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的圆形钻石
1台面、8风筝刻面、8星形刻面、16腰上小面、16腰下小面、8底部主刻面,及一可能有或没有的尖底,总计57或58个刻面。
世界最早的钻石切割,就是比利时人路德维希•凡•伯克姆1454年发明的,他利用钻石自身的硬度打磨原石。550年过去了,尽管钻石打磨工具有所改进,但原理一直没变。安特卫普切工也成为世界钻石切割标准。TESIRO通灵钻石饰品,正是来自比利时的优质切工钻石,每颗都具有摄人心魄的光彩,真正保值增值。
首先,古代是有刀具的,没有刀具用石头剁肉吗?只是没有可以切开玉的刀具。古人加工玉器主要工具是聚钢条、扎砣、冲砣、磨砣,金刚钻、铁锤、木砣、皮砣等。此外沙子也是必需品。
0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雕琢玉器之前,要先准备沙子。因为玉都被岩石所包裹,想要取玉,要先把外层的石头去掉。但是在古代没有可以锯开石头又不伤及美玉的工具,所以用极其细腻又坚硬的沙子来加大聚钢条(大概是锯一类的东西)与石头之间的摩擦力,将石皮去掉,获得原玉。
02扎砣分玉,冲砣磨玉
扎砣是铜制圆盘,边缘经过打磨十分锋利,用木柄转动圆盘,将原玉切成条块状。再用冲碉(具体是什么没有查到)进行初步打磨,将玉材打磨出大致模样。但是冲碉不能将玉料的棱角处打磨圆滑,这时候就需要冲砣。冲砣是厚钢所制圆盘,以此磨掉棱角。摩棱角的过程中也需要用沙做辅助。
03聚钢条掏堂,小圆钢盘雕花,金刚钻打眼。
由于玉器所需要的工艺不同,需要的工具也不同。比如玉瓶这样内里中空的玉器,要用加了细沙的聚钢条满满研磨。在外层雕刻花纹的玉器,则用小型圆钢盘雕刻出花纹。需要打眼的则用金刚钻打眼。在这个过程中,用铁锤来调整没有处理好的地方。
04木砣、皮砣抛光打磨
虽然玉器大致已经成型,但是外表不光滑,也没有光亮,所以需要用木砣,即木制圆盘,带上细沙进行抛光。如果是花纹繁复的,为了防止破坏花纹,用葫芦皮来打磨。这一步之后,为了突出玉器的温润细腻,还要用牛皮制成的圆盘来进一步打磨抛光。
待这四步完成,玉器的切割加工也就结束了。就这样,一块顽石,一步一步变成了珍贵无比的玉器。
参考文献:
宋应星《天工开物》
主要通过高温高压法及化学气相沉积法。高温高压法技术已非常成熟,并形成产业。国内产量极高,为世界之最。化学气相沉积法仍主要存在于实验室中。
钻石由于折射率高,在灯光下显得闪闪生辉,成为女士最爱的宝石。巨型的美钻可以价值连城。而掺有深颜色的钻石的价钱更高。目前最昂贵的有色钻石,要数带有微蓝的水蓝钻石。钻石分为一型和二型两种,这主要是根据它是否含有N元素:一型含;二型不含。而蓝色的钻石是二B型的,是半导体。
扩展资料
钻石等级一般按照度来进行区分的,净度级别分为五个大级别,十个小级别,从高到低依次是LC、WS1- 2、VS1- -2、S11- -2 P1-3,具体如下:
LC:无瑕疵级别,即使是钻石分级大师在10倍珠宝放大镜下也观察不到钻石内部的瑕疵,属于顶级钻石净度。
WS:极小瑕疵级别,经验丰富的大师在10倍放大镜下虽然能够在钻石内部发现极其微小的杂质,但难度非常之高。
VS:微小瑕疵级别,这类的钻石内部的杂质也是非常微小的,区别去WS在于,经验丰富的分级大师可以用10倍珠宝放大镜轻松的找到杂质,难度较低。
—钻石
在人类的各大古代文明中,各自都有自己的宝石之王。古代中华文明认为,白玉是宝石之王,诗经时代即有君子跟玉比德的传统,到了汉代,玉已是帝王家族专供,平民百姓不得拥有玉。而西欧文明则认为琥珀是宝石之王,到了与汉同期的罗马,琥珀也成为帝王专供,一块极品琥珀,可以换数十个壮奴。此外,两河流域还有把猫眼石、祖母绿作为宝石之王的,但我们就是找不到任何关于钻石的描述。显然,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钻石在古代并不像今天这样金贵。在中国,它长期以来不过是瓷器匠人的工具——金刚钻而已,充其量算是个手工业原料。而古代欧洲直到14世纪,甚至没人知道还有钻石这回事。
那么,是什么文明发现了钻石呢答案是古代印度。
在距今2500年前,也就是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印度开始有组织地大规模开采和打磨钻石,并以加工后的宝石的形式在达官显贵中流传。但古代印度比较低调,所以,2000多年过去了,钻石也没有国际化。
钻石的命运,在一个叫让·巴蒂斯特·塔凡尼尔的法国人于17世纪60年代到达印度后,开始变化。他一下子买了44颗大的钻石和1122颗稍微小一点的钻石,带回了欧洲。 塔凡尼尔的买主是当年的欧洲万王之王、法兰西史上最牛的皇帝路易十四。路易十四还有个身份,是东方的粉丝,只要上跟东方沾边的,他都喜欢。他太喜欢这些来自东方的闪闪发亮的石头了,立马就给这些石头起了名字,其中一颗112克拉的他叫它“希望之钻”。1668年,这颗“希望之钻”还被路易十四重新切割了一下,改名“法兰西之兰”。但法国大革命后这颗钻石被世纪大盗偷走,辗转法国、英国、美国,给其主人带来了一连串的厄运,它的传奇经历甚至被好莱坞拍成了**《神秘的希望之钻》。
此后,欧洲各国王室纷纷跟风,掀起了一股钻石热,钻石从此被西方世界接受了~
古代没有磨砂膏与钻石油,古人是如何将铜镜打磨抛光到能照人的?根据以下办法来打磨实际上,磨镜分二种。一种是采用之后的日常维修保养,另一种是制镜甫成时对镜面玻璃开展开光解决。由高锡青铜铸造而成的青铜镜还仅仅是一个坯件,表层凸凹不平,没法立即用于照面,务必用磨镜药将镜面玻璃解决至清楚可鉴的水平。宋代以前记述磨镜药的历史资料十分少见,专家学者多觉得仅常见于《淮南子·修务训》:“明境之始下型,蒙然末见描述;以及粉以玄锡,摩以白旃,鬓眉微毫可获得而察。”大意是说,刚从模板里铸造下来的青铜镜表层很灰暗模糊不清,照出不来影子容颜;必须应用玄锡擦抹,再用毡子用劲擦洗以后,人的头发眼眉微小的地方都能在镜中清楚展现。《吕氏春秋·达郁》中汉朝高诱注亦有差不多的观点:“镜明见人之丑……而扢以玄锡,摩以白旃。”
至唐代时,青铜镜的铜制拥有转变,用锡量由25%上降低至5%上下,铅则由5%升高至15%上下。到了宋代,青铜镜的制做也摆脱了精密铸造,以砂模替代了泥模,这使青铜镜表层粗疏,颜色发黑,经得住辗压,磨镜就更加必需。宋镜在成形后,第一次开光即应加破极反光材料,以后也必须常常打磨抛光便于维护保养。明代的《天工开物》便记述着:“凡铸镜,模用砂灰,铜用锡和,开面成光,则液态水银附身而成。”
些磨镜需要的原材料,铅、锡、汞这些并并不是平常的东西,但则是道家炼药法中最主要的原材料。因此占据了原材料的炼药方士们,慢慢进入了磨镜的销售市场。例如大概成册于两汉的《上清明鉴要经》就记述:“昔有摩镜道士职业,游街民俗,赁为老百姓摩镜,镜无尺寸,财费六七钱耳。不因他物摩也,唯以药涂面拭之,而镜光辉不经常出现。”针对磨镜,仅有粗蜡是不可以的,务必要有一块很平的标准平面图,使镜面玻璃与之相磨,才可以使镜面玻璃做到与标准平面图一样的整平、光洁。为了更好地打磨恰当镜面玻璃的几何图形样子,务必事先准备好一块与镜面玻璃夹角一致的石滚。全部的镜面抛光实际操作都需要在这里方盘上开展,不然就无法确保镜面玻璃的几何图形样子。
幸运,四川彭山宋代留氏墓挖出了一件磨镜砖。此砖细泥灰陶,经生产加工正圆形,孔径26、厚3cm,压面光洁整平,出土文物时砖的磨表面尚残余有少量黑色粉末及液态水银砂类,砖反面凿有从外到里的三条方位同样的弧型斜坡棱槽。这一件考古学实体正可以和传奇世界美术绘画中的图象及其参考文献记述相互之间相匹配。
钻石的正确打磨方式具体如下:
1、标记(划线):这一步既要尽量保持钻石的最大重量,又要尽量减少内含物,以尽可能高地体现钻石的价值,因而划线员需要丰富的经验并精通加工技术。
2、分割原石:大多数钻石并不适宜劈开,需要用锯切开,锯片是一张在边缘涂有钻石粉及润滑剂的磷青铜圆片。而现代激光技术引入钻石切割,也大大提高了钻坯的加工效率。
3、成型:将钻坯高速旋转的车床上,然后用另一臂杆上的钻石,把转动中的钻坯按照设计要求切割成常见的花形或其它特殊形状。
4、起瓣、抛光:在涂有钻石粉和润滑油的铸铁圆盘上,车磨出所有瓣面(刻面)。一颗精工切割的钻石所产生的瓣面,其位置和角度都是经精确计算的,务求使钻石发出最大光彩。
作为自然界经历亿万年风雨洗礼的结晶,每一颗钻石在世界都具有其各自不同的特征,对于钻石原石的开采与挑选,需要相当丰富的经验。令原石成为夺目美钻,就需要根据每一枚原石本身的特点精心雕琢,这就4C标准中的切工所需要做的工作。
不能。
金刚石俗称“金刚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钻石的原身,它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矿物,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是目前在地球上发现的众多天然存在中最坚硬的物质,同时‘金刚石’不是只有在地球才有产出,现发现在天体陨落的陨石中也有‘金刚石’的生成态相。金刚石的用途非常广泛,例如:工艺品、工业中的切割工具。石墨可以在高温、高压下形成人造金刚石,也是贵重宝石。需要注意,石墨与金刚石物理性质完全不同。
钻石的形成年龄,跟地球的年龄差不多长,钻石实际上是一直存在的。
世界上首枚钻石大约是产于3000年前的古印度,是在印度的一条叫克里希纳的河谷内发现的。直到十八世纪之前,巨富的印度历代君王是世界上唯一的供应者。从公元前四世纪到公元十八世纪初,印度一共生产了约300万克拉的原钻。
在13世纪的欧洲,钻石是皇室贵族的专利品,佩带钻石是皇后、公主们的特权。法国国王查理十七世的情妇爱丽丝·苏慧是第一位打破这种传统的女子,她从国王那里获赠一颗钻石,并在公共场合佩带,钻石从此进入民间。
15世纪是钻石与爱情结缘的里程碑。巴根地公爵查尔斯爱钻如命,喜好收集钻石,他女儿玛丽与奥地利大公订婚时获赠一枚钻戒,成为历史上第一枚订婚钻戒。其后,钻石便成美丽及永恒爱情的象征,也因此而俘获了无数女人的心。
16和17世纪,浪漫的法国人独领钻石新潮流。法国国王弗兰西斯一世的项链镶有11颗大钻石,他的王后嘉芙莲除喜欢钻石首饰外,还将钻石粉末掺入食物中将政敌毒死。
受法国影响,俄罗斯沙皇将钻石视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彼得大帝1724年为皇后加冕时, 皇后冠上镶有2500颗钻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