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作为一个现在从事油气钻井勘探工作的从业者,给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科拉超深钻井钻到满是黄金钻石地层的时候,苏联人并没有进行开采。
根本原因,科拉超深钻井是苏美科研竞赛的产物,其目的并不是发现和挖掘黄金、钻石,而是为了先探测到地壳与充满岩浆的地幔之间的界限,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
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各自带着一帮小弟展开了数十年的斗争,这种斗争和对抗是全方位的,不仅体现在军事上还体现在科技上。为了压倒对手,美苏双方甚至在科学的研究方面日益畸形。
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为了赶在美国之前探测到地壳与地幔之间的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前苏联决定用一种简单暴力的方式探索地球的未解之谜,他们计划是直接在地面上钻一个大洞,试图钻出一个直指地心的“超深钻孔”。
为了实现这个惊人的计划,苏联不惜计成本,从成千上万的科研人员中优中选优,优选出极少数的优秀科学家,并为这些科学家提供了超高的年薪外加一套莫斯科的公寓房,钻井现场还成立了多达16个实验室现场进行科学研究。
一开始钻井还比较顺利,但是随着井深的增加,问题出现了
这个问题就是温度对地下钻井设备的考验。我们都知道地壳深处是非常热的,越往地层深处,地层的温度也就越高。
一般来说,深度每增加1000米,温度会增加25度,所以当钻至9500米时,地下的温度已经高达2375度(9500/100025)
如此高的温度对钻井设备是一项严重的考验,在钻井过程中本来就需要利用钻井液来冷却钻头,防止钻头因高温快速磨坏,现在地下温度有如此之高,科学家就必须在地面上持续不断加大降低钻井液温度的投入,这种投入的成本极高,相当于每天不断的把黄金和钻石往钻孔里扔。
虽然苏联科学家在大约9500米的深处发现了富含黄金和钻石的宝藏,但是在钻到这个宝藏前,苏联已经投入的代价和成本更高,而科拉钻孔的根本目的是科技竞赛,要争取在美国人之前探测到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并不是为了经济利益。
所以苏联人毫不犹豫坚决的进行了进一步的钻探,全力朝着预计目标继续奋斗,但是受制于深度超深带来的技术难题和资金投入,最终苏联人将科拉超深钻孔钻至12262米时,再也无法将钻探进行下去了,只能无奈放弃。
即使在9500米处发现了黄金和钻石,苏联也不具备开采的能力
第一、技术条件不具备
黄金和钻石的埋藏深度是在9500米深处,也就是说黄金和钻石是处在2375度的高温之中的,虽然人类的钻井设备可以到达这个深度,并承受这个温度,但是这个钻孔的直径仅215厘米,大概相当于成年人类的一只脚的脚长,当时乃至目前,没有任何设备能在如此狭小的空间内、如此高的温度完成开采作业。
第二、毫无经济性
苏联能钻至如此的深度,是不考虑任何经济效益和回报的,所以在不计成本的死命令下,才能将这个事业推动,但是这个钻孔的成本实在是太高。
即使能从9500米的深度开采出黄金和钻石来,也不会获得任何经济效益,再者黄金和钻石的分布范围也不能确定。
综上所述,开采9500米深处的黄金和钻石完全不具备技术条件和任何经济效益,再者最重要的是与美国的科研竞赛的成败,这才是苏联科拉超深钻孔不计成本实施的初衷。
一般情况下,向女孩子求婚要准备一个铂金钻戒,除此之外,还要准备一对对戒,作为两个人的婚戒。
现在黄金的婚戒也蛮流行的,我给你几张看看,我求婚的钻戒买的是铂金的,本来我个人不喜欢黄金(觉得黄金俗气,都是妈妈奶奶戴的),但是后来到商场里面挑首饰的时候,被黄金吸引了呵呵~发现现在的黄金首饰都做得很漂亮,做工也很精细。所以,现在买黄金不用担心俗气的问题。
但是黄金俗气不俗气,关键是看做工和款式,挑选的时候你可以注重这两点。
对戒都买那种死圈的,不建议你买活圈的,MS死圈的作为对戒是有特殊意义的。
品牌的话,国内比较推荐老凤祥、周大福,老庙黄金这几家,但是听名字你就能感觉到,老凤祥和老庙黄金的 首饰比较奢华(做工复杂,镂空什么的很多)我买的就是老凤祥的黄金首饰。周大福款式相对时尚些。
如果喜欢时尚的款式,可以去谢瑞麟、周生生看看,再高档的就是卡地亚了,他们家的对戒也蛮好的,不过我不知道有没有黄金的
黄金镶钻石的对戒也很好看(我买的是黄金镶钻石的对戒)只能发一张,黄金镶钻石的一万也差不多够了。
18k金是黄金含量至少达到75%的合金,D0050ct,D0013CT指含有0050,0013克拉。
18k金即金含量为18/24的合金,其余25%为其它贵金属,包括铂,镍,银,钯金等。18K金是造价较低而且佩戴较舒适的一种金饰。
克拉(Ct)是宝石的质量(重量)单位,现定1克拉等于02克或200毫克。一克拉又分为100分,如50分即05克拉,以用作计算较为细小的宝石。因为宝石的密度基本上相同,因此越重的宝石体积越大。越大的宝石越稀有,每克拉的价值亦越高。
扩展资料:
1克拉=200毫克=02克。旧宝石书中一克拉约2053毫克,如果换算成现定克拉,则一克拉要乘10265,这里只是大致说,因为旧时各国或地区的克拉值不尽相同。
重量在1克拉以下的钻石通常也用“分”(point)作为计量单位,1克拉=100分。在钻石的证书上,钻石的重量都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三位。
IGI使用精确度为 000001 克拉的电子天平以称得精确的钻石重量,该钻石重量记录在钻石鉴定报告中并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因此一颗25分的钻石重025克拉。同等品质的钻石,重量越大越珍贵。
-18K金
-克拉
宇宙中找一颗钻石星球并不是那么难,因为太阳的未来就是一颗碳氧白矮星,即传说中的钻石星球!但黄金星球的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即使有也只是富集度相对比较高,如果是一颗纯金或者绝大部分都是黄金的星球则是不可能的!
组成一颗钻石星球要求不高,大致有如下几个要求:
1与太阳质量类似的黄矮星
2演化到白矮星阶段
因为太阳的质量能将氢元素一直烧到碳氧元素,之后由于温度不够发展成碳氧白矮星,最后冷却后中心就构成了以碳元素为主的白矮星,即传说中的钻石星!
您不用怀疑,行星状星云中间就是一颗白矮星,太阳的未来就是行星状星云+白矮星!按并非每一颗白矮星都是钻石星哦
那么黄金是如何形成的呢?当然离不开恒星这座大工厂!我们已经知道恒星的聚变可以将元素从氢、氦、碳氧、氖钠镁铝、硅……一路到铁元素!那么其能继续生成重元素吗?不能了,因为铁以后的元素聚变需要吸收能量,往后的重元素只能在超新星爆发中形成了!
而贵金属元素“金”也在这个过程中诞生,当然和其一起的也有很多其他重元素!而另一个可能的诞生之处是中子星合并,在这个过程中将大量产生重元素当然包括金元素!
中子星合并过程中将大量的自由中子抛洒到宇宙中,而自由中子寿命并不长,约只有8分钟,冲这之后就衰变成质子和电子,而自由中子和质子结合就能得到重元素!而这中间包括金元素!
我们对黄金产生过程做了一个梳理,很明显与钻石星不一样的是黄金是弥散在宇宙中的,也许大块状的黄金,但明显一颗天体不会独立富集金元素,而是会在引力的作用下海纳周围的一切物质!
恒星积盘中的行星轨道,而天体成长并不会区分物质,因此理论上的黄金星是不存在的,最多也仅仅是含量比较高的小行星这种比较独立的个体,倒是存在可能!
先说钻石,碳元素在45到6Gpa的压力和1100到1500℃温度下,碳原子会呈现出立方最紧密堆积形态,彼此之间的碳原子会以共价键相连,当形态稳定后,钻石的结构就稳定下来了。
从本质上来说,只要有碳元素、极高温、极高压等条件(也就是石墨、高温高压等特殊条件)人类就能制造出钻石。恰好,地壳中碳元素的含量为0027%,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所有碳基生物死后都能用来制造钻石。单从含量上来说,钻石的原材料是无限的,制造工艺是能复刻的。
而黄金就比较“娇贵”了,地球上的黄金都是来源于数十亿年前,超新星爆炸或者中子星碰撞才会产生。具体原理,是宇宙中存在的质子和中子,在超新星爆炸时产生能量的作用下,合成变为了氢、氦等元素,在极端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在聚合形成其它元素。
在这个过程中会先变成铁元素,中子再轰击铁原子核,经过衰变之后,才能产生金元素。铁与金都是超新星爆炸的产物,不过金元素需要再进一步“加工”而已。这个过程需要经过几亿年才能完成,而地球上的金元素基本都是陨石带来的。
科学家们也尝试制造过黄金,不过结果是入不敷出,通常都是核物理实验才会去尝试制造,想要大规模制造那是完全不可能的。综上所述,从原料和制造工艺上来说,黄金的价值要高于钻石。除了原料和制造工艺,数量也是评判价值的标准之一。根据科学家估计,地球上的黄金很多,超过60万亿吨。除来地球自带的外,大部分来自陨石。
如果平均分给世界70亿人,那相当于每人能分到80万吨左右。不过这只是梦想而已,大部分的黄金都储存在地核中,底下3000公里的位置,环境温度超过6000摄氏度。
这么严峻的环境,我们现在的科技是无法进行开采的,我们只能开采地壳里的黄金。不过这项过个相当困难,在人类6000的历史中,总共挖出了1426万吨从黄金,其中15%还消失不见了。如今剩余的黄金,预计只有12万吨左右,数量稀少无比。钻石的就比较多了,据统计,钻石在地壳里的含量就超过了1000万亿吨。单单南非的三大钻石矿坑,加起来就有45亿克拉的钻石储量,数量超过黄金不知道多少倍。
目前黄金钻花岗岩分进口和国产两种。进口的黄金钻主要是沙特阿拉伯产的。但是由于黄金钻的矿产资源日益减少,当地政府已打算将黄金钻的矿产资源当做稀缺储备资源来看待,所以目前市面上很多黄金钻都不是沙特产的。目前沙特供给市场的黄金钻花岗岩数量是有所控制的,而且价格相当的昂贵。另外,我国也产黄金钻花岗岩矿石,分布地主要有河北的承德和新疆。
国产和进口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进口的是沙特的,有不同底色的,比如比较黄的,和一些有点红底的,都是黄金钻石。还有就是承德的,两者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但是颗粒结构是相同的。这里在网上搜索到一份国产黄金钻的检测报告,仅供参考 从这份检测报告里可以看到相关的黄金钻花岗岩的一些物理特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