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玉有很多,你知道的有哪些?

中国名玉有很多,你知道的有哪些?,第1张

        1、和田玉

       和田玉在大约距今4000年,开辟了举世闻名的玉石之路,直到现在,和田玉依然是最能代表中国由古至今玉文化的玉。它的产地相对单一,经过几千年的长期开采而存量渐少,优质的和田玉也更难以开采,所以无论商业价值还是文化价值都居高不下,并且继续一路飙升。羊脂白玉的特点是白、透、细、润。由于黄玉出产甚少,故色纯、质润的鸡油黄,其身价不在白玉之下。

       2、岫玉

       岫岩玉,产于中国辽宁省岫岩,岫岩县是一个山清水秀、物产丰富、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经过千万年的自然演化,凝聚了千万年的日月山川之精华,从而蕴育产生了闻名于世的国宝珍品——岫岩玉。 岫岩玉大体分两类,一类是老玉(亦称河磨玉),其质地朴实、凝重、色泽深绿,是一种珍贵的璞玉。另一类是软玉,其质地坚实而温润,细腻而圆融,多呈绿色,其中以纯白、金黄两种颜色是罕世之珍品。­

        3、绿松石

       绿松石,又称“松石”,因其“形似松球,色近松绿”而得名。在中国清代以前,绿松石又被称为“甸子”。绿松石属优质玉材,中国清代称之为天国宝石,视为吉祥幸福的圣物。绿松石因所含元素的不同,颜色也有差异,氧化物中含铜时呈蓝色,含铁时呈绿色。多呈天蓝色、淡蓝色、绿蓝色、绿色、带绿的苍白色。绿松石雕运用高超的工艺技巧将这些绿松石体态活泼,软硬度不同绿松石几年来价格是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受到收藏界的青睐。

       4、独山

       独山玉,又称"南阳玉"或"南玉",产于南阳市城区北边的独山,为全国四大名玉之一。独山玉质坚韧微密,细腻柔润,光泽透明,色泽斑驳陆离。有绿、白、黄、紫、红、白6种色素77个色彩类型,是玉雕的一等原料。 ­

我国古代文化不像外国一样喜欢亮晶晶的东西,都比较喜欢温润的石头,像玉石、翡翠之类的,在古代的达官显贵都是爱好佩戴玉佩的,那么中国四大名玉是什么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1、和田玉

主要分布于新疆莎车--塔什库尔干、和田--于阗、且末县绵延1500公里的昆仑山脉北坡,共有9个产地。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并含有微量的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硬度在55度至65度之间。

2、绿松石

中文名称:绿松石又称松石、土耳其玉、突厥玉。英文名称:Turquoise。

绿松石因所含元素的不同,颜色有差异,多呈天蓝色、淡蓝色、绿蓝色、绿色、带绿的苍白色。含铜的氧化物时呈蓝色,含铁的氧化物时呈绿色,色彩是影响绿松石质量的重要因素。

绿松石以天蓝色的瓷松,犹如上釉的瓷器为最优。如有不规则的铁线,则其品质就较差了。白色绿松石的价值较之蓝、绿色的要低。在块体中有铁质“黑线”的称为“铁线绿松石”。

3、独山玉

又称“南阳玉”或“河南玉”,产于南阳市城区北边的独山。也有简称为“独玉”的。为全国四大名玉之一。独山玉质坚韧微密,细腻柔润,光泽透明,色泽斑驳陆离。

4、岫岩玉

岫玉是一种软玉,因主要产地在辽宁岫岩而得名,属蛇纹石,以其质地温润、晶莹、细腻、性坚、透明度好、颜色多样而着称于世,自古以来一直为人们所垂青和珍爱。

它形成于镁质碳酸岩的变质大理石中,外观呈青绿色或黄绿色,半透明,抛光后呈蜡状光泽,硬度为35度至5度。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所用玉材,产于铀岩境内细玉沟,俗称老玉,为透闪石软玉。

  在我国最基本的玉石的种类分为南阳的独山玉、新疆和田玉、辽宁的岫岩玉和绿松石。

  玉石的分类

  软玉:亦称角闪石,硬度为摩氏6-65,比重为255-265,其主要成分是硅酸钙的纤维矿物。软玉的产地,以中国的和阗地区最为有名。软玉的色泽较接近于油脂的凝脂美,纯者色白,细腻温润。其次软玉含有少量的氧化金属离子而呈现青、绿、黄等色。

  硬玉:俗称翡翠,它属辉石类,主要成分是硅酸纳铝,硬度为摩氏675-7,比重32--33。它多产于缅甸,中国云南也有出产。硬玉质地坚硬,密度较高,具有玻璃光泽。翠绿色、淡紫色、苹果绿、雪花白都是辉石类的典型色泽。

  黄玉:它是一种**的玉石,细分为栗子黄蛋黄秋葵黄它是玉材中较少见的名贵品种它的色泽纯正极为难得。

  碧玉:它为深绿色的玉石,多数闪黄,闪灰或带有小黑点。

  青白玉:颜色发绿发青,白中略带青色称为粉皮青。它的色泽由浅到深,是玉材中较为复杂不一,数量品种最大。

  白玉:白色玉石,洁白无瑕,光泽象羊的油脂一样,白而滋润。

  和田玉:因产于新疆的和田而得名。属角闪石类,摩氏硬度6-65之间,比重29-31。它分山玉和籽玉两种。结构以纤维状为主要特征,表面经琢磨后呈现不等的光泽。按颜色不同可分为:白玉、黄玉、碧玉、墨玉、青玉等色。和田玉是我国古玉的重要产地,是世界上最好的玉料。

  翡翠:是辉石类硬玉的矿物的珠宝名称。产于缅甸靠近中国的边境地区,翡翠化学成分为硅酸铝钠,硬度为摩氏675-7比重34,有玻璃光泽。颜色有:绿、黄、红、紫、白、兰等色。一般红的称为翡,绿的称为翠,通称翡翠。一般的翡翠是不透明的,但有的质量好的也接近透明体。

  玛瑙:它的矿物名称叫玉髓,是隐晶质石英的矿物,成分为二氧化硅、呈半透明或不透明状,有玻璃光泽。硬度为摩氏65-7比重265。其颜色有:红、黄、蓝、绿、白色等。

  青金石:它的化学成分是钠、铝、属方钠石类。“青”是指其艳蓝色而言。“金”指玉石中含有黄铁矿而产生的金星。颜色呈独特的蓝色、深蓝及淡蓝色。其原材料为不透明、玻璃至油脂光泽,硬度为摩氏5-6,比重27。它的性脆,受重易碎裂。

  碧玺:它为矿产品,原石为六角形透明柱体晶石,晶体呈短柱、长柱或针柱状,断面呈球面三角形,柱体两端常见不同的锥面。碧玺的化学成分为硅酸根的盐类。体积大的不多,硬度为摩氏65-7,比重29-31。它的颜色以粉红色为多,性脆、耐酸碱,玻璃光泽,为透明或不透明体,有电性。碧玺它是电气石宝石的工艺名称。其优质的可作宝石,次的常作玉雕材料。颜色有桃红、浅绿、粉红、浅黄等。

  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并有棱柱状几何形状的石英晶体。它的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硬度为摩氏7。比重25-265。有玻璃光泽不易脆,耐酸碱是人们喜爱的宝石之一。

  岫玉:产于辽宁省岫岩县而得名。它的主要成分是蛇纹石,硬度较低,为摩氏3-4。它的性软,呈现颜色有淡黄、淡水绿、苹果绿等色,它是不透明或半透明体。岫岩玉产量较大,为现今使用数量最多的玉材。

  蓝田玉:产于陕西省蓝田,蓝田玉的主要成份是一种蛇纹石化透辉石,不透明,色有翠绿、黄绿、青蓝、黑绿等。硬度为摩氏45左右。

  南阳玉:它又称独山玉,产于河南省南阳市,成份以硅酸钙铝为主,它是一种包括有数种矿物岩石,比重329硬度达摩氏6-65。多数是不透明或半透明,呈玻璃光泽。因数量有限,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

  绿松石:现今工艺名称“松石”。它是一种不透明的矿物,成份为铜,铝的碱性磷酸盐。因铜参与松石的组成,使松石变成天蓝色和绿色。它具有柔和土状至蜡状光泽。硬度为摩氏6。比重26-28。

中国玉石主要有以下4个种类:

1、和田玉:

和田玉是玉石的种类之一,它的主要产地为新疆和田玉地区。而和田玉是我国传统玉石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同时也是我国四大名玉之一。

2、南阳玉:

南阳玉也是我国传统四大名玉之一,它产于我国河南省南阳市,这种玉石的色彩非常丰富,可以呈现紫色、黑色、褐色、蓝色、红色、白色、绿色等多种颜色。

3、岫玉:

岫玉的产地为我国辽宁省岫岩县,这种玉石的透明度较好,可以呈现碧绿色、绿色、淡绿色、灰色、白色、黑灰色、花色、**等颜色。

4、蓝田玉:

蓝田玉产于我国陕西蓝田县玉川镇,它是我国开发利用最早的玉种之一,早在万年以前的石器时代,蓝田玉就被开采利用,这种玉石的质地比较细腻,呈现灰色、**、绿色、黑色等颜色。

首先是和田玉

和田玉多产于新疆,颜色洁白温润。尤其是羊脂玉最好。羊脂玉半透明的质地,洁白、细腻、润泽的视觉感受,使其成为中国极为罕见的玉石。因为我国几千年来都有赏玉的习惯,所以和田玉一直作为御玉的原料,受到大家的追捧和喜爱。羊脂玉因为产于昆仑山高海拔的荒地和绿洲地下水中,成为了大家的最爱。

第二秀域

岫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老玉,这是一种质地朴素、色泽凝重、墨绿色的珍贵原石玉。另一种是软玉,质地坚暖,细腻圆润,多为绿色,其中纯白、金黄为稀世珍品。如果在家中摆放一块质地优美的玉石,不仅具有雅俗共赏的欣赏价值,还能为家中带来自然气息,补充室内的自然磁场。

第三独山玉

独山玉,又名南洋玉或南玉。是玉雕的上等原料。绿松石又称祖母绿,因其颜色和形状像绿色的松果而得名。它是世界上罕见的珍贵宝石品种之一,绿松石制品现已成为重要的收藏品。

第四蓝田玉

它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的蓝田玉,被誉为“玉种中的蓝田”。是我国开发利用最早的玉种之一。蓝田玉有祖母绿、黑玉、彩玉、汉白玉、黄玉,是玉雕和制作工艺品的好原料。

中国四大名玉

和田玉——新疆和田县

绿松石——湖北郧县

独山玉(又叫南阳玉)——河南南阳

岫玉(又叫铀岩玉、铀玉) —— 辽宁岫岩。

其次还有兰田玉、酒泉玉等等。

我国产玉的地方主要有

1、云南中缅交界地区。主要产翡翠、鸡血石、玛瑙。

2、河南南阳。

3、新疆和田。

4、陕西蓝田。

5、甘肃祁连山。

6、辽宁辽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6143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