制度迈进。深化矿山企业体制改革,使产权明晰,增强企业活力,引导小企业专业化、大协作,形成岫岩玉产业链。在专业化分工与社会化协作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玉雕加工和销售企业联合、兼并,逐步形成规模经济。培育几个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逐步形成政府推动、龙头带动、市场驱动、能人带动、科技拉动的玉雕产业发展格局。以专业市场为载体,形成辐射全国的玉石原料和玉雕产品营销网络,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扩大信息渠道,建立信息网络工程。加强市场监管与服务,严肃执法,规范市场秩序。充分发挥县宝玉石协会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四是坚持精品战略,促进产品上档次、上水平。面对国内竞争和国际竞争,岫岩玉雕业要努力创造中国品牌。玉雕产品设计理念要创新,与时俱进。多出精品,关键在人才,要把培养好、吸引好、使用好人才,摆在岫岩玉雕产业发展的战略位置上,提高设计、雕刻人员的文化素质和艺术素质。要积极推广应用高新技术,科技兴玉,并且制定岫岩玉器生产工艺的地方标准。要开展玉雕产品评优等多种活动,推动多出精品。要以奥运会 、世博会等商机为契机,开发岫岩玉系列精致礼品,扩大岫岩玉品牌知名度。

中国玉雕会展中心规划图

五是弘扬中华玉文化,全面创新“中国玉雕之都”。我们将继续进行岫岩玉开发利用历史的研究,通过多种途径介绍岫岩玉雕,弘扬玉文化;修建一座岫岩玉博物馆;发展“岫岩玉文化游”和“国石之旅”;通过中华玉文化的研究与传播,继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先进文化;搞好以弘扬玉文化为中心的“巨型玉体”综合开发和岫岩玉工业园区建设;积极筹备举办中国岫岩玉雕艺术节,提高岫岩玉知名度,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六是制定法规,依法管理,提升岫岩玉发展的软环境。岫岩县委、县政府重视岫岩玉资源勘查规划和合理开发,制定了我国第一部有关宝玉石管理专项法规。我们将加大执法力度,严格依法管理,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同步提高;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保持岫岩玉产业持续、快捷、健康发展。在岫岩玉全行业开展诚信教育,开展“ 信用工程”、“放心店工程”,提高行业服务水平,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经营风尚。

七是“十一五”期间,岫岩要创建三个世界之最,即:创建世界最大的宝石玉石工艺品销售集散地,吸纳国内外宝玉石企业进入市场,发展旅游购物,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建世界最大的“巨型玉体”开发旅游胜地,使之成为国家级公园;创建世界玉雕工艺品博览中心,展示岫岩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精美的玉雕作品。

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的中国玉雕会展中心于2006年峻工并投入运营

  岫岩玉物质成分复杂,物理性质、工艺美术特征等亦多有差别,因而它不是一个单一的玉种。

  按矿物成分的不同,可将岫岩玉分为蛇纹石玉、透闪石玉、蛇纹石玉和透闪石玉混合体三种,其中以蛇纹石玉为主。据红外吸收光谱曲线图显示出蛇纹石玉组成,并含少量纤蛇纹石、胶蛇纹石。透闪石主要由透闪石组成,绿泥石玉主要由叶绿泥石组成。通过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差热分析等手段亦可将岫岩玉分段划分为蛇纹玉、花色玉、绿泥玉三种。

  蛇纹玉的矿物成分不尽一致,例如:①绿色蛇纹玉,主要由利蛇纹石组成;②**蛇纹玉,主要由利蛇纹石组成,也含有纤蛇纹石、叶蛇纹石;③白色蛇纹玉,主要由叶蛇纹石组成。

  花色玉可分为花斑玉、花玉两种:花斑玉指在其白色中有较多的绿色斑块,绿斑由叶绿泥石组成,白色部分为透闪石。花玉指在其白色中有灰、黑、蓝紫色斑带,这种斑带由黑色矿物和菱镁矿组成,白色部分为叶蛇纹石。

  绿泥玉呈墨绿、绿、浅绿色,主要由淡斜绿泥石组成。

  由于不同石的矿物成分及其成因、粒度大小、共生关系等方面的差异,因而岫岩玉的玉石结构亦颇有特色。经偏光显微镜观察,其中最重要的为细均粒变晶结构,如蛇纹石玉的纤维鳞片变晶结构、透闪石的纤维柱状变晶结构、绿泥石玉的鳞片变晶结构等。交代结构在岫岩玉中亦普遍发育,其中常见的有交代残余结构、交代环边结构、交代溶蚀结构等。但据电子显微镜观察,岫岩玉主要为交织结构,其中的矿物相互穿插、交叉和镶嵌。如果这种结构发育得越好,矿物质粒度愈细,愈均一,则岫岩玉的硬度就越大。岫岩玉的构造主要为致密块状,优质玉石尤其如此。那些呈脉状穿插构造、片状构造、碎裂构造的玉石,质地较差或完全不符合质量要求。

  在化学成分方面,由于岫岩玉中不同玉种的矿物组成及其共生组合的不同,因而其化学成分也有较大的差别(表12-30,据辽宁省地质矿产局七队):蛇纹石玉相对富镁、富硅、贫铝。透透闪石相对富硅、富钙、贫镁,绿泥石玉则相对贫镁、贫硅、富铝。蛇纹石由于与之共生的脉石矿的不同,因而化学成分也有所不同。一般质纯的蛇纹石玉的化学成分常接近蛇纹石矿物各种组分的理论含量,而共生有较多脉石矿物的质地较差的蛇纹石玉各种组分的含量则变化较大。如果富含硅酸盐矿物,则SiO 2 、CaO含量增高,MgO含量降低。例如,含透闪石的透闪石蛇纹石玉含SiO 2 568%,MgO 2436%,Cao 1270%,Al 2 O 3 051%,H 2 O 120%,等等。研究表明,以上蛇纹石玉、透闪石玉、绿泥石玉的化学成分分别与叶蛇纹石、透闪石、叶绿泥石的单矿物理论组成分含量接近,特别是透明度好的蛇纹石玉则更接近叶蛇纹石的理论含量值。至于岫岩玉中的微量远素,蛇纹石玉以近矿的蛇纹岩、菱镁岩含硼高(10~20倍)为特点。在其他可以检出的微量元素中,明显大于克拉克值的有砷、锑、镉、锗、银、锌,其含量与近矿围岩相近。总的变化趋势是,硼、铬、铜、锌的含量从矿体向围岩逐渐降低,其中明显地小于克拉值的是铬少三倍,镍少1倍,钴少1倍。

  岫岩玉的颜色有深绿、绿、浅绿、黄绿、灰绿、黄褐、棕褐、暗红、蜡黄、白、黄白、绿白、灰白、黑等色。如此丰富颜色的存在,常使岫岩玉有极其美丽的“巧色”。颜色的深浅与铁含量的多少有关,含铁多时一般色深,反之则色浅。玉石还有强烈的蜡状光泽、玻璃光泽,有的显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少数秀明。其透明度与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有关。当岫岩玉全部由蛇纹石组成时,其透明度高。如果其中有杂质含量达5%~10%,则透明度差。当岫岩玉中铁、镁含量高时,其透明度往往较差;反之则透明度会增高。折射率149~157。硬度为48-55,密度为245~248克/厘米 3 。研究表明,其硬度与它本身的结构有关,平行纤维的切面比垂直纤维的切面硬度大。例如,其中的蛇纹石玉平行纤维方向的硬度为582,垂直纤维方向为 561;绿泥石玉平行纤维方向的硬度为291,垂直纤维方向的为286,等等。不仅如此,岫岩玉的硬度还与其化学成分有关,如铁的含量愈大、镁的含量愈小,其硬度愈高。在中国的已知玉中,岫岩玉为中档玉石,少数质地特别优良者属于中高档玉石。

  辽宁岫岩玉化学成分简表

  SiO 2 AL 2 O 3 Fe 2 O 3 CaO MgO H 2 O nnn

  蛇纹石玉 4055 005 082 0963 4274 1165 1359 65

  透闪石玉 5714 057 242 1042 2537 - 324 1

  绿泥石玉 3274 1592 051 059 3650 051 1324 2

  资源分布

  [编辑本段]

  岫岩玉所在地区位于中朝地台辽东台隆营口-宽甸古隆起的西端,区内古老地层发育,构造复杂,变质作用强烈,为岫岩玉矿床的形成提供良好的条件。玉石矿体主要成透镜体状,赋存于古代辽河群大石桥组的富镁碳酸盐岩层中,受一定的层位控制,特别是其中的白云石大理岩-菱镁矿层为最主要的含玉层位。矿床在成因上属于层控变质热液交代型玉石矿床。

  现知岫岩玉在辽东半岛分布较广,产量较大。仅以岫岩县而论,其著名的北瓦沟矿区即为资源相当丰富、开采时间较长、年产量甚大的矿区。除此之外,在岫岩县境内还发现有10多处矿床或矿点。其他如宽甸、凤城、丹东等地也有岫岩玉矿床、矿点或矿化线索发现。其含矿地层亦均为元古代辽河群大石桥组的富碳酸盐岩层。

  概述

  [编辑本段]

  国家标准 GB/T16552-1996“ 珠宝玉石名称 ” 中 “ 岫玉 ” 名称,专指带有地方性名称概念岫岩县产出的岫岩玉。

  岫玉产于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的哈达碑镇,距县城 21 公里,分布在北瓦沟、王家堡子一带。

  1992 年哈达碑乡发现一块重达 26076 吨的岫玉块体,辗转运抵鞍山市, 1995 年 10 月,以精湛工艺雕成玉佛, 1996 年占地 2 万平米的鞍山玉佛苑正式竣工,成为著名的旅游景观。 1996 年 6 月 18 日哈达碑镇瓦沟村瓦沟山半山坡,发现一块露头高 25 米,最大直径 30 米,体积约 24 万立方米,重约 60000 吨的岫玉,是迄今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大的岫玉。

  河流中的岫玉卵石称河磨玉,是一种品质上剩的玉料。

  岫玉的矿物岩石

  [编辑本段]

  1 、矿物组合:

  叶蛇纹石、纤维蛇纹石、胶蛇纹石,滑石,菱镁矿、透闪石、方解石、白云石、石英、绿泥石、水镁石、褐铁矿、水云母。

  2 、矿物参数:

  叶蛇纹石

  成分: Mg(OH) 8 Si 4 O 10

  晶系:斜方

  光性: 2V(-)20-90°

  Np=1555-1564

  Nm=1562-1573

  Ng=1562-1575

  C/Z : b// Nm , c// Np , a// Ng

  Ng= 浅绿, Nm 、 Ng= 无色、浅黄绿色

  完全

  晶形:片状

  H=35 , D=25

  纤维蛇纹石

  成分: Mg 6 (OH) 8 Si 4 O 10

  晶系:斜方

  光性: 2V(+)10-90°

  Np=1542 , 1532-1552

  Nm=1543

  Ng=1555 , 1545-1561

  C/Z : b// Nm , c// Np , a// Ng

  Ng= 微黄绿, Nm 、 Ng= 无色、浅黄绿色

  差

  晶形:片状

  H=25 , D=24

  胶蛇纹石

  成分: Mg 6 (OH) 8 Si 4 O 10

  晶系:非晶质状

  光性: 2V(+)10-90°

  N=1500-1570

  晶形:胶状,围绕叶蛇纹石四周

  岫玉的岩石特征

  [编辑本段]

  1 、蚀变蛇纹岩

  显微鳞片纤维变晶结构,叶蛇纹石结晶呈显微鳞片状、定向或杂乱分布,局部纤维蛇纹石密集,在叶蛇纹石四周,有时可见隐晶状胶蛇纹石分布。蛇纹石含量还 98% ,岩石多呈绿色、**及黄、绿参杂,透明度高,具蜡状光泽。

  2 、蚀变透闪石蛇纹岩

  显微鳞片纤维变晶结构,叶蛇纹石结晶呈显微鳞片状、定向或杂乱分布,局部纤维蛇纹石密集,在叶蛇纹石四周透闪石有时呈束状纤状分布,时而密集,时而疏散,颜色黄、绿及黄、绿参杂,不透明 ——半透明状。

  3 、蚀变菱镁矿蛇纹岩

  显微鳞片纤维变晶结构,叶蛇纹石结晶呈显微鳞片状、定向或杂乱分布,局部纤维蛇纹石密集,在叶蛇纹石中有菱镁矿的残余,并可现菱形残晶结构,颜色黄、绿及黄、绿参杂,不透明 - 半透明状。

  4 、蚀变白云石蛇纹岩

  显微鳞片纤维变晶结构,叶蛇纹石结晶呈显微鳞片状、定向或杂乱分布,局部纤维蛇纹石密集,在叶蛇纹石中有白云石的残余,并可现菱形残晶结构,颜色黄、绿及黄、绿参杂,不透明 —— 半透明状。

  岫玉民间玉种

  [编辑本段]

  绿玉:绿色单一,质地温润、晶莹、细腻、性坚、透明度好,是制作玉镯的极佳材质。

  黄玉:**单一,质地温润、晶莹、细腻、性坚、透明度好,是制作玉镯的极佳材质。

  墨玉:黑色单一纯黑块体很少,质地温润、晶莹、细腻、性坚、不透明,是制作饰品小件。

  褐玉:褐色单一较少,多呈浅褐、浅黄褐,质地细腻、性坚、不透明,多制作饰品小件。

  花玉:浅绿、绿、暗绿、黄、黄绿、黑、浅褐、浅黄褐、灰白互相混杂,或以某一种或二种色为主

  历史悠久的岫岩玉

  [编辑本段]

  1983年在海城小孤山仙人洞人类洞穴遗址中,出土距今12万年前的3件岫岩透闪石玉砍斫器,为迄今人类最早制作使用的玉制品。《中国古代玉器》一书载:“中国最早玉器出现于距今约7500年的辽宁阜新查海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内”、“作为岫岩玉的故乡,辽宁阜新查海和内蒙古兴隆洼率先揭开了中国古玉文明的篇章。”岫岩玉远古开发利用的顶峰是在距今5000至6000年的红山文化时期,其中最著名的内蒙古三星他拉玉龙,被称为“中华第一玉龙”。《中国文物鉴赏·玉器卷》载:“几千年来,我国人民使用岫岩玉,从没间断过,最具代表的辽西出土新石器进期红山文化玉器用料全部为岫岩玉。从商周、春秋、战国到西汉,一直到今天,岫岩玉制品已随处可见”。

  岫岩主要有透闪石质玉(老玉、河磨玉、石包玉)、蛇纹石质玉(岫玉、花玉、黄玉等)和透闪石质玉与蛇纹石质玉混合体(甲翠)三大类。岫岩玉晶莹温润,玉质细腻,颜色多样,有耐高温性和搞腐蚀性,可雕性和抛光性好,适合雕刻大中型玉件。岫岩玉远景储量约300万吨,居全国之首,实行限产后,年产量仍占全国总产量的60%。特别是岫岩的玉石王、井中玉王、河磨玉王和重约6万吨巨型玉体“四大玉王”相继出世以来,产生轰动效应。1960年7月玉石王被发现后,周总理亲自批示:“这是稀世国宝,不可多得,一定要保护好玉石王。”

  工艺精湛的岫岩玉雕

  岫岩近古玉器生产初起于清乾隆年间,兴于道光、咸丰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岫岩玉进入繁荣发展的新阶段,岫岩玉雕产业不断兴盛和发展壮大,岫岩也随之成为世界一流的产玉大县。现代岫岩玉雕工艺技术,深得京派玉作名师的真传,既借鉴南方工艺精华,又熔铸北方制玉特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玉雕风格。岫岩玉雕工艺饰品,已享誉和畅销国内外。

  岫岩玉雕工艺品造型生动传神,雕工细致圆润,能运用多种技法化瑕为瑜。用岫玉雕刻的“华夏灵光塔薰”在中国第五届工艺美术品百花奖评比中获得最高金杯奖,被评为国家珍品;巨型浮雕——沧桑辽宁成为昆明世博会辽园一道亮丽风景线;巨型玉雕《孔庙——孔子生平》是用十余吨岫玉精料,花费45万个工时而完成的玉雕杰作,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玉雕作品,被评为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开放的中国》入世纪念品——玉壁,作为国礼,于入世第一时间在全球赠送给各国政府首脑、国际工商界领袖等世界名流。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中央政府将岫玉雕琢而成的“九九月圆图”赠送给澳门特区政府,象征着中华家庭大团圆。

  勃兴的岫岩玉产业

  改革开放后,岫岩玉产业迅速得到复苏。岫岩相继建起了“玉都”、“荷花玉市场”、“东北玉器交易中心”、“玉雕精品园”、“万润玉雕园”、“哈达玉器一条街”六大玉器市场,国内外玉器收藏、经销者云集岫岩。岫岩当地政府为大力发展岫岩玉特色经济,成立了岫岩玉管理局,从资源、加工、市场、技术进行规范管理。同时组建了行业自律组织——岫岩宝石协会。

  “家有片玉抵万金”,收藏鉴赏和使用玉器已经成为新的时尚。投资现代玉器,特别是精品、珍品、上品玉件的保值、增值已是广大爱玉者的共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岫岩玉加工产品的档次和产值都在稳步提升,在国内玉雕业中加速崛起,并占据了重要的地位。2001年,岫岩县岫玉产业年产值达4亿元,创造利润 2000多万元,产品远销至40多个国家和地区。“十五”期间,岫岩创建了3个世界之最:即世界最大的玉雕工艺品销售集散地;世界最大的“巨型玉体”开发旅游胜地;世界最大的玉雕工艺品博览中心,为蓬勃发展的岫岩玉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的产玉地点有200多处,中国最著名的玉石是新疆和田玉,河南独山玉,辽宁的岫岩玉和湖北的绿松石,称为中国的四大玉石。

  和田玉

  分布于新疆莎东——塔什库尔干,和田——玉阗,且末县绵延1500公里的昆仑山脉北坡。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并含微量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矿等,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等不同色泽。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质状光泽,硬度55—65度。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5000米高的山岩中。和田玉的经济价值评定依据是颜色与质地之纯净度。

  其主要品种有:羊脂白玉、白玉、青白玉、青玉、黄玉、糖玉、墨玉。

  独山玉

  独玉的矿区地处南阳市北郊的“独山”,又称“南阳玉”。独玉为斜长石类玉石,质地细腻纯净,具有油脂或玻璃光泽,抛光性能好,透明及三种以上的色调组成多色玉,颜色艳,硬度大于65品种主要有:白玉,绿玉、绿白玉、紫玉、黄玉、芙蓉红玉、墨玉及杂色玉等。

  岫岩玉

  因主要产地在辽宁岫岩县而得名。岫玉形成于镁质碳酸岩的变质大理石中,我国这种玉种的矿床很多。岫玉外观呈青绿、黄绿、和淡白色,半透明,抛光后呈蜡状光泽,硬度为35-5度。

  绿松石

  绿松石是古老的玉石之一,早在古埃及已被人所知,把它视为神秘之物。甘肃永靖出土有距今3800年前的绿松石珠子20枚。古有“荆州石”或“襄阳甸子”之称绿松石为铜的氧化物隐晶质块体。或结核体,深浅不同的蓝、绿等颜色,常含有铁线,硬度为5-6,蜡状光泽。湖北产优质绿松石,中外著名,其工艺品甚得人民喜爱,畅销世界各国。

一般所称中国“四大名玉”,是指新疆产出的“和田玉”、辽宁岫岩县产出的“岫玉”、河南南阳产出的“独山玉”、湖北郧县等地产出的“绿松石”。

(一)和田玉主要分布于新疆莎车--塔什库尔干、和田--于阗、且末县绵延1500公里的昆仑山脉北坡,共有9个产地。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并含有微量的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硬度在55度至65度之间。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经长期风化剥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水中。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中开采的称山料。现已发现的用和田玉制作的时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妇好墓。春秋战国以后,和田玉逐渐成为主要玉材,均为采集籽料,至清代始开采山料。清代乾隆时期琢制的"大禹治水"玉山,青玉材重107万斤,即采自密勒塔山中。

和田玉的经济价值评定依据是,颜色与质地纯净度。其主要品种有:

白玉:含透闪石95%以上,颜色洁白,质地纯净、细腻、光泽滋润,为和田玉中的优质品种。在汉代、宋代、清代几个制玉繁荣期,都极重视选材,优质白玉往往被精雕细刻为"重器"。

羊脂白玉:白玉中的上品,质地纯洁细腻含透闪石达99%,色白呈凝脂般含蓄光泽。同等重量的玉材,其经济价值几倍于白玉。汉代、宋代和清乾隆时期极其推崇羊脂白玉。

青白玉:质地与白玉无显著差别,仅玉色白中泛淡淡的青绿色,为和田玉中玉材,经济价值略次于白玉。

青玉:色呈淡青、青绿、灰白的均称青玉,其颜色匀净、质地细腻,含透闪石89%、阳起石6%,呈油脂状光泽,储量丰富,是历代制玉采集或开采的主要品种。

黄玉:基质为白玉,因长期受地表水中氧化铁渗滤在缝隙中形成**调。根据色度变化定名为:密蜡黄、栗色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等。色度浓重的密蜡黄、栗色黄极罕见,其经济价值可抵羊脂白玉。在清代,由于黄玉为"皇"谐音,又极稀少,一度经济价值超过羊脂白玉。

糖玉:氧化铁渗入透闪石形成深浅不同的红色皮壳,深红色称"糖玉"、"虎皮玉",白色略带粉红的称"粉玉"。糖玉常与白玉或素玉构成双色玉料,可制作"俏色玉器"。以糖玉皮壳籽料掏腔制成鼻烟壶,称"金裹银"宜能增值。

墨玉:透闪石中夹石墨、磁铁成分即呈黑色。墨玉多为灰白或灰墨色玉中夹黑色斑纹,依形命名为"乌云片、淡墨光、金貂须、美人鬓等。黑色斑浓重密集的称纯漆墨,价值高于其它墨玉品种。墨玉呈蜡状光泽,因颜色不均不宜雕琢纹饰,多用以制成镶嵌金银丝的器皿。

碧玉:产于准噶尔玉矿,又称天山碧玉。呈灰绿、深绿、墨绿色,以颜色纯正的墨绿色为上品。夹有黑斑、黑点或玉筋的质量差一档。碧玉含透闪石85%以上,质地细腻,半透明,呈油脂光泽,为中档玉石。

(二)岫岩玉,产于中国辽宁省岫岩,岫岩县是一个山清水秀、物产丰富、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经过千万年的自然演化,凝聚了千万年的日月山川之精华,从而蕴育产生了闻名于世的国宝珍品——岫岩玉。

岫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大体分两类,一类是老玉(亦称河磨玉),其质地朴实、凝重、色泽深绿,是一种珍贵的璞玉。另一类是软玉,其质地坚实而温润,细腻而圆融,多呈绿色,而其中以纯白、金黄两种颜色是罕世之珍品。

岫玉是产于地灵充足的地脉之下,在千万年的形成过程中吸收了天地之精华、自然界之灵气,所以除了本身具有的可收藏价值之外,更有着风水上的重大价值。

由于现代人类的居家均是生存在楼房内,现代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把自然界的气息和磁场给隔离了开来,使人类与大自然的距离越来越遥远了。如果您能在家中摆放一块质地优美的岫玉,不仅会起到赏心悦目的观赏价值,而且美玉也给您的家宅带来了自然的气息,并且补充了室内的天然磁场,调节了室内的风水气候。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家中拥有美玉,邪气不可入侵。身上佩带一块美玉,便会增添一份自然力量。

据西方的星象学家观测,绿色是现代社会经济的主动脉,所以,天然的绿色必然会助长您的事业运和财运,其中老玉其绿色凝重而深厚,非常利于事业有成的人,因为它可以帮助您沉积财富,凝聚财源,使您事业稳固而坚实,所以,收聚几块老玉,摆放在家中或办公室内,必将会使您的事业称心如意。软玉,由于其色泽绿莹莹、圆润润、一团和气,非常利于对财源的开发和运用,进出有节,收发自如。不仅如此,由于其质地的温润和美,可以促使其周围的人以和为贵、和气生财,能改善人际关系,促使家庭和美。所以无论是对事业有成的人还是正在创业的人,都是难能可贵的珍品,无论是安放在家中还办公室内,不仅能开拓财源,而且对事业和运气的提升均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岫玉大多以绿色的居多,所以,除了以上的作用外,对于命理五行喜木的人来说意义格外重大,如果在家里或办公室内摆放绿色的岫玉,或自身佩带,都会给本人带来好运,如果能够从心里喜欢它,从心灵里去接近它,长此以往,就会与美玉心息相通,命运从此将会改变。

(三)独山玉,又称"南阳玉"或"南玉",产于南阳市城区北边的独山。为全国四大名玉之一。独山玉质坚韧微密,细腻柔润,光泽透明,色泽斑驳陆离。有绿、白、黄、紫、红、白6种色素77个色彩类型,是玉雕的一等原料。

独山玉雕,历史悠久,1959年在独山附近的黄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出产的玉铲,证明早在5000余年前先民们已认识和使用了独山玉。独山脚下"玉街寺"遗址,为汉代雕刻玉器的地方。清《新修南阳县志》载:"故县北居民,多治玉为生。"旧中国,南阳玉雕已形成一大行业,城内有作坊80多家,多是后设作坊,前面开店,自雕自销。玉雕品主要有人物、花卉、鸟兽、山水、神像、炉熏、首饰等120多个品种。独玉雕品晶莹闪烁、玲珑剔透,为南阳著名特产。

(四)绿松石,又名绿宝石,因其色、形似碧绿的松果而得名,是世界上稀有的贵宝石品种之一,绿松石制品现已成为重要的收藏品,是一种次生矿物,由含铜、铝、磷的地下水在早期花岗岩石中淋滤而成,在近地表的矿脉中沉淀形成结核,被岩脉的基质所包裹。绿松石是最早用作饰物的矿物品种。1900年,埃及的一座古墓中出土了4只绿松石包金的手镯。

作为饰物,人们喜爱绿松石的绿色和纹理。在古代人们把它与宗教、迷信联系在一起。我国西藏对绿松石格外崇敬,至今仍是神圣的装饰用品,用于宗教仪式。美国的印第安人认为绿松石是大海和蓝天的精灵,是神力的象征。多数文明古国都崇尚绿松石,如埃及、波斯、阿兹台克(墨西哥印第安人古国)等。绿松石因所含元素的不同,颜色有差异,含铜的氧化物时呈蓝色,含铁的氧化物时呈绿色,色彩是影响绿松石质量的重要因素。绿松石产地主要有美国的南部各州,伊朗的东北部,埃及的西奈半岛。中国、澳大利亚、智利、阿富汗、俄罗斯也出产少量的绿松石,但是,目前世界最大的一块绿松石宝石,产于湖北郧县海拔1200多米的云盖山上。这块绿松石长82厘米,高、宽各29厘米,重达66公斤,呈蓝、绿色,结构完整,质地细腻。

湖北郧阳地区被称为东方的绿宝石之乡,盛产的绿松石料质纯净,色泽艳丽,灿烂夺目,颜色多为天蓝、碧绿、灰蓝、粉绿,极为罕见。郧县云盖山绿松石矿出产的绿松石品位最佳,最为珍贵。这个最大的一块绿松石,现藏湖北省郧阳绿松石开发总公司,有待雕刻成珍贵的艺术品。

岫玉有5个种类,有河磨玉、老玉、新山玉、花玉、甲翠。

1、河磨玉

河磨玉大部分产于岫岩偏岭镇细玉沟的河床里,它外包石皮,内藏美玉,是玉中珍品,价格十分昂贵。

2、老玉

老玉大部分产于岫岩偏岭细玉沟,属于“透闪石”质玉,因为开发使用比较早,所以称为“老玉”。老玉是原石表面由于千万年的水浸土蚀和风化而形成石皮,石皮与黄白玉质之间相互浸润而多成为糖色。

3、新山玉

新山玉大部分产于岫岩哈达碑镇瓦沟村,国际上称其为“新山玉”,在当地人们又习惯称它为“岫玉”。它的突出特点是质地细腻、温润,外表呈玻璃状光泽,颜色绚丽多彩,透明度较高,非常漂亮,适合雕刻成中小型工艺品。

4、花玉

花玉大部分产于岫岩哈达碑镇瓦沟村,是蛇纹石玉在地表氧化带处被染上**、褐色或红色的斑块和条纹。花玉色泽极为艳丽丰富、成色更为恒久、体积更为庞大,其玉质表面呈油脂玻璃光泽,质地结构致密。

5、甲翠

甲翠主要出产在岫岩的三家子镇、大房身镇等地,是岫玉的一个特殊品种,因其和翡翠有几分类似,所以开始叫“假翠”,后来觉得假字不太好,慢慢演变成“甲翠”,也有人叫岫翠。

-岫岩玉

和田玉

  主要分布于新疆莎车--塔什库尔干、和田--于阗、且末县绵延1500公里的昆仑山脉北坡,共有9个产地。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 起石为主,并含有微量的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硬度在55度至65度之间。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经长期风化剥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水中。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中开采的称山料。现已发现的用和田玉制作的时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妇好墓。春秋 战国以后,和田玉逐渐成为主要玉材,均为采集籽料,至清代始开采山料。清代乾隆时期琢制的"大禹治水"玉山,青玉材重107万斤,即采自密勒塔山中。

  和田玉的经济价值评定依据是,颜色与质地纯净度。其主要品种有:

  1 白玉:含透闪石95%以上,颜色洁白,质地纯净、细腻、光泽滋润,为和田玉中的优质品种。在汉代、宋代、清代几个制玉繁荣期,都极重视选材,优质白玉往往被精雕细刻为"重器"。

  2羊脂白玉:白玉中的上品,质地纯洁细腻含透闪石达99%,色白呈凝脂般含蓄光泽。同等重量的玉材,其经济价值几倍于白玉。汉代、宋代和清乾隆时期极其推崇羊脂白玉。

  3青白玉:质地与白玉无显著差别,仅玉色白中泛淡淡的青绿色,为和田玉中三级玉材,经济价值略次于白玉。

  4青玉:色呈淡青、青绿、灰白的均称青玉,其颜色匀净、质地细腻,含透闪石89%、阳起石6%,呈油脂状光泽,储量丰富,是历代制玉采集或开采的主要品种。

  5黄玉:基质为白玉,因长期受地表水中氧化铁渗滤在缝隙中形成**调。根据色度变化定名为:密蜡黄、栗色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等。色度浓重的密蜡黄、栗色黄极罕见,其经济价值可抵羊脂白玉。在清代,由于黄玉为"皇"谐音,又极稀少,一度经济价值超过羊脂白玉。

  6糖玉:氧化铁渗入透闪石形成深浅不同的红色皮壳,深红色称"糖玉"、"虎皮玉",白色略带粉红的称"粉玉"。糖玉常与白玉或素玉构成双色玉料,可制作"俏色玉器"。以糖玉皮壳籽料掏腔制成鼻烟壶,称"金裹银"宜能增值。

  7墨玉:透闪石中夹石墨、磁铁成分即呈黑色。墨玉多为灰白或灰墨色玉中夹黑色斑纹,依形命名为"乌云片、淡墨光、金貂须、美人鬓等。黑色斑浓重密集的称纯漆墨,价值高于其它墨玉品种。墨玉呈蜡状光泽,因颜色不均不宜雕琢纹饰,多用以制成镶嵌金银丝的器皿。

  8碧玉:产于准噶尔玉矿,又称天山碧玉。呈灰绿、深绿、墨绿色,以颜色纯正的墨绿色为上品。夹有黑斑、黑点或玉筋的质量差一档。碧玉含透闪石85%以上,质地细腻,半透明,呈油脂光泽,为中档玉石。

  

蓝田玉

  考古资料证明,蓝田玉是我国开发利用最早的玉种之一,迄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蓝田县位于西安市东南,县城距西安40公里。县境除东、南部为秦岭山区外,余为川原丘陵地带。绕流长安的八水中的灞河和浐河即发源于此,著名的白鹿塬便夹居于灞、浐之间。战国时期,秦置蓝田县,因为玉之美者曰蓝,县产美玉,故名蓝田。

  蓝田玉初见于《汉书·地理志》,美玉产自“京北(今西安北)蓝田山”。其后,《后汉书·外戚传》、张衡《西京赋》、《广雅》、《水经注》和《元和郡县图志》等古书,都有蓝田产玉的记载。至明万历年间,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称:“所谓蓝田,即葱岭(昆仑山)出玉之别名,而后也误以为西安之蓝田也。”从此引起后世人的纷争,有的说蓝田根本不产玉,有的说即使产玉可能是莱玉(色绿似菜叶的玉石)。

  蓝田玉有翠玉、墨玉、彩玉、汉白玉、黄玉,多为色彩分明的多色玉,色泽好,花纹奇。据近年勘测,蓝田玉储量达100万立方米以上,主要分布在玉川乡和红门寺乡。当地民间玉匠过去都是用人工采玉加工,近年来开始使用机械采石加工,生产出多种多样的装饰品和工艺品。如玉杯、玉砚、玉镯、健身球等。不少玉石品隐现出天然的山水图象,不失为物美价廉的工艺品。

  蓝田玉经物理化验表明,其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钙、铁、钾、钠、锰、铜等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有舒筋活血,养颜等功效,蓝田玉被视为保健玉。经常佩带玉器能使玉石中含有的微量元素通过皮肤吸入人体内,从而能平衡阴阳气血的失调,使人祛病保健益寿。

  历代皇室和显贵都视蓝田玉为珍宝,秦始皇曾用蓝田玉做玉玺,杨贵妃的玉带也是蓝田玉。传说当年李隆基送给杨玉环的爱情信物就是蓝田玉 , 由于它的纹理结构像冰块撕裂一样 , 所以后来人们用杨玉环的小名芙蓉来命名 , 也叫“冰花芙蓉玉”。出水芙蓉 , 清爽亮丽 , 它象征着美好的爱情 , 特别适合年轻人和肤色白的人佩带。由于它的形成位于泉水眼部分 , 接受温泉水冲涮的次数特别多 , 所以可溶性的矿物质非多 , 用它泡水洗脸 , 对皮肤有很好的保养功效 , 可以杀菌消炎 , 美白肌肤 , 是唯一的一种养颜玉 , 它最大的特点是变色快所以深受 广大女孩的青睐!用蓝田玉制成的玉器翠色晶莹,神韵横生,有的如苍松翠柏,行云流水;有的似百鱼戏游;有的状如牡丹、连菊怒放、翠竹挺拔;有的如熊猫噬竹,猛虎啸谷;丹鹤飞翔,百鸟朝凤;有重墨泼洒;有的乳白如脂;有的绿如翡翠;有的淡黄似金。这些虚实相兼、神态各异的产品,使自然美中又增添了无限情趣,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其产品行销全国,远销欧美。蓝田玉及其工艺品已成为陕西地方的一个支柱产品,名誉中外。

  

独山玉

  又称"南阳玉"或"南玉",产于南阳市城区北边的独山。也有简称为“独玉”的。为全国四大名玉之一。独山玉质坚韧微密,细腻柔润,光泽透明,色泽斑驳陆离。有绿、白、黄、紫、红、白6种色素77个色彩类型,是玉雕的一等原料。

  早在6000年以前,古人已开采独山玉,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器中,有不少独山玉的制品。西汉时曾称独山为“玉山”。

  独山玉由于色泽鲜艳、透明度好等优点,跻身我国“四大名玉”之列。高档独玉的翠绿色的品种,与缅甸翡翠相似,故有“南阳翡翠”之誉。一般独玉主要用于雕琢各种陈设件以及手镯、戒指、项链等饰物。

  独山玉是一种多色玉石,按颜色可分为八个品种。

  ① 绿独山玉:绿至翠绿色,半透明,质地细腻,近似翡翠,具有玻璃光泽。

  ② 红独山玉:又称“芙蓉玉”。色呈浅红至红色,质地细腻,光泽好。

  ③ 白独山玉:色呈白或灰白色,质地细腻,具有油脂般的光泽。其品种包括奶油白玉、透水白玉等。

  ④ 紫独山玉:色呈暗紫色,透明度较差。

  ⑤ 黄独山玉:色呈黄绿色。

  ⑥ 黑独山玉:色如墨色,故又称“墨玉”。

  ⑦ 青独山玉:色呈青绿色,透明度较差。

  ⑧ 杂色独山玉:多种颜色混杂的独山玉。

  独山玉以色正、透明度高、质地细腻和无杂质裂纹者为最佳。其中以芙蓉石、透水白玉、绿玉价值较高。此外,利用玉块不同颜色模仿自然制作的俏色玉雕获得好评。

  独山玉雕,历史悠久,1959年在独山附近的黄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出产的玉铲,证明早在5000余年前先民们已认识和使用了独山玉。独山脚下"玉街寺"遗 址,为汉代雕刻玉器的地方。清《新修南阳县志》载:"故县北居民,多治玉为生。"旧中国,南阳玉雕已形成一大行业,城内有作坊80多家,多是后设作坊,前面开店,自雕自销。玉雕品主要有人物、花卉、鸟兽、山水、神像、炉熏、首饰等120多个品种。独玉雕品晶莹闪烁、玲珑剔透,为南阳著名特产。

  

岫岩玉

  产于中国辽宁省岫岩,岫岩县是一个山清水秀、物产丰富、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经过千万年的自然演化,凝聚了千万年的日月山川之精华,从而蕴育产生了闻名于世的国宝珍品——岫岩玉。

  岫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产量之大和用料之多,在"四大名玉"之中均占首位。但因其硬度低,在玉器被擦拭保洁的过程中,容易被磨损而使本来不强的光泽逐渐变暗淡,远不如翡翠玉器那样越擦越亮,故岫玉属低档玉料。而在制作大型玉雕座件和中小型摆件中,因对玉的硬度要求较低,所以仍是颇受欢迎的玉种。

  大体分两类,一类是老玉(亦称河磨玉),其质地朴实、凝重、色泽深绿,是一种珍贵的璞玉。另一类是软玉,其质地坚实而温润,细腻而圆融,多呈绿色,而其中以纯白、金黄两种颜色是罕世之珍品。

  岫玉大多以绿色的居多,所以,除了以上的作用外,对于命理五行喜木的人来说意义格外重大,如果在家里或办公室内摆放绿色的岫玉,或自身佩带,都会给本人带来好运,如果能够从心里喜欢它,从心灵里去接近它,长此以往,就会与美玉心息相通,命运从此将会改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75144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6
下一篇2023-09-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